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微量喂养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进展

时间:2022-07-29 01:24:41

早期微量喂养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早产儿因其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早期喂养时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影响早产儿的存活率和健康发育。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微量喂养,能够明显减少生理性体重下降,尽快恢复出生体重,改善患者喂养不耐受情况,缩短达完全喂养时间,加快早产儿胃肠道成熟,对早产儿的健康存活有重要意义,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期微量喂养 早产儿 生理性体重下降 完全喂养时间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73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59-02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我国的发生率为5%-10%,在新生儿群体中属高危人群[1]。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和喂养方法,对其健康发育有重要意义,若喂养不当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早产儿的预后。早产儿由于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存在,增加了喂养的困难,而且对其生命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2]。

喂养不耐受是由于早产儿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吸收功能不完善,不能够进行吞咽和吸吮,喂养时极容易出现呛咳、反流、腹胀等现象,严重时可能会产生误吸或窒息,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由于喂养不耐受的存在,早产儿多长期进行胃肠外营养,增加了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天数,而且也使得黄疸、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分析

1.1 喂养不耐受。喂养不耐受情况常见于早产儿和新生儿中,与其既存的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有关。通过在临床中观察患儿喂养后是否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如反流、呕吐、胃胀等进行判定。具体标准[3]有:患儿进行喂养后,呕吐、胃潴留、腹胀症状至少出现一项;①呕吐≥3次/d。②腹胀,肠蠕动减慢,叩诊呈鼓音。③胃残余量超过1/3,胃液呈褐色或咖啡色。④大便常规示潜血阳性。⑤出现心肺体征改变,如呼吸和心率的变化。

1.2 喂养不耐受的原因。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原因主要与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导致患儿无法进行正常的吸吮和吞咽功能,也就无法正常进行喂养操作。同时食道和贲门发育不足,其括约肌的能力低下,不能对食物进行有效的阻挡,容易出现反流和呃逆,严重时可出现呛咳甚至导致误吸、窒息。很多研究发现,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可能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4]。

早产儿肠道蠕动功能低下,肠壁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能力不足,无法正常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动力学因素欠缺,也是造成喂养不耐受的原因之一。很多早产儿在喂养过程中或喂养后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反流或者呛咳、误吸等症状,有时会造成消化道炎症。而且,研究发现,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严重程度与胎龄和体重有一定的关系,胎龄越小、体重约小,程度约严重[5,6]。

2 早期微量喂养

2.1 肠外营养的不足。一般情况下,对于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采取胃肠外营养的方法进行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一般是由静脉通道进行,通过静脉给予各种营养物质、能量供给和各种必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但是,早产儿本身体质较弱,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较多且质量要求较高,肠外营养不足以满足其对营养的要求[7]。

肠外营养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主要包括三类并发症:机械性、感染性和代谢性。机械性并发症有气胸、血管壁损伤、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感染相关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导管周围造成的感染。代谢性并发症可能与肠外营养导致的胆汁淤积和肝脏功能损害有关,包括高脂血症和血糖代谢紊乱等[8,9]。

2.2 早期喂养的优势。早期喂养概念的提出应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最先是由于动物实验证明若是出生后72h内未经胃肠道进食可能会导致肠道粘膜损伤和消化酶类的丢失。后来,经过大量研究表明,长期不经过胃肠道进食,胃肠道将会进入脆弱的“休眠”状态,肠道粘膜细胞功能丧失、肠壁变薄,肠道失去原来的消化吸收功能[10]。

早期喂养旨在通过出生后及时进行早期的微量喂养,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成熟,加快消化系统的发育,促进正常菌群的建立和完善肠道内环境。早期喂养能够使肠道直接与食物进行接触,增加了营养的吸收效率。通过促进胃肠蠕动,加强了肝肠循环,提高了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减少了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患儿的存活能力,缩短达完全喂养时间,加快早产儿胃肠道成熟,提高发育能力[11]。

有研究表明早期微量喂养能够明显减少生理性体重下降,尽快恢复出生体重。能够明显的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减轻患儿家庭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效益。

3 早期微量喂养的方法

在进行早期微量喂养的早产儿,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法,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在给予外周静脉营养的同时,在出生后12h内给予早期微量喂养。一般喂养时间不超过出生后的72h,间隔3h喂养1次。喂养量逐渐增加,从开始时10ml/(kg・d)慢慢增加至最大喂养奶量20ml/(kg・d)。若有喂养不耐受患儿,增量的速度可相应减慢,待患儿耐受后再逐渐加量。喂养3-7d后,辅助以非营养性吸吮刺激排便。具体方法可参照:每次喂奶前可给予无孔消毒橡皮10min,6-8次/d。

4 早期微量喂养的局限性

虽然进行早期微量喂养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早产儿的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早期喂养后可能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的情况,如恶心、呕吐等,程度不可预测[12]。尤其当喂养的母乳或者奶粉有刺激性或者患儿本身体质问题造成的不耐受时,发生的几率较大。因此,进行早期微量喂养时,应注意严密监测,喂养的量应逐步递增,切勿初始量较大。

5 结束语

早产儿因胎龄较短,出生后胃肠道吸收功能尚未成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容易发生,影响早产儿的成长发育。合理早期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质量的重要方法和关键环节。

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微量喂养能够改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情况,通过联合应用NNS的方法刺激排便,能够解决早产儿胎粪不易排出影响吸收问题[13]。我们发现,进行早期微量喂养的患儿在生理性体重下降和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方面均优于常规喂养的患儿。早期喂养对早产儿来说,不仅可以缩短完全肠道喂养时间,改善胃肠道吸收状况,而且能够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减轻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孔蔚毅,张颖.早期微量喂养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7):3416-3417

[2] 贲晓明.早产儿早期营养支持的意义与策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4):1129-1132

[3] 吕红艳,靳林红.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533-4534

[4] 罗美兰,高小炎.早期微量喂养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4):133-134

[5] 贲晓明.早产儿早期营养支持的意义与策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4):1129-1132

[6] 吕红艳,靳林红.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533-4534

[7] 李俊华,张婧,刘坚.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3(1):80-81

[8] 雷晋莉,李胜利,王列,等.微量喂养及机械通气对早产儿血促胃液素水平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7):494-495

[9] 赵青萍,许卫东.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260-4261

[10] 王丽娟.早期微量喂养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9):2453-2455

[11] 洪艳,姜赤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措施[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7):44-46

[12] 莫革琴,王金秀.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167-5168

[13] 李侠,牟红梅.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17):54-56

上一篇:4种不同术式输卵管结扎方法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探... 下一篇:不同食盐加碘浓度防治碘缺乏病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