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时间:2022-07-30 04:25:3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摘要】盈余管理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也就成了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其原因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产生了充分的利益激励。在我国,经济正日益市场化,企业各部门各利益相关人对会计盈余或亏损的问题十分敏感,会计盈余成为许多契约的重要参数。

【关键词】盈余管理 利益激励 国有控股公司 重要参数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

一是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无论是董事会、总经理还是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作为企业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权利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有权利变更会计估计,有权利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等。而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二是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即管理当局是有意图的。

三是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自身利益。虽然盈余管理的直接结果是使得一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误解,但其最终目的是使得自县利益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产生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当局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不一致。两者追求的目标是有差异的,行为的动机或激励手段也不统一。另外,从会计角度看,盈余管理的存在与我们现行会计所采用的原则与方法是分不开的。

1、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

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是形成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应计制会计或权责发生制试图将经济实体发生的交易与其他事项和情况,按照其产生的财务结果在不同期间加以记录,而不是在经济实体实际收入或付出现金时予以确认。因此,为了反映经济实体在某一期间的业绩,而不是仅仅记录现金的收入和支出,应计制会计采用了预提、待摊、递延以及分配等方法程序,将各期间收入与费用、收益与损失配比。在当今和未来较长时间中,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会计中的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再加上要分辨何种判断为盈余管理,何种判断不是盈余管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要彻底消除盈余管理是不可能的。

2、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

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是形成盈余管理的另一因素。基于“会计是一项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的认识,无论国际会计准则,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给予了会计人员较多的选择空间。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及手段

1、盈余管理的目的

盈余管理的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1)筹资目的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

(2)避税目的

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3)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

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4)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

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2、盈余管理的手段

(1)盈余管理手段之一――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第一,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更主要包括折旧方法和使用年限的变更,折旧政策的变更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一般而言,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对提升以后各期利润的影响较为持久,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对当期利润的影响较为显著。尤其是对制造业的上市公司而言,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改变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第二,利用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动。通过年度之间收够或出售等手段,增加新的子公司或减少原有的子公司,从而改变合并会计报表年报编报的合并范围,操纵公司当年或以后年度的合并利润表,为实现盈余管理打开方便之门。

(2)盈余管理手段之二――利用收入与费用的确认

第一,利用收入确认进行盈余调节:提前确认收入,按会计惯例,收入应在收入的赚取过程已经完成和交易已经发生以后才可以确认和记录,但企业管理当局纷纷在过程完成之前即确认和记录收入;递延确认收入,与提前确认收入正好相反,它是将应在本期确认的收入推迟到未来期间确认。企业会在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下降时才会使用此种盈余管理手段。递延收入可以平滑企业的收益,使企业收益呈现一种稳定上升的趋势。但推迟确认收入会误导投资者,使投资者高估本期收益;创造收入事项,是企业为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而人为制造经济业务以增加收入行为。

第二,利用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盈余调节:费用资本化,主要是借款费用和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借款费用资本化表现为利息资本化,上市公司通过利息费用资本化的方法有三种。在新制度颁布前,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在这些长期资产投入使用之前,可予以资本化。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上市公司就滥用利息资本化规定终止时间的弹性进行盈余管理。费用的递延和提前确认,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规定要求当期的收入与其相关费用应相互配比,然而现实中费用的受益期很难确定。潜亏挂账,是指不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导致账面资本价值的虚计和本期利润的虚增,从而达到管理盈余的目的。这种方式,盈余管理手法多样,归纳起来有:低转产品成本、高估存货、投资损失不冲销、不良债权长期挂帐、财产盘亏与损失挂帐、少提不提折旧、少计负债等手段,以此导致企业虚增资产和利润。

(3)盈余管理手段之三――利用非经常性收益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手段主要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出售资产、转让股权、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税收减免、利息减免、政府补贴等。

第一,利用计提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坏帐准备计提比例确定存在随意性,上市公司可根据自己需要高估或低估坏帐准备计提比例;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和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使上市公司计提这四项资产减值准备时存在一定的投机行为;对企业的某些滥用会计估计以多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难以规避。2001年以来,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规避上市监管的工具。在少数上市公司中,特别是面临着被“特别处理”或“退市”的上市公司,滥用资减值准备现象已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第二,利用其他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另外,一些上市公司凭借财政补贴,投资收益及出售、转让与置换资产等方式取得的非经常性损益达到扭亏目的。特别是对于主营业务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重组成了其摆脱困境快速而有效的方法。靠一次性收益装点门面或躲过退市,戴帽的公司也常利用这些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四、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资金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上世纪60年代学者法玛提出有效市场理论,该理论不仅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或假设,还为我们提高会计信息质且、减少盈余管理提供了思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备了辨析财务报告及其附注的能力和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企业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管理。

2、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公司的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对相关权利、责任和收益的安排。国外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之所以能够进行盈余管理,这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另外,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当局报酬的安排对盈余管理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报酬安排时可以运用一些长期酬劳计划。

3、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

目前大多数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给管理当局提供了太多的判断空间,对此准则和制度的制订者可以通过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加以修缮。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之上,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会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4、加强外部监督

主要是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一方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从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披露的信息含量上加强管理与监督,并对违规的公司进行严惩。另一方面要在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审计责任的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通过审计准则的安排,由外部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企业盈余管理的评价报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五、结论

上市公司违背会计政策,滥用盈余管理已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使会计报表上的反映的企业业绩同企业经营实际脱节,给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决策造成误导,也给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宏观调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素质,增强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防止投资者盲目投机行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晓: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经济管理,2002(23).

[2] 魏明海:盈余管理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 许辉:问诊盈余管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46).

[4] 李梅:论国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问题[J].江汉论坛,2003(6)

[5] 周勤业、林勇峰:2002年沪市上市公司年报中的会计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2003(8).

[6]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标准部:2002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非标准意见分析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 柏晶伟:信用缺失原因有四[N].中国经济时报,2004-5-25.

上一篇:论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及启示 下一篇:省级供电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