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时间:2022-07-29 10:19:59

谈谈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摘 要: 新课改的形势严峻,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数学教师在研究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一定要更加注重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通过进行数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测试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素养,使每位教师成为学习研究型教师。

关键词: 新课改 专业素养 提升策略

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回过头来反思,我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上。如:课改最初,我们根据课标精神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再到后来借鉴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题组教学法,以及现在正在进行的学案导学模式。这些研究无不是针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我们在这些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课堂教学和过去的传统课堂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方面,但与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成果相关联的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提升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仅以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新课改的形势严峻,促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新课改的推进,引起了我们很多的思考。一方面,新课改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规划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切身感受到,老师们每天忙忙碌碌,在教育教学中倾尽心血,下大力气,教师教得很辛苦(忙且累),学生学得很辛苦,家长关注得很辛苦,但很多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知识进步和素质发展,数学上的两极分化和大面积的不及格现象令人担忧。对此,我们也很困惑,不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各种教学模式刚开始实验时,效果很显著,但随着实验的推进,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我们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快就会进入更迷茫的状态。缺少对问题的正确认识,也缺少进一步推动的策略和信心。只有学习才能增强我们工作的洞察力、辨别力和推动力。所以,我们数学老师应该通过参加“国培”学习,尽快补上在学科专业知识上的欠缺。

二、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由于知识上欠缺深厚,甚至欠缺理解准确,欠缺融会贯通,我们对数学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受到局限,最终影响到对教材的运用。这使得我们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东西很受局限,不能把知识讲活了、讲宽了、讲深了。很多时候就是局限于教材本身,不能很好地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开启而不是教授。正如陕西师范大学的罗新兵老师所言:“任何一位有责任感的数学教师,一定希望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优化数学教学效果呢?有的教师可能立即会想到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下一番工夫。其实对于优化数学教学效果来说,与追求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造相比,教师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更重要。中国很早就有学者提出以下观点:“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对于这个观点,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学科知识理解对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二是学科知识理解对教学设计的优先性,即卓有成效的数学教学一定基于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也就是理解有深度、宽度和完整性。其中,理解的“深度”是指对学科知识本质的理解,必须超越形式上的简单肤浅的认识;理解的“宽度”是指对与学科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理解的“完整性”是指将学科知识置于该知识的发展脉络和整体架构中理解。如果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做到了对知识了然于胸,居高临下,游刃有余,那么教学方式才能信手拈来,就到渠成,而不是生搬硬套。

数学课上应注重知识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落实,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数学课应少教点怎样算,多教点怎样想。但在现实课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思考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老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出现的这种学习状态,与我们老师的教学应该有很大关系。可能由于我们对知识及教材的理解存在局限性,因此教给学生的知识是静止的、凝固的、一成不变和天经地义的,呈现给学生的都是圣旨一样的知识。学生当然只能把自己变成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被动学习状态自然形成。如果把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做是毛,那么对学科知识的占有应该是皮,要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授,需要透彻掌握学科知识。

基于这种认识,建议数学教师在研究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一定要更注重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三、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应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要通过数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测试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业务压担子,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要求全体教师不仅要将学科专业素养作为自己专业发展水平的标准,更应将其视为有效学习和磨砺的机会。其实,数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老师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都已经系统地学过了。但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前,学习这些知识时可能感到抽象、不具体,理论知识缺少依托,显得空洞。从事教学工作以后,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现在再学当初学习的那些理论知识,就能把教学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落实的主导思想是把学习研究和教材分析及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可以把教材中的数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小专题,把学习成果有效转化到专题研究中。通过专题研究表现、反映我们的学习成果,也通过专题研究督促学科知识的学习,把学习和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避免空洞地学习。学习提高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成果显现也不是一时一事的事情,我们更重要的是营造学习研究的氛围,思想先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是综合因素作用下循序渐进的持续过程。教师的成长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越是刻意去关注,越想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得质的飞跃,就越会觉得迷茫。成长是广义的,只要每天都认真进行反思,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加以克服,就是在成长。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06).

[2]余保华.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04(08).

上一篇:中学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主要问... 下一篇:浅析项目教学与实训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