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初步研究

时间:2022-07-29 01:18:56

初中化学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初步研究

摘 要: 现代的教育评价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表现出了显著的缺陷,特别是化学这门学科,该学科对学生的实践和操作性要求较高,单纯依靠传统的评价方式,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实施发展性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发展性评价 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在国内外内受到非常重视,各个国家都在努力进行课程改革。为了更加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我国也正在努力实施课程改革。从以往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改革的情况来看,评价的改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依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真正的发展程度,不利于学生自我评价与个性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价太过于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传统教学评价的缺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1]-[3]:“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完整地发展性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教学评价中最主要的问题。

1.发展性评价的概述

1.1发展性评价概念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它既能够使得教师了解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完善教学工作,又能使得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技能方面的不足,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促进自己更加全面地发展。因此,发展性评价对教师和学生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4]-[6]。发展性评价是教学评价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加重视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和教育性。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1.2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1.2.1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该理论的思想为:人类的智力是具有文化性、差异性、开发性、实践性、多元性的特征,不同的智力之间只有领域的不同,没有好与坏、优与劣之分。将该理论应用到学生评价中,可以认为不同学生之间智力没有好坏之分,不同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潜力,只是表现在不同的领域。应用该理论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评价不同的学生,避免单一依据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得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为:学生不仅通过教师获得知识,而且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与态度,利用本身已有的认知的结构,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以及相关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获得知识。该理论可以促进教师依据学生的不同需要修改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策略,使得学生通过意义构建进行学习,促进学生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促进学习全面发展。

2.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

2.1初中化学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目的与作用

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项和弱项,并将学生的强项与弱项进行比较,教师针对学生情况修改和制定教学策略,对学生提出未来的学习方面的意见,使得学生通过意义构建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优势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持续进步。在发展性评价中,教师应将调整和改进作为评价的主要作用,可以通过学生的态度、情绪、知识、技能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察、记录和评价,依据收集来的学生反馈信息,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教师通过学生的发展状况,可及时、准确地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看到自己的潜能,使得学生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增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2.2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课程评价最终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化学教育应当促进每个学生智力、知识、身心、敏感性、情感态度、科学探究能力、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应当注意的基本原则如下:(1)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应当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与统一,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应并重;(2)加强发展性评价的诊断与发展的功能;(3)加强发展性评价的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减少评价对学生带来的压力;(4)强化发展性评价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改变盲目追求发展性评价的客观化与标准化。

2.3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发展性评价的步骤

2.3.1设计发展性评价的标准和内容。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等要素,评价的过程主要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时机等因素。发展性评价除了评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外,更应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指标的评价。因此,化学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发面:(1)学习能力:具有掌握、理解和认识化学知识的手段;能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具有初步探究和创新的精神。(2)道德品质:具有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等等。(3)交流与协作:尊重、理解他人的观点,能有效、合理地运用交流和沟通的方法与他人进行协作,加强对他人的了解和对共性问题的认识,能与他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作与努力。(4)个性:对学习、生活拥有自信,充分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和自主性,能积极乐观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具有勤奋、自律、独立和自强不息的个性品质。

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很难将化学学习目标与发展目标分开,化学学习中通常包含发展目标,学习目标应该与发展目标同步,应将学习目标与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进行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采用清楚、简练和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进行表达。

2.3.2选择发展性评价的方法,设计发展性评价的工具。

发展性评价的方法与工具的选择应该与内容的性质与需要相配合。作为化学教学的发展性评价的工具与方法更应该注重多样化,发展性评价应该将质性的评价方法与量化的评价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才能更加准确地评定比较复杂的教育现象。因此,发展性评价应该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的方法,打破传统单一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的方法。化学教学中,发展性评价可以选择辩论、表演、产品制作、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成长记录等多样、开放的测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进行评价,最终达到将日常性的评价与终结性的评价相结合,将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

2.3.3收集并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的资料。

收集资料是全面发展性评价学生的关键。反映学生发展过程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老师及同学的评价、学生家长的信息、考试成绩的信息等,所收集的资料既要涵盖学生发展的强项,又要涵盖学生发展的弱项,这样才能全面描绘学生发展的过程。常用的收集方法包括:标准考试、学生工作事例、观察并调查学生行为表现等,收集方法同样注重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方法的结合。老师和学生需要一起对收集的反映学生发展过程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强项和弱项作出客观评价,对学生作出建议,建议过程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2.3.4明确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不是为了检查和选拔,而是在于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进行评价,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对收集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明确改进要点,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制定改进计划时,注重促进学生强项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向弱项方面迁移,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全面、持续发展。

3.结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发展性评价是可行的,其一,初中生已经具有了对化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识别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更有利于师生的合作,发展性评价的结果比较客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这门课的兴趣。其二,发展性评价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持续地发展,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增强学生弱项的进步幅度。其三,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通过发展性评价,教师应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在化学各个方面的潜能,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M].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4]史晓燕.开展多元化发展性评价[M].中国教育周刊,2002.

[5]贺湘善,吴俊明,刘克文.化学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一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