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沼气发展思路、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29 10:28:46

山西省农村沼气发展思路、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沼气作为新型能源,其效益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农村地区能源供应,促进了农民节本增收,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发展沼气集中供气主要是适应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优化沼气投资结构,推进沼气集中供气,可大范围消纳农村有机废弃物,大幅度替代常规能源。

一、农业农村新形势迫切需要转变沼气发展方式

2010年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气化山西”的目标,要求“在推进城镇人口使用清洁能源的同时,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发展大中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水平”。

面对山西转型发展要求和形势,我省传统的就能源抓沼气的工作思路已完全不能适应,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经多次调研和研讨,我们认为:要使我省农村沼气继续焕发新的生命力,必须将其融入到大农业发展当中,要与全省农业示范区、标准化果园、设施农业、“513”工程以及规模化健康养殖等工程建设相结合,以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纽带,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并提出:在发展思路上,由单纯沼气建设向综合利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转变;在投资方式上,由全省兼顾向集中资金打造精品转变;在建设模式上,由以户用为主向集中供气转变。

二、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在沼气发展思路调整和试点示范项目推动下,全省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发展呈现出加速态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

1、技术成熟,模式先进

我省从2002年建成首座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截止到目前已经发展到352座,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经过十几年的试点、试验及示范,技术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技术先进、经济实用、效益明显、适用于我省不同地区、不同养殖种类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模式。

2、程序规范,管理严格

我省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项目在严格按照“项目四制”(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进行管理的基础上,主要还采取了六项管理措施:一是建立自筹资金专户,二是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三是项目监管前移,四是把好资质关,五是严格技术评审,六是持证上岗制度。

3、需求扩大,投入增加

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环保和能源效益已被广大项目业主和农民所认同,建设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已经成为项目业主及农民的一种需求和渴望。中央和省级投入逐年增加,我省从“十五”期间的上百万、到“十一五”、“十二五”的每年几千万,各级政府的投入明显增多,极大地推动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

4、功能扩展,效益扩大

随着我省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试点示范和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功能已从过去的单一生活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生态领域和环境卫生领域。截至2012年年底,我省共建成大中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352座,使全省11个市55个县区300余个项目村的农户得到了实惠。

首先,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每年可生产沼气2137万立方米,实现农村集中供气565万户,农户使用上清洁、高效、高品质的沼气,不仅改变了祖传焚烧煤和秸秆之苦,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还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提升了农户生活品质。

其次,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每年可处理畜禽养殖粪污排放160余万吨,并生产优质沼肥150万吨,带动了蔬菜种植30余万亩。优质沼肥施用在蔬菜上,不仅大大减少了化肥和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还大大降低了果蔬种植成本,减少了病虫危害,提高了果蔬品质。形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另外,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还通过厌氧消化处理消灭了畜禽粪便中的病菌和病毒以及寄生虫,减少了农村地区疾病传播,降低了养殖场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放量,仅二氧化碳排放一项就减少了3.8万吨。例如:泽州县晋宏实业有限公司养殖场建成了18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供3000余户农户生活用能;高平市米山镇川起村等10个村建成了集中连片的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供3000余户农户生活用能。

三、农村沼气集中供气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发现当前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五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补助标准低,建设难度大

承担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项目及运营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属于微利企业,利润低、风险大,自身营利能力差,自筹能力较弱。目前的扶持政策为:政府投入比例为55%(中央投资35%,省级配套20%),要求企业承担45%,企业筹建难度较大。由于资金压力,使相当一部分有意愿建设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并开展循环农业建设的养殖企业知难而退。

2、管理费用高,运营难持续

每年沼气站的运营费用在20万元左右,而农户供气费用难以收取,企业每年贴钱负担较重,沼气站运营比较困难。

3、供气难管理,入户打折扣

我省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生产的沼气仅有50~60%用于给农户供气,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项目业主由于存在入户管道铺设协调、农户用气费用收缴、农户私自改装管路造成安全隐患等顾虑不愿供气。另一方面,农户则认为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国家已经投资了,用气少交钱或不交钱理所应当。而政府部门要求在申报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项目时必须为农户供气,有部分项目业主为能够争取到国家扶持而承诺供气入户,实际上是畏难不情愿,因此积极性不高,入户率便打了折扣。

4、产业水平低,质量难保证

沼气工程工业化和产业化水平不高,标准化程度低,工程关键设备和配套设备大多是非标产品,往往由企业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成本高,而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可靠性差,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项目运行故障多,难以持久运行。

5、链条不完备,效益难体现

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从沼气发酵原料的收集到产气,到沼气、沼渣、沼液的应用加工,各种产品缺乏国家或行业标准,各个环节质量控制标准没有技术规范,没有形成质量稳定可靠的商品进入市场交易,而是以自产自销的产品形式在小范围使用,有的甚至产生二次污染,导致部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效益不能充分体现。

四、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1、加大对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投资力度

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项目投资的力度,将目前政府补助项目总投资的55%提高到80%以上,确保建一个成一个、成一个用一个,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又好又快的发展。

2、给予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后续运行补贴

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公益事业。国家投入资金扶持大中型沼气项目,目的是能够使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项目属于社会公益项目,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承担项目的企业运行较好可以持平,运行较差每年亏损约20万元。为保证项目实施效益的长远发挥,建议政府给予后续运行补贴。即:对长期运行的项目建设单位实行补贴,按照每处每年补助20万元。

3、推进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设备产业化发展

鼓励企业对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技术成熟的设施及设备进行标准化设计、规模化生产、专业化施工。鼓励引进先进成套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设备,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质量,降低运行成本。

4、以沼气为纽带促进循环农业快速发展

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要与省农产品加工“513”工程、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养殖小区、标准化示范果园、设施蔬菜基地等产业相结合。同时,要引导企业积极拓展“三沼”综合利用范围,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沼气发电等利用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大中型沼气工程的能源、环保、生态等综合效益的统一。

上一篇:天涯社区是怎样一步步被人遗忘的? 下一篇:创新培训方式、发挥主观意愿、助推农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