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物中毒 八成因为误服

时间:2022-07-28 08:18:31

儿童药物中毒 八成因为误服

仔细阅读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用药的向导。据调查显示,13%的家长在给孩子服药前从不看药品说明书;25%的家长偶尔或从不关注服药的禁忌,如不应与哪些食物或药物一起吃;还有38%的家长在孩子服药后,很少仔细观察其是否出现说明书中描述的不良反应。

有些药物最好在特定时间服用,如抗过敏药应在睡前服,如果不阅读说明书,可能让孩子出现白天嗜睡等症状,影响学习。服用某些药物后可能出现腹泻等副作用,如果家长给孩子用药前没有阅读说明书,可能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此时擅自给其加用止泻药,很可能引起其他问题。

了解药物主要成分

大家到超市买食品时,都会留意成分表,但给孩子用药前,很多家长却不注意药物成分。感冒药和退烧药是最容易被家长忽视成分而用错的药。

退烧药的主要成分多为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很多感冒药也含有这些成分。如果孩子感冒发烧,需要同时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应先看是否都含有类似成分,不要自行叠加用,以免出现过量。

如果孩子以前服用过某种药物,且发生过敏反应,再次服用时很可能还会过敏,这时应及时咨询医生,选用合适的药物。家长带孩子看病时,一定要将孩子的用药过敏史、正在使用哪些药物等信息详细地告诉医生,便于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选对品种和用量

在药店,你可能因为发现治疗同一疾病的药物有很多种,不知道如何给孩子选择。其实,同类药分成人药和儿童药,儿童药还应根据年龄和体重有所区别。建议选择针对相应疾病的儿童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提示使用。

不可把成人药自行减半给孩子服用。你可能认为把药片一分为二就是减半,但这种做法并不能精确地将药物的有效成分减半。建议家长在选择儿童专用的药物时,应按照说明书的指导给孩子使用。

关注孩子的体重

家长往往会忽视体重对孩子服药剂量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儿童口服药会在说明书上注明两个参照标准,一是年龄,一是体重。标注的体重是这一年龄段的平均值。

如果孩子明显超过平均体重,吃药时一般参照年龄标准。比如一个6岁的孩子体重为30公斤,已经达到10岁孩子的水平,但他的肝、肾功能还是6岁孩子的水平,如果超量用药,很容易使孩子肝、肾功能受损。这时应咨询儿科医生或药师,选择合适的用量。

即使是对同一个孩子,用药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医生给孩子开过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而发育期的孩子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调整剂量,保证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了解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服药前一定要了解其禁忌,如这种药能否和孩子常吃的食物同时服用,在不确定时应咨询医生。大部分药物不建议用牛奶、果汁等饮品送服,以免影响药效,或出现其他难以预测的后果。

如果用牛奶送服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牛奶中的钙可与它们结合成不溶性螯合物,从而影响吸收,降低药效。

选择不易开盖的药瓶

现在很多儿科的专科药使用了安全瓶盖,需要用力按一下才能拧开,这种包装能很大程度地减少孩子误服药物。但还有更多药物没有采取这种包装。因此,家长应把药放置在远离孩子的地方,如较高的柜子或他们不易打开的抽屉里。一旦发现孩子误服药物,要及时就诊,情况严重时要拨打急救电话。

上一篇:7个防癌新招 下一篇:改善乙肝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