感悟湘西的花灯艺术

时间:2022-07-30 05:13:06

感悟湘西的花灯艺术

感悟湘西的花灯艺术

苗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文化悠久而凝重。他们虽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他们的历史与文明主要论文联盟用音乐、艺术的方式传承。由于民族和区域的封闭性,其音乐、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特定的限制,而独具本土民族特色和风格与内容。但随着历史的变迁,苗族人民在无数次的迁徙、征战过程中,又与外族的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使得他们的音乐和艺术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其中湘西的花灯艺术就是借鉴和吸收了外族的花灯表演与湘西地方歌舞、说唱融合而形成的。

一、湘西花灯的起源与衍变

湘西花灯作为湖南民间小戏剧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以平江花灯为代表的湘北花灯和以嘉禾为代表的湘南花灯并驾齐名,成为湖南花灯戏剧种十分重要的分支。

流传于湘西境内的花灯,又以吉首花灯、永顺花灯、桑植花灯最为著名,且名称各异,吉首叫“调花灯”,桑植称“打花灯”,永顺则叫“地花灯”。虽名称有别,但都是同湘西的阳戏、傩戏相结合发展而成。

湘西花灯源于何时,目前尚无可靠史料证实。音乐史学家们对它的起源大多依据史料的记载而推断。据清代关于湘西花灯盛事的记载,它的起源应当是在明代。据说明仁宗年间是各地向皇上进贡规模最大的年代,湘西的统治者每三年一贡,每次都派规模宏大的进贡队伍向汴京进发。期间正时逢汴京大放花灯为国母娘娘祈寿,湘西蛮夷在观看花灯表演时,感到十分新奇,并感悟到了花灯的独特魅力。就这样一次次的进贡,一次次的感悟花灯,他们萌发了要学习和创造自己花灯的意识。外族的花灯艺术同本地的歌舞,说唱融合,形成了湘西最初的花灯表演,最早出现在今凤凰,麻阳一带。后流传在今湘、鄂、渝,黔四省边界,成为当地群众最喜爱,最普及的艺术表演形式。客观上又不可避免地成为经济、文化的重要载体,引发了包括音乐文化在内的各种外族文化的不断涌入。受当时阳戏、傩戏、辰河高腔、常德汉班在其境内演出的一些影响,花灯逐渐以歌舞演唱为主。到了清末,湘西花灯戏的表演从二小戏(一丑一旦)已经发展成三小戏(一丑、一旦、一生),可以说这时花灯的表演已经成熟。演唱上,其声腔主要源于灯调,并大量运用民歌小调作为唱腔,表演上结合现实生活,生产的源素,继承诸如“套子”,“圈子”,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扇法,幽默风趣的矮桩身段等优秀表现手法。最初的花灯演唱剧目单一、人物简单,剧情也不复杂。但仍有一些民间艺人将民间故事或其它剧种的剧目加以改编,丰富了花灯的演唱剧目,比较著名的有《香莲闯宫》、《山伯访友趴》《王二卖货》、《捡菌子》等。

从明、清两代地方志书中的许多记载中可以看出,历史上,花灯戏的演出盛况是很有影响的。平民百姓以这种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抒怀,祈求风调雨顺,国富民强,鞭斥丑恶,颂扬美善。20世纪60年代以后,湘西境内的专业剧团,在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的艺术实践中,使湘西花灯戏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演唱剧目融入新的文化内含,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如新创剧目《春哥与锦鸡》等。

二、湘西花灯的艺术表现形式

湘西的花灯艺术具有多元化的艺术表现特色,它集民间手工的剪纸、扎花等工艺,结合民间舞蹈艺术,戏曲表演,民歌小调等多种音乐艺术元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扎花灯

扎花灯是民间手工技艺。

乾隆三十年(1765)版《辰州府志》卷十四“风俗篇”云:“元宵前数日,城乡多剪纸为灯,或龙或狮,及各鸟兽状。十岁以下童子扮演采茶、秧歌诸故事。”

扎花灯以纸扎、人扮、绑春为主要内容。纸扎品类有:牛形、龙形、狮子、花船、宫灯、走马灯、蝴蝶灯、大小虾、鱼、龟、蚌及模拟人物、神像的观音、天女、八仙、罗汉等。

乾州扎花灯技艺经过三百多年历代艺人的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扎花灯经验,在选好扎材的基础上,要完成十四道工序,其中“扮花灯”和“绑花灯”是最值的关注的。“扮花灯”的角色选民间十岁左右,长相美、胆子大的童男童女,俗称“春伢儿”。为他们化装的都是乾州老艺人,化妆浓淡适宜,秀丽俊美,花脸也画得很好,威风神气,服装亮丽合身。“绑花灯”,在特制的四面有栏杆的“春桌、抬杠”(总称“抬架”)内,将扮好的“春伢”连一坐的小马扎送上高杆摆好姿势,高低错落有致,再以软布条缚牢。若角色需—脚蹬起悬空或伸出巨掌,便扎假手脚配之。尤其那“高杆站春”,惊险动人、出奇制胜。扎时难度较大,要在桌面上或中间或左右打洞插入大多高硬木棒绑扎牢实。清代高台花灯以地方小戏剧目为主,每年不断更换。民国时,扎“太白醉酒”、“牛臬气死金兀术”、“尉迟恭访白袍”等古典剧目。新中国成立后,又加进了“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哪咤闹海”、“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水漫金山”、“希望学校”、“民族团结”、“罗荣光”、“杨岳斌”及三国、封神故事。

唱花灯

唱花灯是演唱花灯曲调的民间音乐表现形式。

乾隆四年(1739)版《乾州厅志》卷二“风俗篇”载:“元宵舞龙灯、或唱秧歌、采茶歌”。

清代的一首“竹技词”对湘西花灯有四句生动的描写:“各村花灯闹元宵,香扇翩翩手慢摇。日上车篱人未睡,歌声听唱雪花飘。”

花灯音乐脱胎于花灯、马灯、茶灯、车灯及“唱调子”,因为流行地区的语言、民歌灯调的艺术特点,以及形式、发展过程中受姊妹艺术影响的不一样,湘西各地声腔形态和表现方法、音乐风格也不相同。

湘西花灯唱腔音乐:

灯调即沿用文花灯(摆花灯)和武花灯(跳花灯)的曲调,使用时又习惯分为“歌舞型”与“叙事型”。

歌舞型灯调节奏明快,曲调活泼,适宜歌舞。常用曲调如[种茶]、[倒采茶]、[上茶山]、[送茶调]、[四季花儿开]、[十二月采茶]、[闹元宵]、[大花鞋]、[绣荷包]、[拜新年]、[跳粉墙]、[门外茶花开]等等。

叙事型灯调节奏平稳,曲调流畅,用于叙事,它是湘西花灯戏的“当家调”。常用曲调有[送报文]、[雄鸡一叫麻麻亮]、[白牡丹]、[牧童放牛]、[看相]、

[娘教女]、[三姐梳头]、[李三娘叹更]、[唱古文]、[打茶苔]、[五更明月]、[红绣鞋]、[太平年]、[绣香袋]、[货郎调]、[送财调]、[玩灯好好热闹]、[纱窗外]、[放风筝]、[十打]、[蛤

转贴于论文联盟

蟆调]等等。

灯调还都保持着民歌结构。有呼应论文联盟二句式,“正反令”三句式,“起承转合”四句式及五句式,长短句式等。一般都较短小,色彩丰富,地方特点浓郁。

杂调 是从民歌小调、丝弦、傩腔、阳戏及共它艺术品种吸收的曲调。一般都是具有鲜明个性,适应于某些特殊场合,它也是花灯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丝弦、小调有[绣花鞋]、[哭五更]、[掐菜苔]、[小四茶]、[铜钱歌]、[九连环]、[玉娥郎(兰)]、[十字歌]等等。

花灯唱腔音乐,总的说来旋律明快流畅,节奏跳跃活泼,结构严谨规整,有浓郁的地方味和生活气息。其音乐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花灯音乐的曲调非常丰富,基本上都是专调专曲,一曲填多词的现象几乎没有。其次,是花灯调式多样,宫、商、角、徵,羽诸调式都有,虽然单一调式数量最多,但也有交替调式,如角羽交替,羽商交替,以及徵商调式、商宫调式等,绝大部分属于五声音阶。再次,是花灯音乐与花灯舞蹈配合紧密,由于表演形式和场地的要求,使得花灯音乐在旋律和节奏方面也必须有相应的特点,如旋律多为级进,跳进较少,尤其是五度以上的大跳就更不多见,使曲调显得小巧细腻,明快流畅。又如节奏方面,时值较短的音符用得多,时值长的音符则用得少。

舞花灯

舞花灯是运用舞蹈动作,配合花灯唱腔内容的民间舞蹈形式。

湘西花灯的舞蹈动作也是丰富多彩的。老艺人说:“六六三百六,拌形似矛猴,回生有奇葩,跳灯不用愁”。这就是说,不论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地上走的都可以表现出来。通过手眼身法步相联系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舞蹈形象都可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如:“雪花盖顶”、“美女梳头”、“嫦娥奔月”、“老鹰盘旋”、“白鹤独立”、“风穿牡丹”、“燕子含泥”、“蝶鸭赛跑”、“鸳鸯游池”、“魁星点斗”、“观音坐莲”、“兔儿望月”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形象的舞蹈小品,拆散后又可以填到其它舞蹈中去。而贯穿“套子”的地位变换路线图,艺人又称之为“圈子”。对“套子”和“圈子”相互的关系,艺人概括了四句话,即:“套子走圈子,圈子绕套子,圈套结合通路子,圈套不合乱套子”。这就是告诉我们,什么“圈子”只能做什么。“套子”,反过来讲,什么“套子”就得走什么“圈子”,不然就不通路子,也就会乱了“套子”。以往跳灯都是在一张饭桌上跳,要是俩人圈套不合就会协调不起来,甚至相撞,无法跳灯,“圈子要圆,套子要连”,这是要通过长期的演出实践总结出来的特有规律。常用的“圈子”有:“一把弓”、“半边月”、“内荷花”、“外绣花”、“扣莲花”、“反荷花’、“箱子环”、“纱帕子”、“扭麻花”、“扯四方”、“环圆圈”、“过堂圈”、“斜纵圈”等。跳灯离不开扇,花扇不但在演员的表演上,可以作为感情交流的媒介,而且还能代替许多用具,刻划各种形象,并能要出很多花扇。如“单挽花”、“双挽花”、“盘扇”、“云扇”、“蝶扇”、“推云扇”、“滚扇”、“翻扇”、“龙舌扇”等。步法也富于变换如:猴步、鸭步、梭步、踢步、辗步、插花步、云步、跳跳步、碎步、踮步、歪八步、风摆柳、探步、蹬蹬步等等。

湘西花灯舞蹈动作的产生,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密切联系人民丰富多彩的生产和生活。如“美女梳头:“双手正云手,右手在头左旁翻掌“倒扇”,从头后划至右肩,向内转腕下拖,同时双脚小跳盖步转一圈成踏步,接左手晃至右肩向左胸前做抹辫状,右臂旁抬屈肘上举“竖扇”成照镜状。再如“蝶鸭赛跑”:女的左手背撑腰,右手侧平拾,手心向下“夹扇”,左转碎步一小圈,同时右手“蝶扇”;男的在女扇下,倒八字半蹲,双臂下垂“复掌”,随女扇“鸭步”走一圈。这些动作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它已经脱离了机械的生活模拟,而是形象化的、优美的舞蹈动作了。

另外,湘西是处于湘、鄂、川、黔四省交界之地,这里山峦起伏,沟壑密布,气候温和,风光秀丽,盛产各种飞禽走兽。而猴子又是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动物。为此,艺人就根据猴子的形象和动作,创造出一种猴相。动作是:双脚倒八字半蹲,双臂两侧屈肘前伸,双手五指抓拢,手腕放松下垂“勾子手”,缩头。走动时:双替成弧形划动,双手交替向外划小圆,头左右小摆。亮相时:一腿前吸,双手胸前小晃手向斜前做抓东西状,接着快速收回,缩头、眼斜视。这些模仿猴子的动作,并不是为了表现猴子,而是通过猴子的形象,表现人的风趣、机灵的性格。

再就是花灯与民间武术的结合。湘西是少数民族居住地,解放前土家族苗族人民,为了健身自卫,从小就喜爱武术。现在湘西的“武花灯”就是吸收了民间武术的翻、窜、滚、打动作,溶于“文花灯”之中,而渐渐发展起来的。比辅名的动作有“鲤鱼板子”、“金盆泼水”、“连枷扒”、“百鸡登窝”、“饿狗抢屎”、“蛤蟆吃水”、“钵钵跟头”等。如“金盆泼水”:女的双手在腹前做捧手状,接着向前泼去;男的同时向后一个吊小翻,好似拨出去的水一样。这些动作在花灯中,独树一帜,具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特点。

演花灯

演花灯是花灯戏曲表演形式。

清道光元年(1821)刘家传著修《辰溪县志》卷十六“风俗中”云:“灯节后,聚钱演戏,名日灯戏”。

早期花灯戏是在民间歌舞——花灯‘以童子装丑,旦对唱”的基础上,搬演故事而形成的“二小”即小丑、小旦而形成。

湘西花灯戏在表演艺术上继承了花灯歌舞中的“套子”、“圈子”及千姿百态的扇法、幽默风趣的矮桩身段。艺人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把各种飞禽走兽、花草虫鱼的不同动态,经过提炼加工,艺术地体现在这些“套子”和“圈子”中,如“鹭鸶伸颈”、“糖蜂采花”、“懒蛇缠腰”、“蜻蜒点水”、“兔儿望月”、“野猪戏虾”、“斑鸠拈豆”、“牛赶碾”以及“打豆腐”、“隔帘相见”、“美女纺线”、“踩四门”、“车车圈子”等。“套子”、“圈子”的组合运用,是湘西花灯戏表演艺术的宝贵财富。各专业剧团成立后,丰富了上演剧目,发展了角色行当,由“两小”体制发展到现行的生旦净丑等行。同时,也向兄弟剧种学习了水袖功、髯口功、把子功等,丰富了表演艺术,演出场所亦从简易的草台或屋场变为镜框式舞台,随之而来,舞台美术、灯光等有了较明显的发展。 转贴于论文联盟

剧目方面,现有剧目数十多个,其中传统剧目有:

《王二卖货》根据傩堂戏《孟姜女》中一折移植。丫环梅香奉小姐之命,去买五色绣花丝线,货郎王二正好送货上门,买卖中论文联盟,王二处处想占梅香的便宜,反被聪明的梅香所戏弄,连衣帽、杂货全都丢给了梅香,落得两手空空。此剧充分发挥了花灯的丑、旦表演特色。

《捡菌子》雨后放晴,牧童和村姑分别上山捡菌子,村姑不慎半途上金钗失掉,恰被牧童拾得,牧童将金钗送还村姑,两人互生爱慕之情。此剧在表演上充分体现了湘西花灯戏“套子”和“圈子”的艺术特色。

湘西花灯戏,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还没有形成戏曲化声腔,所有的唱腔曲调都基本上保留原始灯调、民歌的 结构特征,属于一种“民歌组合型”的唱腔形态。1955年以后,—批新文艺工作者逐渐加入了花灯剧团,他们与老艺人合作,对花灯唱腔作了改革和发展。首先是选择特点浓厚、形象鲜明的灯调进行改编,突破固有的曲调结构,发展成适合生、旦、净各行演唱,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基本腔,比如正生曲牌[你回答]及小生曲牌[可怜春哥遭不幸]等。

游花灯

游花灯是湘西花灯一种行进式表演活动。因在春节期间举行,也叫“游春”,故这样的活动叫“春会”。

活动开始时数灯云集,旗队、鼓乐队与十二台(润月十三台)高台彩春依次排列。护花灯队伍庞大,清代参与人员近一万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大会,参与乾州游花灯会人数达四万多人,当时的传媒报导说:“技艺精湛的扎匠们也大显身手,用竹条纸片将一张张春桌打扮得鲜花盛开,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其间龙腾虎跃,牛肥羊壮,风飞鱼跳,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旧时,在游花灯之前有一祭礼仪式叫“祭神农”也叫“祭先农之神”。场面需设先农坛,再由掌坛师(老土司)进行法事仪式,整个祭祖活动,后人是这样回忆的:“据史料记载,乾州先农坛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历代官府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都把祭坛活动作为当年的头等大事来抓。”无论那年,每逢“立春”后“雨水”前的某日,当地县官都要沐浴净身,修整衣冠,头带纱帽,鸣罗开道,身乘大轿前往先农坛举行隆重地祭坛活动。祭祀时,锣鼓齐鸣,焚香烧纸,首先祭拜天地和“先农之神”,在一番祭祀仪式后,县官便在坛内留有的一块空地上(即藉田)亲自耕地,耕牛角上挂红布一块,县官亲手掌犁驱牛在前头犁地,后面还有人随犁抛散五谷及棉花种子。如此十余个来回后,整个祭祀活动全部结束。

游花灯时,第一台“灯”扎一“春牛”,一牧童执鞭骑牛背上吹笛,寓意“催春”;第二台扎当年所属生肖动物;第三台为取吉庆,鼓励青年为国效劳建功,扎一株大树,上挂一蜂窝及无数纸剪的蜜蜂,与一红布扎的“金印”,树下一男童扮的小猴,名为“封猴封印”;这三台年年照扎不变。其它各台,一台便是一扎古红。依照官府每年所颁历书春牛图的部分色彩及用县署那扇大门扎的规定,绘制一纸竹扎的“春牛图”列于迎春队伍前。农民们每年最关注这幅图中的色彩变化,因图中春牛头绘红色示有春早;腰绘红示有夏旱;尾绘红示秋旱;全身黑色示有水灾;间有兰色示有风暴。牧童头戴斗笠示多雨有涝灾;身背斗笠示风调雨顺,斗笠挂牛角上示有大旱。

三、湘西花灯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湘西花灯艺术与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在市场经济大潮,外来文化侵蚀的过程中,其传承和传播不容乐观。因此,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湘西花灯艺术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正式向外公布了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518个名录中,花灯艺术被列入其中,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加以重视和保护的决心和信心。

湘西花灯艺术从娱神的祭祀活动,到娱人的二人歌舞,到花灯戏曲的形成,饱含着历史的记忆与痕迹,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传承着湘西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人生价值,对它的保护与传承是全民族应当共同关注的大事,需要我们共同的参与。

1、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湘西花灯艺术的表演要逐步形成一种对外交流的品牌和机制。

2、建立湘西花灯保护的工作机制,加强保护措施,提高保护意识。不仅要做到政府部门保护、相关职能部门保护,还要做到民间保护,个人保护,以及村寨保护。

3、保护好湘西花灯艺术现有的传承人,对花灯艺术进行抢救性的收集整理工作。利用现代科技对花灯艺术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生存现状、传承老艺人进行真实的记录,起到保护的作用。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上一篇:从参观长沙窑谈陶瓷艺术教育与师范生素质教育 下一篇:让中国动画艺术映照在传统艺术的辉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