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诵读经典三阶段

时间:2022-07-29 03:17:49

浅谈诵读经典三阶段

培根说:“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而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读书的意义之重可见一斑。而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民族智慧的精粹,无论是思想情操的表现还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都站在了制高点上。诵读经典,能让我们更好地陶冶性情、培养语感、提高写作能力。那么,怎样做才能把经典诵读好呢?我认为,诵读经典不能一蹴即就,而是要精心雕琢,通过“正音通文――品情解文――融情入文”三阶段,来把经典“读通”、“读懂”乃至完美地“演绎”。

一是正音通文,读通经典。这就是说初读经典时要把字音读准,从而把文句读通顺。《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提出了三个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这就明确了在朗读中“正确”是“流利”的先决条件,“正确、流利”是“有感情”的必备基础。可见,字音是朗读的基础,音不准,则文不通。文不通,则意不达。因此,我们在诵读经典文作时,碰到不懂的字词需查阅字典等工具书,疏通字词。这一步没有做到,根本谈不上读得流利和有感情。经典文作中容易读错的字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古音字。语言文字发展到今天,很多文字的读音与古音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对此,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在《诗经韵读》中指出:“我们并不要求大家用古音来读《诗经》,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我们读《诗经》主要是了解它的诗意,不是学习它的用韵,所以仍旧可以用今音去读。”从语音演变规律和“约定俗成”的原则来看,“古音今读”势在必行,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将所有的古音字都全盘“今音化”。否则,这不仅是对语言史实的刻意否定和遮蔽,而且也是对汉语言文化丰富性的抹杀。除了一些古地名、古国名和古人名应按“旧读”以外,一些古诗文的诵读,为了音韵的和谐、平仄的相合,某些古音字还是适宜用古音来读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应读为“xiá”,《回乡偶书》中“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字应读“cuī”,《阿房宫赋》中的“房”字则是读“páng”才比较恰当。

(二)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如《论语》中的“不亦说乎”的“说”字应为“悦”字,应读“yuè”,不能读“shuō”;辛弃疾的《西江月》中“路转溪头忽见”的“见”字通“现”,应读“xiàn”,不能读“jiàn”;《马说》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食”通“饲”,应读“sì”,不能读“shí”。

(三)多音字。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错一音,其意思则谬之千里。如“鲜”,在《爱莲说》中的“莲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里解作“少,很少”,应读“xiǎn”;在《桃花源记》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里解作“新鲜”,应读“xiān”。

(四)形似字。有些字的形体相近,但读音截然不同,一不小心就会把字音混淆。如“拨”与“拔”,“棒”与“捧”,“败”与“贩”等。

二是品情解文,读懂经典。叶圣陶先生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强调的是读书要“入境”。要“入境”,就得先“品情”。也就是说,真实的感情是诵读的灵魂,只有理解了作品的主旨,抓住了作品的情感,诵读才是有感情的演绎。诵读经典要达到“入境”的先要条件是把握作品真实的情感。因此,要把经典诵读好,就不能架空对经典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诵读不到位甚至诵读节奏错误的情况。如:《西江月》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句,若是不理解文意,就容易误读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品情解文的方法有很多,如:

(一)了解背景,感受作家的心境。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依据他自己特定的思想和生活创作出来的,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感情的产物,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了解经典作品产生的背景及作家的生活状况,有助于正确理解经典作品的主旨。如:《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后创作的一篇散文,本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之情。如果不了解本文写作背景,诵读者很可能会把《记承天寺夜游》只作为一篇叙事写景的散文来理解,而忽视文章深邃的思想内涵。而在诵读之时也往往不能把握好苏轼那种似喜还忧、虽苦而豁达的情感。

此外,有些经典作品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来抒感的,这些景或物都明显带上主人公的感彩。这时,我们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其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二》是融情入文,演绎经典。

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这样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诵读经典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要融情入文,演绎经典,即诵读者在诵读经典的时候,能够全身心进入文作描绘的情境中,使得“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其言皆出于吾之口”,这也是诵读经典的最高境界――“入境”。要做到这一境界,这就要求诵读者在准确把握经典的情感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一些朗读的技巧来把作品的情感准确地表现出来,如通过停顿、急缓、轻重、语调、语气的变化来表现情感的起伏,使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形成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声韵美。如《我爱这土地》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其诵读可以这样处理:

假如/我是一只鸟,(舒缓、深沉)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重读“嘶哑”,适当延长停顿)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此三句感情逐渐加深,深沉中带悲愤)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语气舒缓,略带愉悦)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深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两句感情深沉,语气肯定有力,“爱得深沉”尤其要重读,适当延长停顿)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诵读经典其实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升华的过程,当诵读者历经“正音通文――品情解文――融情入文”三个阶段逐步把经典“读通”、“读懂”乃至完美地“演绎”时,经典也就深深扎进了心底,成为一曲绕梁不去的绝唱。

上一篇:浅谈英语高效课堂 下一篇:英语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