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8 22:34:43

山西文化论文

山西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89-01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柱和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对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发扬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要根据山西省的战略优势、文化特点以及文化现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保护工作,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山西民俗文化专业人才体系的建设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在于要引进对民俗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以保证山西民俗文化中的技艺能够代代相传。此外,如何让山西民俗文化得以生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专业人才必须将民俗技艺推向市场,体现其经济价值,并获得社会与民众的认可,才能使其得以生存。这就要求由当地政府或部门挑选,或者是经过社会民众推举出来一些擅长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的人才,同时构筑经营管理人才体系,发挥这些人才自身的优势,将山西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体现其经济价值,并提高经济收益,扩大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解决山西民俗文化与相关技艺人员的传承与生存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建立健全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制度

山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促进其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条件。对相关的保护工作者而言,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要开展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主要要做到以下两点:1.成立以政府和民间为载体的民俗文化保护部门;2.加快保护制度制定工作的开展并利用现代设备与技术全方位推进民俗文化宣传[1]。为了开展保护工作,山西省可以成立相关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与专家组,为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山西省还可以成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督促相关部门与机构共同开展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山西是一个具有多种民俗文化资源的省份,因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山西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山西省民俗文化保护的法规与制度,能够使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文化部门,包括相关的新闻媒体,要在深入了解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宣传,以增强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及参与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识。

(三)加强政府专项资金对山西民俗文化的投入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支持,才能开展以下工作:1.民俗文化传承人的补助与补偿标准制度的确立,可以使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与日常开销得到保障,以促进其对民俗传承与创新相关工作的开展;2.山西民俗文化相关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够使民俗文化宫、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得以创建和发展,从而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3.山西省政府部门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以鼓励单位、个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作出贡献,并促进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山西省政府只有落实这三项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最大程度促进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

(四)推动山西民俗文化基础配套设施的创建

要想真正实现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要加快创建其基础配套设施。具体的做法有:1.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展览馆的建设,以增加民俗展览馆的数量。民俗展览馆建设的目的是要加强对珍贵民俗文化的收集与保护,并且在修复、还原民俗文化时,民俗展览馆也能发挥一定的功效;2.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表演厅的建设,定期进行民俗文化的表演。民俗表演厅的建设能够吸引民众定期到固定的地点观看表演,长期如此,民众就会形成习惯,这样就可以扩大民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3.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广场的建设,可以为民众的娱乐活动提供场所,也可以为以单位或个人组织的民俗文化活动提供场地,或借助民俗文化广场的平台为民俗文化作品的展览提供便利。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西民俗文化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其的保护与开发是传承与创新山西民俗文化的重要前提,虽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全社会民众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对此,社会各界应联合起来,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荣洁.网络时代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引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1):105-108.

山西文化论文篇2

[摘要]花山岩画为先秦时期生活于广西

>> 骆越瑰宝花山岩画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的舞蹈文化解读 花山岩画中蕴含的体育价值探析 花山岩画的准艺术功能定位 浅论越南使臣与花山岩画 后遗时期花山岩画中的仪式音乐元素探析 贺兰山岩画中体育岩画的文化内涵 从广西花山壁画浅识骆越文字的起源 嘉峪关黑山岩画中的动物与图腾崇拜解读 神秘的贺兰山岩画 “无言的史书”――贺兰山岩画 留住吴越稻作文化 内蒙古阴山岩画的历史文化意义 阴山岩画在蒙古族文化设计中的应用 惠女民俗旅游资源的闽越文化解读 贺兰山岩画 浅析榆木山岩画 探寻黑山岩画 阴山岩画(组诗) 《奥德赛》的文化解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陈嘉.广西左江岩画与稻作文化[J].农业考古,2016,(3).

[3]梁庭望.花山岩画的稻作文化内涵[J].当代广西,2016,(16).

[4]黄亚琪.蹲踞式人形岩画:稻米东传之路的足印[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3 -27:B08.

[5]童永生.中国岩画中的原始农业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6]施由明.论花山岩画在中国上古农业文明史中的意义[J].农业考古,2016,(3).

[7]黄汝训,黄.花山崖壁画先民生业与炎黄农耕文化[A]. 炎帝与汉民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宝鸡,2002.

[8]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左江花山岩画研究报告集[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9]袁同凯.人类、文化与环境――生态人类学的视角[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0]T. Ingold. Culture and 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A] .E. Croland D. Parkin. Bush Base: Forest Farm[C].London: Routledge, 1992 .

[11][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M].费孝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2]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

[1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南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A].广西文物考古报告集(1950-1990)[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14]覃芳.桂南石铲遗址与左江崖壁画的文化关系[A].唐华.花山文化研究[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15](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唐)司马贞.史记索隐[M]//史记三家注[M].扬州:广陵书社,2014.

[17]J.Steward H.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M].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5.

[18]如鱼.蛙纹与蛙图腾崇拜[J].中原文物,1991,(2).

[19]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0][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1]李亦园.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螅ㄕ苎社会科学版),2004,(4).

[22]蒋廷瑜.壮族铜鼓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23]壮族蚂拐节――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B/OL].(2009-07-24).http:///feiwuzhi/1271_5.htm.

[24][德]扬・阿斯曼. “文化记忆”理论的形成和建构[N]. 金寿福,译.光明日报,2016-03-26:11.

[25][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 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2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电子版)卷三十六《温水》,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http:///zhs).

[28]高福进.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J].云南社会科学,1993,(4).

[29]王守功.考古所见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J].中原文物,2001,(6).

[30](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之三《异鸟》(电子版),国学导航(http:///index.htm).

[31](东汉)赵晔:《吴越春秋》(电子版),中文百科在线(http:///).

[32]山海经[M].北京: 中华书局,2009.

[33]古诗文网,http:///.

[34]秦红增,毛淑章,农瑞群.中越边境广西金龙布傣族群的“天”与天琴[J].广西民族研究,2012,(2).

[35](唐)司马贞.史记索隐[M].扬州:广陵书社,2014.

[36]覃乃昌,覃彩銮,郑超雄,等.左江流域文化考察与研究[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37]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1.

山西文化论文篇3

主题词:三星堆宗教巫术

大自然天地间有许多未知未解之谜。很多奇妙事实的不理解,导致了人们对客观天象与地理的神秘感。对生物界的动物、植物,以及异族人也难于理解。呼异族人为夷、蛮、戎、狄、鬼方、天方,视之若鬼怪妖魔。原始巫术的交感与致感实际上是人们对现实改造的期望与。巫术是人们认识、理解、期望和人际间特有的感情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迷惑、误导、热情、求助与自拔的幻觉。巫术在中国具有"天人合一","万物大同","仁恕合群","人际整合"等善良而又神秘的特色。

古老的大肚怀孕女神(红山文化),蛙神鱼蛇多子的画图(仰韶文化),都揭示了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红山猪婆龙与仰韶鱼蛇龙都以水为生命之源。

水中产子的蛙与鱼以水为命,水为生之源又演化出众鱼(蛇)之神物--龙。至少有华夏(黄帝与夏禹;仰韶文化与良渚文化),匈奴等族。大陆群山的兽类最为原始人所了解。虎豹熊罴最为凶猛。于是有餮饕食人之虎头(兽面纹)。有"吞口"辟邪,"石敢当"却鬼,夏商周三代古器物的"兽面纹"实即虎面。最显著的兽图标是姜(羌人)族的青羊、白羊、黄羊。也有蜀山(岷山、崇山、蒙山、钟山……)的文马(或写作:吉量、乘黄、吉光、麒麟)。马有多种。"车如流水,马如龙"不仅是文学的夸饰,神马出自龙种(天马)。NFDA8)

(从马)是狐;九尾

狐又错为九尾凤。"骞林"又可写作"饈林",从马与从鸟相同。麒麟原是龙马或马鹿,汉后译音为"开明",译意作白虎。文马变成"白虎",是马马虎虎,又称为岷(汶)山蜀族的"开明兽"。今甘肃、青海、四川"俄洛"地区有"黑虎女神"与’不周山"。兽类无红、兰色,虎亦似羊似马,有黑有白。颛顼大巫师裔孙之国以鸟王为主皆是"使四鸟,虎豹罴"。三代之前,黄帝之后,在陕、甘、川的番冢山(大蒙山)的鸟王颛顼神权教化下有许多兽部族。鸟王下的四大分部"虎豹"与"龙龟"(熊罴似误写或误记),正是姜姓(虎)与姬姓(龙)两母系。这正是昆仑鸟母(凤)亚婚族,姬姜皆入赘(古母系男儿从母配姐妹)于骊轩女。此古丽山女为"天子"者当即"西王母"西貘族。黄帝"妃"嫫母,周穆王访西王母,汉武帝和于文山西貘,皆西疆女国鸟族(凤母)。

蜀山西陵氏以瞿堆(离堆)大鸟为氏,西犭莫以鸟母坐龙虎*=座。文山的黑马(虎)称为骓(隹、鞟)。事实上是"黄帝"有两母,二妃,黄帝入赘于两个互婚鸟部。龙凤呈祥,姬篯偶。夏禹学于"西王国"也是回归其母"崇伯鲧"蜀山西陵貘族(蒙、山文)。

凤鸟有多源:商为乙鸟(燕);山东有龙山鸟系;河姆渡有东南凤皇;蜀山(文山)有瞿上、鱼凫、白鹳、杜宇;还有"骊山女"大有出中亚鸟之迹。研讨"鸟"文化,具有世界普遍意义,有如巨石文化遍亚欧。但神龙、奇蟒、灵虎(麒麟、开明)怪兽则是中华独特。龙、虎、凤三母系互婚变为父系"一娶二女"却为华夏特色。三星堆的凤鸟主体文化(昆仑天鸡文化)是原始宗教的再现。

人间昆仑山当在今川、青黄河第一曲的山原俄洛地区。此区本属考古学仰韶文化地区(播及川西岷汶)。昆仑先民(仙人)必需首先有衣食,蚕丛与农业奠定了生活的基础。农业必需订"四时八节"。这就是《山海经》中的"掌握日月"的测天女和月母之国。此区野鸡繁衍,雉鸟蛋补充农业为最佳食品。"阿细的先鸡"可能即姬姓祖源(先周人祀鸡)。古神话"执天之道"(日月黄赤之道)的女巫即正副两执天象之女。这就是以大树(巨格之桑)观日月,用十二山头测日时,凭北斗以定农时的"西王母"。西王女系本为凤母,又以西貘称,或称西陵、瞿唐,道教神格中唯一大神"斗姥"(西灵圣母斗姥元君)即此神。昆仑化为须弥,斗姥也化成"摩利支天"。三星堆宗教内含极为丰富,值得探讨。

一、祭祀神坛。

这个三层神坛似与楚帛画的天、人、地类同。是中国"天人合一"的根源。下层两神兽既是兽又有翅尾,或是虎凤复合体。中层花冠神巫是沟通天地的巫师。他们手握树枝或与通天神树有关?上层两神鸟特立。人面及面围的装饰合成虎首(兽面纹)。最上层的虎面人似可联系荆州"大武(越)"铜戈上的珥蛇大巫师;琉璃阁战国铜壶上的羽人。这一类型是中国神仙的共性。三层坛给探索者联想很多:

(1)昆仑三层与佛教的须弥山一致。两山为"独山"(蜀山),"天柱"。两山乃天神所居。天柱独撑与"天目"独眼慧观又有联系。

(2)彩陶上的碯字纹,三星堆的五旋纹两相近似。三十年代认为楚国立鹤莲花壶的莲花是印度文化的代表,中国也有古莲。三星堆挂饰莲瓣铜铃等似有中印文化交流。

(3)道教神斗姥与佛教引入的摩利支天同为三头八臂,莲座前有七支猪代表北斗七星。中印文化交流,中亚与西疆文化交流,在天文二十八宿考订上谁早谁迟难定。从濮阳蚌壳堆塑龙虎中的七星看北斗崇拜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肇自黄河源昆仑山的斗姥(西王犭莫凤族)道教却是以太乙(北极星),九皇(北斗),五斗(在七星中)为根蒂的。夏禹,张陵同是北斗精灵所化生。

(4)原始佛教(释迦牟尼所述《阿含经》)出自"塞种",并非印度土著(荼罗维图综色人),亦非东欧迁来的雅利安白人。中亚游牧白人译为:徐西亚、斯基泰。称为西北利(亚)与鲜卑时已是白黄混血民族。这一系西亚族当与"戎、狄"有关。

二、神树(通天树)。

神树最初当是原始山林的巨木,看太阳在巨木何方以测日。称之为若木、建木、矩格之桑、扶桑,已经是加土观测日与月的标志。祭祀活动中心的社树了。

三星堆铜神树是神殿中祭祀中心树。正是用鸡代表太阳的"十上十下"的测天神树。树顶的凤皇是由鸡(雉)变来的。是野鸡的神化,而不是汉朝以后传入的孔雀。神树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日月运行)的测天量天的原始天文测量台。是"西和月母"二女浴月的母系西王犭莫的宗教中心。神树以雉凤为主,树根部还有一条中华龙。树座是三角形很重要。昆仑三角:西为西王犭莫(西陵即蜀柱山)可能有斯基泰白人文化,骊轩女为天子文化,戎与狄文化。东麓是北姬(氐、龙),南姜(羌、虎)。

三、太阳与眼睛。

许多圆轮中以内五角星圆为多。它们代表天上的日和月。人们的眼睛也是人身的日月。"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阴符经》。阳符的解释书名《天机经》。)此处之"物"作族标(图腾)解。心(思想、灵感)来自族微之神物。关键在两眼与天道日月相感应。水中龙眼是筒形的,澳洲怪神亦筒眼。天空鸟眼是圆形的,如蜀之瞿堆、瞿上皆指大鹏鸟(或鹰)。陆上的虎眼作棱形(兽眼)。二里头所见夏文化中的"目"字与蜀人的"NFDE7)"字,其形意皆指独具支眼的"天目"慧眼(神灵化的"松果体")。蜀字与厦字皆含独立意,就是根基于人体前额松果体这支直立的第三支眼睛。中印神像很多立眼却为亚洲古神的特色。铜面具额上空格也许就是留来嵌天目的。额饰与鼻前中饰必具神话意识。

四、群神头面。

可称为混合群神的万象神宫中千姿百态。筒眼,大耳,鼻饰的"杜鹃"瞿灵,鹤腿鸟王,各式大巫,金面天神,虎脸神,各显神通。特别是还有西方高鼻人种(塞种?)。这些神头都没有神身。也许他们是插在木柱上(树桩),用麻衣或兽皮为身服。杜鹃头和立人像是天上鸟母和人间大巫。这样的万象神宫不亚于商周王朝规格档次。也许正是蜀山承继中夏文化的具体象征。无怪乎三星堆玉器与中夏一致。三星堆坟器与良渚文化却具有相同模式。金杖上的并列三人与楚帛画四方十二生肖图中的三头人近似。又与双流机场战国时蜀人铜矛上的三头人类似。特别值得一提的跪坐,发自后反卷向前,棱眼人像。他与良渚文化中的骑虎人像完全一样。足以说明良渚骑虎人与此同一属系。五、龙、虎、凤。

中国的龙虎凤的主导意义似不宜完全比照"图腾"模式框范。三大神物按海、陆、空三界总归复合,不似一个部落、部族的族微,而是众神之神的吉祥"物"。禹铸"万物"于九鼎,却是标志万国的族标(物)。

①上古母系社会从姐从妣、篯、姚、女员、妊、女井、娄、*=、婪、女辛、嬴、姬、姜不可能用统一族微。

②男系地域性部落联合的"氏"更不可能各部全用统一族微。

③在广大地域江淮河济诸水群山地区难于统一标号(只可能联祭坛上的"百神"与"万物"。

④源自美洲易落魁图腾所用"部族","部落","氏族"的人数有多少?能否与中国古"国"相当比对。

⑤明显古有蛇、龟、鱼、鸡、马(多种马)、鹿……归入了龙(姬周)。黄羊、白羊、青羊归入了虎坛。众鸟归入了凤或瞿、鹏。

⑥古氏族的父母两系分合发展及迁徙造成的宗族分布是非常杂的。A如鬼方在殷代是犹族。周代称为狄,又称有易。*=、女贵是鬼方的姓。*=姓女娲是赤狄(龙);姬姓伏牺是白狄(凤)。B禹、禺、兕、蜀本为纵目(慧眼曰目)一系。禹号文命,蜀号岷、汶(民为刺目,蜀亦刺目)。

⑦黄河源之昆仑有虎神,长江中下流亦有虎神,这种虎(饕餮,吞口、大面、兽首)决不是甲骨"虎方",宝鸡虢国能概括的。红山文化玉尤猪婆龙;仰韶文化的蛙蛇鱼综合龙;姬周的龟龙("我姬出自天鼋");各有渊源。花蒂(华)纵目(夏)综合龙才成秦汉龙样。由龟龙麟凤变为"龙虎龟雀",显然麟误译成白虎。此"白虎"本为马或鹿神化的"吉良、乘黄、开明兽";误"兽"为虎。变神鸡为朱雀。拙作《道教鸟母与昆仑山文化的探索》(见《成都文物》1996年一、二期)说:

(1)西王母与姬姜是互婚的昆仑山原三大部族。

(2)"西王"女系多女皆称"(西)王夫人"。其男嗣王方平(战国秦汉神仙)创立"鹄(白凤)鸣神仙治"。方平名远,说他的神道来自"月氏"(或即塞种斯基泰)。

(3)道教鸟母(玄母、玄女)人头鸟身。

(4)鸟王颛顼(高阳氏、楚祖)有易(狄)。有两女子曰琬曰琰(女和、月母)掌日与月(易)之运行。

(5)以昆仑三角为中心的神仙"五岳"是:东岳广桑(扶桑?),南岳长离(隹离),西岳丽农(郦陇),北岳广野(大漠)。

(6)蜀山神系和蜀山神鸟瞿。

(7)斗姥(西王犭莫)与蜀天文。

(8)昆仑

三恪互婚中的鸟母(西王母),龟山西灵圣母)。这篇探索似可为三星堆昆伦神树的人面鸟身神作一序言。拙写《中国龙凤虎文化考古新发现》一文在李复华学长指导下,发表于《四川文物》一九九九年第一期。这篇简要的提纲中谈到:蜀山崇伯鲧剖腹而生夏禹;夏禹之母"崇伯"即蜀山之西陵氏(犭莫母)。屈家岭至大溪文化这一彩陶与黑陶复合文化(西疆彩陶与龙山黑陶、良渚玉饰)很可能与巴人蜀人有关。屈家岭陶纺轮上的颠倒双鱼形"太极图"却系"岷山丹法"《太清金液龙虎丹经》的标准图象。仰韶文化的庙底沟阶段(公元前2800左右)已出现广大地区的文化统一体。略后的龙山文化期(至少在公元前2000年前)整合同一更加明显。到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公元前1900到1500年)已经是夏商蜀(崇、蒙、岷)的青铜美玉时代。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初探》、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等书深具卓见。

①古周原有玉鸡之祭;凤翔、麟游之见。巴人贡比翼鸟,蜀人贡文翰,皆是野鸡(雉)。

②宝鸡弓鱼国与鱼凫,阆中古鱼城,弓弓头虎子(躴人)以及中山国似有文化或族人的联系。

③三星堆文化受二里头文化影响明显突出。与良渚玉器同源。

④杜金鹏《封口繹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1期)论夏文化的传播与夏民南迁。在四川,禹娶于涂山山;夏桀伐岷山得琬琰二女;禹学于西王国;似蜀山西陵氏即西王犭莫。黄帝有二妃(西陵与犭莫母)实西山一嫁二女。道教《太平经》说的一男二女相配。

⑤龙虎凤三神物皆有额饰"",似皆夷狄之辛族,而又互为姻亲。⑥良渚兽面图实为虎首(见《中国文物报》1998年9月9日第三版)。楚王冠以"今酉"(熊)号实鸟王颛顼下的虎豹龙龟分部。

六、鸟母(凤)与众鸟。

三星堆鸟类最多。虎有几件(若兽面是虎则多十余件)。龙只见于巨树下侧;龙形柱饰。人头鸟身像立于柱顶必是此间(昆仑神山)大神。是否与*%26lt;冢山鸟王颛顼大巫有关?凤鸟是鸡神,有许多凤皇皆自雉变来,皆有冠似为雄性(是否西王母戴"胜"的""。还有鸟头,鸟形饰,鸟形铃,标准的有冠雄鸡,神鸟。兽冠人像参照最大的"杜鹃"头,应是鸟冠(虎口)。特别值得探讨的"鹤腿"下半鸟神立人像,似为有别于昆仑雉凤的"神人踏鸟"。还有许多鸟纹和铜器肩上的鸟饰,神坛顶层的双鸟。这正是《山海经》中的凤皇乡,食卵民(野鸡蛋)。姜世碧《成都出土铜鸟考》(《成都文物》1998年第三期)卓有识见的讨论和考证了铜鸟,值得细读。成都市博物馆收藏的两件青铜鸟器物是巴人用鱼凫捕鱼的形象。时代是战国。下延到汉代画像石亦见鱼鸟画像。还有山东的鹳鸟御鱼图,湖北红花套(白庙文化)曾出土相当于二里头文化的残陶船(长7.2厘米)。陶船可能是巴人用船棺葬和水上生活的祖源。湖北宜昌中堡鸟出土的"鸟首形器柄"又见于四川的阆中,成都十二桥,广汉三星堆等处。它就是鱼凫的象征,沿长江自湖北、奉节直至成都平原都有"鱼凫"的地名。四川战国铜器上亦有各种鸟纹。川江的瞿堆(从骓)、瞿唐、瞿上及离堆、魁雀、都是神鸟对偶的神鸟崖。黄帝的妻族(犭莫母即西陵氏)本凤皇系。汉画像鸟母坐于龙虎座上。蚕丛(*#)、伯鹳鱼凫,杜宇,开明(虎与雄雉)似皆奉鸟神。

三星堆未全面揭露。今见文化似仅其一小部分。三星堆文化已成为国内外的热门,取得可喜的成绩,从概观到专题皆有论述。但对整个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尚须努力。**①对长江文明的论述;三星堆周邻文化;三星堆与二里头(夏)文化;三星堆与良渚文化,皆有识见。但从红山孕妇与祭坛,龙山祭祀,良渚祭礼等宗教研究还有待比对与深入。

②神物与龙虎凤等的生物认定与神化物分析还要再认识。从生物说、神化的九头鸟是真实存在的(《文史杂志》1994年第4期〈九头鸟之谜〉。)从神格神物说《庄子》的鲲鹏可否混合成三星堆大耳筒眼面像龙凤合塑?

③三层神坛下神兽是凤虎合型,上层双凤与中间人面(虎鸟脸),似提供了虎凤合配的信息。民俗龙凤,龙凤呈祥外还有虎鸟配合。

④昆仑天文的北斗九星崇拜,已有吕子方《中国科学史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天文考古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为我们开路。论濮阳水西坡墓中龙虎卓越。

⑤陆思贤《神话考古》(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对鸟鱼牛马,伏牺女娲有精到的论述。芮传明《中西纹饰比较》(上海古籍书店1995年版)更提供了世界性的鸟蛇虎(饕餮)树等纹饰的比较研究。

⑥昆仑地点有邓少琴《山海经昆仑之丘应即青藏高原巴颜哈拉山》(《山海经新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6年版)。西王母与蜀山问题郑杰文《穆天子传通解》(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川青甘藏走廊古部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丝路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⑦民族问题亦有论文多篇。

⑧专题考证如:眼睛,日轮,神树皆有篇章。

⑨巴蜀古史研究已见多篇论著。尤其是对古蜀蚕丛,柏鹳,鱼凫,杜宇,开明诸王朝的论述很多。

⑩对整个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尚须努力。"三星堆终于获得了举世惊震的巨大成果。……人们惊叹其为’世界古代第奇迹’。其’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它)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丰富和生动的实物资料。也为热爱中华,振兴中华赋予巨大的动力。"(见《中国文物报》1999年7月7日第二版《华夏文明的探索》。)

山西文化论文篇4

关健词:长白山、长白山文化、长白山文化精神、儒学、道学

长白山地处东亚之巅,为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和其发端之河流与绵延之山地,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刚健中正”蕴发的“生生不息”之气象,懿化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本体论特征的长白山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的思想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作为主导性、本质性,“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形成了以儒、道相辅相成的人文载体。而长白山文化正是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自在形式,展现出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任何一种文化都由自然本体作为生化的根据,由此发端出生成和运用文化的主体,从而形成人文载体。所以,长白山文化的本体论依据和长白山文化的主体论推定是两个相关的问题,其决定了以下理论进路:文化是什么?长白山文化及文化精神又是什么?作为自然本体的长白山,其本体即存在论依据是什么?关于长白山文化精神的理论推定怎样才能与中国及人类文化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显然,这是长白山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及人类文化的中和贯通问题。

长白山不但资源丰富,而且景色优美,中华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塑造了长白山文化。长白山所具有的本体论特征,使长白山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关于长白山文化的本体论与主体论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却没有为学术界所认真梳理与界定。有关长白山文化的研究,除了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满族文化和长白山人参传说之外,应当认为,能够把长白山文化上升到理性层面以进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推定,可谓凤毛麟角。因此,为了保护开发长白山,为了使长白山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亟应对长白山文化作出本质性推定。

在历史和文化视域中推定长白山文化精神,决定了文化及理论的时代特点。现当代文化研究表明,狭义和广义上的文化研究都更加依靠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这显然是重要的,因为文化毕竟是人类自身的事情。然而,尽管社会学和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贡献很大,却无法绕开亘古未变的哲学问题对文化建构产生的限定。社会学和人类学在本体论上的无能为力,使文化问题不得不回到哲学本身。从本文的论题可知,讨论哲学并不是本文的目的,但是,由这一论题所决定,正确地推定长白山文化精神却不可能绕开哲学本体论,甚至于这个论题本身,就已经决定了作为自然本体的长白山对形成长白山文化精神的决定性作用。所以,长白山与所形成的文化之间的历史与逻辑关系就成为本文的主体,显然这是长白山文化的自然本体和人文载体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由这个思想理路所决定,长白山文化精神与中国文化以及人类文化未来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使这个论题具有了理论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就是说,只有使长白山文化与中国文化及人类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必然历史发展具有理论建构的逻辑统一,从而使长白山文化能够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才是长白山文化研究的终极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长白山文化具有人类文化的主体意义,才能使长白山文化和中国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

长白山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性问题使我们回到《易》,回到文化定义的本源性。关于文化,《贲·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天文运化由其时机,人类文明由其知止,明其行止谓之文明,以这样的人文化成天下,谓之教化。《贲·象》曰:“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所谓以文明化成天下,乃“庶政”之文也。关于“止”,《易》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3],知其行止之道,文明之所在也。可见,文化是人类规定自身行止据以生存懿化的文明形态;而文化载体,则是对文化形态和人类行止以文明之的传载之体。所以,人类的主体性决定了文化的载体性。也就是说,文化应当具有据以立论的本体和懿化天下的载体,否则,既不能称其为文明,也不能称其为文化。《离·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所以,能够化成天下的文化,必然是“重明以丽乎正”的文化。是故,日月之明丽于天道,百谷草木之明丽于地道,天地之明丽于正道,人道之明丽于文化。由此可知,文明因文化而明之,文化依文明而化之。

是故,天道丽乎正者,“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4]地道丽乎正者,“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5]由天地之道推定人道,人道据天道而丽乎正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 人道据天道而丽乎正者,“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7]所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易》因此成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原理均以《易》为本。

根据《易》理,人道之明丽于文化。“观乎”长白山之“人文”,可知“化成”长白山之“天下”者,乃中国传统文化。根据现存文献,长白山文化始于原始社会,“长白山区世居民族主要是满族和她的先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但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这个民族多有变化和迁徙。同时,她又与中原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共同发展,从而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整体。”[8] “肃慎,有的史书文献亦写作息慎、稷慎,是中国东北最古老的民族,秦以前,已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肃慎族在人种上属于蒙古人种,与中原远古居民有血缘关系。有的学者认为,肃慎族起源于今中国的山东半岛”。[9]所以,就现代民族文化而言,满族文化已被中原文化所同化,长白山文化的人文载体已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10] “肃慎,臣属于周,因向周贡“楛矢石砮”而名扬中原。据史书记载,肃慎在周初即接受周朝的册命”。[11]可见,就文化而言,肃慎最迟在周初就已经为中原文化所开始同化。周初武王克商,殷王室贵族箕子率5000人入朝鲜,武王就而封之。箕子因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二祀来朝。后发展为朝鲜,其势力范围已达今集安在内的鸭绿江中游一带。[12]秦以前,燕国于东北设立郡县,此时长白山为燕国所辖。[13]

长白山的名字,见诸最早的文献是《山海经》,其称长白山为“不咸山”,“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14]这表明,早在秦汉之前,就已经对长白山进行了命名,据现存文献,“不咸山”是长白山最早的命名,此为学界定论。《通典》称:“挹娄即古粟慎,其国在不咸山北”。[15]现代主流学界认为,“不咸”为蒙古族“不而干”的音译,意为“神巫”,由此可知当时人们对长白山赋予的神密色彩。

自秦汉之际称长白山为“不咸山”之后,其后又赋于不同的名字。“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16] “东沃沮在高句丽,盖大马山之东,滨海而居。其地形东北狭,西南长,可千里”。[17]可见,后汉至三国时,把长白山称为“盖马大山”, “盖马大山”意为“长白”。《魏书·勿吉传》称“(勿吉)国南有從太山,魏言太皇”,《新唐书·北狄传》、《隋书·靺鞨传》又以“徒太”山称长白山,“徒”乃“從”之繁体误写,“咸”与“徒”在满语中音为“斯”,意为“白”。由此可知,唐、隋之际称长白山为“從太山”。据《新唐书·勃海传·黑水靺鞨传》“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從)太山,与高丽接”,唐代又称长白山为“太白山”。自辽、金始,以“长白山”为山名开始在文献中被大量使用。

《辽史·百官志》圣宗统和三十年载“长白山三十部女直”。《契丹国志卷二十七》载“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金史卷一本纪》载“生女真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即今松花江。[18]《金史卷三十五》称“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女真国在契丹之东北,长白山之下,鸭绿水之源,古肃慎之地也”[19]由上可知,以“长白山”为名,始于辽圣宗统和三十年即公元1012年,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沿用至今。满语称长白山为‘果勒敏珊延阿林’,意为长白山。[20]

长白山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以博大神奇而著称。以“不咸山”为名,乃因长白山之神圣,正如《奉天通志》所称道之“藏天然之秘,蕴万古之灵”。“长白山”之为名,其内涵与外延均相符。历史文献多有对长白山“形”、“象”之描述。之所以谓之“长”,乃因“璀巍磅礴,蜿蜒于亚细亚东北隅,为一绝大名山”、[21]“长白山在吉林城东稍折西南,横亘千余里”;[22]之所以谓之白,乃因“山上冬夏积雪,望之则白,四时望之色白异常,故曰长白”,[23] “山色纯白,终年积雪,远而望之若珠宫玉阙,近而视之如瑶林琪树,名以长白询非虚语”。[24]

长白山名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长白山又名东北东部山地、长白山地、长白山脉等。它包括由完达山到千山的千里绵绵的广大山地。狭义的长白山常泛指吉林东部山地,或者专指长白山火山锥体部分。[25]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岳名山,为世界所瞩目。然而,长白山与五岳相比,长白山的博大浑厚可谓居五岳之首。以海拔论之,泰山为1524米,衡山为1290米,嵩山为1440米,华山为2083米,黄山为1873米,而长白山则为2794米;以面积论之,黄山为五岳之首,为2200平方公里,而长白山主峰区域则达8000平方公里之余。长白山主脉区域计有22个市县,总土地面积达94600平方公里。长白山的独具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厚德载物”的人文特征,其土地、植物、动物、药物、森林、水、矿产、气候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一个天然的宝山,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与和谐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1961年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保存了欧亚大陆北半部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1800种之多。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归入“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现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的开发长白山,吉林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8月在长白山成立了具有政府职能的“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显然,这是科学开发长白山的重要举措,将推动长白山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 长白山之“水火既济” 长白山博大浑朴、刚健中正。据《长白山志》,长白山主体形成于距今2840万年以来的(地质学称新第三纪)地壳间歇性抬升和多次火山喷发。由火山锥体构成的雄浑搏大的长白山主峰,形成于距今61.1—87.6万年(地质学称第四纪更新世)之间的火山喷发。公元1579年、1668年、1702年,“长白山虽有火山活动,但其强度甚小”。[26]至现代以来,长白山广泛发育的喷硫和富含氟的炭酸氢钠形温泉,表明其岩浆演化已趋于平静,火山喷发运动趋于停止,最终形成了气势磅礴、浑然中立、天施地生的长白山现代地貌特征。长白山地势总的特征是以长白山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可分为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山麓倾斜熔岩高原和熔岩苔地三大地貌单元,大致围绕火山呈同心环状分布。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在该区中部,海拔高度1700米以上,锥体底部半径20公里左右。锥体上部的中心为火山口湖,亦即著名的长白山天池,水面海拔为2189.1米。围绕天池有十六座高峰,最高峰海拔2749.2米。从锥体腹部向下,地势呈台阶状向下倾斜,高度渐低,坡度渐缓。至锥体坡脚,向下过渡到山麓倾斜熔岩高原。望天鹅盾状火山锥体位于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之南,,海拔高度1000米以下,底部直径35公里左右,锥坡较缓,约6°左右,成盾状。[27] 由于环境和地势的影响,长白山降水丰富,天池周围是降水的中心,再加上火山地形条件,因此,在长白山火山锥体和熔岩高原上发育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河流、瀑布、泉水、湖泊。这些秀水碧波,为长白山增添了无限生机,绘出了‘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的浓墨画卷。[28]“长白山天池,水面高度为2189.1米,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天池高209米。天池略呈橢圆形,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7公里。集水面积21.4平方公里,水面面积9.82公里,水面周长13.1公里。最深达373米,平均水深204米。总蓄水面积20.4亿立方米。”“天池的下泻流量……最大下泻流量为3.42秒立方米,发生在降雨量最多的8月;最小下泻量为0.88秒立方米,发生在天池未解冻的5月。……天池水除靠降雨补给外,还靠地下水补给。”[29] “天池水质,据测量无色、无臭,矿化变不高,pH值在7.1—7.4之间,呈弱碱性。所以,水质清澈,湖水碧透,犹如碧玉,又似明镜,群峰倒映水中,岚影波光,有‘处处奇峰镜里天’之美”。[30]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发源三江,经长白山火山锥体的西北麓发源出松花江,东南麓发源出图们江,南麓发源出鸭绿江。三江源头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有5条。北坡是松花江正源二道松花江(下称二道江)的二道白河,西坡是松花江西源头道松花江(下称头道江)的漫江和锦江;东南坡是图们江的正源红丹水;南坡是鸭绿江的正源暖江。其余的外三源有二道江的北源古洞河,图们江的南源西头水,鸭绿江的南源虚川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河流还有老黑河、槽子河、松江河、三道松江河、露水河、头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白河、五道白河、石乙水、佳林川、葡萄河等以及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河计约230余条,都流入三江。又遥自南、北两个方向,计约180多条小河分别归流于三江。三江源流区的总面积为3.07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松花江源为1.85万平方公理,占三江源的60.4%,鸭绿江源约计0.76万平方公里,占24.5%,图们江源约计0.46万平方公里,占15.1%。天池周围内五源的流域面积约计1.89万平方公里,外三源的流域面积约计1.17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的三江源区……总面积20728万平方公里,均属吉林省境。它包括抚松、靖宇两县,安图县的大部分,长白、和龙、桦甸县的一部分以及白山市与敦化市的一部分,共涉及八个县(市)、28个镇、21个乡、总人口65.4万人(人口下限为1987年)。[31]长白山水源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长白山的地质构造表明,由火山喷发形成了“刚健中正”的锥形山体,由火山口形成天池并由此发端为三江源头,蕴发了丰厚的自然资源,生化出长白山生物圈,由此展现出生生不息、厚德载物的博大气象。以《易》理进行推定,长白山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厚德载物,其源于“水火既济”的长白山自然本体。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32]对长白山及天池的“形”和“象”进行科学与哲学推定,能够以《易》理充分进行。长白山的自强不息是因其自然条件和谐,其非常典型的符合《易》之“水火既济”的本体论原理。在《易》之八经卦中,有《坎》《离》两卦,象以“水”、“火”。在《易》之六十四中,《坎》上《离》下相重得《既济》卦,“离”上“坎”下相重得《未济》卦。长白山及其天池的“形”与“象”,恰如其分地中和于《既济》卦的“水火既济”之象。《说卦传》推定的“坎”、“离”之用为“雨以润之,日以烜之”。“坎”为水而“润”下,“离”为火而炎上,“坎”下“离”上为《未济》卦即“水火未济”之象。可见,“水火未济”如炉鼎倒置,火弗能炎鼎中之水而失其位,乃火山喷发时的景象。“水火未济”使水在火下而不能生发,火在水上而炎上,万物不得水润而弗能致养。而“水火既济”之象则表明,火在水下炎鼎中之水,水蒸于上而源源奔出,万物得水之润养而能化生,所以长白山才能生生大化、品物咸亨。

对长白山的自然机制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哲学推定,以《易》理为基础,以《易》之概念范畴为架构,余把长白山文化精神概括为:厚德载物,刚健中正;生生不息,懿化咸宁;保合大和,损益利用。以《易》为架构,乃因“《易》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33]长白山性属地道,为《易》所悉备者也。《坤·彖》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长白山地大物博,育化万物,如盛德之君子,是以谓“厚德载物”。《乾·文言》曰:“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情也;”《坤·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萃·彖》曰:“萃,聚也。顺以悦,刚中而应,故聚也。观其所聚,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长白山柔动而刚,汇聚万物,美利天下而化光,是以谓“刚健中正”。《坤·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系辞传》曰“生生之谓易”;长白山资生万物,自强不息,是以谓“生生不息”。《贲·彖》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小蓄·象》曰:“小蓄,君子以懿文德;”《咸·彖》曰:“咸,感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平者,宁也;《乾·彖》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坤·彖》曰:“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亨者,嘉之会也;”[34]长白山品物咸亨、刚健中正,厚德载物而生生不息,据以“化成天下”之人文,懿文教化使天下咸宁,是以谓“懿化咸宁”。《乾·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贞者,正也。长白山“承天而时行,”[35]懿化咸宁而各正性命,是以谓“保合大和”。《损彖》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益盈虚,与时偕行;”《象》曰:“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彖》曰:“益,损上益下,民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象》曰:“益,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系辞传》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长白山大化流行,四时分明,彰显出损益之道。知天地损益之道而保合人道,避损行益而利用安身,“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人道之大用也;是以谓“损益利用。”

由《易》理可知,“厚德载物,刚健中正”是长白山文化的本体论推定,此乃由长白山的自然特征所决定。“生生不息,懿化咸宁”是长白山文化的存在论推定,是本体论与主体论的中和。“保合大和,损益利用”,是主体根据长白山自然机制形成的本体论推定与存在论推定,为了“以济民用”[36]而制定的文化理路。由于“保合大和,损益利用”事关主体的行为方式,作为文化主体而言,不但决定了行为方式和价值论推定及长白山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而且决定了长白山的文明路向,决定了长白山的未来。由《易》理可知,长白山虽然“水火既济”,但因“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37]所以,君子应居安思危,应当“保合大和,损益利用”,此为长白山文化的主体形式。这就是说,一切关于长白山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应当以“保合大和,损益利用”为指导思想。只有这样,对长白山才能达到既充分开发,又永续利用之目的。

《恒·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象》曰:“恒,君子以立不易方。”可见,“天地之道,恒久不已”,天施地生使长白山“生生不息,懿化咸宁”,由此才能“ 厚德载物,刚健中正”,主体的中和贯通是谓大和,只有“大和”才能“保合”,才能生生不息、永续利用。

损益之道是《易》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地之道因四时变化而损益,人道因生老病衰而损益,[38]知天地损益之理而避损行益,关系人道的生生不息,决定了主体生命的存在质量。由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乃在于“穷理尽性以至於命”,所以,长白山“水火既济”“懿化咸宁”的损益之理,在古代就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水火既济”的原理,形成了中国古代生命科学,最终发展为成熟的丹道生命科学。丹道学不但是古人“穷理尽性以至於命”的哲学和科学,而且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科学形式,是人类文化中的奇葩,更是未来人类生命科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长白山之“厚德载物,刚健中正;生生不息,懿化咸宁”使其成为名山,而“水火既济”则是长白山之“生生不息,懿化咸宁”的运化流行之形式。自古以来,长白山深不可测,使人们赋予长白山种种神密色彩,成为神圣的向往之地。为了探索人与自然之奥秘,参详生生大化之机理,长白山成为儒家与道家学者之修学胜地,为长白山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东汉学者魏伯阳即其中之一,所著《周易参同契》,是中国文化之千古名作。

《周易参同契》对自然生生大化之理与中国古代生命科学进行了以《易》为本体的理论阐述,深入持久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生命科学研究与实践,被后世誉为“丹经之王”,又被尊为“万古丹中王”。《四库全书总目》称“后来言炉火者,皆以是书为鼻祖”,表明了《周易参同契》对中国古代生命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然而,更加重要的是,魏伯阳和他的《周易参同契》却与长白山具有学术上的深厚渊源。《周易参同契》下篇八十八章曰:“郐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容。栖迟僻陋,忽略令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远客燕间,乃撰斯文,歌序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旨趣,一统共论”。宋曾慥《道枢》卷三十四《参同契下篇》曰:“云牙子魏翱,字伯阳,汉人,自号云牙子,云游于长白之山而遇真人告以铅汞之理,龙虎之机焉,遂作书十有八章,言大道也。”[39] “郐国”, “西周侯国。……故地在今河南郑州市南”、[40] “周朝国名,在今河南密县东北”。[41]可见,魏伯阳虽是东汉人,却是以周代之名行文,所以,“远客燕间,乃撰斯文”是谓魏伯阳远行燕属之地撰成《周易参同契》一书,“燕属之地”亦即周属燕国,辖中国北方包括东北一带。《朱子语录》释“铅汞之理,龙虎之机”曰:“《参同契》所言坎离、水火、龙虎、铅汞之属,只是互换其名,其实只是精气二者而已。精,水也,坎也,龙也,汞也;气,火也,离也,虎也,铅也。其法以神运精气,结而为丹,阳气在下,初成水,以火练之,则凝成丹”。可见,虽然朱熹不知丹道之理,但其所释《周易参同契》术语,却能使人较易理解其概念所指。可见,魏伯阳能撰就《周易参同契》,是因其游长白山,得到了“长白真人”的真传。如果魏伯阳没有到过长白山,没有参详长白山“水火既济”的“生生不息、懿化咸宁”之理,就不能在真人的指导下,以《易》理证以丹道之理,就不能写出《周易参同契》。长白山的文化底蕴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丹道是道学中的主要生命科学形式。由《周易参同契》可知,丹道理论不但古老而且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科学遗产。丹道学对主体生命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过历代学者的努力,形成了系统的修持理论,于唐宋之际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由于丹道较易修学,因此成为后世学者的主要修持方式,但因有“道不轻传”、“道不外传”的戒律,使丹道学扑朔迷离,难以理解,从而限制了丹道学为社会进步、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就人类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在以西方为主流的自然科学走向“终结”之际,以丹道学为主体的中国生命科学将成为人类科学的主流方向。就人类当代的理性进路而言,丹道学应当形成以现代科学架构为基础的理论形式,使人们能够以科学的丹道技术操作,实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的理想人生。

因为现代人类文化的理性进路以“哲学”和“科学”为基本架构,所以,现当代修炼丹道,应当理解丹道的哲学及科学原理。只有理解了道学关于生命运化的思想原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对生命进行自我控制的丹道技术。显然,由于中国现代以来的“全盘西化”,决定了人们是以西方的哲学和科学理论模式理解丹道的思想原理,这不能不产生理论误区。这仅仅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和科学与西方哲学及科学具有截然不同的思想原理和理论推定。丹道学的思想原理表明了其“形而上”的科学性,其与西方科学的“形而下”性具有根本不同的思想原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42]“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人类科学的两种方式,而“道”与“器”则是中西科学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科学追寻“道”,而西方科学追求“器”,由此产生了中西科学之分别,即由“道”与“器”的不同追寻形成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不同的中西科学理论系统。[43]

西方科学是“形而下”的关于“器”的学问,其哲学推定是外化存在以追求之所以然,最终发展出关于“器”的存在关系的西方科学系统,其本质是主体以“形而下”的操作不断分解客体。对于主体生命运动的科学研究,西方科学同样以“形而下”的科学操作把人作为客体分解为“器”,从而把人的生命理解为分子、原子、电子等物理运动方式,直至在量子生物学的层次上分解人的生命,以脱氧核糖核酸等为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由此形成了把主体生命分解为“器”的现代科学原理。可见,把人与“器”等同起来并不断加以分解,以解释生命现象,是西方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形而下”特征。西方哲学史表明,“形而下”科学是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及形式逻辑和近代实证论哲学为理论基础,“形而下”科学是西方哲学生成的必然结果。中国古代生命科学与西方“形而下”科学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丹道学以“形而上”的科学主体性操作承诺了“道”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形而上的科学原理,其理论推定自成体系。由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作为主体性存在,乃“形而中者谓之人”。[44]人做为主体性,下可至形而下制器利物,上可达形而上至命于道。丹道学认为,人有三宝,神与气精,《易》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言简意赅的说明了人的生命存在之理和“穷神知化”的修学原理。《易》理表明,人的主体性存在,是主体自身的神明,即“神而明之存乎其人”,[45]所用者,神与气精,因此,“形而中主体之谓神”。[46]以主体之神明,进行一定的技术操作,和之于身(形)中之精气,是丹道生命科学理论的核心所在,此谓“形神中和”。[47]

“形神中和”使丹道以“道”为本体,使主体之神以“形而上”的操作中和本体,因此成为形上性科学。[48]主体“形而上”的操作称为“道”,“道”由“形神中和”而和之。“形神中和”的“形而上”操作决定了主体与道的科学统一性。可见,西方哲学与科学的主体性是形而下性,而在丹道学中主体则成为形而上性,由此决定了丹道“形神中和”的主体性特征。形而上的操作性决定了中国生命科学的主体性中和,任何客体都不能取代主体自身的形而上的操作。所以,道学认为生命修炼属于主体自身,谁修谁得,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由此表明了生命的主体性原则在道学中的中和统一。显然,这是科学的中和贯通,其由自在的哲学所保证。丹道学没有任何宗教迷信成份,以西方的宗教学原理推定道学、道教及丹道,只能步入误区。

由上可知,“形神中和”是把握丹道修持的关健,其哲学原理立于中和,其科学性质为形而上。“形神中和”是主体之“神”和之以主体之形,以“中和”为技术操作实现“穷神知化”的形而上生命修炼,从而实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和道”的修炼目的,使人能够益寿延年、返老还童。所以,只有把握了丹道“形而上”“形神中和”的思想原理,才能在修持中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就卦象而言,《周易参同契》的水火之喻,以“坎”、“离”两卦卦象喻丹道之理,能很好理解生命的本义及丹道功法。坎为肾,为水;离为心。为火。“坎”的卦象为“坎中满”,即上下两爻为阴,中爻为阳,象以肾中之真阳。真阳发动,由肾下泄,使其不能上行以化离火。“离”之卦象为“离中虚”,即上下两爻为阳,中爻为阴,象以心中真阴,真阴发动,为心火上炎,不能化气全身。这使肾中真阳和心中真阴不能中和贯通从而自损能量,徒耗生命。主体通过丹道周天使“形神中和”,将发动的肾中真阳化水上行,与心中真阴中和贯通,肾水化心火而炼“精”化“气”,涵养身心以全形。此亦谓“抽坎填离”:抽坎中之实,填离中之虚。“抽坎填离”的结果,使“离”中之虚化为实而变为“乾”,坎中之满化为虚而变为“坤”,因坎水上行变坤,离火下行变乾,坤上乾下为“泰”,从而使人的生命生生不息。此为“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亦即“水火既济”。

由上可知,长白山之“水火既济”形成的“生生不息”之气象,乃生态之中和贯通,而人的“形神中和”之“水火既济”,乃主体之“中和贯通”。正因为长白山之“水火既济”形成了“中和贯通”的生态场,使长白山成为修真的宝地,有史可考的修真山洞历历在目。已经选址建设长白山道院和长白山书院的长白山龙头山之峰顶,即有一个古代道家修真的山洞,当地百姓称其为“仙人洞”。现当代以来,道家的修真学者,仍在长白山深处修道。自古以来,长白山形成了独特的道家隐修流派。

由历史的理路所决定,人类于当代产生了普遍的文化问题。把所存在的问题归结为文化问题,从而企图以解决文化问题为基础进而解决其它所有问题,是使文化被关注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的是,正是潜身其中的文化成为问题本身。所以,推定任何一种文化问题,离不开其问题的历史和逻辑,使其归结为自身生成和赖以存在的问题本身,从而以文明的文化形式消解之。由此可见,文化所承诺与推定的思想理路,只能与文化的历史和思想逻辑统一。否则,推定文化问题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以哲学进行反思,其所有推定均以悖论为基点,以悖论为基点的结果只能产生更大的悖论。毫无疑问,这是现当代中国及人类文化与学术研究的基本特点。

“五、四”以来,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近一百年的中国文化是以“与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为思想理路,开始了全面反传统的“全盘西化”的新文化进路,因违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不但不可能“全盘西化”,而且产生了“非中非西”异化的现当代文化。历史表明,中国现代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失败的,其产生的后果是惨痛的。对此,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进行正本清源,才能走出新文化运动的误区。只有在痛定思痛之后,才能使中华民族以文化的振兴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不善于反思自身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而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表明,我们太不善于自我反思了,仅仅沉浸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这一老祖宗立下的丰碑,不但是悖论的,也是危险的,因为由当代反传统形成的这些思想是反逻辑的、反历史的。究其所以然,这是文化理路的“合法性”问题。所以,如果不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中推定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问题,不知其所以然,不对中国文化进行正本清源,不明晰我们应当承续的传统,不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及其在未来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重要地位,则不但是反哲学的,更是反科学的。显然,中国当代主流学界受体制的限制,离这一学术目标还相当遥远。

一个民族的复兴,如果是这个民族的真正复兴,则只能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既坚持民族文化的根本性,又保持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文化复兴的根本前提。而所谓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以哲学理路言之,则决定于民族文化能否中和贯通人类文化,从而为人类文化开出新的历史进路。否则,不但民族不能复兴,而这个民族的文化也最终被其它优秀文化所同化,使这个民族在本质上消亡,从而终结自身的文化传统。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表明,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进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反思表明,文化困境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而是呈现为人类的普遍性。以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论之,人类文化面临的困境是由内在的文化理路所造成。把人类文化区分为中西两种不同形式,虽然西方文化于现代占主流地位,但是,百余年来的西方文化核心即哲学和科学却表明了其“终结”性的历史进路。西方自然科学表明,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主体的生命存在),因其不可能实现自为与自在的统一使物理学的理论模式受到了空前的挑战,理论物理学停滞不前,出现的困扰已近百年,非统一性的物理困境已使处于科学前沿的思想家一筹莫展。而西方哲学在科学存在的问题面前,不但无能为力,而且所引发的哲学问题使理性受到空前挑战,从而使西方文化出现了方向性终结。在这样的形势面前,走出文化终结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主流话题。西方文化向何处去?从东方文化中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已成为西方前沿思想家的共识。

然而,当代中国文化的异化状态,不但不能给西方提供智慧,而且举步维艰。因此,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思想资源,就成为正本清源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复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则成为逻辑之必然,历史正在向我们表明这一点。复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自身的文化传统,民族的自立离不开自己的文化,我们只能追根溯源,回到我们的文化源头,从而使我们回到《易》。以“群经之首”作为理论基点讨论所存在的文化问题,决定了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式儒学和道学,以观照所有文化问题。显然,就现当代主流文化所产生的“治国平天下”的问题论之,儒学更具有理论的迫切性和实践的相关性。就儒学而言,问题在于,自春秋之后,儒学离开了自身的价值取向,儒道攻驳,“道术为天下裂”,直至于现代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应重新成为当代儒家的抉择,而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则取决于内道外儒的君子修为。之所以提出内道外儒的思想理路,是因由汉代开始的“儒道相绌”,道统分裂;而内修弗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以成君子者,则不可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更妄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矣!儒学由现代退出历史舞台,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君子儒学”将是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化育经世治国的优秀人才,乃关乎“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所在。[49]

在这样的历史和逻辑中,长白山文化以存在论和本体论的理论架构中和贯通中国传统文化,其“厚德载物,刚健中正;生生不息,懿化咸宁;保合大和,损益利用”的文化精神,代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儒学和道学的主要内容,其中和贯通的哲学思想,不但是中国哲学的精华,也是使西方哲学走出终结,使人类文化开出新传统的指导思想。[50]因此,虽然长白山所蕴藏的丰厚的物资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而长白山文化的深刻内涵,更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长白山自在的本体论特征,给人类的思想启示是多方面的,其既是哲学的,也是科学的。

《易》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殊涂而同归,一致而百虑”。由长白山文化精神所决定,长白山文化应当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长白山文化所具有的人类学意义表明,“厚德载物,生生不息”,决定了长白山文化不但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也代表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自在的价值取向。长白山虽然是自然的,其具有的本体论和主体论特征却是人类哲学精神的再现。所以,长白山文化不但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长白山文化精神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更是全人类的。

注 释

[1]《乾·象》。

[2]《坤·象》。

[3]《艮·彖》。

[4]《乾·彖》。

[5]《坤·彖》。

[6]《乾·象》。

[7]《坤·象》。

[8] 王季平主编:《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42—43页。

[9]《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43页。

[10]《晋书·四夷传》。

[11]《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43页。

[12]《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23页。

[13]《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24页。

[14]《山海经·大荒北经》。

[15] 吴士鉴:《晋书解注》。

[16]《后汉书·东夷传》。

[17]《三国志·东夷传》。

[18]《嘉庆一统志·吉林山川》。

[19]〔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人物十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上卷,第817页。

[20]《吉林省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第12页。

[21]《长白山江冈志略》。

[22]《盛京通志》。

[23]《长白山江冈志略》。

[24]《白山天池记》。

[25]《吉林省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第12页。

[26]《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27]《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97页。

[28]《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134页。

[29]《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134页。

[30]《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135页。

[31]《长白山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141页。

[32]《系辞传》。

[33]《系辞传》。

[34]《乾·文言》。

[35]《坤·文言》。

[36]《系辞传》。

[37]《既济·象》。

[38]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177页。

[39]《道枢》卷三十四。《道藏》第20册,第785页。《道藏要籍选刊》第十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544页。

[40]《辞源》第四册第3126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修订第1版。

[4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第648页。

[42]《周易·系辞传》。

[43]关于中西科学“形而上”和“形而下”性质的阐述,见笔者《中国之科学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44]鞠曦:《中国之科学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45]《系辞传》。

[46]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242页。

[47]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251—252页。

[48]鞠曦:《中国之科学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49]鞠曦:“君子儒学论”,载《第十六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山西文化论文篇5

一是从理念创新入手。在交谈中,他感言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和创新将无从谈起。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山西这块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沃土上,从事艺术职业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戏曲摇篮,民歌海洋”之美称。在全国360多个戏曲剧种中,山西就有 52个,占到全国总数的1/7;山西民歌则更多,现存有2万多首;在国务院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有96项入选,其中传统戏剧22项,民间音乐 11项,民间舞蹈8项,民间美术12项,曲艺3项。

作为一所以传承戏曲等山西民族民间艺术为主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必须植根于山西这片丰厚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壤,与山西文化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艺术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这个生命体中,教育和艺术是两个最重要的“基因”,而教育和艺术的传承又都有各自的规律可循。对于艺术院校来说,就是既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培养高素质实用性艺术人才,同时还要遵循艺术规律,打造品牌专业和精品剧目,承担起传承和弘扬山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重任,承担起为山西文化建设培养艺术人才的重任。这些年,努力寻求的就是艺术和教育这“两个基因”“两条规律”的最佳结合点,这是他们多年来追求的目标。在这个最佳结合点上他们明确提出了学院的办学定位,那就是:紧紧依托文化行业,坚持走“三条道路”、努力建设“三个基地”。即:坚持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的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基地;坚持走守正出新的发展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传统艺术的改革创新基地;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优秀实用性艺术人才的培养基地。第一条道路、第一个基地,主要体现在对山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活态传承”上。山西历史文化资源博大精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继承发扬。而传承历史文化有多种方式:有博物馆式的静态传承,有文艺团体演出式的动态传承;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活态传承”的观念,所谓“活态传称”即:立足本土,出作品,出人才,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这是职责和使命所在;第二条道路、第二个基地,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艺术的“改革与创新”上。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继承绝不是全盘照搬,依葫芦画瓢,而是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和生命力,这样的传承才能有所作为;第三条道路、第三个基地,落脚点在“人才”,主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造就实用型艺术人才,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把学生艺术实践融入社会,融入市场,在“真刀真枪”的实践演出中才能真正达到锤炼人才的目的。

“三条道路,三个基地”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是准确地概括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追求。这一定位体现了艺术职业教育的特点,顺应了山西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明确了对待传统文化艺术的态度,指引了学院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发展方向。

二是打好精品剧目战略。在“三条道路,三个基地”办学定位指导下,紧紧围绕培养优秀实用型艺术人才的目标,进一步开阔办学视野,通过创作演出艺术精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赵银邦院长说,自2004年起,以“每年一部戏,五年打造5台戏”的目标,投入到精品剧目的创作演出之中,为学生搭建起广阔的实践舞台,给学院办学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为山西文艺舞台增添了一道道绚丽的亮点。在谈到这些精品剧目时,赵院长如数家珍:

1.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

2004年,山西推出了以“华夏文明看山西”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以此为契机,发挥音乐系的优势,推出了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华夏之根》以山西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为脉络,艺术地再现了山西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部音乐作品被誉为2004年中国民族乐坛上出现的一道亮丽风景,并于2007年荣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的第四个奖项,成为本届“金唱片”中获奖最多的一个作品。 x  2008年7月,在太原召开的“全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特色办学论坛会议”上,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赵银邦以该院在剧目驱动下对艺术人才培养教育的特色办学作了论坛演讲,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和认可。当然,作为学哲学专业的赵银邦,这其中不仅带有理论层面上的依据和高度,同时也列举了他从事艺术教育管理多年来的经验积淀和有益尝试,颇具见解。那么,人才培养作为当前各艺术院校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是何以受到关注得到认同的呢?为此,我们再一次走进了赵银邦与他的特色办学。

一是从理念创新入手。在交谈中,他感言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和创新将无从谈起。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山西这块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沃土上,从事艺术职业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戏曲摇篮,民歌海洋”之美称。在全国360多个戏曲剧种中,山西就有 52个,占到全国总数的1/7;山西民歌则更多,现存有2万多首;在国务院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有96项入选,其中传统戏剧22项,民间音乐 11项,民间舞蹈8项,民间美术12项,曲艺3项。

作为一所以传承戏曲等山西民族民间艺术为主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必须植根于山西这片丰厚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壤,与山西文化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艺术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这个生命体中,教育和艺术是两个最重要的“基因”,而教育和艺术的传承又都有各自的规律可循。对于艺术院校来说,就是既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培养高素质实用性艺术人才,同时还要遵循艺术规律,打造品牌专业和精品剧目,承担起传承和弘扬山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重任,承担起为山西文化建设培养艺术人才的重任。这些年,努力寻求的就是艺术和教育这“两个基因”“两条规律”的最佳结合点,这是他们多年来追求的目标。在这个最佳结合点上他们明确提出了学院的办学定位,那就是:紧紧依托文化行业,坚持走“三条道路”、努力建设“三个基地”。即:坚持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的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基地;坚持走守正出新的发展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传统艺术的改革创新基地;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优秀实用性艺术人才的培养基地。第一条道路、第一个基地,主要体现在对山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活态传承”上。山西历史文化资源博大精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继承发扬。而传承历史文化有多种方式:有博物馆式的静态传承,有文艺团体演出式的动态传承;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活态传承”的观念,所谓“活态传称”即:立足本土,出作品,出人才,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这是职责和使命所在;第二条道路、第二个基地,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艺术的“改革与创新”上。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继承绝不是全盘照搬,依葫芦画瓢,而是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和生命力,这样的传承才能有所作为;第三条道路、第三个基地,落脚点在“人才”,主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造就实用型艺术人才,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把学生艺术实践融入社会,融入市场,在“真刀真枪”的实践演出中才能真正达到锤炼人才的目的。

“三条道路,三个基地”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是准确地概括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追求。这一定位体现了艺术职业教育的特点,顺应了山西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明确了对待传统文化艺术的态度,指引了学院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发展方向。

二是打好精品剧目战略。在“三条道路,三个基地”办学定位指导下,紧紧围绕培养优秀实用型艺术人才的目标,进一步开阔办学视野,通过创作演出艺术精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赵银邦院长说,自2004年起,以“每年一部戏,五年打造5台戏”的目标,投入到精品剧目的创作演出之中,为学生搭建起广阔的实践舞台,给学院办学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为山西文艺舞台增添了一道道绚丽的亮点。在谈到这些精品剧目时,赵院长如数家珍:

1.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

2004年,山西推出了以“华夏文明看山西”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以此为契机,发挥音乐系的优势,推出了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华夏之根》以山西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为脉络,艺术地再现了山西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部音乐作品被誉为2004年中国民族乐坛上出现的一道亮丽风景,并于2007年荣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的第四个奖项,成为本届“金唱片”中获奖最多的一个作品。

2.儿童话剧《我能当班长》

在话剧舞台上,儿童剧的创作一直处于低谷状态。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山西的儿童剧创作一直处于一项空白。2004年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以学院话剧影视系学生为主体,进军儿童话剧新领域,仅用半年多时间创作出新编儿童话剧《我能当班长》。该剧生动地再现了当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理想追求,在少年儿童观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填补了山西儿童话剧创作的空白,并荣获国家文化部的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

3.儿童话剧《刘胡兰》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学院适时推出了儿童话剧《刘胡兰》。在话剧《刘胡兰》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突破。烈士的英雄形象更加鲜活。该剧被誉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并被上海市教育局列入2005年小学生必修课之一,应邀赴上海市巡回演出。该剧荣获山西省“杏花奖”。

4.大型戏曲交响晚会“山西四大帮子交响演唱会”

山西戏曲四大梆子流布广泛,影响深远,都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学院是山西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最大的人才培养基地,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薪火相传,人才荟萃。他们把传承、创新、发展山西戏曲艺术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2006年,学院创作演出了大型戏曲晚会“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演唱会将山西戏曲四大剧种融为一体,既保留了各戏曲剧种的神韵,又赋予其时代气息,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和全国政协礼堂演出得到首都戏曲和音乐界专家的高度评价。

5.大型精品旅游剧目《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

山西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民歌资源遍布全省各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全国都享有极高的声誉。然而在文艺舞台上尚未出现一部大型原生态山西民歌演唱会,成为山西文艺舞台上的一大缺憾。2007年在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敢为人先,精心打造,终于在2007年推出了大型精品旅游晚会“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该晚会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几十首山西民歌,在保持歌曲原汁原味的同时,辅之以现代舞台技术手段,气势恢宏,美轮美奂。作品一经推出,观众反响强烈,好评如潮,给观众带来了高水平的艺术享受。晚会被确定为太原市文化旅游项目之一。

五部精品剧目的推出,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产品,繁荣了山西的文艺舞台;同时,通过参与这些剧目的创作、排练和演出,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搭建起广阔的平台。

山西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艺术;现代价值;中国山水画

中图分类号:J21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60-01

现代艺术的发展,特别是西方现代艺术的滥觞,艺术逐渐消除了与大众的距离成为人人都能把玩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后现代艺术的观念性、拼贴型和流行性。德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发觉现代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性使艺术品的光韵消失了,随之带走了艺术的永恒价值。在这样躁动不安的时代里,欣赏中国山水画却依然能带给人们一种恬静和淡雅之感。

一、中国山水画中的和谐自然观和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山水画是以“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孕育而成的,有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气魄。许多人在比较中西美术时单纯的概括为“中国画重神似,重意境,西画重形似,重再现。”于是就认为,中国画是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艺术家天马行空般自由挥洒笔墨,其实不然。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到谢赫六法中的“应物象形”,荆浩的“度物象而取其真”到齐白石的“写生而后写意”,这说明古往今来中国山水画在独特的散点透视中,在“三远”法的精髓下,构造一个形神兼备的艺术世界。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就自然山水与人的主客体相结合的观点,揭示了中国山水画的内在追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水画,多是以悠然恬静的田园风光为题材,水墨自然而清新。人与自然在画中合二为一,诗趣盎然。充分的演绎了坡所评价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韵味。我们在欣赏北宋郭熙的名作《早春图》时,从溪山早春经过寒风考验的枯树和显现着无限生机还未抽芽的嫩枝中看到自然的情趣,也体会到他在师法自然中所表现出的“春山淡冶而如笑”的与自然相契合的审美情境。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毛诗序》中就强调艺术“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艺术的社会意义。中国画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袭下,对于保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有重要的意义。许多人在艺术变革的浪潮中疾呼中国画的衰亡论,其实这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精髓极不付责任的言论。无论是徐悲鸿还是林风眠对中国画的改造都是对内部精神把握基础上的渐变过程。所以在现代我们对中国山水画的鉴赏无疑是我们更深入的探寻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一千五百年前谢赫《古画品录》中的“六法论”是我们对于中国画最为熟悉的品评画论。“气韵生动”也同样是中国山水画最突出的艺术精神,气韵在画中不是表现对象的外在形态,是超越视觉眼界的心灵演绎。荆浩在《笔法记》中诠释气韵中说“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是一种宇宙概念,是超越超物我关系与宇宙合二为一的一种解脱。当西方波普文化盛行之时,安迪・沃霍尔通过机械复制创造海报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文化所侵袭着,但在物欲富足之时却依旧渴望山水画中那让心灵诗意栖居的状态。中国山水画并不寻求画面的实体感,反而如“马一角”“夏半边”的绘画风格是以留白的处理方式,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内敛之美。西方文明是一种激进的突破性文明,艺术中强调对外在的改造,而中国文化是一种内省式的文明,不诉诸于外力的内心审视。

二、对现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思考

无论是笔墨出神入化的黄宾虹,墨飞如舞的傅抱石,还是借西兴东的林凤眠,勇于突破的刘海粟,现代四大家都在上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转型之时中国画的现代革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现代中国山水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更是中国精神性的象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对山水画现代形态的研究都是在强调它的精神性,笔墨当随时代是个亘古不变的理论,我们如何让中国山水画在现代水泥森林的城市中,引导我们追寻最本真的自然情怀无疑是现代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走向。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社会发展中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山水画由“折中中西,融汇古今”的宗旨进行的改良运动逐渐向以表现阶级斗争为主题的政治化转变。一时间山水画开始出现大量表现革命圣地和祖国万里河山的壮阔景象,这些在85美术新潮之后又向艺术主题自律性开始转变,这一转变充斥着现代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在审视这些转变的同时也应该思考,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山水画所体现的水墨精神不同,观者获得的体验不同,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依旧是我们对自然美和生命原初意义的一种探索,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文脉。

参考文献:

山西文化论文篇7

1 本土文化艺术语境——传统美学理论的 “三位一体”

1.1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学术特征以及本文研究范畴

“美学”一词是翻译西方学术的产物,由于中国传统重视人文知识的整体性,在中国的本土知识传统中并没有形成美学这样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1]。与由科学性的理论语言进行表述的西方美学相比,中国传统美学常常借诗性话语传达出哲人的审美智慧,与“哲学化”的西方文论形成鲜明对比。其中,古典画论、园论、书论是长期艺术实践中的总结,构成了我国传统美学理论的理论框架。

本文以较具代表性的画论、园论为对象,通过对传统美学理论审美观照的再认识,期望在浩瀚的传统美学理论中发现些许传统审美意识,应用到西南山地城市空间构成中,以丰富基于本土文化艺术语境的西南城市理论研究。其中画论主要涉及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南朝谢赫《古画品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清初石涛《画语录》等;园论主要以明末计成《园冶》为代表。

1.2 中国传统美学高超的形式美追求

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2]。伏羲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画八卦,被视为传统绘画之胚胎[3]。八卦符号能够清晰的反映出古人对形式的理解和形式美的追求(图1)。中国古代画论认为创作过程是立意、为像、格局三者互相联结的对立统一体系。在传统绘画理论中,常将构图称为“章法”,谢赫称“经营位置”,顾恺之称“置陈布势”,把章法、布局、构图融为一体,就是为表现内容和主题,在一幅画面中对各种形象加以组织、安排,最终构成一个既符合形式美,又符合内容需要的完整画面,并认为这也是创造意境的关键所在(表1)。

1.3 中国传统美学深远的意境美追求

“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美学范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深层审美心理。李泽厚称意境的创造,是抒情诗画以至音乐、建筑、书法等艺术的目标和理想。自魏晋以来的古典书画理论,就不乏对意境生成的诗性描述以及具体艺术手法的阐述。近现代宗白华先生将意境结构总结为3点,即道、舞、空白。其中,道即是一种“秩序的网幕”,有机和谐的形式,进而表现出意境;“舞”即是表现韵律的形象;空白是画家用心所在,无笔墨处却是飘渺天倪[4]。宗白华称中国审美的最高境界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律动的自然,其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5],此情此景其实即是意境的客观表达(表2)。

1.4中国传统美学朴素的生态美追求

中国传统美学基于本土哲学思想根基之上,生发出源源不断的朴素生态美学观念。以现代生态美学观点视之,仍然可作为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优秀素材[6]。宗炳认为圣贤们能够理解自然之道,因而他们通过勾勒物像来感受自然之大美;石涛认为画之法,统一于自然之本质。郭熙将自然山水“拟人化”,对自然的感知有如一种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交往关系。生态美在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的体现更为直接,《国治》中的描述既阐明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创作手法,同时表达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态学思想(表3)。

1.5 传统美学理论中存在着“三位一体”

中国传统美学呈现一种诗性形态、经验形态,具有包容性强而理论性弱的特点,但中国传统美学同样能给我们提供多方面的启示,如上文画论、园论中显现的形式美、意境美、生态美即是中国传统美学这一美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三位一体,共同包含于传统美学的理论体系中。形式美是实现生态、意境追求的基础,意境美是传统美学追求的核心,生态美是基于本土哲学体系之上的朴素认知,对生态美和意境美的追求反馈并指导形式的经营与建立(图2)。另外,建立在大量传统素材基础上的传统美学为我们提供了可操作的创作技法和手段。把传统美学的观念及技法移植到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塑造活动中,可以在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塑造研究中衍生出一种传统美学语境,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丰富西南山地城市空间的探索。而从形式、意境、生态3个角度出发的传统美学观来认知西南传统山地城市,必然能够清晰地呈现传统西南山地城市美学建构特点。

2 西南山地城市建设的传统美学审视

2.1 西南传统山地城镇的传统美学特征

吴良镛先生曾言:“中国传统城镇的构成明显区别于西方城镇,有独特的美学原则,可惜,学者们对此尚未予以系统的整理。”“寻找失去的地方城市美学,不仅在于对一些历史名城的维护,更重要的是发扬东方城市的蕴藏。”[7]。西南地区由于独特的山地地形及气候等自然地理因素,历史上形成了若干别具特色的城镇,这些城镇在融合自然环境、传承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西南地区独特的城市营建思想及技术特点,如历史文化名城凤凰、重庆磁器口古镇等。对这些代表性传统山地城市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明显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传统美学特征。

2.1.1 西南传统山地城镇的形式特征——要素 丰富,形式协调

吉伯德说,城市中一切看到的东西,都是要素,西南传统城镇也是如此,它由不同层次的空间要素结合而成。从性质上看,可将空间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其中物质要素包括建筑如一般民居建筑与其他建构筑物等,开敞空间要素如巷道、院落等,而每一物质要素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8]。古镇中包含如此大量的形式要素,但每一种形式要素都与整体古镇的空间特点相统一,要素丰富的形式同时形成了古镇引人入胜的空间特色。古城建设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很多充满人文情趣的古街、古镇和古老建筑等形成了富于历史传统氛围的物质形态环境(图3)。

2.1.2 西南传统山地城镇的建构特征——构成 有机,生态和谐

自古聚落选址便有“依山傍水”的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管仲就对城市选址有了精辟的论述,《管子·乘马篇》中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度地篇》中又载:“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这些思想是从居住、防灾、资源等城市功能的角度深刻影响了古代城市的山水格局。但从传统美学角度观察,这些传统城镇无论是与自然形胜的结合,还是建筑建造的理念与技术,都符合传统美学领域的既有认识,传统城镇整体格局散发的美感以及建筑构造特色已经成为他们吸引人们的重要因素。宏观结构构成的山水相间,山环水抱,建造技术手段的“扶弱不扶强”、“量其广狭,以方补缺、随曲合方”以及如台、吊、挑、跨、错等处理手段[10],都表明西南传统城镇民居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在不对地形大动干戈的条件下,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功能与造型需要,达到在功能和视觉上的美学效果(图4)。

2.1.3 西南传统山地城镇的景观特征——山水 城景,意境深远

西南传统山地城镇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具有高度统一的艺术性,其城镇景观的精华部分普遍具备意境美。意境美追求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11],西南传统山地城镇依据传统美学价值取向设计,必然受到意境理论的影响。山地建筑群体空间组织起伏有致、鳞次栉比,给人一种愉悦的节奏韵律美。另外丰富多彩且颇具人文内涵的景观风貌,构成了传统山地城市特有的审美意境体验,如凤凰古城以“八景景致”载于史册,历代文人更以诗词绘画灵动描绘其景观状态,从而“景致”成为承载古代城镇意境美的重要表述。意境美的建立使传统西南山地城镇具有了升华的意义,丰富了引人流连的情趣,增添了城市建筑实体的价值,使人们体验的已不单是眼前的空间实体,更是“景外之景”与“象外之旨”。

2.2 基于传统美学的西南山地城市建设的 问题审视

改革开放、土地有偿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社会经济制度的逐步深化推进致使西南山地城市乃至全国城市的发展建设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多元投资主体成为影响城市形象演进的主要因素。另外,城市生长置身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各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主义”的建筑纷至沓来。新与旧,国际主义、后现代主义、高技派、野兽派等等建筑丰富了城市建筑美学的评价语境,然而更加表现出美学语境多元化之后带给城市的形式混乱(图6)[12]。2.2.2复杂问题片面应对之后的意境缺失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具有工作、生活、游憩、交通四大功能本无可厚非,但机械的功能分区割裂了各功能之间的共享与联系。综合的城市问题更多被采取头疼医头式方法通过单一技术手段片面应对。如重庆两江的滨江路建设,在实现高效交通功能的同时也占据了最好的滨江岸线,高架江边的宽阔干道把人与江彻底割裂,无游憩功能可言,城市意境更无从谈起(图6)。2.2.3技术至上审美侵犯之后的生态破坏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山地建设用地局限以及技术进步,山地开发强度不断增大,地形改造粗暴,植被日益减少,山地城市逐渐丧失了生态之美(图6)。这种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侮辱,正是加拿大现代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所谓的“审美侵犯”(AestheticAffront),人们在大量改变自然环境原有自然审美特性的同时,并未建立起具有崇高审美价值的人类影响环境。

李和平 薛 威

山西文化论文篇8

摘 要 本文通过论述对山西电力技术资源系统几个重要数据库的更新,科学合理地整合国内外主流的技术信息资源,在山西电网内实现了统一的数据共享,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实现服务功能。对企业科技开发与创新、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技术资源 更新

一、山西电力技术资源系统的更新实施背景

“山西电力技术信息资源系统”科技项目,通过信息资源的合理整合和补充完善,大力推进山西省电力公司整体信息化的发展,为达到“生产管理信息化、经营管理智能化、综合办公自动化”的目标,推进“211”工程和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电网公司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支撑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山西电力技术信息资源系统》网站建设目标

《山西电力技术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宗旨是:全面收集、加工、存储、管理、研究电力行业及其相关的科技信息,通过局域网,为山西电力系统各科研、生产、管理单位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使其成为山西电力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

(二)山西电力技术信息资源系统的现状

山西电力技术信息资源系统于2008年3月投入运行,经过2009――2012年四年的继续使用,资源系统的数据量已达10t以上,数据库以每年1t的速度继续增长。随着应用需求、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山西电力技术信息资源系统也需要不断的更新,以适应山西电力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查阅各种资料的需求。

二、山西电力技术资源系统的更新具体做法

通过山西电力技术信息资源系统《网上报告厅》的数据追加、CNKI系列数据库更新维护等方法,更新最新数据,达到系统稳定性更高、资源种类更多、信息面更宽、更新速度更快,为公司系统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一)山西电力技术信息资源系统更新了以下两个栏目

1.电力动态信息栏目。包括电力新闻、企业经营管理、电力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等10余个栏目的实时信息,栏目特点是信息采集范围广,为科技人员提供有深度有广度的电力技术信息。

2.数字图书馆栏目。数字图书馆是资源系统一个重要的栏目,它包括期刊、图书、标准、法律法规、科技成果、视频等数据库库。 清华同方数据库:包括全文期刊、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全文期刊数据库全部收录具有正式CN号国内期刊,约8000多种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的全文。 标准数据库:涵盖了电力行业所有可能用到的国外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信息。包括国外标准、(全套IEC,部分ISO、ANSI、IEEE、ASME、ASTM等标准)、国家标准和26个行业标准。

(3)电力期刊:集中了国内外绝大部分电力行业相关核心期刊727种,与同方期刊数据库作为互补。

(4)会议文集:收藏了不定期召开的学术会议的论文或专题学术论文文集,目前已有6077种会议近60万篇会议论文提供使用。

(5)科技报告:包括国内外科技报告7000余篇,和以美国电科院(EPRI)科技报告为主的国际专题技术报告两千余篇。形成电力行业科研、决策领域必不可少的信息参考源。

(6)科技成果数据库:包括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及全国电力科技成果数据库两个类别数据库。已成为电力行业科研立项、成果鉴定、评审、科技查新等活动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

(7)电力图书数据库:包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技术图书、综合图书、通用性和专业性图书手册等。

(8)书生之家:有图书4万余册,类别也很全。包括文学,经济、工程、法律等各社科类。

(二)山西电力技术信息资源系统更新了以下软硬件

1.TRS全文检索网关(TRS Gateway)。利用TRS Gateway可以实现TRS全文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无缝集成,将存储于各种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2.TRS 内容分发服务器系统(TRS CDS)。TRS 内容分发服务器系统(TRS CDS)在应用层实现对信息的检索、订阅服务,提供统一的用户权限控制模块保证整个内容分发过程中访问权限的控制。

3.TRS网络信息雷达(TRS Inforader)。TRS网络信息雷达系统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控和采集目标网站的内容,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和自动分类处理。

三、结论

信息资源系统在更新投入运行以后,极大满足了电力系统科技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年浏览及下载量达50多万次。在山西电网内实现了统一的数据共享,有利于贯彻公司技术发展和标准化建设路线,有利于系统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国内外相关技术,把握前沿科技,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对企业科技开发与创新、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安亮.技术资源管理系统中工作流的设计与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7).

上一篇:市场营销学年论文范文 下一篇:物流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