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8 05:48:37

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探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传统教学方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区别,并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计算机教学;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37-02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讲授以实用、够用为标准,重点培养学生专业课程实践技能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通过多年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认为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以某个实例为先导,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对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对完成任务后应该掌握的知识加以描述,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任务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强调的是把知识点巧妙地设置在每个任务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传统教学方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区别

传统教学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然后通过机械地操练巩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的得到发挥,传统教学重讲轻练,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理论基础上,其特点是教师是施教者,是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是知识的灌输对象。而任务驱动法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发展而来的,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认知的丰体作用,强调从“学”的角度设计组织每一教学活动。重心落在“学”上。特点是改变了被动的学习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并非自始至终,学生有时处于接受学习状态,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主动的思考与探索。

三、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可分为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成果评价、反馈总结几个阶段,在各个阶段,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组织和引导,从而使教学过程可控、有效地进行。下面以“管理站点”为内容的计算机网页制作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作为例子,论述如何有效的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

1、任务的提出

任务是任务驱动的核心,提出任务是一堂课的关键,要求教师在课前设汁出科学、切实可行的任务,既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要能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专业知识水平。任务的要求必须描述清晰,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笔者在“管理站点”为内容的一节课中设计的任务是:在上一任务中,通过创建个人网站站点学习了使用Dreamweaver CS3新建站点的方法,创建以后如果需要将站点移植到另一台计算机上该如何完成呢?请学生讨论,老师总结从而引出本次课任务,本任务主要介绍站点的导出与导入方法。任务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思考并动手解决问题的兴趣,可让学生在分析探索中掌握该节课的主要内容。

2、任务的分析

任务提出后,先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问题,发表对每个问题的意见,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各个学习协作小组的或个人的不同理解,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学会思考、敢于创新、学会表现自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不但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认知的过程,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完成任务

在分析任务之后,学生就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着学生操作过程,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针对学生完成任务中发现的问题适当指导。比如在“管理站点”为内容的课中,学生在导出站点时,在文件面板中没有看到导出文件,该怎么办?学生对站点进行导出、导入、编辑上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从而影响完成整个任务的进度。此时,我就进行巡视指导,时刻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必要时可进行演示操作,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掌握管理站点的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的小组会较快完成任务,教师此时可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成果评价

在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组织同学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等。教学评价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工作,既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下一步工作的启迪与规划。在实施教学评价时要注重科学性、灵活性和及时性,对大多数学生要肯定其当前的进步,采取鼓动激励的方法:对少数确有突出成绩有较大发展潜能的学生要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提更高的要求,使之发现不足,振奋其拼搏精神;而对于个别后进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发现其有利因素,多引导,多激励,使之树立赶超别人的信心。通过评价总结,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充分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5、反馈总结

这是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为教师,这是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教学过程,进而可以研究总结教学的得失;作为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反思学习过程,归纳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中,在学生完成管理站点任务后,笔者会挑选几组人员让他们阐述实现过程,并说明在这过程中哪个步骤较难操作、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然后让另一组学生对其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如站点的导入、导出和编辑等,小结管理站点的步骤。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从完成本小组任务过程中经过思考获得知识,还能从小组互评过程中,从其他同学的观点中得到启发。小组互评完成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点评时教师应着重阐明各个小组操作中可供其他小组学习和借鉴之处,指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供大家参考。这样的分析与评价, 使学生从不同途径中获得的知识,得到复习巩固,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特有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所学的知识能够得到应用,并在应用中得到巩固。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时,要重视任务的设计,好的任务才能起到良好的“驱动”作用。要仔细分析教学目标、统筹兼顾,精心思考,这样确定出来的任务才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技能、领悟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到了应有的引导、帮助、释疑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浅议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下一篇:浅议规范小学书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