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细节 学会有效倾听

时间:2022-07-28 02:26:27

关注课堂细节 学会有效倾听

课堂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课堂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中每个细节的落实上。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生命智慧的光环;细节虽小,却是生命的智慧创造。只有欣赏细节、关注细节,学会有效倾听,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使地理课堂魅力无穷。

一、关注“亮点”资源,融合预设与生成

学生课堂上的一些“意外之举”反映了其探究心理和创造性思维,其中不乏可贵的、积极的、创新的生成因素。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用心倾听、敏锐捕捉和善于引导,充分发掘其中的有价值的东西,选择适当的问题以恰当的方式把“意外之举”当作“课眼”,并利用这意外的动态生成资源引导教学,使课堂在动态生成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就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为课堂增添亮色。

例如,讲黄河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我们如何治理黄河?课堂上学生围绕着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几个学生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为了让学生对治理黄河的方法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将他们的答案归纳后写在黑板上,同时问道:“还有没有其他答案?”这时,我发现教室的后排有一位男生举手,于是我请他回答。他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回答说:“将黄河‘几’字形部分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他的声音尖细,说话时一本正经,他的回答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哄堂大笑。这时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想当飞行员,别人问他,如果飞行过程中飞机没油了怎么办?小男孩说:“我会赶快跳伞。”别人哈哈大笑,说:“像你这样的胆小鬼还想当飞行员呢?”可是小男孩很委屈地说:“我跳伞下去取燃料再来开飞机。”于是我没有指责、嘲笑那个男生,也没有制止他发言,而是让他继续发言,说出自己这样想的理由。

果然,这位学生的回答确实是经过了认真思考。在表扬这个男孩有大胆设想的同时,我话锋一转说:“假如全班一半的学生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有的学生立即提出:“我不同意这样做,我们都知道黄河的一大贡献就是提供水源。这样做的话,家乡的工农业用水和日常生活用水就会紧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由此全班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师生均受益很大。

二、关注“误点”价值,在纠错中提升思维

地理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其中学生的错误就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学生也正是在不断地犯错、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学生的求异心理往往是创新的开端,是极其珍贵的,必须细心呵护。学生的求异心理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稚气,探究的结果也不一定正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使他们从小就获得敢于质疑和求异的自信和勇气。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有不同意见时,应持一种大度、欣赏和鼓励的态度,要耐心倾听和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

例如,在学习经线和纬线的知识时,我给学生出了一道趣味性思考题:有一架飞机从赤道上空起飞,自西向东飞并保持方向不变,能不能环绕地球一圈?如果这架飞机自北向南飞并保持方向不变,又能不能环绕地球一圈?问题出来后立刻有孩子举手说:“老师,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不管飞机怎么飞,都能环绕地球一圈。”他的回答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我没有急于指出这位学生的错误,而是利用多媒体动态模拟了两次不同的飞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飞机自西向东飞能环绕地球一圈,因为指示东西方向的纬线是圆圈;飞机自北向南飞不能环绕地球一圈,因为指示南北方向的经线是半圆。学生们恍然大悟,这就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经纬线和方向的认识。犯错本是达到真理的必然环节,在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表达真实的想法,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思维过程,从倾听中发现问题,顺势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思维,才可以帮助学生补上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缺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别人听自己讲话乃是人所共有的一种基本需要。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不断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忠实的“听众”。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大胆发言,最大限度地在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倾听,是一种理解。有人说,教育就是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还是一种等待,给孩子机会,不随便打断孩子,也不轻易作出评价,让他们把话说完,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创幸福。

上一篇:一道高考数学题的物理方法解析 下一篇:守护心灵 拔节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