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7:53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1

一、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国际法地位

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得到国际法的确认和保护。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的国际法地位的确认,经历了有限具体认可、法律间接承认再到立法一般保护的复杂过程。1815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有限具体认可时期。1815年之前,除双边协定外,任何国际条约都未涉及语言人权。1815年通过的《维也纳会议决议》第1条规定了某种保护少数民族母语的措施,其他一些条约有明确规定包括少数者语言学校在内的文化机构都受保护。《巴黎和约》规定:在母语不是官方语言的国民占居民的相当比例的城镇和区域,提供适当的设施以确保这些国民的子女获得以其母语为媒介语的小学教育。[3]说明该时期国际法有限具体承认少数群体母语教育差别权利。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为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法律间接承认期。该时期对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通过平等和禁止歧视的一般性国际文件进行间接保护。1945年颁布的《联合国》未提及少数民族母语教育,仅在第1条第3款规定了禁止语言歧视:“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1946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和平会议没有接受匈牙利提交的保护少数民族的草案。1948年苏联曾建议在《世界人权宣言》中写入:“应保障少数民族享有使用母语,拥有本民族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和其他文化设施的权利”,未被采纳。该时期的《世界人权宣言》同样未明确规定少数民族母语教育权,仅在第2条第1款规定了禁止语言歧视的权利:“每一个人享有本宣言规定的所有权利和自由,不分……语言。”1960年公布的《取缔教育歧视公约》仅从禁止教育语言歧视的角度间接承认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其中第5条第3款规定:“必须确认少数民族的成员有权进行他们自己的教育活动,包括维持学校及按照每一国家的教育政策使用或教授他们自己的语言在内。”20世纪70年以后,进入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立法保护期。1966年通过、1976年生效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规定:“在那些存在着人种的、宗教的或语言的少数人的国家中,不得否认这种少数人同他们的集团中的其他成员共同享有自己的文化,信奉和实行自己的宗教或使用自己语言的权利。”该条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但在1994年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制定的《第23号一般性意见》第27条明确指出:“规定并确认赋予少数群体的个人的权利,人人能够根据‘公约’享受一切其他权利。”有学者认为:“使用其共同语言的权利是指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在公共场合或私下使用少数人的语言。缔约国……不得妨碍属于少数人群体的儿童在公共或私立学校中学习和进一步发展其语言。”[4]为了充实《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内容,并进一步促进多项国际公约的实现,1992年又颁布了《在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群体的人的权利宣言》,其中第4条第3款规定:“各国应采取适当措施,在可能的情况下,使属于少数群体的人有充分的机会学习其母语或在教学中使用母语。”该条明确规定了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由此可见,《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从国际立法的层面上,保障和提升了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国际法律地位。此后,国际上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少数民族母语差别权利的国际法地位。如2001年颁布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5条规定:“每个人都应当能够用其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第6条规定:“提倡在尊重母语的情况下,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实现各级教育中的语言多样化,鼓励自幼学习多种语言。”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国际法地位的确认,经历了有限具体认可、法律间接承认再到立法一般保护的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1815年以前,国际上基本对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实行贬低和否认,实行单语即官方语言教育同化政策。进入近代社会初期,国际法开始有限具体认可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且有部分国家开始保护少数民族母语和实施双语或多语教育。二战以后至70年代,国际人权领域以西方自由主义价值和文化普遍主义为哲学基础,强调人权的普遍性,否认文化差异和文化识别,将人权等同于公民个人权利。“作为一种无论何时何地都属于全人类的人权概念,它不仅忽视了文化的多样性,而且忽视了人的个性的社会基础。它以同质的无社会、无文化的人类为前提,但这样的人类是不存在的”,[5]进而否认包括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在内的文化差别权利。国际法在此基础上仅间接确认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法在社群主义价值和文化相对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开始反思回应少数民族因文化差异特殊性而产生的权利诉求,直接确认少数民族包括母语教育差别权在内的文化差别权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创设了有约束力的国际义务,并在《在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群体的人的权利宣言》等其他国际人权文件中作拓展和补充,至此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已具有国际法立法意义上的法律保护地位。

二、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国际法内容

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在许多国际组织的条约和宣言及非政府组织法律文件中已得到了承认和保障。但在国际人权法中,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立法,相关的规定和解释分散在各自不同的国际法文件中。综合分析相关的国际法条款,从消极权利与积极权利的角度剖析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它包括母语教育差别的“平等权”和母语教育差别的“自由权”等主要内容。

1.母语教育差别平等权民族语言平等是少数民族母语教育保护的基础。现代国际法确立了民族语言平等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确认了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平等权。现代国际法文件奠定了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平等权的基本原则。鉴于国际历史上发生过民族语言教育同化、歧视和不平等的事实,导致少数民族语言濒危和消失,近现代国际社会开始平等地保护少数民族语言。1945年通过的《联合国》第1条第3款宣布宗旨为:“不分……语言……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平等和不歧视原则。1948年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进一步确认民族语言平等原则,其第2条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第2条第1款规定:“人人有资格享受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语言……等任何区别。”并在第26条第2款中明确规定:“教育应促进各国、各种族或各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容忍与友谊”,该条款原则性地体现了对教育中包括多民族语言的多元文化平等的承认。以上的国际立法,将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平等确立为基本原则。现代国际法文件奠定了民族教育平等权的基本原则,其后出台了保护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平等权的专门法律条文。1960年通过的《取缔教育歧视公约》就是专门保护教育平等的国际法文件,具体确认了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平等权,其第5条第1款丙项规定:“必须确认少数民族的成员有权进行他们自己的教育活动,包括……按照每一国家的教育政策使用或教授他们自己的语言在内”,由于该《公约》设定了“按照每一国家教育政策”的条件限制,1966年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不设限制条件的确认了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的权利。1992年颁布的《在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群体的人的权利宣言》对该《公约》的规定具体细化,第4条第3款规定:“使属于少数群体的人有充分的机会学习其母语或在教学中使用母语。”2003年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一步强化了民族语言教育差别平等权,其第2条第2款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第2条第3款规定:保护措施包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相关国际法律文件和专门保护少数民族的国际法律文件对民族教育差别平等权的确认,使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平等权从应然权利变为实然权利。新近的其他国际法律文件和非政府组织文件在法律层面或学术层面具体规定了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平等权。1992年颁布的《世界基本语言人权》规定:“所有人都有学习自己母语的权利。”1996年国际笔会通过的《世界语言权宣言》第2条规定:“被教导自己语言和文化的权利。”第5条规定:“所有语言社群,无论其法律地位为官方、地方或少数族群语言,均是平等且独立的。”1999年通过的《关于少数民族有效参与公共生活的隆德建议书》第18条第1款第2项规定:“少数人的教育机构可以确定传授其语言、文化或语言及文化的教学大纲。”2003年联合国巴黎会议提出的《行动计划建议书》第11条第1款第4项规定:“特别要明确所有相关语言在教育体系……的正当地位。”以上的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平等权产生了共识并上升到立法层面进行保护。

2.母语教育差别自由权语言教育自由是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的本质。近代国际法开始少数民族语言自由差别权的具体保护,现代国际法确立了少数民族语言自由差别权的一般性制度。针对历史上国家语言教育的单语化导致的少数民族语言转用,近代国际法寻求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自由权的保护。如1919年颁布的《圣日耳曼条约》第67条规定:“凡奥地利人民在种族上、宗教上或语言属于少数者,以自己财力创办管理及监督……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并在该各处有权自由使用其语言。”但近代国际法未能形成保护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自由权的一般国际法制度。二战后保护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自由权逐步形成国际法一般性制度。1948年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规定了父母语言教育差别自由权,“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受的教育的种类,有优先选择的权利”。1960年颁布的《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第2条第2项规定:“为宗教上或语言上理由设立或维持分开的教育制度或学校不构成歧视”,间接确认了少数民族的母语教育差别自由权。1966年通过的《国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则直接确认了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自由权。第27条明确规定:“在那些存在着人种的、宗教的或语言的少数人的国家中,不得否认这种少数人同他们集团中的其他成员共同……使用自己的语言权利。”1966年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对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自由权予以重申,其第13条第4款规定:“本条的任何部分不得解释为干涉个人或团体设立及管理教育机构的自由。”《在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群体的人的权利宣言》第2条规定少数民族:“有权私下和公开自由而不受干扰或任何歧视地……使用其语言。”该《宣言》进一步确认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自由权。国际法目前没有少数民族语言差别自由权的专门规范,许多国际非政府组织提出了具体化方案。主要有1992年国际语言教育联合会的《世界基本语言人权》、1996年国际笔会的《世界语言权宣言》、2008中国和挪威学界联合发表的《保障少数语言权利的北京—奥斯陆建议书》,其中《世界语言权宣言》专门设“教育”章节对少数民族母语教育自由权作了较详细规定。由于上述文件没有法律约束力,少数民族促进性语言自由的积极权利没有受到有约束力的国际法保障。语言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权力问题。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的目的在于保障少数民族群体和个人教育语言选择的自由,防范国家公权力实施语言同化政策,使少数民族群体和个人避免非自愿的语言转用,进而达到保护社会中少数民族弱势语言保存和发展、维护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实现文化多样性的目标。目前国际法中少数民族的母语教育差别权内容主要包括母语教育差别平等权和母语教育差别自由权。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平等权从无差别的形式平等发展到有差异的实质平等,而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自由权从无差异的一般性自由发展到宽容性的消极自由和促进性的积极自由权,基本形成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内容框架。但国际法还未形成综合性明确具体的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体系。首先,法律渊源方面没有关于少数民族母语教育权的专门规范,相关权利散见于其他国际法律文件之中,且法律约束力方面仅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是唯一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文件。其次,在权利内容的概括性和原则性方面,缺乏对权利主体、范围、标准、程度、救济等明确的规定。再次,权利效力弱化,仅有宽容性语言自由的消极权利得到有约束力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作保障,而促进性语言自由的积极权利没有受到有约束力的国际法来保障,而且附有条件限制,严重削弱了权利实效功能。语言权利的不确定性导致“文化权利———大多数与语言相关的权利都属于这个范畴———是一系列被人忽视的,界定模糊的权利,人们也认为这些权利很难执行,不容易进行裁决,而且会令相关国家在保证有效执行时付出高昂的代价”。[6]

三、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国家义务

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是具有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双重性质的权利。义务主体国家负有消极不作为和积极作为的双重义务。目前国际法基本确立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消极不作为的尊重义务和积极作为的保护义务,但国际法尚未确立国家对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的强制性实现义务。

1.尊重义务国家尊重义务要求国家不得利用公权力干涉和采取同化、歧视等方式限制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自由。现代国际法以平等和不歧视为原则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1945年颁布的《联合国》第1条第3项规定:“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于全体人类之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1948年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条第1款规定:尊重语言平等和禁止语言歧视;第26条第3款规定尊重父母教育自由优先选择权。1960年通过的《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第2条和第5条强化了尊重以“语言上理由”设立学校自由及母语教育自由。1966年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在上述《公约》尊重一般无差异平等和自由基础上,要求尊重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自由,规定国家“不得否认这种少数人同他们的集团中的其他成员……使用自己的语言的权利”。有学者指出“第27条保障属于少数人群体的个人———相对于人口中的其他人来说共同享有他们的文化、语言和宗教的、优越的、不受限制的权利”,“该条款要求缔约国有义务不干预并采取宽容的态度,特别被禁止的是施加任何形式的融合或同化的压力,当然也禁止采用任何不利于或威胁人种的语言的或宗教的少数人的措施。”[4]1966年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在规定国家教育权的同时,强调尊重父母教育权和不干涉教育机构设立和管理权。1989年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第30条专门规定:尊重少数民族儿童语言教育自由权,“不得剥夺属于这种少数人中的儿童……使用自己语言的权利”。1992年专门保障少数民族差别权利的《在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群体的人的权利宣言》第2条规定:尊重少数民族“有权私下和公开、自由而不受干扰或任何歧视地……使用其语言”。其后相关的国家法律文件也延伸了尊重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的义务。如2003年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1条第2款规定,“尊重有关群体,团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2条第2款规定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上述国际法文件说明国家承担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的尊重义务已成为国际法内容。

2.保护义务保护义务要求国家积极采取立法等措施,阻止并禁止第三人对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侵犯。由于少数民族处于弱势地位,而国家制度安排仅承担尊重义务不能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差别权利,以实现事实平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法开始确立国家的积极保护义务。1992年颁布的《在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群体的人的权利宣言》首次确立了国家保护义务,第1条规定:“各国应在各自领土内保护少数群体的存在及其民族或族裔、文化、宗教和语言上的特征”。第2条规定:“各国应采取适当的立法和其他措施以实现这些目的。”针对1966年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27条以否定句式“不得否认”表述国家义务,1994年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在对第27条的“一般评述”中指出,尽管该条款所用的词语是否定式的,但是它明确表述了一种不能被否认的权利的存在,因此成员国有义务通过立法、司法或行政的方式防止国家或其他人的行为侵犯这一权利。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要求国家保护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第2条第3款规定:“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2005年颁布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等相关国际法律文件对此予以重申。上述国际法律文件亦说明国家承担保护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已成为国际法原则。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特点分析;培养方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219-02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干部的后备力量,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是展现高校办学特色的方式之一。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一所北京市属高校,近年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招生人数逐渐增多,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很多之前以北京生源为主的管理模式下不曾经历过的问题,高校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民族人才培养模式,丰富高等教育的内容,使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一、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现状及特点分析

近几年北京市属高校开始招收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新疆学生报考率逐年增多、新疆学生报考专业数逐年增多、民族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其中以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学生为主,还有一些新疆籍的回族、蒙古族、锡伯族等民族学生。他们受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的熏陶和影响非常明显,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是语言差异的不适应

因为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接触的是本民族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汉语的学习,从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较为薄弱。有个别学生到高中期间才开始学习汉语,一名2014级学生入学时不能够准确写出“北京联合大学”几个字。这给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需的文件通知阅读、相关材料申请、日常沟通、课堂学习中都带来了困难。

2.学业压力大,存在一定自卑心理

新疆籍学生大部分都表现出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成绩上享受了国家政策上给予的录取分数的照顾,且少数民族地区的录取分数线较内地大部分省份的录取分数线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课比内地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除此之外,“民考民”学生的汉语基础差,与其他同学相比,学习时间长、强度大,学习压力剧增,但是对上课内容仍有不理解,久而久之便对所学科目积极性不高,最终造成所学科目的不及格甚至重修。部分学生因而产生了学习焦虑症状,甚至对个人能力表示怀疑,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

3.民族意识相对较强,“小团体”现象突出

少数民族学生纯朴豪爽,但受到自身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致使有些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内地高校生活,再加之在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上与汉族学生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很难相互融入彼此的生活圈中,这就形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大多与本民族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的“小团体”现象。

4.团体活动中的表现因兴趣而异

少数民族学生天性纯朴、热情、豪放,与人相处的愿望强烈,感情表达直接。受原生环境和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刻,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文化、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明显差异。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小团体”意识较强,以致他们对班级、系部和学校的团体性活动兴趣不高,尤其是一些学习类的竞赛活动,以及班级、团支部组织的一些活动他们不能很好融入进去。但是他们对文艺、运动项目存有较高的兴趣,例如:足球、网球、篮球、跑步、唱歌、舞蹈等。

5.纪律性比较差,集体荣誉感缺乏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性格比较散漫、自控能力较差,在早操、早自习、日常上课及军训中都不能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再加上语言方面的障碍,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以及团体活动表现得不积极,致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旷课、纪律性较差,对所在班级组织不关心,集体荣誉感缺乏。

6.自尊感强,但存在自卑和自尊矛盾交织

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较强,生活中渴求被理解与尊重。民族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是维系一个民族发展必不可缺少的要素。少数民族学生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中,少数民族学生在本民族学生形成的“小团体”中活动,对身边的其他学生是否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信仰、习俗等问题比较敏感,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山区,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尊与自卑的情绪矛盾交织。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工作建议

1.尊重民族习惯,尊重

坚持“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的宗教工作理念,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学生,建立专门的清真食堂,从食品原材料到加工过程中的炊具餐具,都单独使用,并请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厨师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的民族习惯。同时,教师在课堂给予少数民族生重视,适时给予民族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树立自信;生活上相关教师要给予重视,在民族学生的重要节日如古尔邦节,及时送上节日的关怀与祝福,以德感人、以情化人。在方面,采取宽容尊重的态度是对民族生的尊重和肯定,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日常工作的开展。同时,按照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任何学生在校期间禁止开展宗教传播活动,这类规定与政策应给予学生提前教育,使他们将精力放在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上来。所以,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即宗教活动必须以遵守校纪校规为前提,不得在学校或上课时间从事宗教活动。

2.以教育为主、特长为辅,提供发展平台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从民族地区到普通高校读书的学生也是当地的佼佼者。我们鼓励有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技、团体娱乐等项目,在发挥自身优势特长的同时,更好地与其他同学交流。学院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迎新晚会、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校运动会等活动。另外通过少数民族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适当开展属于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联谊的特色的主题活动,使少数民族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同学的交流,同时为少数民族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平台,借此增加民族交融和学生自信,为新疆学生创造良好的内地学习环境。

3.从细节做起,促进少数民族管理工作

经常在师生当中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及交流活动,真正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切实的解决,例如:使清真食堂的饭菜更具民族风味;通过宿舍文化节的开展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打造有本民族特色的宿舍文化等。积极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生减轻经济压力,除了常规的奖助学金、生活补贴等形式外,在评选各项奖助学金时,适当向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倾斜,为困难学生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多方面共同促进对民族学生的管理。在安排学生宿舍时,安排新疆籍学生与内地学生混合住宿,通过课堂以外的宿舍环境,增加练习汉语的机会,增加与其他民族学生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在建立单独的清真食堂后,保证新疆学生饭菜供应的前提下,允许非清真师生就餐,通过加强管理和宣传,促进我们了解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和信仰,增加文化相互交流。

4.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

新生入学后,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的性格、成绩、特点,在所在班级使他们与汉族学生结成对子,一方面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带领少数民族学生共同进步,在学习上为他们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也为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同学关系和谐、班级建设和谐。在活动中,对少数民族学生有帮助的学生要给予充分重视,选择思想过硬、成绩优秀、乐于奉献、富于耐心的学生作为帮扶者,并给予他们一些政策倾斜,对于表现好的帮扶者,给予奖励和表彰。

5.优化网络资源,加强文化课基础课程补习

充分利用校园相关网站、博客、微博、QQ群等网络资源,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上传精品课程、考试资源,开展网上答疑等,并适宜、适时、适量的开展对少数民族学生所学科目的补习,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对文化课的基础建设。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通过征求学生意见,相关部门协调处理,学院专门为学生开设补习课程,对数学、英语等基础弱、听课难的科目,老师加课、放慢语速、放慢教学速度,力求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6.关注思想动态,发展党员和培训骨干相结合

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对形势政策了解透彻,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有较高的认同感,对党和政府以及处理各种复杂国际关系的能力表现出高度的信任和信心。因此,时刻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两会方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做出正确的指导。本着“以少带多”的原则,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将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吸收进党组织来,利用他们进行民族生的管理,促进学校民族学生思想文明建设共同体的形成。

7.“严”字当头,民族学生也没有特权

了解、掌握了有关民族政策,在管理过程中就要体现一个“严”字,强调民族平等。因生活习俗的不同给予民族生适当照顾以体现民族政策,但不意味着将照顾范畴无限制拓展。在学习、生活、公益活动、社会工作等方面,对民族生尽可能与汉族学生同等对待。无原则的政策照顾、倾斜优待,只会助长被照顾对象的依赖、懒惰心理,使其他民族对少数民族学生产生歧视心态,不利于民族生的健康成长。

8.明确目标,做好职业生涯指导工作

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能为少数民族学生指引一个明确的方向,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现状及就业压力。在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使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加强,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进而对未来做出明确的规划,最终成为能被学校、企业共同认可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静.浅谈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J].经营者管理,2012(8):274.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现代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5-0016-03

生态文化一般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制度的总和。[1]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

一、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内涵

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产生、发展、传承的。新疆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生态环境下诞生和成长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为当代生态文明构建树立了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类自然观,建立了一套以人为本的生态保护观,提倡一种自然、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价值观,选择了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1.新疆少数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生态文明追求树立的“天人合一”的人类自然观,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都有体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主张人类要与自然融为一体。例如,维吾尔族谚语有“水是农民的血,地是农民的命。”[2]571仅这一句话就把水源、土地和人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维吾尔族祖先根据月亮的圆缺、日出日落和一年四季的交替等现象制定出历法,当代维吾尔族人的生产生活都是按照这个历法进行。此外,什么时候猎取什么动物,牲畜什么时间等,也要按照历法确定节气进行。“时误一日是一月,月误一月是一年”[2]571这句维吾尔族谚语就是一个典型的写照。柯尔克孜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山是柯尔克孜人的父亲,水是柯尔克孜人的母亲”这个老少皆知的谚语,反映出山水是以游牧民族为生的柯尔克孜人生存的依赖,柯尔克孜人视之为衣食父母。在现代柯尔克孜人生活的地区,一些泉水被人们视为圣水、神水。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存在着树崇拜、山神崇拜、动物崇拜、图腾崇拜,都体现了玄妙深奥的生态理念。

2.新疆少数民族“以人为本”的生态保护观

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新疆各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信仰等方面都有许多“以人为本”的生态保护观。在塔吉克人看来,世界是由“阿甫”(水)、“阿太西”(火)、“哈格”(土)、“哈风”(空气)这四种要素构成。[3]28因此,人亦是由四要素融合而生的,人的生命在于四要素相互关系的平衡中。在新疆各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中,动物也被视为如人类一样的生命存在,人们不仅要互助仁爱,还要施仁爱于地球上的一切有生命的物质,要珍惜一草一木。保护水源是新疆各少数民族保护资源的重点。强调珍惜土地,不破坏和掠夺土地;开垦荒地的过程中不破坏水道、林场和牧物,不在清泉井水、湖泊河流、村落旁的林木草地上进行耕种;不将森林区、野生动物生活区开垦为农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对一切浪费和竭泽而渔的做法都予以反对,认为资源利用要以其损耗不伤害根本为限度。因为一切生物都有一定的消毒能力、再生能力和自我补救的能力。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尊重和爱护自然,才能保全人自身。

3.新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文明的经济模式是生态经济。即不是把财富的获取建立在对生态系统基础的破坏之上,而是要在生态系统的极限内,根植于生态系统,组织人类的经济活动,并能进一步促进生态系统。新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体现在多个方面,如维吾尔族农耕方式中的“坎儿井”蕴含了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对推动当地可持续发展功不可没。除此之外,这种思想在法律制度、人生价值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村落(寨)选址、村落(寨)水资源生态体系与林木生态体系的营构、种植和管理。[4]64如维吾尔族院里、田边、路边的树木不允许砍伐,桑树龄满40年一般不砍伐或移栽,若挡住了门户,也只能另在别处开门。[4]65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认为从日月星辰、高山大川、江河湖泊、飞禽走兽到人类、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协调、有序、和谐的生态系统。人类必须尊重这个完整生态环境,与它们和谐相处,共存共荣。我们人类必须了解和顺应万物的生态规律,不能逆规律而动。只有既谋得人类共同体内部的和平,又谋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平,才可能避免方向上的、道路选择上的失误。

4.新疆少数民族自然、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价值观

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影响下,新疆各少数民族形成了自然、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价值观。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既不要求禁欲,也不提倡,而是主张节欲。对自然资源、生活资料,人类理当享用和消费,但是在具体的物质消费方面,不能挥霍和浪费。如维吾尔谚语“节俭,再少也够;浪费,再多也光”“浪费是败落的开始”等,[2]527认为挥霍浪费是一种罪恶。这种思想,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类具有道德和经济的双重现实意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认为:消费不仅要适度,更要正当,将财富用于维持家人生活,接济亲属,救助残疾,用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和其他公共事业,只要是对人自身、他人和社会有益的开支,都是适度的消费。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在尽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控制消费水平,保持良好的水、能源、木材、矿藏、草场、湿地等资源,形成健康、自然、适度的消费。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人类被消费左右的局面。

二、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

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有着深邃的生态和谐伦理观,如对自然的知恩图报意识、对自然的亲情和伙伴意识、对自然的义务观和善恶观等等,[5]213都反映出以公正、合作、友善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

1.整体生态观

尊重自然和整体思维是现代生态意识的两个重要特征。其中,整体思维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各个部分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而人类对这种复杂关系的认识和了解又很有限。因此,人类行为在干预自然生态系统的时候,必须遵循审慎最小化原则。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人及宇宙中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人类须臾离不开自然,人类和万物不可分割,人类与自然万物只有和谐统一了,人类才能够生存、发展;反之人类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被破坏了,人类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人与自然有着不可分离的亲缘关系,有着统一性和完整性的特点。这些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的整体思维观念对认识环境问题不是单纯技术问题,不能单纯依赖技术路径。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创新,更需要人类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环境问题不仅是单纯的环境破坏问题,它与和平、发展问题也密不可分。环境保护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调整,更涉及到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只有同时协调好这三种关系,人类才能真正长久地在地球上繁衍生存。这些理念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启示。

2.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现代生态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对于自然,人类理应怀有感恩之心。尊重自然的基本要求是要维护并尊重自然的完整、稳定与美丽。尊重自然的前提是认可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既不对自然顶礼膜拜,也不把自然视为人类的征服对象,而应把自然当做人类的朋友。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来看,在处理人与地球万物的关系时,人总是要受到更高权威的限制,即必须尊重万事万物的发展繁衍规律,尊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维护这种联系,就是要尊重和善待一切生命和环境。而尊重和善待,包括严格的要求和义务,包括人类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克服人欲,克服自私,维护自然等,这些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与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关心全球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的美德相统一,也为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启示。

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构建现代生态文明的启示

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尤其是相对于传统工业文明而言。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不断爆发的生态危机显示出人类工业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极度不和谐。因而,基于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性反思,一种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文明成为现代世界文明的必然发展方向。作为一种面向未来而又不断发展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要求抛弃工业文明人征服和统治自然的思想,力求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论的生态伦理主义。

现代工业文明和消费文化,使得人似乎成了自然的主人,但实际上是人自己成为工具理性的奴隶。并且,人对自然的工具性态度,也使得人类自身的生存出现了危机。虽然现代工业文明依仗自己的工业成就可以蔑视古代少数民族的看似原始的传统生态文化,但这并不是说这种传统生态文化就彻底被超越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并认识到:工业文明仍然也只是一种粗犷甚至粗糙的发展方式,要寻求人类的更高意义的发展,就要从整体上来看待人的发展的意义,而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尊重自然。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文明形态的内容上启示了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现代生态文明追求的,并不是单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而是以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就已经存在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人为本的生态保护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适度、节制的消费观为目标。而且,这种目标不是空洞的想象,它的方式和可能性,确实地体现在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当中。人类发展的辩证法,要求我们回到源泉,重新寻找真正的动力。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应当甚至必须要回到传统的生态文化中寻找可行的方案,而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就提供了这一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杨明.生态公民: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N]北京:光明日报,2008-11-11.

[2]周江.中国少数民族谚语全编[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3]刘明.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水文化调查研究.新疆社会科学[J].新疆:新疆社会科学,2008(5).

[4]唐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4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干部的后备力量,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是展现高校办学特色的方式之一。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一所北京市属高校,近年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招生人数逐渐增多,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很多之前以北京生源为主的管理模式下不曾经历过的问题,高校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民族人才培养模式,丰富高等教育的内容,使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一、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现状及特点分析

近几年北京市属高校开始招收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新疆学生报考率逐年增多、新疆学生报考专业数逐年增多、民族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其中以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学生为主,还有一些新疆籍的回族、蒙古族、锡伯族等民族学生。他们受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熏陶和影响非常明显,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是语言差异的不适应

因为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接触的是本民族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汉语的学习,从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较为薄弱。有个别学生到高中期间才开始学习汉语,一名2014级学生入学时不能够准确写出“北京联合大学”几个字。这给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需的文件通知阅读、相关材料申请、日常沟通、课堂学习中都带来了困难。

2.学业压力大,存在一定自卑心理

新疆籍学生大部分都表现出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成绩上享受了国家政策上给予的录取分数的照顾,且少数民族地区的录取分数线较内地大部分省份的录取分数线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课比内地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除此之外,“民考民”学生的汉语基础差,与其他同学相比,学习时间长、强度大,学习压力剧增,但是对上课内容仍有不理解,久而久之便对所学科目积极性不高,最终造成所学科目的不及格甚至重修。部分学生因而产生了学习焦虑症状,甚至对个人能力表示怀疑,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

3.民族意识相对较强,“小团体”现象突出

少数民族学生纯朴豪爽,但受到自身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致使有些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内地高校生活,再加之在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上与汉族学生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很难相互融入彼此的生活圈中,这就形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大多与本民族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的“小团体”现象。

4.团体活动中的表现因兴趣而异

少数民族学生天性纯朴、热情、豪放,与人相处的愿望强烈,感情表达直接。受原生环境和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刻,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文化、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明显差异。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小团体”意识较强,以致他们对班级、系部和学校的团体性活动兴趣不高,尤其是一些学习类的竞赛活动,以及班级、团支部组织的一些活动他们不能很好融入进去。但是他们对文艺、运动项目存有较高的兴趣,例如:足球、网球、篮球、跑步、唱歌、舞蹈等。

5.纪律性比较差,集体荣誉感缺乏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性格比较散漫、自控能力较差,在早操、早自习、日常上课及军训中都不能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再加上语言方面的障碍,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以及团体活动表现得不积极,致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旷课、纪律性较差,对所在班级组织不关心,集体荣誉感缺乏。

6.自尊感强,但存在自卑和自尊矛盾交织

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较强,生活中渴求被理解与尊重。民族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是维系一个民族发展必不可缺少的要素。少数民族学生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中,少数民族学生在本民族学生形成的“小团体”中活动,对身边的其他学生是否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信仰、习俗等问题比较敏感,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山区,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尊与自卑的情绪矛盾交织。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工作建议

1.尊重民族习惯,尊重宗教信仰

坚持“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的宗教工作理念,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学生,建立专门的清真食堂,从食品原材料到加工过程中的炊具餐具,都单独使用,并请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厨师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的民族习惯。同时,教师在课堂给予少数民族生重视,适时给予民族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树立自信;生活上相关教师要给予重视,在民族学生的重要节日如古尔邦节,及时送上节日的关怀与祝福,以德感人、以情化人。在宗教信仰方面,采取宽容尊重的态度是对民族生的尊重和肯定,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日常工作的开展。同时,按照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任何学生在校期间禁止开展宗教传播活动,这类规定与政策应给予学生提前教育,使他们将精力放在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上来。所以,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即宗教活动必须以遵守校纪校规为前提,不得在学校或上课时间从事宗教活动。

2.以教育为主、特长为辅,提供发展平台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从民族地区到普通高校读书的学生也是当地的佼佼者。我们鼓励有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技、团体娱乐等项目,在发挥自身优势特长的同时,更好地与其他同学交流。学院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迎新晚会、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校运动会等活动。另外通过少数民族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适当开展属于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联谊的特色的主题活动,使少数民族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同学的交流,同时为少数民族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平台,借此增加民族交融和学生自信,为新疆学生创造良好的内地学习环境。

3.从细节做起,促进少数民族管理工作

经常在师生当中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及交流活动,真正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切实的解决,例如:使清真食堂的饭菜更具民族风味;通过宿舍文化节的开展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打造有本民族特色的宿舍文化等。积极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生减轻经济压力,除了常规的奖助学金、生活补贴等形式外,在评选各项奖助学金时,适当向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倾斜,为困难学生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多方面共同促进对民族学生的管理。在安排学生宿舍时,安排新疆籍学生与内地学生混合住宿,通过课堂以外的宿舍环境,增加练习汉语的机会,增加与其他民族学生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在建立单独的清真食堂后,保证新疆学生饭菜供应的前提下,允许非清真师生就餐,通过加强管理和宣传,促进我们了解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和信仰,增加文化相互交流。

4.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

新生入学后,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的性格、成绩、特点,在所在班级使他们与汉族学生结成对子,一方面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带领少数民族学生共同进步,在学习上为他们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也为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同学关系和谐、班级建设和谐。在活动中,对少数民族学生有帮助的学生要给予充分重视,选择思想过硬、成绩优秀、乐于奉献、富于耐心的学生作为帮扶者,并给予他们一些政策倾斜,对于表现好的帮扶者,给予奖励和表彰。

5.优化网络资源,加强文化课基础课程补习

充分利用校园相关网站、博客、微博、QQ群等网络资源,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上传精品课程、考试资源,开展网上答疑等,并适宜、适时、适量的开展对少数民族学生所学科目的补习,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对文化课的基础建设。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通过征求学生意见,相关部门协调处理,学院专门为学生开设补习课程,对数学、英语等基础弱、听课难的科目,老师加课、放慢语速、放慢教学速度,力求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6.关注思想动态,发展党员和培训骨干相结合

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对形势政策了解透彻,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有较高的认同感,对党和政府以及处理各种复杂国际关系的能力表现出高度的信任和信心。因此,时刻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两会方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做出正确的指导。本着“以少带多”的原则,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将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吸收进党组织来,利用他们进行民族生的管理,促进学校民族学生思想文明建设共同体的形成。

7.“严”字当头,民族学生也没有特权

了解、掌握了有关民族政策,在管理过程中就要体现一个“严”字,强调民族平等。因生活习俗的不同给予民族生适当照顾以体现民族政策,但不意味着将照顾范畴无限制拓展。在学习、生活、公益活动、社会工作等方面,对民族生尽可能与汉族学生同等对待。无原则的政策照顾、倾斜优待,只会助长被照顾对象的依赖、懒惰心理,使其他民族对少数民族学生产生歧视心态,不利于民族生的健康成长。

8.明确目标,做好职业生涯指导工作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2-0036-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5. 02-018

[本刊网址]http://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专门化的教育活动。面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新形势,党的十报告鲜明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公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明确要求,确立了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成长的根本遵循。

一、文化多样性之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的特殊影响

(一)在物质层面文化上

1.生存生境的偏远、闭塞。与汉族相比,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多分布在高原、山地、农区、牧区,这些地区基本处于偏僻、边远和闭塞之地,而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大多来自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这种难与外界交流的生存生境造就出民族学生普遍较为封闭、安逸、保守的心理特质,一旦跨人大学,远离熟悉的生境,走向竞争更为激烈的陌生环境时,民族学生就表现为视野比较狭窄,与人交往也较为被动,常常感到孤立无援,他们的心理定势及心理平衡被打破,代之以大量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产生失意、压抑、沉默寡言、心理封闭等不良心理,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不自觉地滋生出自卑、嫉妒、不满和抵触情绪。

2.经济类型的相对落后。少数民族经济类型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由于经济类型的单一、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而上大学作为一种高昂的投资,高额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进一步造成民族学生家庭的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高校最主要的经济贫困弱势群体,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上大学不仅带来了生活的艰辛,更使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这些学生常常会出现两种表现:第一,因交不起学费而滋生自卑感,增加了精神压力,主要表现为恐怕被人看不起,畏缩不前、悲观失望,不敢与人交往,不愿参加社会活动;或陷入抑郁、苦恼之中,容易形成抑郁型人格,出现某些精神病症状,严重的甚至导致自杀等。第二,看见有钱学生高消费感到不公平,出现不平衡乃至仇富的不良心理,表现为不同程度地对同学排斥、对家庭不满、对社会抱怨等情绪,而且还可能因极端仇富而诱发系列偏激行为。

(二)在协调层面文化上

1.民族语言的排抗效应。一般说来,一个民族总有它独特的语言――母语,很多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与教育,母语思维单元联系网络已在大脑中形成,并保持着高度备用状态,而由于母语排抗效应的现象,尽管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母语与汉语双轨应用的双语制教育普遍存在,但任何一门外语,不管你学得多么好,只要你在本民族生活,那就只能是辅助工具,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使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虽然不成问题,但在大学阶段全面接受汉语教学、系统掌握专业课程就出现了一定难度,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不自觉地将汉语言首先转化为本民族语言进行理解,通常表现出思维缓慢、理解片面、题意不清、用词不当等状况,这无疑会对他们各方面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造成学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2.风俗习惯的独特多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以非强制性的手段协调着该民族的生产与生活。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习俗方面会出现一定的适应困难,在进入大学的初期会表现得分外突出和强烈,直接地影响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少数民族学生不得不做出日常生活习俗的部分改变以达到与主流文化的融合,这种改变必然带来民族学生心理上的痛楚,因为这是对学生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的一种冲击;风俗习俗的差异还带来民族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摩擦、障碍,以至于表现出敏感、回避、恐惧,不自信,以少与人交往甚至不与人交往的方式来寻求自我保护等,使交往的范围狭小,容易造成心理封闭,甚至形成人格分裂,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在指导层面文化上

1.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文化价值观是民族成员所共有的对事物的基本评价体系,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导致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少数民族学生总是会潜意识地把本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和认知结构作为认知依据开展生活、学习、交往等,从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一旦进入到大学,从熟悉的民族文化地区走到日新月异的主流文化社会中来,就使自己处于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两种文化强烈碰撞的交汇点上,而成为社会上最敏感的群体之一。其实对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认同汉文化并非是同化于汉人的过程,而是“认同与反叛的双重过程”,两种文化客观存在的差异以及对差异的主观认知必然会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在的和外在的心理冲突,表现出自卑或自傲、困惑、焦虑、抑郁、攻击性、人际关系障碍等心理问题,对其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生涯发展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2.民族教育的距离。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知识、教育与发达地区及内地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尽管大都是家乡的佼佼者,但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享受降分录取政策步人精英荟萃的高等学府的,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普遍表现出知识基础较差,汉语熟悉程度和灵活运用不够、对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适应困难、对教师授课难以准确地把握和吸收等诸多弱势,但最终仍然要按大学的统一标准进行教育评价,这无疑给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找不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造成知识掌握不到位,学习成绩跟不上,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自卑感、失落感和孤独感,心理变得焦虑、紧张甚至抑郁,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退学、逃避等倾向。

(四)在情绪层面文化上

1.民族认同上出现了冲突。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要迅速地适应、融入到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中去,然而他们内心尚缺乏一种对汉文化真正的心理认同感;另一方面,在与主流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母文化,使他们认识到保护和发展自我文化的紧迫性,这种文化认同上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冲突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学习及习俗等方面均出现较长时期的适应困难,出现不同程度地回避、不自信、恐惧等交际障碍,他们更愿意与本民族的学生交往,交往范围比较狭小。

2.国家认同上出现了困惑。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外敌对势力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我国青少年思想和文化的西化、分化渗透,特别是妄图利用宗教、民族问题分裂我国民族地区,而民族学生由于偏远、闭塞的生境影响,接触面较狭窄,加之一定程度上受本民族宗教思想的影响,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比较缺乏,因而抵御外来不良思潮影响的能力较差;对社会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等缺乏理性的分析,容易滋生怀疑和困惑;关心国家进步,关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但对全球一体化、世界局势、党的民族政策等世情、国情又缺乏了解,以至表现出消极、淡漠、排斥心理,因而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出现两难情绪,造成民族学生的心理困惑。

二、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实现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的思考

(一)正视文化多样性,在教育理念上倡导尊重与平等。尊重文化差异,各民族文化不分优劣、一律平等;尊重民族学生已养成的个性化的心理特征、人格品质;以平等的态度教育不同民族地区的学生,调动民族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根植文化多样性,在教育环境上营造良好的多元文化氛围。学校要有意识地优化、创设具有多元文化理解气息的学校教育环境,让民族学生从心理上感受到自己处于一个相对接近的民族文化生活环境而快乐与幸福;同时,也可激发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学生的自信心,调适民族学生的情绪状态,培养民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立足文化多样性,在教育策略上创新工作思路。

1.创新学习内容,倡导美美与共,树立民族学生健康的民族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研究,不但要融人多元文化知识的教育,养成学生美美与共的心态,去理解、尊重、欣赏主流文化及他民族文化,积极促进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间、民族学生与民族学生间的交流,努力消解彼此间的排斥心理;还要融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国家乃民族生存之本,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

2.重视民族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微观分析,进行差异性的人文关怀,帮助民族学生树立乐观自尊、热情宽容、自信开朗、主动积极、认真独立的良好心理素质、人格特征,引导民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科学、规范地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一是充分认识民族院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基于多元文化差异的特殊性要求,重点探索如何让民族学生能够敞开心扉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主动寻求帮助,实现心理需求;二是配备一支拥有多元文化素质的心理教育、咨询与辅导专兼职教师队伍,对民族学生开展理解性的服务与诊疗,真正践行人文关怀;三是尊重各民族学生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人格特征,开辟少数民族学生的专项咨询,有效疏导、化解、矫正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心理健康教育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3):89.

[2]冯刚.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服务和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5):5.

[3]郑非.大学文化对“90后”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对策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2):130.

[4]吴锡改.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与针对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5(11):56-59.

[5]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43,Ill-114,196-201.

[7]蒋敏.主流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调适面面观[J].贵州民族研究,2010(6):173.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 和谐警民关系; 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079-01

一、 和谐警民关系

1.警民关系。警民关系是指警察在打击、预防犯罪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各种警务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在我国则主要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职责和执行公务活动中,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通过一定的途径与相关团体或公众个人建立的权利、义务和人际关系。

2.和谐警民关系。“和谐”,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其一,指包含着多种元素的组合,而不是单纯的一种元素,即所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其二,指相组合、相联系的各种元素保持着平衡状态;其三,认为“和”能促使新的事物产生、生长,即所谓“和实生物”。“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实质上反映的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协调、完整和合乎规律的持续发展的存在状态。所谓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和谐警民关系就是指人民警察在实施打击、预防犯罪和服务群众等各种警务活动中,与人民群众形成的平等协作、互动互惠、共同发展的关系。

二、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应坚持几个原则

1.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具体表现为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生产以及待人接物诸方面的活动方式和禁忌、喜好等。各民族都十分珍视自己的风俗习惯,往往把别的民族对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或歧视看作是对自己民族的尊重或歧视。注意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须前提也是一把关键钥匙。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任何民族决不能因为本民族风俗习惯与其他民族不同,就轻视、歧视甚至侮辱其他民族,也不能以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要求其他民族去效仿,更不能要求别的民族尊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不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2.尊重少数民族。民族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不同的宗教又归属于不同的民族,同一宗教也会跨越数个民族,有些民族几乎是全民信仰某一宗教。所以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民族性,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民族的生活与文化是多层面、多视角的。不仅支配着这个民族的思想感情,而且宗教组织、宗教礼俗还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婚姻家庭、人际交往和生老病死。

3.学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凝聚着人们长期实践所获得的知识。从语言上既可以看到该民族现在的社会、文化特点,又可以看到该民族历史上的某些特点。不同的民族往往具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则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特点。一个民族往往将自己的历史和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种种经验即文化都凝聚积淀在自己的语言中。

学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是作好边境群众工作的钥匙,是沟通少数民族的感情,建立信任感的工具和桥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民警如果不通地方民族语言或方言土语,就会给群众工作造成诸多不便,甚至难以开展工作。只有学会使用当地民族语言,做起群众工作来才得心应手,才能与群众沟通。因此学会使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应视为民警的基本功之一。

三、 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尝试

1.重视民族节日开展警民关系。民族节日是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内容,又是民族风俗习惯的集中表现。少数民族地区公安机关及民警要充分重视少数民族节日在公安群众工作中的作用,民族节日是开展公安群众工作的好时机。

同时,民族节日是了解民族特点和民族心理的活教材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特点和民族心理,是民警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必备知识,而民族节日较其它民族活动来说,更集中更多样和更突出地表现了民族特点和民族心理。一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其来源、历史、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宗教、崇尚、禁忌等,都可以从其传统节日中窥见一斑。节日期间,各地开展的歌舞、戏曲、文体活动以及其他文化艺术,体现了民族的习俗、传统、爱好,好似展示藏族民间文化。每当民族节日到来时,要积极主动去拜访、慰问、祝贺和参与。

2.处理因利益纠纷引发的应坚持心里疏导。当下,因为利益纠纷尤其是公共建设引发的时有发生,而这些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纠纷,这些纠纷的解决,从根本上要靠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但在具体解决的过程中,尤其是当由来参与解决时,一定要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即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导向,克服影响民族团结的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平衡,培养积极健康的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心理素质。

在利益纠纷引起的中个体和群体都会受到自己熟人、朋友、族人狂热民族情绪的感染,以致失去理智使整个群体更加义愤填膺。对此情况不能热处理, 更不能用武力压服,只能耐心说服,在说服教育中疏导者临场说话的用字、语气至关重要。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在实现了心理沟通、情感共鸣之后,还应注重提高各族群众的理性认识,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武装群众,做到入情入理、情理交融。

3.立足自身岗位职责,切实规范各种非警务活动。当前.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参与非警务活动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不仅占用了有限的警力资源,而且也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成为影响警民关系的重要因素。

其实,在很多少数民族群众的心中,公安机关及民警就是他们心目之中的正义及为弱者伸张正义的力量。而一旦公安机关与民警参与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迁移安置等这些利益纠纷,少数民族群众就会对公安机关及民警产生比其他政府机关更大的怨气、抵触情绪,更可能把问题复杂化。因为他们认为本该主持、伸张正义的“正义之师”不但不帮助他们,而且要打击他们。所以在处理与少数民族相关事项,尤其是处理利益纠纷时,公安机关尽可能别参与进去。

为此,各级公安机关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向党委政府多汇报、多沟通,宣传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阐明利害关系。使党委政府慎用警力,减少非警务活动。要严格界定警务活动与非警务活动的界限,规范警力使用审批制度,严格警力调用程序。建立健全警力使用责任追究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警务活动的干预,切实傲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出警有据。对公安职责边缘的非警务活动,要坚持“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有利于提升公安形象、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的原则。慎重对待,依法处理,既不能一推了之,让群众抱怨,又要防止因处理不当而引起群众的误解和质疑。

参考文献:

[1] 张辉.民族风俗习惯与公安边防群众工作.武警学院学报,2004年8月第20卷第4期.

[2] 张辉.边境少数民族习惯法与维护边境社会秩序的关系.武警学院学报,2005年4月第21卷第2期.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7

一、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简述

《加拿大百科全书》中指出,加拿大多元文化大致有三种含义:其_,指_个具有种族或文化异质特征的社会;其二,指族裔或文化群体之间相互平等尊重的观念;其三,指1971年以来加拿大联邦及各省推行的政府政策。

      1.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和多元文化教育已经实施了30多年,其效果突出:1990年,加拿大被联合国发展计划组织评为首位最适合“人类生长”的国家;1995年世界银行评估加拿大的人均财富占世界第二位;994一1997年联合国连续将加拿大评定为人类发展指数占世界第_位的国家。

      2.人们普遍认为,加拿大综合国力的提升是其多元文化政策和多元文化教育取得实效的最好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教育作为自己研究和学习的对象。从加拿大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文化背景原因看,历史上,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等土著是唯_拥有土生土长文化的加拿大人,他们在加拿大生活、繁衍已有几万年,土著以外的其他人都是后来移居加拿大的。17世纪末18世纪初,大量英国和法国移民来到加拿大,他们堪称这片土地的新的开拓者。最初,在殖民统治时期和联邦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印第安人遭到屠杀、驱逐和隔离,加拿大统治阶层对其推行的是同化政策,后来还提出了同化的途径和理论。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政策和理论并未能奏效,相反却引起了民族冲突和摩擦。印第安人没有被同化,并且保留了他们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这种情况逐渐使加拿大统治者明白,同化其他民族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越推行同化政策,引起的矛盾就越激烈,于是加拿大政策发生转变,即从同化转向多元化。

      3.可见,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确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体化落空后,才在20世纪60、70年代提出并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加拿大历经了“盎格鲁一致(Anglo—conformity)、“熔炉论”(Melting—pottheory)、“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pluralism)才最终走向了“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

      4.从1971年10月8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联邦政府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到1988年《加拿大多元文化法案》通过,多元文化才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为加拿大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

为了确保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实施,加拿大政府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主张尊重不同文化,多元文化教育也就成为加拿大社会、家庭和学校的义务和责任。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促进人们的相互了解。当今,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已成为加拿大社会内部关系的指导原则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已成为社会各层制定政策的法律基础,并保障了多元文化理想转化为加拿大公民的一致行动。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及为此而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他们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来源,而且是为了让社会成员特别是学生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了解未来的加拿大社会仍然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从而树立起消除种族歧视和民族偏见的信念,以便和睦相处地面对加拿大的建设。

从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式上看,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它寓于一切正规与非正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和行为中,更趋向一种社会生活化了的教育。在加拿大,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教育层面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宏观教育政策或计划、社会组织开展的频繁的教育活动,以及鼓励人们去适应社会的多元文化现实环境、意识环境等方面。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显性教育,另一方面在于课外环境氛围中的隐性教育。在教材的编写上,努力编写出了比较全面反映加拿大的种族及其文化和地区差异的教材。在课程中融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教会学生以_种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看待、分析事件和形势,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养成尊重、欣赏多元文化的习惯,培养学生适应和参与多元文化社会的能力。除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之外,家庭也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这种全方位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大大推动了各民族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土著印第安人教育的发展,调整和缓和了民族矛盾、保证了国家的安定和繁荣。故有人称多元文化教育是加拿大的“治国之本”。[5]

从多元文化教育的模式来看,加拿大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教育管理权在省和地区一级。这样,多元文化教育也就由10个省和3个地区所设的教育部执行、管理、监督,学校财政开支主要来自地方税收或拨款。所以,虽然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直接影响了各省各地区的多元文化教育,但由于移民结构的不同和地区特点的差异,多元文化教育在各地的118

侧重点很不_样。因此各地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贯彻程度和实施质量是有差异的。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在形式上虽无统_的模式,但内容无外乎包括了这样一些类型:

1.    双语教育,即官方语言教育,规定加拿大全体学生包括少数族裔学生都要接受英语和法语这两种官方语言的教育。它是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拿大的中小学、乃至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种族特定教育,是保存特定少数族群文化的教育,目的是通过非官方语言教学使少数族裔了解本民族文化遗产,保持原有的文化。这种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在教育过程中常根据学生所具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认知方式、文化特征和家庭背景等内容调整教育计划。

3.    跨越文化障碍教育,又称多文化间教育,目标是帮助各个群体之间增加平等意识,超越文化障碍,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中发挥其各自的作用。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是培养人们在多元文化社会生存的态度,在熟悉和传承本族文化同时,了解和应对其他多种文化环境。让学生从小就对不同文化有良好的接纳心态。

4.    问题定位教育,是帮助那些既不会英语也不会法语的新移民及其子女借助本民族母语来学习_门官方语言和生活技能的模式。这是引导新移民进入主流文化生活方式的极其重要的途径。

具体到学校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上。多元文化教育计划是许多学校的标准课程表的_部分,学校以游戏、电影、讨论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了解本族文化与欣赏其他文化,培养多元文化心态,健全公民意识。政府还制定了各种计划来促进多元文化的开发研究工作,挖掘各民族的历史与文献资料,编写各种多元文化课程教材,并在大学设立从事多元文化研究的教授职位。[6]加拿大的学制和学校种类也体现了多样性。加拿大主要有三种学校:公立学校、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学制是8年小学,4年或5年中学,以及3年到4年的高等教育。不管哪种学校,都执行多元文化教育,因此在普及教育中,学校都能很好地贯彻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同时也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高等教育中多元文化教育突出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教学计划和管理中贯彻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同其它教育层次_样主要由各省和地区政府负责,因而各省和地区的高教管理体制有所不同。经省政府特许成立的大学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有权制定入学标准、确定专业和课程设置、提出毕业要求、进行财务和人事管理。由于各省和地区的民族成分、文化传统的差异,因此高等教育体制都体现了本省地区性和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特色。教学计划和管理都充分展现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下的多样性和优越性。在_系列的教学安排中,各省和地区的高等院校都力图具有特色,在竞争中谋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所带来的丰富内涵自然被各高校米纳和汲取。高等院校为了提高教育管理效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纷纷采取了一些横向联合和内部挖掘的措施。许多高校,如皇后、西安大略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不仅在国内建立了教学基地,而且在国外也设立教学点,实现了以现代化手段出口加拿大教育的目的,大力拓展国际教育市场,吸收国际留学生。政府也将招收外国留学生,将输出教育产品和服务视为国家教育产业的_项要务。而推广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必然要推广具有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和理念。(2)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重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重视采用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在加拿大的小学、中学阶段就开始要求,进入高等教育中,双语教育显然是一个加深和强化过程。在具体实施双语教学中,加拿大高校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了多种教学法,有的针对母语不是官方语言的学生,还有的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目的语及文化。双语教学成为高等院校必不可少的课程,而内含的双语文化成为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核心。在高等教育中多元文化教育计划成为许多学校的课程表的_部分,借助强大的资源平台,高等院校经常开展各种学术会议,展览、文化节和论坛以加深加拿大人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从而树立起消除种族歧视和民族偏见的信念。

二、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多元文化并存与以跨文化教育为主流是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民族教育之间的相同之处。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民族教育_样以少数民族教育为对象,尽管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的演进与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过程不同,但发展到当代社会,二者均注入了相同的新鲜血液。在多民族国家,要保持传统文化,必须使多元文化并存,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又必须进行现代跨文化教育。这是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民族教育最主要的共性,也是全球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_。

“多元文化教育从种族与文化、传统与革新、丰富的历史遗产和财富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视角,结

合人们在当地、国家乃至全球不同层面上的关心,构成_个包含认知、情感及道德等的多维度的教育体系。”[7]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在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教育的关系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曾有国内的知名学者将加拿大和中国多元文化教育的两种模式形象地比喻为“西方马赛克”与“中国大花园”。[8]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的经验表明,政府在教育行政制度、立法和经济方面给予的支持保证了多元文化教育的顺利进行;课程改革及各种措施的实行推进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双语教育的实施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不同民族的了解和合作,培养了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积极态度及多元文化意识。[9]

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目标启示我们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时,要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合作,最终实现多元文化社会的稳定、繁荣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是多民族国家实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这_观念的阐述,对指导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是有意义的。从教育对象来说,我们把对少数民族的教育称为民族教育,然而对少数民族的教育不一定就是多元文化教育。如果我们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的教育仅包含主体文化(汉文化)教育内容,而欠缺其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内容,那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就不是多元文化教育。相比加拿大,以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演进历史来看,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的因素是在解放以后出现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出发,主张一切民族的平等自由,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把“愚民的与奴才的教育方式”予以彻底消灭,而代之以“普及的、人才的”教育;把那种“点缀的、施舍的、伪装的、模仿的、孤立的”民族教育,代之以“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的,为少数民族所有、所享、所治的教育”。M]坚持尊重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历史等文化遗产,发展各少数民族教育方面的进步性,并努力促成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尤其近20年来,国家多民族地区采取了“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原则,并从民族地区各民族自身的特点出发,在文化大讨论的氛围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多元共存”的共识,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与跨文化课程的发展成为主流,从而把民族教育的发展纳入现代化教育的轨道上来。我国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教育给予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精华传播以相应的位置,通过深入挖掘并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促进了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与传承,增强了文化自信,推动了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适应和平等交流,进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

为了更好地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首先,我们要在思想上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认识到汉文化之外的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尊重其存在的价值,鼓励保持和发展其文化。其次,积极地推进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是对所有人的多元文化教育,可以有针对性地、有步骤地进行。一方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要实行少数民族特色的教育,保持和发展其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同时也要进行汉语的普及教育,使少数民族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诸方面中。另一方面,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交界或多民族杂居地充分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人们认识到各民族的特色与不同点,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互相学习,加强交流,促进民族大团结并形成统一的民族向心力。此外,对广大的汉族人民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通识教育,使其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就学校教育而论,它仍是推行多元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是多元文化教育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借鉴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教育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做到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尤为急迫:我国的学校教育缺乏主动应对多元文化的观念,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缺乏对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交往能力。这里就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又保持民族性,提以下两点建议:

1.    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

要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就要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在教学中,在注重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这些知识、能力背后的民族文化价值。在课外活动中,学校应通过各种健康的民族文化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此外学校还要联合家庭和社区,共同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操。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要求学校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力,并以此培养

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进而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文化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民族文化,并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理解。

首先,学校教育要为此做出努力。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开放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对他人敞开胸怀,去倾听不同意见和观点,去容忍不同的立场,去了解不同文化价值系统;也让学生对自己敞开胸怀,去挖掘自身的潜能,去开展自己的创造力。具体的运作方式,就是个体跨文化运作能力的培养,即培养一个能够来往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个体,其认知、情意和行为特质都不限于任何一种文化,而其个人的文化能力则在多元文化中不断地成长和发展。

其次,学生具有自主权。培养跨文化运作能力,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使他们获得适应本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全球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态度,让学生能够在多样的途径中做出选择,在多元的观念中做决策。

再次,开展双语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应该解决的是相互隔绝的语言教育问题。如果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社会语言学等不同学科的观点出发,双语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可以形成语言的内部转换机制,并能使学生从其他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观点,从而给学习者提供相应文化的感性认识,使语言的符号在与其文化的适应中,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

在注重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应该重设教育评价体系,因为教育评价既是教育活动的一个环节,又反过来对教育活动具有导向功能,它按照_定的教育标准来评价教育过程、教育行为和教育结果,引导教师和学生朝着教育目标的方向努力。教育评价,作为对教育活动的具有导向功能的_个重要环节,必须体现多元的评价理念,这是由教育评价的特性和功能决定的。我国传统教育评价面临的_个问题就是:评价程序中存在_定程度的文化偏见。测验是评价的一种方式,我国教育评价采用的许多测验都存在文化偏见现象。比如说,某数学测验中包括了_定比例的运动方面知识,女孩的得分可能比男孩要低,这不是因为女孩的数学能力要比男孩差,而是因为她掌握的运动方面的知识太少,限制了她对题目的理解。这里存在的是一种性别文化偏见。又比如说,现在盛行的全国性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对于那些第二语言是俄语或其他语言种类的学生来说,他们要通过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相较于第二语言就是英语的学生,难度系数就要大一些,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要多一些。这也是一种文化偏见。部分学生由于性别、民族、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地域等特征,在评价中受到不公平的评价,甚至可能会受到冒犯。特别是在一些教师自编的测验中,由于一部分教师自身多元文化意识薄弱,在编制测验时,没有考虑到测验内容是否会对一部分学生造成不公平,这部分学生的文化被排斥、压制在了测验之外,未受到关注。这种不公平的评价或冒犯一方面会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基于学生所得成绩推导出的结论其有效性也比较差。因为这种带有文化偏见的测验并不能反映学生真正的水平,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或学习不用功,而是因为他们所具有的文化不适应该测验,相对于测验所关注的文化来说,这部分学生具有的文化是一种异质文化。当然,测验中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是很难做到的,只能尽可能体现公平,体现多元文化评价的理念,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多样文化。那么,评价如何才能在各文化间都有效,或者说在评价过程中如何克服文化偏见呢?从评价主体来说,首先,要有一种意识,即多元文化意识。教师作为一种常见的评价主体,其多元文化意识的建立和提高参考文献: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中同样有陈规陋习。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中都会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应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而应当进行

[1] [2] 

具体分析。总体上,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上较先进,大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先进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坏。

    看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而应以对民族团结、对经济文化发展、对国家统一、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为标准。凡是有助于民族团、有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和发扬。凡是有害于民族团结、阻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不科学的风俗习惯,应对本民族群众说明害处,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改革。改革某些风俗习惯,主要依靠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提倡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学和文明的新习俗。

    (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应当被合理的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在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观上历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调控作用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习惯法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同意或默许来使其具有双重效力,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义和秩序的基础上,国家可以做出适当的变通,实现少数民族内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运行国家法律是个复杂的过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强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适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去吸收和认可一些有益的习惯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制定法来代替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等方式,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实践中,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效力的承认须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特殊事务上,可以对习惯法有选择性地优先适用。对那些既符合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又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习惯法,可以优先适用。

    结论:

认真看待民族风俗习惯,涉及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关系,重视和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向着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范文 下一篇:虚拟现实的优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