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是一堂好课的前提

时间:2022-07-28 11:40:12

尊重学生是一堂好课的前提

在讲有理数的加法时我是先讲了同号相加后再讲异号相加的情况.在讲异号相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教学过程,这段过程大约用了12分钟:

先给出了4组正负数:

(1)+3,-9; (2)-4,+5;

(3)-4,+6; (4)+8,-3;

师:这4组正负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先是默不作声,几秒钟后有学生在下面低声说+3表示向东3米,-9表示向西9米.我听到后我做出了满意的表情.这时全班同学看到我的表情后大部分举起了手.我找了几个学生回答.他们的回答中有前进后退的、有上升下降的、有买进卖出的、有收入支出的等方方面面的回答.其中都包含相反意义的关系.我觉得他们对有理数的意义理解的很好,我很满意.此时课堂气氛很活跃.我看时机已到顺势将上面的4组式子间分别填上了加号变成下面的式子:

(1)(+3)+(-9);(2)(-4)+(+5);

(3)(-4)+(+6);(4)(+8)+(-3);

师:这4个式子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加法.

师:你们会加吗?

这时有部分学生举起了手,我示意他们等一等,因为有个别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表情很茫然,我就擦去了中间的加号,又回到了前面的形式.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看看学生能否从有理数的意义过渡到加法的意义上来.

师:现在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这时不用再回答他们似乎已经明白了.我又填上了中间的的加号.

师:第一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谁想说?

生:第一个式子的意思是向东3米又向西9米,问两次的结果是向东了还是向西了多少米?

师:你认为是向东了还是向西了?

生:是向西了6米

师:怎么表示这个结果?

生:向西为负表示为-6米.

师:第二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

此时的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学生的情绪很好,都想展示一下.我引导学生举出了各种各样的事例,另外三个式子也很快完成了,而且每个式都给出了多种意义,我感觉学生对加法的意义理解的很好,抓住时机:

师:如果改变上面的数字你会加吗?

生:(此时学生的情绪很好):会.

我又给出了4个式子:

(5)(+2)+(-7); (6)(-3)+(+10);

(7)(-6)+(+8); (8)(+7)+(-5).

学生很快完成了.我抽查了几个学生让他们用加法的意义解释上面的式子而且同一个式子做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我感觉他们理解的很好,此时我认为到了形成结论的时候了…….

师:这几个式子和前面的式子(指的前面同号相加的式子)有区别吗?

生:有区别.

师:有什么区别?

生:这是异号相加的.

师:你们认为异号是怎么加的?谁来说说看

生:异号相加实际没有‘加’.而是相‘减’了.

师:是相‘减’了吗?(反问的语气),是怎么‘减’的?谁来说说看?

这时有个学生的回答令我很吃惊!

生:我认为异号两数相加:是用“多”的减去“少”的.

师:那么和的符号呢?

生:哪个加数“多”和的符号就取哪个加数的符号!

没想到他能这么说.他是个基础很一般的学生呀!这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的雏形!学生的回答离我给他们设计的目标――用‘绝对值来描述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已经不远了,只要我稍做引导即可达标!我紧接着又问了一句:

师:上面的式子是这样加的吗?用这种方法你会加吗?

我又给出了几道题让他们用这种方法试一试,学生完成的很好.此时应该是回归课本的时候了.

师:你的这个‘多’字是什么意思?

……

下面的时间就由这个“多”字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白这位同学的这个“多”字,实际上就是绝对值较大的那个加数.最终把这个“多”字推向了绝对值.最后得出异号相加的法则.

这段教学过程也许设计的不是很好.笔者和学生之间是非常融洽和谐的互动.这位学生的这个“多”字我很意外,从教多年来没有学生这样回答过.他让我在瞬间悟出了新理念下“尊重学生”和“学生是主体”的真谛.学生的回答离我的既定目标出现偏差的时候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没有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尊重了他同意了他的回答,以他回答的这个“多”字为话题,以他们为主,层层递进,由他们来把这个“多”字过渡到绝对值上来.

课后想了很多,新课标新理念已实施好多年了,教师的继续教育年年考,每年都培训,作为教师新理念新方法确实知道的不少,也记住了一些新理念、新术语,平常自己说也听别人说,可是真正到课堂上又怎么样?怎么把这些新理念新方法落实在课堂上?做为教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这段教学过程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不是因为它实现了我既定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这个“多”字让我悟出了课堂教学中任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真谛.尊重学生是一堂好课的前提,也只有尊重了学生才能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良好的互动环境能激发学生的灵感.下面就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尊重学生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首先应该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是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平等对话,每个教学环节不忘尊重学生,不忘面向全体,倾听每个学生发言,耐心听学生把话说完,始终把学生放在主要地位,不要“暄宾夺主”.有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老师站在学生的前面是位“循循善诱的指导者”,站在学生的后面是位“和蔼可亲的组织者”,站在学生的旁边是位“全神贯注的欣赏者”,站在学生的中间就是位“亲密无间的学习伙伴”.教师之所以能这么做,主要是没有让自己居高临下地看学生,而是蹲下来在看学生.只有蹲下来看学生,才能走近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从而为学生创建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其次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领悟,不断探究,不断创造,学生才会不断提高和发展.尤其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到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地进行对话,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受新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显得丰满,充满活力.今天的这个‘多’字不就是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吗!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绝大多数同学对老师的情是真诚的,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课堂上要观察他们的表情,时刻想着他们错答后的尴尬,同情他们的暂时的没面子,让他们尽快调整好心态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内向、爱静;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能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照老师的意愿行事.在此我没有用我设定的目标来评价学生的回答,正所谓“因材施教”.学生的回答也可分层次回答,不同层面的学生可有不同的标准,可以采取层层递进的方法.这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从不同层面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标”的理念在乎学习的结果但更在乎学习的过程.学生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就是成功的.对学生的尊重还表现在肯定、赏识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我今天如果是否定了这位学生的回答,他可能很没面子很伤自尊,从此不再回答问题,也可能从此不喜欢数学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有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在意,它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每个学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蕴藏着闪光点,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平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叹息.不要遇到问题总是怪罪于学生,怪学生懒惰,怪学生脑子笨,怪学生缺乏家庭教育等等.教者应多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学生人人有才,但人无全才,不必要求太高,应扬长避短,多加培养,使他们人人成才.

学生的自尊心是强烈的,而且是敏感的、脆弱的.这就要求老师们在与学生交往中,注意尊重、爱护和培养学生要求上进的自尊心.松软适度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今天这个学生用”多”字回答我如果说不对或者是做出不满意的表示,也许一棵刚刚萌发的种子就被我给毁掉了……

今天的这节课让我明白了许多,学生的这个“多”字提醒了我.我有一种“反刍”的感觉!

上一篇:日本教科书《中学数学》中的“概率” 下一篇:画虎重在摹威,画龙重在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