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光纤通信课程改革探索

时间:2022-07-29 03:08:15

高职光纤通信课程改革探索

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己任。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是基础。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课作为学生赖以就业、谋生的“饭碗课”,在各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更应占有重要地位。光纤通信课程是通信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改革本课程、建好本课程,对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一、改革前现象及分析

本课程教学改革之前,由于缺乏有效的高职教育理念及有效实践环节,授课效率很低。

在课堂上,教师辛苦地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没有任何动手实践的机会,只在课程快结束时到企业参观。但因为诸多限制,最终虽然有参观,也是走马观花。光通信于学生来讲仍然虚无飘渺,充满神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在课程教学改革前,几乎没有在通信行业就业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院2008年与中国联通十堰分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组建“联通班”后才有所改善。

二、改革具体实施过程

从2008年开始,我院引入德国的“双元”教学改革模式,并学习先进的“DCCD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先后邀请多名中外著名高职教育教学专家来我院做报告、办学习培训班。从理论上为后续课程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自2010年与中国联通等多家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来,目前我专业已拥有多家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其中还有省级示范实训基地,这从硬件环境上为实施课程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及内容,首先选择合适的课程载体――不同类型的光纤通信系统,并因此构建3个学习情境,分别是机房段光纤通信系统建设与维护、线路段光纤通信系统建设与维护及长途光纤通信系统建设与维护,其中第三个学习情境是对前两者的包容和汇总。

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又分解分为若干个学习子任务,每一个子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实施完成。

2.任务为驱动的课程实施改革

采用“一体两翼”的教学模式。所谓的“一体”是实施过程中,学生、教师和企业实践专家构成学习实践共同体;“两翼”是指在授课中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及构建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授课过程中,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要求及教师引导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在每个任务结束时,任意抽取一组或多组对该任务进行归纳总结,在自评和互评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并学会公正评价。下面以第一次课为例,讲述一下课程改革的前后区别。

改革之前,第一次上课教师会给学生强调这门课是本专业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告诫学生好好学习不要挂科,然后介绍光纤通信的概念、特点、结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改革之后,同样的一次课。教师首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打电话”的经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告知本次课就是让大家知道电话信号是如何从手机“钻”到对方手机中的。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参观基站设备,观察设备间连线颜色及线形等情况,并根据观察所得分析归纳出机房部分光纤通信系统的一般框图。最后任选一组讲解,学生之间相互补充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综合点评。

3.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打破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核形式,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水平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本课程改革后教学效果及今后改进方向

改革后,本课程多次获院督导专家好评,很受学生欢迎。至今已有3届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为100%,初次就业都在通信行业。目前,我专业毕业生因为实践操作能力强,多次获得业内人士好评,供不应求。该课程也被评为2012年“院级精品课程”。但本课程仍存在不足,改进空间仍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授课内容多为教材及企业文档的综合体,对上课造成一定不便,需要尽快编写适用教材。

2.在授课过程中,学生所做的大多是验证性实践,真正参与的企业项目不多,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项目,使学生能积累更多的职业工作经历。

3.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各有所长,今后要更充分地发挥其互补作用。

以上是笔者这几年做的一些改革探索,效果明显,但仍需改进,最终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

[2]叶子,李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课程建设探讨[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23-24.

上一篇:浅谈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及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四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