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煤炭企业生产安全的措施

时间:2022-07-29 04:01:08

提高煤炭企业生产安全的措施

煤矿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的需求越来越大,煤矿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安全形式也十分严峻。近年来,虽然煤矿企业普遍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了安全管理,使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安监人员监督不到位、管理不完善、技术人才缺乏、自然环境恶劣等因素的影响,安全问题仍然不能忽视。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水平,迫切需要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然后根据具体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根本的好转。

一、煤矿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煤矿开采条件非常恶劣,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水灾、火灾、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瓦斯爆炸事故。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具体原因如下:

1.安监人员监督不到位。煤矿安监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不能把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往往造成当煤矿发生安全事故后,才去调查事故原因,查找安全隐患,基本上没有发挥安监应起的作用。有的煤矿安全监管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或者责任心不够,在监管过程中,对于安全设备隐患和员工违规作业现象,监督不能及时到位,不能提前发现事故隐患并进行预防,或者发现了安全设备隐患和员工违规现象,没有及时督促整改,给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企业安全管理不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不完善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往往重视生产效益有余,而对安全管理重视不足。由于安全管理不完善,煤矿企业所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往往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比如有的煤矿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实用性不强,管理人员能力与岗位不匹配,加上没有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容易造成执行不到位。有的煤矿所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虽然看起来实用性很强,但是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也容易造成执行不到位。

3.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由于煤矿生产环境恶劣,危险性较高,收入相比其它行业也不是太高,大学毕业生很少有愿意去煤矿工作的,就算有一部分暂时到煤矿工作的,由于很难适应煤矿的工作环境,再加上煤矿人才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大,工作不久辞职的比较多。煤矿工作的合同工和临时工比较多,他们的素质相对大学生比较低,专业安全生产知识不够,安全意识也不够,加上合同工和临时工的主人翁意识比较淡薄,做事比较马虎,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容易视而不见,违反安全规范的事时有发生。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行为是违章的,图省事和侥幸心理,也不愿意更改自己的错误行为,容易造成老化的生产设备和安全措施缺乏及时维护,导致生产设备和安全措施安全性能下降,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地质条件复杂。由于煤矿开采基本上都是在地下,恶劣地质条件加上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开采过程中,必须面对高温、高压、水、瓦斯、煤尘等多种威胁,特别是瓦斯和水的威胁。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瓦斯越来越不容易排出,当瓦斯浓度比较高时,容易引起瓦斯中毒,当瓦斯含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容易导致瓦斯爆炸。此外,由于地下水较多,开采过程中,当煤矿井下的涌水量超出煤矿的排水量,当积水较多,排水系统不完善时,很容易形成水灾,一旦发生事故,工人很难迅速撤出,也很难实施救援。

5.资金投入欠缺。煤矿在早期开采过程中,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造成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水平偏低,给煤矿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随着煤矿的不断开采,由于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不断老化,加上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固有的缺陷,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很容易出现缺陷,如果不投入资金及时进行改造,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虽然煤矿管理者都知道投入资金改造的重要性,有些煤矿企业有资金,但是出于节省资金的考虑,不乐意对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有些煤矿效益不好,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对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进行改造,仍然还在使用旧的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增大了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总之,当煤矿在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投入的资金不足时,会制约新装备和安全设施在煤矿的应用,导致生产设备和安全设施更新周期过长,增加了煤矿安全隐患。

6.培训工作不到位。对员工进行培训对煤矿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的培训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目前煤矿的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煤矿的培训师资力量普遍老化,培训内容脱离生产实际比较严重,在进行培训时,会导致员工产生厌烦心理,造成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大大降低,没有起到培训应有的作用。培训工作不到位,造成一些煤矿工人没有受到有效的安全培训就上岗,由于他们对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不太了解,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二、煤矿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1.加强安监力度。安全监察人员是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直接监督者,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目的。首先,应加强安监力度,为了这个目的,应建立一套实用的监督制度,在制定制度时,要避免那些片面肤浅的看法,要让所有的安监人员集中在一起对不太合理的制度进行修改,还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其次,为了强化安监效果,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应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的安监队伍,发挥好每一名安监人员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提高安监人员的思想认识。再其次,要结合实际,加强技能教育,提升安监人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安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于那些做事认真的,要加强奖励,还应大幅提高安监人员的工资待遇,解决安监人员的后顾之忧。

2.加强内部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煤矿企业要加强管理,排查治理各种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要针对具体安全事故,建立起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对预案进行实际演练,这样既可以增强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也可以增强他们的事故应对水平。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首先应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合理设立岗位责任制,完善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在制定岗位责任制时,由于虚设的责任制会起懈怠的负面作用,要坚决杜绝虚设的岗位责任制;在制定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时,要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惩,对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的,要给予物资奖励外,还要进行精神激励,对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出现安全问题的,要严格追究责任,该罚款的罚款,该调离岗位的调离岗位,该开除的开除,以便彻底消除员工的松散懈怠心理,消除不安全的行为。

3.加大资金投入。搞好煤矿安全,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依靠人才和科技的力量,用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吸引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到煤矿中来,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避免违规事件的发生。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推广新技术设备和新工艺在煤矿的应用,进一步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比如采用集中监控系统、干式变压器、双电源供电等,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也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后,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煤矿企业自有的研究机构的研发力度,还应与有关大学和科研院所共同研发新技术和新设备,更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4.强化员工安全培训。为了不断增加煤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知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要建立健全培训中心,采用灵活的培训手段,将培训工作做好。员工只有熟悉了安全规章制度,才能更好的执行安全规章制度,首先,安全培训要进行安全规章制度培训。其次,培训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要针对具体岗位的难点和危险点,培训员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和事故处理措施,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实际操作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最后,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形式除了采用讲师培训的方式外,还应该邀请领域内专家讲授安全生产经验,重点分析曾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或者邀请设备厂家对设备进行重点讲解,让煤矿员工针对设备现场实际情况,深刻剖析影响煤矿安全事故的根源。

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做到从源头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使各项安全设施得到落实,保证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工作,使煤矿生产员工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作者单位:河南郏县大兴煤业有限公司)

上一篇:产业富民 工业强县 调整结构 生态建设 下一篇:埋头苦干高效快速 精益求精铸就优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