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工作管理问题

时间:2022-07-28 05:34:31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工作管理问题

[提要]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学生实施“三自”教育的主体力量。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可通过增强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促进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干部工作管理;问题与对策

本文系安徽省专业带头人培养资金项目(编号:2008-143-2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4日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学生实施“三自”教育的主体力量,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学校工作开展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工作得以落实的具体组织者、协调者。学生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如何,对学风建设、班风建设及学生的各项工作开展影响极大。如何做好学生干部工作,是摆在高职院校所有学生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自身及其培养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些还带有普遍性,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干部自身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这无疑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探讨的。

(一)无法兼顾学业和工作。有些学生干部,天天很忙,今天开会策划这个活动,明天准备举办那项比赛,后天又穿街走巷,登门拜访,谈“生意”,拉赞助。这种积极开展各种学生活动的精神是可嘉的,但是,有的人误以为当学生干部就是要搞活动,谁搞得活动影响大、规模大,谁就是优秀的学生干部,则是十分错误的。因此,一些学生干部开展活动很多,自己学习却很少,成绩逐渐下降。这些学生干部在同学们心目中是缺乏威信的,也是不适宜做学生干部的。

(二)功利思想严重,缺乏奉献精神。还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当“小干部”,只愿意当“大干部”。他们热衷竞选学院、系部的主席、副主席,有时甚至投入不小的成本来“竞选”,而不愿意当班上干部,特别是不愿意做学习委员、生活委员这种“官小”事多的干部。有的学生干部,喜欢搞轰轰烈烈的“大”活动,而不喜欢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为同学做些实事、小事。显然,这些人当干部的目的,恐怕不是想为同学服务,而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比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甚至只是为了综合测评的加分而已。这种学生干部也是为广大同学所不满的。

(三)缺乏领导技巧和个人品质。更有极少数学生干部,与老师关系很好,但与同学关系一般;成天围着老师转。更有甚者,个别学生干部误把老师对他的信任,作为指手画脚的权力,颐指气使,官腔十足,忘乎所以,影响很坏。这不仅有损老师的声誉,而且败坏学生干部在广大同学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种学生干部,更是全体同学极其反感的。

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问题的归因分析

固然大多数学生干部是品学兼优的,上述现象只是少数,但也要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一些学生干部没有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没有正确摆正自己的定位,也就是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学生干部。

首先,是学生。既然是学生,就应该践行学生的本分,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学生的本分是什么呢?评价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呢?是学习。这里,学习是广泛的,既包括现代科技的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又包括思想道德的学习、文艺体育的学习;既包括理论上的学习,又包括实践中的学习;既包括自己的学习,又包括同学间的学习。不言而喻,大学生的学习主要还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思想道德的学习。我们开展学生活动,固然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一种载体、一种形式,但并不是最主要的;而且,即使活动本身,也要把知识性和思想性融入活动之中,才能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起到促进自己和促进同学们学习的作用。那些为活动而开展活动,甚至以牺牲自己或同学们的学习而开展活动,则与学习这个中心背道而驰,也违背了学生的本分。

其次,是干部,是学生的干部。既然是干部,就应该履行干部的使命,做一个合格的干部。干部的使命是什么呢?是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学习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培养学生成才这条主线,协助老师,带领同学,服务同学,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是组织协调能力,而且要培养自己认真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也就是要在工作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做干部。很多情况下,这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而实现这些目的。因此,组织活动就成为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种重要的手段,但绝对不是唯一手段,更不是目的本身。如果把开展活动作为干部的目的,把开展活动作为评价学生干部的唯一标准,那就是手段与目的颠倒,是本末倒置。

最后,是学生干部。既是学生,又是干部,两者不可分割。因此,如果只顾自己学习而不顾服务同学,这样的人可能是合格的学生,而不是合格的学生干部;如果不顾自己学习而专搞所谓的活动,或者只为自己的私利,这样的人既不是合格的学生,也不是合格的学生干部。此其一;其二,是学生干部,而不是社会上的干部,因此不能染上社会上一些干部的不良作风,不要变成脱离同学、高高在上、只对老师负责、不对学生负责的干部。

总之,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是干部,最后是学生干部。他们的作用是,服务同学,提高自己,奉献学校。这样的人,就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欢迎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

三、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学生干部并不是学生官,学生干部不应该也不能够是身份的象征,不能拿以炫耀于人,更不能带有捞上一些东西、得到一些好处的功利思想。学生干部应该是也只能是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公仆,必须做到无私奉献、不计报酬、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这是作为学生干部最起码应当具备的思想认识。不关心、不考虑、不维护同学们的利益,却在为自己打小算盘的,那还叫什么学生干部呢?因此,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应当牢固树立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的观念,无论何时何地,始终把关心同学、服务同学、帮助同学放在第一位,不计较个人得失,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有奉献精神。

(二)增强学生干部工作的责任感。总的说,就是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密切地联系同学,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地说,这种高度的工作责任感集中体现在:一是要有强烈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要从有利于集体、有利于大局的角度出发,如怎样有利于加强班级学风建设,提高班级凝聚力等,绝不能对班级中不良现象(打牌、玩游戏、睡懒觉等)不闻不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是要注重反馈信息,尤其是不利于集体和同学的事要及时向辅导员反馈;三是要从同学的角度出发,贴近同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做他们的贴心人,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情况,帮助同学们解决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负担,帮助他们进步,急同学之所急,需同学之所需。

(三)教育学生干部要妥善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能否把学习和工作安排妥当是衡量一个学生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学生干部应该正确协调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因为学习好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更是学生干部的首要任务,只有学习搞好了,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自己的工作,也才能在同学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使同学信服于自己,听从自己的领导,也才有可能形成更强大凝聚力的集体。而现在在我们的周围,往往有许多学生干部,他们过多地将精力放在自身的工作上,而忽略了学习,以至于在期末考试中挂科,这样的学生干部不论其本职工作干得多好,都是不合格的。另外,现在在学生干部中也存在有一些人,只是顾着学习,把工作晾在一边,到最后一走了之。这种行为也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学生干部同样是不合格的。

(四)引导学生干部要注重学习、总结,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学生干部要“多看、多问、多做、多思考”,要虚心地向老师、向各位师兄师姐和同学们学习、求教,既要掌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形式与内容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分清主次,学会“弹钢琴”等一般工作方法;又要在开展具体的学生工作和活动中,学会讲究方式方法,懂得全面组织调动人财物、协调上下左右各方关系、及时沟通思想与信息、理顺情绪和凝聚人心的艺术,并通过各项实际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善于总结、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五)引导学生干部要严于律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要起到模范和榜样的作用。学生干部在各方面都做好表率,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带动其他同学。这样,无形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也调动了同学们勤奋向上的积极性。有了这股强烈的上进的劲头,我们开展学生工作就一定会得心应手多了。

(六)教育学生干部要树立全局观念,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工作关系。学生干部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像一部机器,每一个零部件都在发挥着它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只有当这些零部件相协调相一致了,这部机器才会运转得更快更好。试问,一个没有全局观念,没有向心力,没有凝聚力的团体,它的战斗力能有多强呢?它的基础必然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是经不起风刮水流的。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服从大局的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要互相协调、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团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七)引导学生干部建立并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学生干部顺利开展工作必不可少的。大学学生干部的主要人际关系类型有个体人际关系和群体人际关系,前者包括上下级关系、同学(普通同学、干部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后者包括班级人际关系、宿舍人际关系和社团人际关系等。学生干部应遵循平等、诚实、守诺、尊重、宽容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知己知彼、寻求和发展共同点、乐于助人、学会赞赏、懂得宽容、有幽默感、正确批评和讲究语言技巧等方法,建立并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八)教育学生干部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剖析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正视不足,勇于接受上级的监督和同学们的批评及意见,做到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不足,达到“批评――团结――共同进步”。

以上这些,是笔者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相信,大学期间同学们这段学生干部的经历,对于今后更好地成长成才都是大有帮助的。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做人与做事并重,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

主要参考文献:

[1][法]涂尔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7.

[2]刘云杉.国外教育社会学的新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2.12.

[3]庄西真.关系:一个学校社会学的分析框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

[4]常经营.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心理状态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上一篇:作业成本法在医药物流企业应用研究 下一篇:合并高校校区职能模式变革与分图书馆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