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全程参与,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时间:2022-07-29 04:20:07

学生全程参与,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在导入新课时,使学生想参与;在探究新知时,使学生会参与;在巩固练习时,使学生全参与。

关键词:想参与;会参与;全参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使数学课堂更高效,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关心和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现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想参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必须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去。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抛硬币——可能性”时,在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们在桌子上抛硬币,当硬币落到桌子上时用手压住,在看之前先猜一猜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体会硬币落到桌面上有两种可能性,可能是正面向上,可能是反面向上。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人民币,你是怎么认识这些人民币的,并给同桌介绍一下自己认识的人民币。由于教学情境是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之上,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很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尤其是导入新课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符合儿童心理的情境,使他们乐于参与到课堂中,在参与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成为他们的需要。

二、探究新知时,使学生会参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抛硬币——可能性”时,我先在盒子里装了3个黄球、3个白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意摸一个球,在看之前先猜一猜可能是什么颜色,然后记录摸的结果,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积极性很高。在摸一摸、猜一猜中,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说出:“当盒子里只有两种颜色的球时,任意摸出一个时,只有两种可能性,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这时我又往里面放了3个红球,让学生再摸一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当活动还没结束时,学生就抢着说:“有三种可能性,可能是黄球,可能是白球,还可能是红球。”我想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们要相信学生,为他们创设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空间,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引导、点拨、思考,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三、巩固练习时,使学生全参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一定的弹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对于学习优等生可设计一些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练习;对于中等生可设计一些变式的、综合性的练习题;对于学困生只要求做一些基础的、带有模仿性的练习题。如,在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后,对于学困生只要求能正确计算已知长和宽,求长方形周长的试题。而对于中等生在掌握了基础的计算外,还要会计算:已知周长和长,求宽,已知周长和宽,求长,这样的变式练习。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能够解决一些生活中常用到的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互换的思维性试题。又如,在解答判断题时,对学困生,只要求能判断对错;对于中等生,则要求说出判断的理由;对于优等生,则要求讲出错在哪,怎样改正才是正确的。

这样有层次的练习设计,可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练习中去,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满足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题可做,有新知可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田俊双,方文莹.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数学教育,2002(12).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胜利学区金沙渠小学)

上一篇:探究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改革 下一篇: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