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中农村信息化的增长情况及分析

时间:2022-07-30 03:35:47

农业经济中农村信息化的增长情况及分析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农业经济增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问题, 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农业增长认定为几个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产要素的线性增长, 而应深入的探讨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 以便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要研究农村信息化对其它要素的影响作用。因此, 我们在充分搜集整理数据的基础上, 结合相关分析与多元统计回归分析, 为探索农业经济的可持续与深度发展, 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增长情况

1、农业生产总值与各农业投入生产要素的相关分析

我们通过农业生产总值、农业资本投入、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村信息化指数的相关性分析,以便揭示农村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虽然, 信息化指数的测算方法有一步算术平均法和二步算术平均法两种算法, 但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因此, 本文主要通过二步算术平均法对农村信息化的指数进行测算。本文的测算指标按照日本学者小松峙清介提出的 11 项信息化指标体系, 而每项具体的指数则等于当年该项农村指标的绝对值与基年相对应的国家信息化指标的绝对值的比值, 然后采用二步算术平均法将 11 项的农村信息化指数进行加权算术求和, 最后得出的就是当年农村信息化的指数。

运用公式 1 计算出我国 1993~2002 年农村信息化的指数, 同时, 我们通过对国家统计年鉴 1994~2003 年的数据整理得到下表 1。

1.2农业生产总值与各农业投入生产要素的相关分析用表 1 的数据进行农业生产总值、农业资本投入、农业劳动力投入以及农村信息化指数四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得表 2。通过表 2 的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以下几点结论:

(1)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农村信息化水平的增长都呈正相关, 而且相关性水平显著。因此, 我们可以由此看出, 农业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资金的投入, 而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同样也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但是, 这两者的关系并不矛盾, 因为农村信息化水平的增长同样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因而, 我们在考虑农业资本投入时, 不仅要考虑到投入的资金量, 同时也要考虑到资金的用途与合理划分。

(2)农业劳动力的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农业资本投入和农村信息化指数都呈负相关, 但相关性水平不显著。这说明传统农业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过时, 而在土地等稀缺资源固定的条件下, 盲目的在单位生产要素上投入过多的劳动力, 引起该生产要素对生产产出的边际效应被无限的放大,那么最终只能带来负效应。因此, 我们需要在农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与劳动力的转移上多下功夫。

(3)农村信息化指数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相关系数为 0.737, 相关水平显著。因此,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 我们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的建设, 以实现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腾飞。而农村信息化指数跟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成负增长, 恰恰说明了农村信息化正推进农业经济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式的发展模式转变。这正是我们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2、农村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

众多经济学家创造了许多的经济增长计量模型, 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则是柯布- 道格拉斯(C - D)模型。该模型包含三个自变量: 即资本投入量、劳动力投入量以及技术进步。而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早在 1776 年就提出决定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的增长源泉就是来自于以上三个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然而,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为重要, 而作为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推动着社会生产力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因此, 信息化水平便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中国农村, 工业化水平还相当的低, 甚至在有些农村地区工业化水平还趋近于零的现状下, 国家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导战略, 从而为实现农村信息化加速推进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研究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们通过估计附加了农村信息化指数的生产函数, 并用统计回归模型来估计它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2.1 农业经济增长率模型的建立

为了构建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模型, 我们分别对方程的两边变量的时间 t 变量进行求导。

2.2 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函数分析结果来看, 从 1993~2002 年中国的农业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信息化对农业总产出的弹性分别为0.813, - 0.642 和 0.735, 换言之, 在研究期间, 保持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不变, 农村信息化水平增加 1%导致产出平均增加 0.735%。类似地, 保持劳动投入和信息化水平不变, 资本投入增加 1%, 导致产出平均增加 0.813%。然而, 从上式中我们奇怪的发现, 劳动力的增长却引起农业总产出的负增长。这跟我们上边的相关分析结果一致。而深究其原因,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虽然属于农业大国, 但称不上农业强国, 农业生产劳动效率的低下以及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受教年限等众多因素都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而相对于农业土地这种稀缺的生产要素, 在单位面积内重复性的投入过多的低素质和低水平的劳动力, 使劳动力对农业总产出的边际效应被无限的放大, 从而导致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增长引起农业经济的负增长, 这是中国农业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规律。

因此, 农村信息化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并对其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 如何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已成为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并且也是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国家大计。而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而言,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则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而且它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和农业劳动力向其它三个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3、结语及展望

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劳动力投入是促使农业经济增长量变的重要因素, 而农村信息化却是促其发生质变的重要因素。因而, 在由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发展的转折时期, 我们需要通过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 以及优化农业资本投入与加快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应博.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农业大学,2005.

[2]贾善刚.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1999,(2).

[3]赵邦宏等.农民技术经济合作服务组织的农业推广制度[J].农业经济问题,2003,(2).

[4]马飞,孙树强.吉林省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探讨[J].经济纵横,2004,(2).

[5]董成森,邹冬生.论生态农业向有机农业的战略转变[J].求索,2007,(1).

上一篇:环境监测技术中的一些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下一篇:加气混凝土砌体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