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9 03:27:58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16-0088-01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在计算机专业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并介绍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案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开设得较多,部分课程由于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容易被学生接受,但也有很多课程具有综合性、抽象性的特点,导致学生很难接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本文根据计算机课程的体系特点,结合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体会,谈一些实施体会。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1.1提出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是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实现教学目的的载体。一般情况下,任务有五个特点:目标性、情境性、探究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同时,任务的提出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尽量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1.2分析任务

在任务提出后,为了让学生找到任务相对应的知识点,找到完成任务的突破口,教师要帮学生分析任务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必须在信息加工及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对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要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1.3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的过程要以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为主。教师的引导主要进行重点、难点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但不要固化步骤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但都不应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探索过程,激发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作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任务,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

1.4评价任务

评价可以穿插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也可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以创意创新、主题突出、技术处理技巧等为主要标准,以学生的作品为主线进行评价,目的是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完善、提高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可以采取教师、学生互动的方法,如引导学生自评,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或组织学生互评,以达到共同提高;或允许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讨论与制定,以达到改进学习行为的目的。

2案例分析

2.1复习导入

[教师操作]:在学习新课程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的内容:这里有一张空白幻灯片,怎样在上面插入艺术字呢?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给大家看。

[学生操作]:一位学生上来边操作边讲解,通过投影展示给全体学生。

[教师小结]:不错!大家看到,插入了艺术字以后,如果要在幻灯片上再插入一些图片,效果又会怎样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2.2提出任务

[教师操作]:在投影上演示范例。“生日.ppt”中的第一张幻灯片显示“祝你生日快乐!”,并插有剪贴画和图片。

让学生观察,对几部分要点做简单讲评,并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同样效果的作品。

2.3分析任务

[学生操作]:学生自由选择多种方法,边学边做。

提示:学习方式有自己摸索、与同学讨论学习、与教师探讨、查找资料、观看课件等。

2.4完成任务

[学生展示]:通过投影演示学生作品或学生制作及修改过程,交流学习体会。

[教师操作]:抓住时机,加以引导:“你觉得这件作品完成得如何?哪些地方设计得还不够好?你能帮他修改吗?”

2.5评价任务

[教师操作]:你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下面请你当老师,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你可以边演示边回答。

(1) 在幻灯片中可插入哪几种格式图片?你已用过几种?

(2) 你是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的?

(3) 幻灯片中的图片文件是怎么去的?能演示一遍吗?

(4) 大家对上台演示的同学的制作效果加以讨论,分别说出优点和缺点。

3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计算机有关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教学气氛明显活跃起来,学生不再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肖洪云等.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中的应用[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9):73.

[2] 亢宗等. 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81-82.

[3] 姜振安.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 职教通讯,2003,(7).

上一篇:一种高职本科软件综合实训设计探索 下一篇:“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