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饺俗文化探秘

时间:2022-07-29 07:43:55

中原饺俗文化探秘

饺子,集面食菜食于一身,兼充饥调味于一体,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沿革,它不仅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食品,而且形成了以它为中心的饺俗,从果腹充饥满足食欲的生理需求,扩充到内涵丰富的文化需要。北方饺子的品种纷繁多样,吃饺子的习俗也绚丽多彩。这里仅以河南为主的中原食饺习俗为例,展示中原人在食饺的同时所表现出的文化心理。

日常食饺

饺子的名称据说是因年三十夜里吃它而得名。旧时讲究守岁包辞岁吃,非晚上十二点才能动筷。按天干地支纪时法,晚上十二点为子时,年三十子夜钟声一响,人们就进入了“更岁交子”的新年,此时吃带馅食物,这种食物就叫“交子”,久而久之,就写成了“饺子”。中原民间也称饺子为“扁食”“猫耳朵”,这是根据饺子形状来称呼的。豫东郸城一带,饺子和扁食虽然都是用面包馅的食品,但内容和形状却不尽相同。就馅来说,饺子是肉馅,扁食是素馅。从形状上说,饺子包好后将两角一弯,呈元宝形。扁食则是对边一捏呈弯月形。

河南人包饺子用的擀面杖与其他地区稍有不同,是中间粗,两头尖。擀面片时,两手握擀杖,重心偏向一方,面片团团转,芯厚边薄。包饺子的方法有对折叠齐,也有双手持饺边往中间挤。饺边有重合形、螺旋形。摆放时饺边向上,河南中部地区也多将饺边朝下摆放。

过去,民间有几个固定的吃饺日,如冬至、除夕、春节、元宵节等。只有到这一天,人们才会吃上一顿饺子,以此来改善生活。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饺子也从节日饭食成为日常食品。除在节日食饺外,每到星期天,城市居民都要高高兴兴吃上一顿,在包和吃的过程中,消除了一周的疲劳,融洽了亲属关系,丰富了假日的生活内容。现在,随着冷冻饺子的出现,城市日常食饺更加频繁。在农村,农民在农闲时也常包常吃。

节日食饺

1、春节食饺

河南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过年歌》:“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鼻儿;年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歌中的三十儿捏鼻儿,即指大年三十包饺子的食俗活动。

年三十的饺子,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食用。饺子必须摆放整齐,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为了祈福,人们包饺子时,常将一枚硬币包进去,谁吃到这个饺子,谁就大福大贵。也有包花生的,因花生也叫长生果,谁吃了包有花生的饺子,谁就能健康长寿。

北方的年夜饭以饺子为主,中原地区尤为重视。民国《重修滑县志》记载:“老妇及小儿夜半不寐,围炉嬉戏有至六更者,谓之守岁,夜半食馄饨,谓之填穷坑。”此处的馄饨,也是饺子。把吃饺子称为填穷坑,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十晚上,饺子煮好后,第一碗先要祭神。老人们会虔诚地祷告说:

一个扁食两头尖,

下到锅里成万千。

金勺舀,银碗端,

端到桌上敬老天。

老天见了心欢喜,

一年四季保平安。

第二碗饺子端给牲畜,以表示对牲畜的尊重。从第三碗开始,人才能食用。

正月初一,是正儿八经的饺子节,在许多历史典籍中,都有初一食饺子的记载,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其中提到的河南《修武县志》有“正月元旦玛呜起,祭神祀先,火鞭爆张声闻四邻。灯烛达旦。黎明饭扁食”的记载。由此可见,初一食饺是民间的传统风俗。至今天,饺子仍然是中原以及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春节美食。

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饺子,一般是在五更时分吃下。吃饺子前,要举行接灶神祭祖宗活动。祭神祭祖之前,饺子不能食用,要作为祭品摆放在供桌上。庄户人家打开屋门,先放闪门炮,催促家人赶快起床。大家更换新衣,洗净手脸,点燃香烛。一家之主在供桌上摆上枣山、大馍、饺子、果品,将香插在麦斗上。一切准备就绪,全家人或家中男子跪在供桌前,在鞭炮轰鸣、香烟缭绕的气氛中,人们叩头祭拜灶君及天地诸神,列祖列宗,然后分吃祭神的饺子。饺子经过“神光”照耀,人们吃了才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豫东一些地方,正月初一要吃素饺子。第一顿早饭也不能说是吃饺子,当地俗称为“喝汤”。还有些地方初一全天不吃肉,以表示对畜类的尊重。大多数地区都有初一早上喂牛、猪、鸡、羊吃饺子的习惯,俗话说“打一千,骂一万,大年初一吃顿饭”。这天人们对大牲畜尤为重视,因为大牲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役力,让它与人一样过年,吃顿饺子,希望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这是农户人家最朴素的愿望,也显示了中原农耕地区的经济特点。

2、七夕食饺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月七”,是夜称“七夕”。这天夜晚,姑娘们要对月乞巧,盼望织女传授女红技艺。现今流传在中原地区的乞巧会,大多都以包饺食饺为主。

在豫北山区,每年农历七月初六晚上,都有一年一度富有闺阁情趣的“乞巧会”。这天,左邻右舍未婚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大家对面,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另外包七个大饺子,饺子馅由七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七样东西,如针、织布梭、弹花棰、纺花锭、剪子、蒜瓣或算盘子(象征能掐会算、聪明伶俐)等。这七样东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愿望。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置在偏僻的地方,焚香、点纸,一齐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

生活茶饭,多教几遍,

七个姑娘给你来送饭。

念完祷语后,七个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饺子,然后把七个大饺子放在一个篮内,挂在椿树上。七个姑娘一齐守夜,看守篮子,此举称为“守巧”,谨防爱开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饺子)偷去。第二天清晨,七个姑娘闭上眼睛,在竹篮内各摸一个大饺子。谁摸的饺子内包有针或剪子等东西,谁就是未来的巧手。

豫东的乞巧活动与豫北大同小异,时间比豫北错后一天。主要内容也是包饺子、吃饺子、玩饺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用女红技艺鉴别女子才能的标准不断得到修正。现在,虽然乞巧习俗在农村仍有流行,但已失去了它原始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了少女、游戏娱乐的一种形式。那种潜在的乞巧意识也很少有人去理会了。

3、冬至食饺

冬至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称为“冬节”。冬至过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利的日子,因此值得庆贺。古人冬至吃饺子时,还伴有一些祭祀活动。今人祭祖已不多见,但冬至却是地地道道的饺子节。俗语有“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吃饺子的原因,据说缘起张仲景。传说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官,那年告老还乡,正赶上寒风刺骨的冬天,南阳白河两岸的百姓衣不遮体,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冬至这天,张仲景搭起医棚,支上大锅,用羊肉、辣椒加祛寒药材煮汤。煮熟后,将羊肉、药物用面包成耳朵模样的“娇耳”分给大家。众人吃了“娇耳”,喝了药汤,果然耳朵都好了。人们感激张仲景的恩情,每到冬至这天,都包类似耳朵的“娇耳”吃。冬至食饺的习俗伴随着这一传说,在中原大地上广为流传。

礼仪食饺

饺子作为主食的一种,调剂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日常和节日吃食。然而,食饺俗的内容远远不止于此,饺子还作为人际交往的礼物,密切了亲友、乡邻关系,它的地位从居家食物上升到馈赠食品,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也愈加丰富。

1、结婚食饺

在河南中部地区,姑娘出嫁前一天,街坊邻居要给姑娘家送一锅拍(一种圆形的炊事用具)饺子。饺子小巧玲珑,十分好看。哪家捏得好,捏得小,说明哪家人手巧。送饺子的过程,也是炫耀手艺的过程。这些饺子,待嫁的姑娘是不吃的,多由姑娘的父母煮熟后,与送饺的邻居一起分食,以此表示他们的祝贺之意,期望第二天的婚礼顺利进行。

娶亲这天,由娘家备好饺子,随迎娶花轿或汽车带至婆家。饺子的数量根据新娘的年龄决定,若是二十岁,需准备二十个饺子。若是三十岁,就准备三十个饺子。至婆家后,新娘入了洞房,婆家嫂嫂将饺子煮成半熟,端给新娘吃。嫂嫂逗趣,反复询问新娘:“生不生呀?”新娘娇羞难耐,在众人的质问下,不得不红云满面地说“生”,然后将半生不熟的饺子泼在床下。此时“生”的意义已由饺子的“生熟”转变成“生儿育女”,它是中国传统嗣续观念的反映。

新娘三天回娘家,俗称“回门”。这天,岳父母要置办全桌酒席招待新婿,主食仍以饺子为主。新娘在婆家,婆家嫂嫂以饺逗趣,三天回门时,娘家嫂嫂也要替妹妹出气。他们常把包入辣椒的饺子端给新郎,新郎不能推辞,直辣得涕泪交流,狼狈不堪,嫂嫂们才肯罢休。

2、生子食饺

妇女生孩子是一道难关,饮食极为讲究。产妇的膳食安排,多从“下奶”方面考虑,以粥食为主。然而,开封一带风俗,产妇生产后的第十四天,要包顿饺子让产妇吃,此称“捏骨缝”。民间传统说法,妇女生产时骨盆松弛,吃顿饺子,骨盆可以尽快复合。这也是民间的一种相事联想,认为骨盆的张合和饺子的捏撮很近似,虽然用吃一顿饺子的方法来加速骨盆的愈合非常荒诞,但是用饺子改善生活,调理饮食结构,恢复产妇的身体健康,加速奶水的分泌倒是非常必要的。

婴儿百天和周岁时,父母常包一百个饺子。因婴儿乳牙不全,不会食用,全家人替孩子吃了这些饺子,意谓为孩子嚼了灾。有些人家数世单传,得了男孩望成人,便给男孩认个干爹。每年大年三十,干娘要为孩子包十二个豆腐馅的小饺子,取谐音“都福”的意思。初一天明前煮熟,让孩子吃下,可添聪明,获福禄。这种往来,一直持续到孩子十二岁为止。这些习俗都产生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孩子生病后,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人们采用嚼灾、认干亲等办法,希望得到更多人的保护,以求孩子免灾除祸,健康成长。

3、丧葬食饺

由于受灵魂不灭原始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那么死人同活人一样,也需吃饭,这就产生了给死人上供等风俗。供品有肉、馍、菜等,其中也不乏饺子。

殡埋死人后的第二天,民间称“服三”。这天,许多地区有埋饺点汤风俗。亲人们提上瓦罐,装入煮熟的饺子,到坟前祭奠。将四个饺子埋在坟的四周,把饺子汤浇在坟边。剩余的饺子让儿女们吃了,吃时要背过脸去,不让外人看见,害怕父母赐予的福气让外人夺去。有的地方是在殡埋当天埋饺子点汤。

4、往来食饺

中原民间亲友往来的礼品,大多都以面食为主,随着季节的更替,面食的品种也不尽相同。一般都是面条、面雁、面羊、枣花馍等。但流行在豫东郸城一带的送扁食回猫风俗,在诸种礼仪交往中更具地方特色。农历正月十五以后,外甥们都要给姥姥(外祖母)送扁食吃了。当地流传有“十五包,十六送,老人吃了不生病”和“老人吃了十六扁(饺子),一不呼歇二不喘”的说法。如果双亲健在,扁食的数目必须是两位老人的年龄之和。如果只有一位老人,则根据老人的实际年龄准备饺子。送饺子时,要带上葱和蒜,人们常说:“外甥送扁食,不带葱不中,不带蒜不算。”葱,谐音“聪”,蒜是算数的意想。目的是为了让老人吃了耳聪目明,长寿健康。

外甥从姥姥家返回时,姥姥要给外甥捎回蒸成猫形的面馍。如果有两个外甥,要回三个馍,馍的数量要比孩子的数量多一个,取其富裕,图个吉利。若是刚出嫁的姑娘,还未生儿女,娘家也得回两个猫馍。一般来说,外甥长到十岁以后,姥姥就不再回猫馍了,但送扁食要一直送到老人去世为止。现在,人们的生活今非昔比,母亲并非需要女儿的饺子才能过节,这种由历史原因形成的习俗,逐渐成为一种母女交往的礼仪,它的意义远远超过饺子和猫馍本身,其中所蕴藏的丰富含义,那便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食饺习俗的传承基因

食饺习俗同其他民俗现象一样,它的形成和稳定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民俗调查中,人们总是把饺俗的形成归之于人人相袭,代代相传的结果。仔细分析起来,饺俗的传承,大概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小麦面是饺俗形成的物质基础。中原地区是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以面食为主的饮食方式是饺俗形成的先决条件。饺子是有馅食品,各种莱肴均能入馅,荤素皆可。吃饺子不受季节限制,四季皆宜。饺子既能充饥,又有营养,具有较强的食用性。因此,由饺而产生的饮食习俗,是一种带有实用特点的文化现象。

其次,人们的信仰心理奠定了饺俗的思想基础。在饺俗未形成之前,饺子最初的面貌是作为单纯的食物出现,做饺子是一种不自觉的制作活动。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把主观隋感渗入饺子,吃饺子成了人们感情的自然流露。饺子不光是充饥食品,同时也是一种象征物,它成了代替或再现某种抽象事物或概念的食物。包饺、吃饺、送饺的意蕴也不在饺子本身,而在饺子以外的深层蕴意。

(题图:饺子)

作者单位:虢国博物馆

上一篇:潮州歌册:潮汕独有的女子文化 下一篇:焉支山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