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7-29 06:30:38

【前言】浅谈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课程国际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型人才,因此,邀请业界精英与学术大师前来授课无疑是达到目的最直接的方式。首先,业界精英能够为我们带来本行业最前沿的生产发展动态,让学生不局限于书本中,了解到书本中的理...

浅谈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特征和主要趋势,在高校国际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我国高校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与思考。文章以“走出去,带进来”的角度,浅谈了实施国际化课程的意义与体会,就教学实践中实施的具体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国际化课程;全英语教学;产学研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240-0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国际化兴盛于欧美研究型大学,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陆续制定了相应政策,各研究型高校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做了相应的探索和实践。国际化课程发展至今,受到了高校的重视,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法律和制度的保证,课程的开设分散且不平衡等。人才培养国际化任重而道远,我们学习的不仅是国外的前沿科技知识,还有创新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国际化稳步发展并日趋成熟的今天,我们也在日常教学中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与努力,下面浅谈几点我们在探索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聆听精英授课,感受大师风范

课程国际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型人才,因此,邀请业界精英与学术大师前来授课无疑是达到目的最直接的方式。首先,业界精英能够为我们带来本行业最前沿的生产发展动态,让学生不局限于书本中,了解到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于生产实践。生产过程需要用与平时理论学习中不同的角度与思维方式,平时做实验时,为得到精彩的实验数据常常会不断地重复试验,改进反思,直到得到我们需要的最好效果。但是在生产线上,学术论文中漂亮的曲线与无懈可击的工作原理都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元素,稳定与可重复性则是更加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业界精英的授课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种更加宏观的思考问题方式,让学生摒弃定式思维模式,开拓更广的空间。其次,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在课程国际化的教学中,聘请境外教师专家授课是必经之路,从中我们学习国内外先进理论知识,交流最前沿研究成果。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固步自封是无法走得远的,在科研的道路上,只靠个人的思考同样很容易进入瓶颈,无法取得进展,只有善于交流,思想的火花才会迸发,而国际知名专家的启发也许正是让我们转换角度,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学术界大师的授课不仅会为我们带来全球范围内本行业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还有多年科研的经验之谈。如何在科研中保持清晰的思路,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积极改进,这些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系统。但同时也是学生无法在短期内自己摸索的经验,通过聆听大师的授课,学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更快地着手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最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是业界精英还是学术大师,我们不仅仅学到知识,还能领略他们本身的人格魅力。在业界精英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宏观布局的掌握,学习他们思维的广度。在学术大师身上,我们则更多地领略脚踏实地做学问,立意高远不断创新,以及淡泊名利的大师风范。

二、利用最新技术,扩宽产学眼界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已经得到普及,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以其快捷、便利、图文并茂的特性,更具生命力,三维动画的表现形式更为广大师生青睐。在授课过程中引进多媒体与高科技,给学生带来了逼真的情境模拟和想象空间,打破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在理工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中,理论知识相对抽象,多媒体画面可以将教学内容表象化,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并且受时间与空间场地等限制,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操作每一个实验,更不用说有些实验现象并不容易被观察到,但多媒体音画展示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做到节约授课时间,增加课堂容量,使教学得到优化。例如在微电子器件与IC设计的课程中,我们将氧化与扩散等工艺制作成动画演示形式,用语言文字形容很晦涩难懂的内容,通过动画的形象演绎变得直观容易理解,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国际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电影、动画等最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还能带来国内外优秀大学与公司的最新成果与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曾收集伯克利、哈佛、上海交大、浙大等国内外大学的演示课件,在本科目系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扩展,其他大学不同的讲授体系与独到的见解带给师生很大的启发。与此同时,我们还会在完成课堂任务后播放索尼、三星、京东方等业界优秀企业的生产线宣传片,让学生可以对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应用概念,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初步对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可以使课程轻松地走出校园,真正地实现“没有围墙的大学”的梦想。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免费、开放的先进教育资源,其知识共享的理念已在全球得到了高度认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收集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精品公开课程与课件进行学习。网络课程既可以为教师所利用,作为授课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平时理论知识学习的补充与扩展。网络开放课程使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国外课堂,也是国际化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不仅可以免费获得这些国外知名大学的教学资源,在网络上还能找到民间字幕组对各类公开课进行的翻译,让我们更快速地学习其中的内容。

三、教材全英语化,讲授更国际化

高校建设全英语课程,是推进国际化进程,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英语功底越来越受人才市场的青睐,与此同时,人才的国际化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全英语教学,英文原版教材的引入是先导条件。被引入的英文原版教材往往是本专业最权威最经典的著作,其中原汁原味的英文思维模式是译文版本或非权威教材无法提供的。一本好教材是科研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即使没有亲身聆听大师的授课,也可以从原版教材中领略大师的思想精华,只有掌握了所做科研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思路,在之后的科研学习中才可以避免走弯路,更快速地进入科研状态。全英文教学在我国高校中日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老师愿意开展全英文课程的教学。在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课件的辅助下,老师也在全英文课程中进行了自己的探索,除了授课与讨论交流时使用英语,老师也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为学生传授先进知识与理念,从听、说、读、写到英文思维模式在全方位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英文科研能力。在国际化课程的建设中,不仅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国际化人才,也会涌现出更具国际化眼光与国际化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四、讲授研讨结合,实验现场教学

除了教材课件等教学工具的使用,教学形式的革新也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国际化课程的建设中,为培养综合实力较高的优秀人才,我们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性。课堂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学生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授课初期,老师会拟定一个题目,这个题目应该是与课程有关的比较宽泛的一个方向,学生要结合自己所做研究课题提出看法,经过制作课件等充分准备后在课堂上发表演讲,听演讲的同学进行思考并提问。参与演讲的同学纷纷表示,这种上课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确定题目、搜集资料直到演讲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量的阅读整理,组织与修改内容结构甚至进行过彩排演练后才浓缩为讲台上短短几十分钟的精彩演讲,学生们都学到了很多以往学不到的知识,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由学生进行演讲可以拓宽思路,加强交流,激励思想的火花。老师还可以选取表现优秀的学生参加国际国内会议,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锻炼。另一种教学形式的变革则是国际化课程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内,实验室现场甚至相关公司生产线的现场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场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在研究型学科的学习中尤为关键。如果高等教育过于科学化,割裂了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不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在国际化课程的建设中,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发挥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多途径多形式地建设校内外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实现校企双赢的理念。人才得到有效的培养,企业也可便捷地发现和吸纳优秀人才,节约成本。除了与企业的联合培养,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也是国际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程需要学校与国家政策各方面的支持。以北京大学为例,为推进高校国际化的进程,外事审批权下放等措施的实施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无论是出访人员数量,还是外籍学者教师总人数以及在学校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一方面,人才与教师需要走出去向世界各国学者学习与交流,另一方面,高校师生也带回最新的科研思路、实验方法以及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李联明.研究型大学实施课程国际化的特点与策略[J].高等理科教育,2006(2):4-8.

[2]李永金.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优化物理课堂教学[J].实践与应用,2013(2):61-62.

[3]帅传敏.对高等院校全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109-111.

[4]黄葵.如何更好地推进高校国际化——以北京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3(01-02):78-79.

[5]朱正伟,刘东燕,何敏.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76-78.

基金项目:华中科技大学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曾祥斌,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微电子学系教授,光电器件与信息系统集成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微纳电子技术、光伏工程、新型太阳能电池、新型平板显示技术(AMLCD、OLED)等。

上一篇:“三阶段·五环节”化学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与实... 下一篇:多媒体在《高等数学》教学应用中的若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