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无为而教”的运用策略

时间:2022-07-29 02:33:19

浅谈语文教学中“无为而教”的运用策略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他将“道”视为宇宙之本,而道之本性则是“常无为而无不为”。就道生成万物、成就万物而言,道是“无不为”的;就道对于万物“不辞”、“不有”而言,道又是“无为”的。从本质上讲,这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有机统一。同样庄子也认为,“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一个人做到“无为”,也就达到了“无不为”,从而进入“无不乐”。

由此,我们认为,“无为”教育是通过环境优化的间接作用,诱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或非理性心理,以无意识导引有意识,以非理性带动理性,从而激活学生的潜在智慧,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教亦有道,我们要顺应语文的东西很多不是“教”会的,而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之“道”,提倡教学应实行“无为而教”。

一、情境策略

情境教学随着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课堂上我们总是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恰当运用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等途径,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

二、迂回策略

《孙子兵法・军争》上说的“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意为以迂回进军的方式实现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的目的,把看似不利的条件变为有利的条件。在教授《木兰诗》一文释题之时,笔者紧扣题眼这一个“诗”字问学生:这诗是我们以前常见的那种绝句、律诗吗?(不是)那它又是什么?(北朝民歌)离现今有一千多年了。既然是民歌就说明它是能唱出来的,你能唱吗?(不能)那想不想听听是怎样唱的?(很想)笔者不直接把结论抛给学生,而是通过迂回战术,步步紧逼,层层唤起学生的好奇与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乐学情绪。

这对学习相对枯燥的文言文而言还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有兴趣才有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当然这一气氛的成功营造得归功于兵法中“迂直”这一战术的合理运用。在上课伊始让学生听一听《木兰诗》的民歌唱法这也是造势之举,兵法有言,“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这是说善战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这里的造势也就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不去强制学生怎样怎样,而是通过营造氛围,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心思从课外笼络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心理铺垫。通过听唱感知也为下一个朗读环节做好铺垫。

三、激励策略

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心理,尤其是学生,这种心理就越发突出。他们总是很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总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够被教师肯定和赞赏。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语文教师需要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满足学生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它的形式、内容、意义非常丰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激励性语言,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语文教师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丰富激励性语言系统。激励性语言不能过于简单、空泛,讲来讲去就是“好”、“你真棒”之类的话语,这样不断重复,学生会感到乏味,也就失去了激励性语言的作用。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需要针对教学实际,针对课堂情境,针对学生表现,灵活变换方式,突出激励性语言的形象性和可感性。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一名学生朗读:“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教师评价说:“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感到谈迁那伤心的泪流到了我们心里!”这是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激励!可以想象,那名学生听到教师的这句话,心里该是多么惬意!第二,体现激励性语言的点拨性与引领性。语文课堂中的激励性语言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渴望赞赏的心理,它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学生更有效更深入地学习语文。因此,语文教师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要悄无声息地把点拨和引领的因素渗透到对学生的激励中。课堂上常有学生误解教材内容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这样评价:“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这个连老师也没想到,如果再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可以得到更独特的发现。”这样在激励的同时,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四、暗示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说:“孩子愈少感到落在自己头上的教育设想,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效果便愈大。”过早地暴露教育意图弊大于利,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假如一个人处处感到别人在教育他,那么,他自我完善的能力就会降低,且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教育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因此,教育意图的外露往往会导致教育的零效应或负效应,而当我们注意隐蔽自己的教育意图,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影响,教育的效果要乐观得多。

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指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或行动产生影响,使其产生与暗示者相一致的结果。暗示的根本特点是含蓄和间接,因此,使用暗示教育的方法,教育者的意图越隐蔽,教育效果就越好。创设出“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教育境界。然而,教育的成功之处正在于此,教师的看似“无心”,使学生心灵上毫不设防,接受启发时也就毫无抵制心理,教师的教育要求得以在“无对抗态度”的前提下潜入学生内心。这也正是教育所要追求的最佳境界――“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五、示范策略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学生正处于最具可塑性的人生阶段,可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学生身上体现着教师的教育影响。“亲其师,信其理”。教师良好的品格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它“润物细无声”,它胜于言教,学生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得到陶冶,受到教育。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就如同兵家作战。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教师只有做到“不与”,达到“无为”的境界,才能“无不为”。“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持,故无失”。

四川省阆中市洪山中学(637426)

上一篇:巧妇的“米”从哪里来? 下一篇:“真情实感”扑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