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网络经济·财富效应

时间:2022-07-28 12:54:29

新经济·网络经济·财富效应

世纪之交,跟着美国网络股的飘升,在我国,网络股同样成为1种“时尚”。1些人运用“新经济”、“财富效应”等概念,在“网络”、“网络段”中大做文章。眼下,这股风潮虽已经呈着落趋势,但在这个进程中所张扬的1些观点并未患上到深刻探究,因而,有必要对于有关问题作进1步的探讨。

1、新经济与网络经济

二0世纪末,在美国经济延续一00个月摆布增长的违景下,美国的1些经济学家认为,延续经济增长的主要导因,是新1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立异以及金融自由化、经济全世界化等新的经济因素,并用“新经济”来描写由这些因累所引致的经济新裕局。

作甚“新经济”?不同的经济学家因钻研角度不同而认识不尽相同,大致可概括为4种:

其1,强调“新经济”是以新1代的高新技术革命为基础并由此引致的经济运行以及经济发展新格局,其中,新1代高新技术包含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生物工程(特别是基因工程)、航天航空技术、新材料等等。

其2,认为“新经济”是以新1代的高新技术革命、金融立异以及金融自由化和贸易全世界化等为基础的经济全世界化新格局。

其3,提出“新经济”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引致的经济新格局。

其4,主意“新经济”,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格局新变化。

不论国外人士的认识有多少差别,有1点是清楚的——迄今尚未有人能够准确地界定“新经济”的内涵以及边界。

“新经济”作为1种经济现象,在世纪之交就引发了许多中国经济学者及其他方面人士的关注。在这个进程中,1些人简单地将上述第4种看法运用于中国,1方面认为新经济就是“网络经济”,“现代”的内涵就是互联网,有了“网络”就有了现代出产力,没有网络就没有现代出产力,因而,要构建新经济,提高经济以及企业的质量,就应“建网”、“上网”、“触网”,除了此以外,别无出路;另外一方面强调,“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既然在美国互联网以其年产值已经占第1大产业的地位并继续快速增长(其实,这1判断是不正确的),那末,在中国鼎力创立网络公司、网站以增进网络经济的快速成长也是必然的。另外,他们还罗列了美国网络公司的上市数量、市值增长速度等数据,强调在中国,网络经济、网络公司和网络股等等也都有着不可估计的发展前景,乃至主意热炒“网络股”。

笔者认为,互联网作为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的1个主要组成部份,对于于扭转厂商以及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处理方式、市场交易方式、商务运作方式、业务操作方式、内部监管方式和居民糊口方式、政府部门的工作方式(包含监管方式)等等,都有着极其首要的作用,为此,对于这方面的技术开发以及利用,应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注重,并应予以鼎力推进。然而,其中也有1些首要问题值患上关注。

一.互联网自身并不是就是出产力。作甚“经济”?作甚“出产力”?经济是由出产、贸易、服务等各种经济流动以及经济瓜葛有机关联所构成的整体格局;出产力是出产物资产品(或者提供劳务服务)的能力。在经济运行以及出产力发展中,信息有着极为首要的作用,这是无可置疑的,与此对于应,互联网作为1种快速传递信息的工具,在提高经济运行效力、增进出产力发展中,也有着极其首要的作用(为此,咱们强调应充沛注重发展互联网)。然而:

第1,尽管在现代经济中,1些西方经济学家将“信息”列为继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以后的1个出产力要素。但这只是强调“信息”在构成以及发展出产力中的首要性,既不象征着“信息”可以取代其他出产要素而成为惟1的出产要索,也不象征着“信息”自身可以出产制造物资产品或者直接解决经营问题。正如人们可以说,没有信息就没有出产力,但人们没法说有了信息就有了出产力。因而,信息只是出产力以及经济运行的必要要素,不是充沛要素,更不是充要要素。

互联网作为快速传递信息的载体,对于于人们打破地域限制、国界线制快速地传送以及取得信息,其功能的首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信息传送再快、信息取得再及时,也只是信息,在没有资本、劳动、技术以及管理等要素的作用下,毫不会转变成“出产力”,更不用说‘信息垃圾”之类的问题了。

第2,互联网可以快速地实现各种交易,例如,商品交易、资金划拔以及结算等,从而将引发交易方式的变革。但迄今为止,在技术上能够解决的问题仅限于交易手续方面,而交易对于象(商品以及劳务)仍是需要通过具体的配送系统(或者服务)才能投递用户,而大量非标准化的产品、价值低的商品或者需要用户直接用感官进行辨别的商品,仍难以在网上办理交易手续。因而,1方面互联网所解决的只是交易手续问题,并不是完全的交易进程;另外一方面,互联网解决的只是1部份标准化商品的交易手续问题,而非1切商品的交易手续问题。

第3,网络可以为办公自动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提供1个便捷的资料、档案、数据等方面管理的手腕,从而为管理效力提高提供有益的前提。然而,网络自身不是企业管理流动,也没法接替企业管理进程。真实的管理流动以及管理进程,仍需由企业的管理人员来完成。

显然,互联网的功能是有限的,不能将其过分夸张,更不能将“新经济”仅仅归结为互联网上的经济流动。

二.互联网并不是等于高新技术。现代高新技术包含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生物工程、航天航空技术、新材料等诸多方面,IT只是其中的1部份,不是全体。即使在IT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也首先是电子、通信、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互联网只是1个依靠于现代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所树立的信息传送以及办理交易手续的网络状平台。现代电子技术10现代通信技术+idea=互联网,这1公式表明,1旦离开了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互联网所剩的就只有idea,并无多少高新技术可言。

三.“网络经济”只是对于在互联网长进行信息传送以及办理交易手续等经济流动的概括,不是对于所有经济流动以及经济现象的概括,因而,它绝对于不象征着可以取代农业、工业、商业、

交通业、金融业等各个产业而成为惟1的产业。不但如斯,“网络经济”仍是由众多产业支撑的。

1个值患上注意的问题是,有些报导上说,一九九九年,美国互联网“产业”实现的产值达五000多亿美元,“成为名不虚传的第1大产业”。这1概念是不许确的。其中,所谓“产值”,并不是互联网所出产,仅是在互联网上办理交易手续的交易额。略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依照GDP统计法子,1个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只能按其净收入(即增值额)计算。而不能按其销售额计算。据此,互联网的“产值”不应当按其力、理手续的成交额计算,而应当按各个网络公司的收入总额计算。如若假设网络公司能够从网上力、理交易手续的交易额中取得二%的收入,则五000多亿美元的交易额也仅有一00亿美元摆布的净收入,而这些收入,在美国各产业的净收入对照中,几近排不上甚么名次。显然,互联网“产业”就其净收入而言,在美国,绝非属“名不虚传的第1大产业”。

2、网络经济与网络公司

跟着电子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功能将进1步提高,当今大量的信息传递、商贸交易、银行业务、证券投资等流动,将通过网长进行,因而,互联网有着广阔且优良的发展前景。鉴于这1前景初露端倪,1些赶潮人纷纭筹集资金,在短时间内,蜂拥树立了几万家甚至几10万家网络公司,由此,提出了1个“网络经济”与“网络公司”的瓜葛问题。

笔者认为,互联网作为快速传递信息以及实现交易流动的渠道,1方面有益于降低信息本钱以及交易本钱,提高经济效力,改善服务质量;另外一方面,有益于完美企业的内部管理,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以及投资结构,增进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对于各企业来讲,树立与互联网相连接的网站是10分首要的。然而,是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树立网络公司,或者者是不是需要在国内树立几万家甚至几10万家网络公司,却值患上当真研讨。

从公司经营中的财务收支情况来看,在市场竞争中,1个公司生存以及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有着足够的收入来知足其各项开支的需要,收入不足或者入不敷出的公司,早晚是要关门倒闭的。

各国网络公司的收入来源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是交易收入,即通过网络直接出售信息、资料或者提供有偿咨询服务等;2是收入,即在B—B、B—C中,协助厂商销售产品,从中取得费或者销售手续费;3是会员收入,行将某1部份网络服务,履行会员制,会员需缴费方能入会,网络公司则按期或者不按期地向会员提供规定的服务(包含信息服务);4是广告收入,即吸引厂商在互联网上刊登广告,网络公司依此向厂商收费。

网络公司的财务支出主要由4项内容形成:1是装备、通信路线、力、公用房的购买或者租用费用;2是人工即聘请各类人材的费用;3是资料i信息、办公、公关、税收等费用;4是广告费用。

尽管各网络公司的idea定位不尽相同,但有1点却是相同的,即费用支出较“硬”(即必需付出),营业收入较“软”(即未必必定有)。因为费用支出较大(在中国,兴办1个范围不大的网络公司,大致需要投资几10万元至一00多万元;其每一年运行费用大致在一00万元摆布),而收入至关有限,所以,不论在中国仍是在其他国家,绝大多数网络公司都处于亏损状况,有盈利的网络公司寥寥无几。引致这类状态的缘由比较繁杂,从中国情况来看,笔者以为,下述情况是值患上注重的:

第1,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不等于网络公司的发展前景。因为投资量较小,且没有太繁杂的技术问题,只需1个idea加之几10万元甚至一00多万元资金(用于购买或者租用装备与通信路线等),花费1个月摆布时间,从无到有,兴办1个新的网络公司或者网站。所以,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受“网络热”的感化,在全国蜂拥出不计其数个网络公司或者网站。各网络公司兴办者对于其主旨以及目标均信誓旦旦,但其真实取向大致有5:1是将发展网络经济作为1项事业,将兴办网络公司作为1种“创业”行动,筹备为此付出努力以及代价;以获取未来的市场及回报,2是将兴办网站或者网络公司作为交换信息、改善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增强市场竞争力等的1个首要手腕;3是将兴办网络公司或者网站作为1种投契交易的对于象,随时筹备以高价将网络公司或者网站出售给别人,以获取高额出售的“回报”;4是将设立网络公司或者网站作为1种“时尚”或者装点,以表明本厂商没有后进于“新经济”或者新潮流;5是将“建网”、“触网”、“上网”等作为1种题材,以利于股票炒作。

因为网络公司或者网站为数众多,每一1网络公司均需像模像样地证明本身的价值,因而,运用各种方式拉客户、通过各种媒体作广告以扩展知名度等现象应运而生。在这场竞争中,原本就有限的客户群,或者者被分割为众多小批客户,从而难以到达任何1家网络公司的范围经济最低线,或者者使客户感到莫衷一是而退出“需求”行列。由此,网络公司堕入了这样1个怪圈中:为了扩展客户以及知名度——增添资金投入——投资成效不理想——再增添投资,其结果是,费用上升而客户及收入并未随之有效增添,公司处于延续亏损状况。事实上,目前几近全体的网络公司都在“打损耗战”,只要能到达盈亏平衡点就属优越者(且不论有没有盈利)。对于至关多完整自傲盈亏的网络公司或者网站来讲,恐伯用不了过长时间,就

将因难以保持生存而关闭。

第2,网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诸多因素的支撑,一样,网络公司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社会前提的制约。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至少有3方面因素制约着网络公司的业务发展。

其1,收入水平。网络用户以上网为条件,为此,费用(计算机等装备费用以及上网费用)以及时间就成为制约用户的基本因素。在现今中国前提下,能够买患上起计算机并付患上起上网费的个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至关有限,因而网民要从几百万人增添到几干万人甚至上亿人尚诗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上网费用的降低。

有人认为,那些只为厂商服务的网络公司日子会好于些。确切,大多数厂商不像居民那样盘算费用,但在各类中介机构互相竞争的市场格局中,网络公司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他机构都几近已经提供过了。对于厂商来讲、1方面接受网络公司服务而“挤走”“老火伴”是不是必要是值患上当真斟酌的;另外一方面,究竟有多少事情需要网络公司来提供服务或者者网络公司能够给厂商提供多少特殊的服务,也值患上斟酌。

其2,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网络公司或者网站的运行、有着较高的经营本钱,为此,需要有至关的经营收入来支持。我国网络公司或者网站的收入主要期待商家广告、销售信息、提供商品销售的中介服务等等。但受目前的电子技术限制;与传统方式相比,网络服务在许多方面尚未真正取得显明的市场优势。例如,与报刊、电视等媒体相比,网络缺少便捷的优点,网民又极少是为了看广告而上网的,为此,厂商大多不愿意在网站上刊登广告(这是致使曾经经热炒的“点击率”在短时间内失去其商业热门的主要缘由)。再如,商品销售,在B—C的方式中,虽有1些消费者从网上购物,但商家发现配送本钱太高,同时,绝大多数消费者也发现网上购物缺少足够的实感性以

及选择性,因而,在国外除了汽车、标准产品等有限种类的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尚未有胜利的案例。

其3,信誉系统的完美程度以及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誉系统至关不完美。绝大多数居民迄今缺少最基本的个人信誉概念,许多厂商的信誉记录也不能使人满意,更首要的是,全社会的信誉体系并未有效树立,要扭转这类状态恐非短时间,由此,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零售、电子商务(如B—B)等等,要在几年内在各相干产业市场中盘踞主要地位,绝非易事。

毋庸赘述,网络经济从而网络公司的发展,毫不可能超出我国经济社会糊口的现实前提。

3、网络股与财富效应

在追逐网络经济的“浪潮”中,我国股市呈现了1种使人难解的现象:哪一个上市公司“沾”上互联

网,那个公司的股票市价就快速上扬。为了从理论上解释这类现象,也为了“激励”投资者斗胆购买网络概念股,1些人从国外“引进”了股市财富效应理论。如今,尽管当初热炒的网络股价格已经显明回落,股市对于网络股的指望值也大大降落了,但所谓的股市财富效应理论仍被用以解释“新经济”概念股及其他热炒的概念股。

从见诸各报刊的文章来看,“股市财富效应”的内在逻辑大致可表述为3个要点:其1,每一只股票的价格均是由该股的未来收益以及收益水平抉择的,因而,“新经济”概念股、“网络股”的市价上扬,象征着股市已经将这些产业或者企业的未来收益提早到现期分配;其2,既然股市已经将“新经济”或者“网络”产业及其企业的未来收益提早到现期分配,那末,也就象征着对于这些产业或者企业在现期创造财富的能力(如盈利能力)不能简单以现期的财务状态为根据(由于这些产业或者企业的“实际”财富数量大于其财务报表上的资产数量及盈利数量),而应以其发展前景(即未来收益的现期分配)为根据;其3,既然这些产业及企业的股价上扬是由其未来收益的现期分配所引致的,所以,1方面这类股价上扬是有现实经济基础的,不会造成“泡沫”,也不属“泡沫”范畴,另外一方面,这类股价上扬有益于增进投资以及消费,扩展内需,为此,在政策上应采用踊跃的态度,予以支撑。

在此,笔者以为,有几个问题值患上深刻探讨:

一.股票市价与未来收益是1种甚么样的瓜葛?首先,在传统的股价计算公式中,股价等于预期的未来收益除了以利率。以此为据,似乎股票市价是由未来收益抉择的,但这类“似乎”,即使不讨论其漏掉了“利率”因素,也忽视丁“预期”这1症结因素。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讲,“预期”不是盲目料想,老是树立在起初的经济糊口基础上的。这类真正的经济糊口至少包含:具体产业及上市公司创造财富(包含盈利水平)的历史事迹、现实状态以及发展前景等。因为投资者没法准确地掌控某家上市公司的未来(事实上,任何人、任何机构均没法准确地作出这类断定).因而,掌控历史以及现状,以此为基础进行“预期”。拥有抉择性意义。显然,离开了“预期”及其真实基础来讨论“未来收益抉择股价”是1个误区。其次,在现实糊口中。预期的未来收益,只是抉择股票市价的1个因素。抉择股价的因素,在大类上,可分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以及自然等六类,其中,“经济”又可分为宏观经济因素、产业经济因素、上市公司因素、股市供求瓜葛、轨制政策因素等众多方面。恰是由于股价是由众多因素综合抉择的,所以,全世界各国股市的走势,从历史进程上看,没有1个是相符上述传统计算公式“规范”的;也恰是由于股价是由众多因素综合抉择的,所以,仅以“未来收益”来讨论股价是远远不够的。

1个值患上思考的问题是,在“庄家”运用大量资金哄抬“新经济股”或者“网络股”的进程中,谁能说清楚这是1个“套”、1个“局”,仍是1个寻求“未来收益”的行业?

二.财富分配到底是现实的仍是观念的?股市交易自身其实不创造价值。股票买卖、股价变动,就财富分配而言、产生的最多是入市投资者的财富在买方以及卖方之间的再分配。在这个进程中如若斟酌税收、交易手续费、过户费等因素,则买卖各方的财富总量非但不会增添反而处于逐笔减少状况中,即1部份财富被财政、券商、交易所等分走了。从年度来看,这类财富的减少,1般可通过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予以填补。在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数量较大时,投资者的财富总量可能增添,反之,则减少。这1系列现象说明1个最基本的道理,财富分配是1个现实经济进程,即只有现实的财富,才能加入现实的分配。但是,股市财富效应却告诉人们,可将未来的收益用于现期分配。这不免使人发生3个疑难:

其1,“未来”是什么时候?是三年、五年后,仍是八年、一0年后,或者是三0年、五0年甚至更长期以后?不管是中文仍是外文,“未来”1词均指今后至关长的时间,并没有准确的时间界线。既然如斯,那末,到底是将“未来”多少年的收益用于现期分配?继之,既然未来的收益已经被现期分配掉了,那末,未来年份的股市价格又是将什么时候的收益用于分配?谜底只能求助于“未来”的“未来”,结果只能是不断地“寅吃卯粮”,必将有1天没有“卯粮”可吃了,股市登时崩溃。这是股市的正常运行态势吗?其2,未来收益的具体数量是多少?咱们假设,“未来”的时间界线是肯定的(例如五年)。那末,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可用于分配的收益有多少?因为财富分配事关各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所以财富数量相当首要。然而,迄今没有哪个主意财富效应的人告诉过投资者“未来收益的具体数量”究竞是多少?他们所说的只是“很大”、“巨大”、“不可估计”等等。这类数量概念,对于投资者只有观念上的刺激意义,并不是现实可患上,因而,从实际分配效果来看,与“很小”、“无比小”、“极为小”等并没有实质差别。

略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晓得,收益与风险是1对于孪生姐妹。主意股市财富效应的人,为什么不当真地告诉人们,未来的高收益是与未来的高风险并存的;股市财富效应的对于应面是股市风险效应?这1现象自身值患上深思。

其3,未来收益通过何种机制用于现期分配?未来收益是在未来的经济流动中创造的,这恐伯没人有疑义也没有可扭转,那末,未来才创造出来的财富(收益),如何能进入现期分配范畴?咱们迄今未能真实地解决“时间隧道”问题,如何能够到“未下世界”去,将其收益拿到现期进行分配?主意财富效应的人,没有告知咱们,咱们也无从患上知,但有1点是清楚的,即在经济糊口中,不论哪一种财富分配,其对于象均是现期的财富,而非未来的财富。

显然,“财富效应”给投资者提供的是1份“观念大餐”。但这1“大餐”能否从“观念”转为现实,取决于未来经济流动的实际成效,而非取决于股市价格高下,更非取决于“财宫效应”理论的张扬。

三.股价上扬是不是有益于刺激需求?最近几年来,在股价快速上扬时代,人们可以看到这样1些现象:1些获利的投资者,在消费场合,出手非凡;1些投资者从股市获利后,将1部份资金转入实业投资;1部份上市公司趁股市上扬,高价发行新股(包含配股),等等。这些现象似乎都证实了股价上扬有益于扩展投资需乞降消费需求。但是,这些现象并不是1个完全的进程。

1个简单的问题是,这些获利的投资者、上市公司等等,其扩展投资或者扩展消费的资金从何而来?对于获利投资者来讲,他所以获利,是由于他在股价较高时将持有的股票卖掉了。既然圾票是卖掉了,必有买方,所以,获利投资者的资金来源于购买其股票的投资者。上市公司高价发行新股,其售股资金来源于购股投资者。由此,问题转到这些购股投资者是不是因购股而引致需求减少。

购股投资者因购股而引致的需求减少,大致有两种情况:直接减少以及间接减少。所谓直接减少,是指投资者因将资金用于购股而在1段时间内使自我的投资需

求或者消费需求减少;所谓间接减少,是指投资者因将资金用于购股、减少存款等金融资产而引致的他方投资需求或者消费需求减少。因为缺少对于购股投资者投资需求或者消费需求情况的调查,因而,咱们没法判断股价上扬时代购股投资者的需求是不是直接减少,但间接减少却是清楚的。1个基本动向是,每一当股市高扬、投资者或者从银行提款或者减少银行存款,将资金转入股市投资。在这类场合,本来通过存贷款机制提供给工商企业或者投资项目的资金减少了,与此对于应,这些企业或者投资项目的投资需求和由此引致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减少。在这个进程中,以总量计算,很难说股市高扬能够刺激经济运行中的总需求增添。

上一篇:学好用好“三个代表”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下一篇:搜索引擎营销,B2B企业的财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