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7-29 05:40:15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研究

【文章摘要】

自作业成本法产生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成本管理的影响,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作业成本法代替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对成本进行控制。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作业成本法应用的较少。本文试图分析作业成本法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的可行性,力求为其应用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控制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库珀(R.Cooper)和卡普兰(R.Kaplan)使作业成本计算得到了理论界的普遍重视,使作业成本法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对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对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近年来,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受到挑战的现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作业成本管理,试图用新的理论和方法以节约企业成本,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脱颖而出。然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还未得到广泛普及,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是凤毛麟角。对于作业成本法能否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应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成本管理相比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是否有优势,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作业成本法相较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优势

作业成本法是时展、科技进步的产物,相比于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必然有其在应用上的优势。通过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相比较,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四方面的优势:

1.1 作业成本法能够对成本进行更好的控制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是以“产品”为中心,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是根据产品所需要消耗的原材料数量以及单价来确定直接材料的成本;根据记录和工资率确定直接人工的成本。而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动因的分析,力求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成本会计信息。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损失和浪费,减少所有环节上的浪费并且尽可能地降低资源消耗,不断的降低成本。

1.2 作业成本法有效地将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

传统的成本计算只是为了计算成本而计算。在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下,各项间接费用大多数以直接人工等分配到产品中。这种分配方式对于那些产品种类繁杂、产品差别较大的企业来说,计算出的成本显然是不准确的,这也造成企业在成本控制上的一些缺陷。作业成本法是把成本的成因和作业执行完成的结果相结合的分析,减少各个环节上的浪费并且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作业任务。

1.3 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会计信息更为准确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式是将成本计算对象按照耗费的资源单一的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是在假定所有的间接费用都与直接人工、产出数量等有关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这种分配方式直接导致了间接费用的分配不真实,使产量高、复杂程度低的产品成本高于实际发生的成本;而产量低、复杂程度高的产品成本低于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业成本法着眼于成本对象与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根据资源动因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中去,再按照动因将作业计入到成本对象中,克服了传统成本核算需要假设的缺陷,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准确可靠。

1.4 作业成本法能够减少成本形成中的主观影响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从资金的补偿角度,会把一些不构成产品成本的支出列入到成本当中,也就是成本开支范围。成本开支范围包括废品损失、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管理和组织生产的办公费、差旅费等,这些费用会受到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职工的责任感和成本管理意识,职工之间或职工与领导者之间的人际关系,都会影响到成本的核算。在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下,按照作业区分责任中心,使分配基础更为合理,更易区分责任,减少成本计算中主观因素的影响。

2 作业成本法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就要求企业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满足时代对于企业制度的要求。因此,相比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具有比较明显优势的作业成本法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单位还比较少,先进的作业成本法能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发挥其优势,是我们目前所面对的问题之一。

2.1 行政事业单位要具有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法是将资源按照动因分配到作业中的。在根据成本动因分配费用时,作业中心还要能够提供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所需的数据。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在确定作业中心时,应依据单位的管理目的来确定成本控制的核心,以成本效益原则为前提,分析单位任务的主要方面,按照成本动因将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去。

2.2 行政事业单位要具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支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国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都积极地采取了电脑自动化等各种先进的技术。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管理观念、方法的发展,作业成本法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中要想应用这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要具备先进的硬件条件,这样,才能发挥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2.3 行政事业单位要具有积极的成本管理意识

进行作业成本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成本信息质量,加强成本控制,从而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可以说,积极的成本管理意识是有效地进行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

3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作业成本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实务界应用的较晚,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更是不成熟,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将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对于作业成本法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会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3.1 外部环境不成熟

作业成本法自产生发展以来,很多单位意识到这种方法对于成本控制的优势,在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地应用作业成本法,导致成本管理控制不理想。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科技技术基础薄弱,这些问题都将影响作业成本法的有效应用。因此,要想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作业成本法,就要积极地发展科学技术,鼓励科技创新,虚心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积累经验,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3.2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对于成本管理的意识薄弱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它的设计和应用会给各部门的人员增加额外的大量工作,因此,在单位内部,难免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因此,在单位实施作业成本法之前,要对职工进行内部培训,强化他们的成本控制观念,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避免在作业成本法应用过程中的负效应。事业单位的领导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成本控制观念,从单位竞争的角度去看待成本控制问题。单位领导的支持,是作业成本法成功应用的前提之一。

3.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员能力有限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习惯按照会计制度准则,采用固定模式进行会计核算,缺乏职业判断力。而且,因为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发展较晚,知识相对较新,很多财务人员对于这种方法没有深刻的了解。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也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因此,在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注意财务人员的再教育,传授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知识,并且普及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业成本法在应用过程中能够真正起到控制成本的作用。另外,在我国会计人员的培养方面,不仅要学好财务方面的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掌握一些计算机技术,复合型人才能够使不论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如虎添翼。

4 总结

作业成本法是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革新,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它虽然形成于生产制造系统,但是,作为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它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作业成本法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明确作业的动因,提高单位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这样,才能使作业成本法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得以有效地应用。

【参考文献】

[1]向乐乐,吴新红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环境分析》 财会通讯 2006

[2]周国强,《刘劲作业成本法在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中的运用》 预算管理 2007

[3]智坚 《传统作业成本法与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的对比研究》 金融会计 2013

[4]谭静,《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

[5]赵振洋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6]徐梅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管理视野 2013

上一篇:我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基于品牌体验的企业营销战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