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细节之美

时间:2022-07-28 12:10:22

摘 要:纵观大班初期孩子的作品,呈现出的更多的是整齐划一,没有童趣,没有生动活泼的感觉,但是大班孩子却特别渴望能表现得与众不同,以及得到别人的认可尊重,这是因为他们社会成就动机更显性化以及心理需求所决定的。本文通过对细节修饰在大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的探索研究,使孩子在感受、学习、表现细节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的体验,掌握更多表现的技能,提高欣赏评价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审美素质。

关键词:幼儿教育; 细节; 修饰; 美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114-002

一、关注孩子的美术活动引起的思考

1.活动中孩子的语言和行为

进入大班后,孩子有了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他们往往在午餐后,下午离园前,选择安静的美术活动,一画就是好几张,但是……

镜头1:哇,宽宽,你画的这个飞机好漂亮,这是怎么画的啊,我的怎么就那么难看啊!

镜头2:喂,小雨,你能再帮我画一个蝴蝶吗?他们都说我画的蝴蝶不好看。

镜头3:滔滔把没画玩的画揉成一大团,扔进垃圾桶,并撅起嘴说我画不好,不画了,我讨厌我的画……

2.活动中教师的发现

发现1:活动前期作品的感觉之统一。大班前期美术作品仍有整齐划一、平板的感觉,缺乏童趣。甚至会混淆是谁的作品,因为经常出现构图色彩等处理方式很唯一,画面效果很接近。

发现2:活动中孩子表现的自信之低。有些孩子会在画纸前坐很长时间,然后就等教师的提示。有些甚至就一直看着别人画,等别人快画好了,然后进行完全模仿。或者不断地向教师或同伴请求帮助,我想画××,但是我不会……缺少自我的尝试和创作,很多时候只是重复别人的东西,作品缺乏自我的意识,自我的情绪感受。

发现3:活动后评价时孩子的期待之高。孩子看着被赞美被表扬作品时的眼神透露出他也渴望自己被同伴和教师认可,当他们没有被赞美时情绪低落。

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大班孩子的这些行为?我们可以怎么解决呢?

3.深入了解大班孩子的心理特点

特点1:正面认可性。大班的孩子心理接受和承受能力都大于中班时期,他们在不断得到正面的鼓励和表扬之后,会更加刺激着后续的学习活动,也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可。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技能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是一种正面的思想的迁徙。根据他们自身的需求进行知觉刺激活动更好的贴合孩子的心理想法,能得到孩子的主动性的配合。

特点2:动机明显性。他们的社会性的动机不仅仅停留在兴趣上,小年龄的孩子我们不断的从兴趣上去进行引导,用各种各样有趣的形式让孩子进行感受,孩子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后变得浓厚,作品的表现也在提高着,孩子的成就动机也在同伴和教师的不断赞美欣赏中萌发着,到了大班,成就动机越来越显性,在心理上越来越希望得到尊重,得到赞美。当有对比,有评价差距的时侯,孩子会有心理落差。

特点3:行为能动性。动机带动行为,他们也希望完成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并希望活动中取得好的结果,超过他人。

二、设计活动。

1.潜——细节美的渗透

在幼儿园环境中,我们有意地改变了些许布置,关注孩子对细微变化的敏感性。孩子平时特别关注墙面的布置,经常会看有没有什么变化,有没有什么通知,孩子在这几天中都发现了一些小秘密:家园栏的墙上多了几张有印花的纸。再转身,在评比栏中双数的名字栏里多了点荧光绿颜色。装饰的很精美的杯子也出现在美工角中,美工角的顶上是墨绿色飘逸的纱布。墙壁上有服装类的图片,但是领口等有不同的装饰,图书架上摆放着《视觉大发现》,《找不同》等书,从每天接触的生活大环境入手,营造出细节无时不刻在与我们亲密接触的氛围,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发现细节的存在,寻找细节的不同,利用环境的创设,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加深感性的认识。

2.浮——细节美的深入

孩子身处这样的环境,对细节有了较多的认识,但这些知识仍是零星分散的,他可能意识到衣服的领子的变化能带来新鲜的感觉,也可能通过比较两个作品的不同意识到细节装饰的重要性。但是孩子不能把这些认知进行归纳提升,同时每个人对细节感知的角度,感知的程度,感知的表达都呈现出不同。

教师发现差异性,深入了解幼儿。如何进一步提高对细节的认识?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关注?教师应把有关细节的信息进行组织,进行详尽的阐述,帮助孩子把感性的认知进行归纳,进行分析,帮助孩子从构图上、物体的单个造型以及作品表达意境上入手,了解细节存在的重要性。

3.升——完整的细节建构

从孩子需要成功的动机出发,寻找突破点,在环境中渗透着细节美,不断的引导孩子感受,同时我们在思考:如何积极有效的引导孩子进行学习修饰细节,掌握修饰的要点,进一步的感受细节修饰带来的视觉冲击?这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感知细节美,从生活中以及艺术作品中寻找细节的展现。其次通过对比感受修饰细节的重要性。在整个学习创作中,通过各种形式、材料以及情绪上的体验和操作,加深对细节存在重要性的认知,使孩子有一个更好的表达的方式。

三、实践与操作

1.充分的交流和分享是学习修饰细节的前提条件

我们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孩子需要多少时间去完成作品,孩子需要多少空间去完成作品?不同的内容给孩子留一样的时间么?孩子是需要足够的时间,需要足够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作品,年龄越大越需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思考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可以进行修饰的细节,让孩子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挑战。孩子在过程中能发现很多的问题,教师重要的是引导他去解决问题。

2.直观形象的方式是进行修饰细节的重要手段

我们尝试采用四个很直观的方法,边尝试边完善。

2.1部位移动式。这个方法很适合解决动作表现的单一的问题。(图1)把小熊的手脚,耳朵等进行分解,并贴有吸铁石,利用吸铁石的特性,通过移动手的位置来表现欢迎、端东西等不同的动作。移动和弯曲脚来表现产生后抬腿、前踢腿的动作。请孩子体验操作,有了直观的深刻的体验便会顺利的进行画面的表现。这也为后期的连环画或故事的创作打好基础。为了分辨前后动作的变化,甚至可以准备两套操作材料,不同的色彩,一是移动前,二是移动后,尤其是耳朵等小面积的部位的动作变化(图1)。

上一篇:引导学生想象 提高语文素养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写作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