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教育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综述

时间:2022-07-29 08:37:27

国内外旅游教育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综述

二战后,伴随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出现的问题,旅游教育研究随之出现。本文利用知网搜索平台数据,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外旅游教育主要集中于旅游人才培养目标、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和旅游教育国际化等方面,旅游教育集团化发展和毕业生的继续教育将成为今后旅游教育的研究趋势。

二战后,伴随旅游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旅游教育研究便随之出现。利用CNKI中国知网搜索平台,以“旅游教育”为主题,以2001年为起始年,2014年为结束年共检索到期刊论文2353篇,其中学位论文307篇。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发现当前旅游教育研究的现状和今后一段时间旅游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旅游教育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教育的研究,突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旅游教育的本质,即为什么进行旅游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Tribe认为旅游教育应该培养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实践智慧和才能,同时也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贡献(尤其在旅游相关行业),工作在旅游相关行业并承担社会发展的责任。D.Stergiou’s指出旅游高等教育应该开发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激励智力好奇心以及审视和改进知识,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Inui,Wheeler和Lankford在《反思旅游教育:院校应该教什么》一文中,严厉批评了就业导向的旅游高等教育蒙蔽了教育本身的意义,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高等教育观点。Holden和Wickens在发表的《“世界公民”还是“管理傀儡”?旅游高等教育的定位》一文中,对北美式的以培养管理经理为主的旅游高等教育产生质疑,主张旅游高等教育的根基建立在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哲学概念上,整合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人类学等理论。

国内学者对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远不如国外学者,目前我国很多旅游高校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主要是由于旅游院校关起门来办学,对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及旅游教育所承载的使命缺乏了解,对于自身培养什么类型的旅游人才,是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理论研究人才,并不十分明确,所以在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张哲,2008);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高职有可认同的共同标准之外,其他层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得到基本认同的有权威性的标准,旅游教育各种层次的培养目标众说纷纭。一种情况是某些旅游院校将培养目标定位过高:“总经理的摇篮”、“全才”等,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眼高手低。另一种情况是某些院校的培养目标没有基于市场需求,目标过于空泛,或者根本不知道培养的侧重点在哪里(李丽娜,2012)。

(二)实践教学

20世纪80年代后,旅游教育转向产业需求,旅游教育教学实践与培训成为研究的重点。劳森(Lawson)的《旅游教育:西欧的教学与培训》重点阐述旅游课程的开设以工作安置和旅游职业开拓。帕森斯(Parsons)对英国旅游产业管理技能与就业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古迪纳夫(Goodenough)和佩奇(Page)通过对英国肯特的主要旅游产业雇主进行问卷调查,提出旅游教育应与产业相结合,课程设计与教学应以产业为中心的战略设想。鲁特(Rutter)对英国与法国旅游职业化教育和培训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技能教育和培训在实现效率化的人力调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金(King)和麦克彻(McKercher)等对香港理工大学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毕业生进行比较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来评估毕业生对其职业生涯和所受教育课程质量的感知,强调了大学旅游课程供给与学生实践能力锻炼的平衡关系。法比奥(Fabio)通过构建动态数理模型来分析毕业生、企业、教育机构和政府在旅游课程设计,发展和实施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学实践是旅游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旅游教育的发展,国内学者意识到其研究的重要性。对于实践教学的研究,从事旅游教育的教师最早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的赵力认为现在的旅游教育中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优化现有的课程教育体系,并建议引入外部力量,充分实现校企合作,提升教学质量。2011年孙志英老师提出并主持研发、旅游校企合作七彩同盟联合实施的TAT(Tourism Aided Teaching)模式是旅游高等教育旅游实务管理的一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TAT包含两层含义:旅游辅助教育和教育辅助旅游,通过学生主动参与TAT并独立完成一系列旅游活动项目,能够深刻体验旅游行业运营和市场环境,将教学理念和内容有效地融入食、住、行、游、购、娱旅游活动中。杨慧的《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013)通过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建构基于协同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三)旅游教育的国际化

孟倩在《谈谈旅游职业国际化》(2012)中指出,旅游职业教育要紧跟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国际化是必由之路。并分析指出联合办学、师资互访、学生互换(留学生)、国际交流(校企合作)、出国办学是旅游教育国际化的路径。研究指出国际标准认同、内部特色突出、外部渠道畅通、合作路径多元等发面来实现旅游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张青《从学生在国际饭店集团的实践看旅游教育对国际化企业的适应》(2007)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学生在济南贵和皇冠假日酒、香格里拉酒店集团、苏州尼盛万丽酒店是三所国际饭店集团工作情况,研究我国旅游教育如何适应国际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四)校企合作

“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旅游教育发展模式在旅游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西方发达国家旅游教育起步早,旅游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瑞士的洛桑模式、美国的康奈尔模式和喜来登饭店管理公司模式,是世界上旅游教育三种主要代表模式。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学者对于校企合作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张哲的《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和模式研究》(2007)分析研究了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现状,研究了世界上旅游教育主要有三种代表模式:瑞士的洛桑模式、美国的康奈尔模式和喜来登饭店管理公司模式,从行政管理模式、办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三个层面构建面向可持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旅游教育模式。卢小琴的《旅游校企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011)分析了当前旅游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指出校企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开展联合办学、加强旅游学科建设、合作建立师资培养机制、开展教学评价、共建实训就业基地、共同开展各类专题研究和成果转化。“订单式”已经成为旅游教育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张敏在《“订单式”热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旅游专业应用中的研究》(2009)一文中,分析了高职旅游专业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了“订单式”在旅游专业中的具体运用。

二、旅游教育研究趋势

赵鹏在《旅游高等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当前旅游校企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旅游合作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建立21世纪联盟。韩丹的《中澳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比较研究》(2012)通过对中澳两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的比较,分析澳大利亚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改进策略――建立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式旅游教育集团。旅游教育集团化发展已经引起了学者和专家的关注,有的地区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大胆探索,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海峡旅游教育联盟都是这方面实践探索的成果。

三、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旅游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旅游教育集团化发展,将有利于今后新的旅游教育管理模式、旅游教育与业界合作办学,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同时毕业生就业后的追踪调研、继续教育以及旅游教育国际化等方面的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上一篇:太湖旅游开发中环境正义问题分析 下一篇:城市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当代涂鸦艺术阐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