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

时间:2022-07-30 03:43:24

直击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考情分析

1.文学体裁基本保持不变。高考大纲中对于文学类文本体裁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小说,一种是散文。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中,都设置了文学类文本阅读。比如全国新课标的两套卷、江苏卷都考查的是小说,安徽卷、湖南卷、福建卷考查的都是散文。文学体裁基本保持不变,可以让考生有针对性地抓住一种文体认真地复习备考。

但在大多数省份文学体裁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却有个别省份在不断地变化。比如湖北省,他们2013年考查的是传记《罗曼・罗兰》,2014年考查的是小说《六指猴》,而2015年考查的是一篇说理性的散文《头脑中的旅行》,三年三种体裁;重庆市在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考查小说的情况下,在2015年改为了散文。这种变化说明这两个省份的考生不能只抓住一种文体训练,而要全面复习。

2.试题设问不离文本。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各种题型中,除了探究题会让考生在文本的基础上去拓展思考外,其他的试题都要求考生紧紧地围绕文本来回答。然而从近几年的试题来看,命题人在探究题上也非常强调试题和文本的联系。特别是江苏省的试题,2013年的14题是“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2014年是“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2015年是“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三年都是围绕文中的句子设问。由此可以发现,无论什么时候,应对什么试题,“理解文本”都是前提。

3.题目分值趋于稳定。2015年高考的语文试题基本保持了以往两年的试题题数和分值。但也有例外,比如北京卷,近三年来的试题数量在变,分值也在变化。例如2013年是四道大题总共27分,2014年则是四道大题18分,而2015年却又变成了六道大题24分。这种不断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作为高考改革前沿城市的北京,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命题道路。他们也可能是在为我们各省市的改革做尝试,一旦模式成熟,那么就可能普及开来。

二、趋势预测

1.句子的理解和赏析出现的概率最大。今年凡是选用散文文体的省份,几乎都把对于句子的理解或赏析作为考查的对象。如2015年北京卷第25题“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15年天津卷第16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2015年山东卷第20题“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不仅散文的设题对于句子的考查较多,就连采用小说文体的省份也有关于考查句子的试题,例如2015年江苏卷的第15题“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我们知道,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对象非常之多,那么命题人为什么要青睐“句子”呢?通过比较试题和答案,笔者发现在阅读的几个能力层级中,“句子”是一个可以涉及很多层级的命题对象,比如“理解句子的含意”考查的是理解能力,“文中的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则是考查分析概括能力,而“请赏析句子”则是考查鉴赏评价能力。多个能力层级均能涉及这应该是命题人都非常看好它的主要原因。故而,在高三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考生要把“句子”作为训练的重点,把它和“词语”一起作为析题的起点,以理解为基础,然后再逐渐提高训练的层级。

2.表达技巧不可忽视。从考查的角度来看,表达技巧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我们知道表现手法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首先包括五种表达方式,再就是包括各种表达方式在具体的运用中所具有的特色,比如描写分为写人和写景,而写人、写景又有很多类型。对于这个庞大的概念,命题人在出题的时候一般有两种形式:显式和隐式。显式就是把考查的知识点明朗地告诉考生,比如2015年上海卷第8题“赏析第⑧段中关于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考查人物的描法;2015年江苏卷第14题“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考查考生对于文章结构线索的把握。而隐式则不直接告诉考生要考查表达技巧,比如2015年浙江卷第13题“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答案上就明确了“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法”和“对照、呼应”(结构技巧)这样的术语。针对这样的情况,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表达技巧框架图,能判断、会分析,从而让自己在面对这样的试题时有据可依,有话可说。

三、备考策略

1.关注政策变化。2015年3月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发表讲话,表示将扩大高考统一命题试卷地区范围,目前确定2016年全国将有25个省份使用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试卷。袁部长的话告诉我们,2016年高考,将会有更多的省份被取消自主命题的资格,统一到新课标卷的范围中来。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新课标卷可能会在试题命制上稍有改变;而即将使用新课标卷的省份则要仔细地研究新课标卷,以避免突然转型给自己地区的考生带来不适应。

2.研究考纲。2015年新课标卷的考纲下发后,曾因实用类文本阅读例文的变动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省市重点中学纷纷模仿“新闻调查”进行强化训练。虽然,最后新课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文体没有变化,但这次变动引起的“震动”,不得不让我们大家去关注考纲,研究考纲。2015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纲没有什么变化,考试能力层级仍然为三个,能力点为八个。这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试题命制已经非常成熟,2016年应该会继续保持这样的一种趋势。但即便如此,考纲下发后,仔细研究能力点、例文、例题依然有很重要的意义。

3.研究真题。进入高三,各类模拟试题就开始铺天盖地地涌向考生,原创题、改编题、重组题等各种题型呈现在老师和学生面前。那么到底哪种试题更好呢?笔者认为还是各省市历年来的高考真题最有价值。因为各地的模拟试题大都是高考真题的衍生品,它们大都以高考真题为模板,进行原创、改编。所以,研究高考真题的设问方式、答案设置以及回答时的角度、范围,对于考生迎接明年的高考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上一篇:转变意识创高效 下一篇:谈高中化学课堂生生交往理性互动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