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理浮现七大崛起板块

时间:2022-07-29 10:53:21

中国经济地理浮现七大崛起板块

地缘政治理论认为,地理因素是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借鉴地缘政治理论,经济地理日益成为研究区域经济竞争的重要指标。国家级综改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国家级新区等国家战略陆续出台,使中国区域增长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而由这些战略叠加形成的中国经济地理崛起板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有专家研究认为,当前的东西部形势,犹如国际的东西方形势,东部经济高速发展期已过去,将进行深刻转型;而中西部则迎来国际、国内双重机遇期。在这一背景下,发现中国正在崛起的经济板块,从经济地理上深刻认识其战略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区域板块形成七大崛起板块

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平衡生产力布局、加强内地建设、巩固国防”为目标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但这种平衡发展战略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并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基于此,平衡发展战略必然会被非均衡发展战略所替代。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地理格局已基本成型,并突出体现为以下七大板块特型:

领跑型,即以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达板块。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这一板块目前已经处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梯度地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先地区,其产业辐射和带动能力非常强大,整个国家的创新活动也主要发源于这一地区,并正在按照顺序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同时对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增长极”效应正在形成。今年全国两会上,在江苏代表团就对江苏省提出了六个领先的要求。

高地型,即以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为代表的产业振兴板块。在国家关于东北振兴的战略指引下,东北老工业基地这几年发展迅速,走出了一条以产业为支撑的强劲发展态势,逐步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高地。在这方面,辽宁省委书记王珉提出一个“十二五”期间要提高辽宁“产业丰厚度”的提法,而“产业丰厚度”的背后,坐拥“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两大国家战略,成为全国的又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高地。

集聚型,即以中原经济区、中三角城市集群以及中部省份为核心的中部崛起板块。继国务院《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后,2月10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三省会商会议”在武汉召开,湖北江西湖南三省共同签署《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举意味着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冲击国家战略,争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之战正式打响。未来这一区域的优势在于资源、产业,而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对于承接产业转移也非常重要。

承接型,即以四川、重庆以及陕西等为主的西部大开发板块。目前,陕西、重庆、四川三省市已经共同起草《构建“西三角”经济区基本思路》,“西三角”初步考虑规划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包括61个城市,2008年常住人口1.4亿人,地区生产总值2.15万亿元;到2015年GDP可达到5万亿元,在西部地区和全国的比重分别可达到45%、10%左右,是“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另外一只争夺力量。随着成本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密集型、土地密集型企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电子通信等服务外包企业方面尤为明显。如今,重庆成都已构建起了以惠普、宏基为核心的“笔电王国”,产业承接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扶持型,即以甘肃、青海等为代表的国家级重大政策扶持板块。由于国家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强,该板块的未来主要取决于其在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旅游开发、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机遇。要不断强化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对接,着力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不断拓宽与周边地区的合作领域和创新合作形式。

桥头堡型,即以广西、云南等为主的对外开放开发板块。“桥头堡”建设是中央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沿边对外开放水平、进而用好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中的新定位。“桥头堡”建设为全面提升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桥头堡战略优势的发挥关键在于能否与周边及邻国共建互联互通网络,内引外联,提供便利,增强虹吸效应,真正形成综合区位优势。

民族区域型,即以新疆、、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为核心的国家政策支持板块。从区域经济理论看,封闭的地理环境是这一板块的发展最大制约因素,如何降低不利因素影响,放大国家政策扶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是该区域发展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释放“利好”的同时推动与其他板块之间的经济共赢空间。在这方面,山东省就走出了一条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的产业援疆新路径,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

区域经济板块的战略机遇及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的增长格局已有所转变。尽管东中西部相对差距在拉小,但绝对差距仍在扩大。公共服务状况有明显区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仍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认为,未来我国面临加强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增加人均收入等诸多任务,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应围绕区域发展主线,利用政府和市场调控手段,立足于构筑发展的长效机制,用好政策、规划、合作、法规四个载体。

国家对于2012年的区域规划,在国内区域合作方面,将继续加强组织协调,积极引导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推进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以及前海、横琴、平潭合作平台等建设;鼓励和支持重点地区在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旅游开发、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加强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对接,着力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加快一体化发展;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和创新合作形式。

在国际区域合作方面,将深化沿海开发,扩大内陆开放,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推进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继续加强合作平台建设,积极筹备中欧第七次区域政策对话会,做好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相关工作,积极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图们江地区国际区域合作;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从国家整体和各地区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模式和机制,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参与国际合作的合力。

崛起板块带来的经济地理格局新机遇

长三角、珠三角仍将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制高点,“双三角”地区处于河流入海的三角洲区域,港口较多,海运优势明显;靠广大内陆地区,对内陆的辐射、带动作用都较强,与内陆的合作协作都比较顺畅;区域内的铁路、公路网络都比较发达。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地区概念,就是要联动实施多个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的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主动对接来自“双三角”区域板块的带动和辐射,仍将是中西部地区基于经济地理框架的优先战略。

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中枢地带,北临俄罗斯、蒙古,南临朝鲜与韩国,东面与日本隔海相望,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东北成为东北亚开放中心不可替代的先天条件。2009年,国家批复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成为第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同时,东北三省的工业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该区集中了中国主要的重化工业、加工工业,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基础比较雄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充足的优惠政策,该地区应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条件以及较好的产业基础,选择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

山西、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中部六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工业基础比较雄厚,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巨大。目前,中部地区正处于加快发展时期,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国家在这一区域设立了“两型”综改试验区、“国家资源型经济”综改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多个先行先试的试点。所以,实现中部崛起,首先要在更新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上有更大的突破。

新疆和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这一板块正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国家在这一区域部署多项国家级战略,调动全国各省之力,采取援建的形式,支持这一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庆、四川这两个西部综改试验区,地处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也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近年来,国家相继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全国统筹城乡综改试验区等国家战略,要把这一区域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广西和云南作为中国与东盟相邻的两个省区,都具有各自的区位优势以及与东盟发展国际合作的潜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云南的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构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路国际大通道,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边远地区脱贫致富。

以甘肃、青海为代表的国家级战略重点扶持省份,地处西北内陆,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近年来,国家针对这一实际将国家级战略全面覆盖到这一区域,大力度促进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说,这一区域目前迎来了不可多得黄金发展期。该区域要善于把自己的比较优势迅速发展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努力营造加紧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如:生产基地转移、加工贸易转移、产业配套转移、总分结合转移、定向结对转移、产业开发转移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西部地区目前都在“高位求进”,在追求GDP的同时,还要按照国家的规制发展,继续变革,关注民生,充分拉动内需。

上一篇: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第捌号 下一篇:每周一图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