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的建立

时间:2022-07-29 10:37:17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的建立

【摘 要】 信息技术作为初中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但纵观目前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发现,很多教师讲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仍然把这门课看成一门普通的课程,强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根本就没有考虑这门课程特有的前沿性和发展性,导致学生课堂听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较低。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和推进,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注重构建高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的问题

1、课堂纪律的谈化,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门课,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们便一个个健步如飞,冲到机房。学生上课的情绪十分高涨,但学习态度十分不好,他们经常抱着一种娱乐的心态来上课,在教室里面吃零食、乱走动、讲话等情况十分普遍。

2、上网聊天、玩游戏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学生一到机房第一句事情就是检查有没有网络,如果可以上网他们比考试得了一百分还高兴。像有些教学内容中涉及网络,要求学生上网查资料并完成操作,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管老师所讲的内容,只顾上网聊天,不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更有个别学生偷偷地把U盘、MP3带进来,把游戏拷贝到电脑里面玩,或者去网上下载游戏、玩在线小游戏等。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

3、对课程的不重视,在初中学校信息技术学科仍是被遗忘的学科,自从取消了中考等级考试加分后,就缺少了有效的评价制度来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足够的重视。现在通常每个班级一星期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处于有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学生们大都以一种娱乐的心态,而不是以学习的态度来上课的。

4、学生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在计算机实际操作中,一些相对较好学生只需几分钟就能够迅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常会“吃不饱”。他们在所剩余的时间内就会显得无所事事,转而可能会去上网聊天、打游戏等做其他无关教学内容的事。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吃不到”,会认为老师上课的进度太快了,自己跟不上,甚至有个别的学生还需要老师单独指导。

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竞争

信息社会中既需要竞争,又需要团结协作。因此培养学生的这种思想和能力尤为重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利用我校学教案式分组教学有利条件,以小组为单位,从事学习活动,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鼓励探索的教学策略是针对学生学习计算机有浓厚兴趣和对计算机的好奇心、探索心而提出的,这正是探索性教学的心理基础,它构成了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与此同时,这种好奇心、探索心的满足,也能带给学生精神上的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说,鼓励探索的教学策略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日后继续独立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的生活能力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鼓励探索的教学策略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引导学生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而不在于要得到什么统一的答案。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并且要与学习、生活密切联系。

1、运用游戏教学,优化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好玩中学到信息技术技能。所谓游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把信息技术教学寓教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以促进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中,巧用“警察抓小偷”、“太空大战”等这些富有情趣的闯关游戏,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由于游戏中都设置了由易到难多个关口,学生每闯过一关,心中就多一分成就感,他们在忘情地“玩”中不知不觉地熟练了指法,熟知了换挡键、退格键、功能键等多个键的功能与操作。

2、独立性。课堂实践活动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所以实践的形式也需要为能力培养服务,而学生的能力就包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实践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常见的形式,独立的意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也是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必备的素质。一个不懂得独立学习的孩子,遇到任何问题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不知道先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便会一筹莫展,所以在整个实践活动中,不能忽视甚至摒弃独立实践的环节。

五、结束语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宰,教师起到的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我们只有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学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应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技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信息技术课堂内更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更完善的知识,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才能真正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基于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思考 下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