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非语言性沟通的应用

时间:2022-07-28 05:29:28

儿科护理中非语言性沟通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的128例儿科住院的患者,使用非言语交流沟通的方法来进行沟通,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请出院后的孩子与他们的父母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孩子们与他们的家长对护理技术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非言语沟通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使用适当的非语言沟通,能够促进护理工作,从而形成和谐的关系。

【关键词】非语言性沟通;儿科;护理;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0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20-02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儿科护理比成人要更加复杂,沟通是儿科护理实施的必要条件。沟通分为口头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以传统的观点来看,在护理工作中,应该主要是口头沟通,而非语言沟通是近年来才发现的,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明显大于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不经常使用语言来说话,而是使用动作、手势、眼神、接触、面部表情等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和预期的方式进行沟通[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我院128例儿童患者,男75例,女53例,年龄在8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5岁。无语言能力的有68例,有语言表达能力,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情60例。针对儿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进行详细分析调查,128名家长中,有3%的文盲,小学教育占15%,中学48%,中专30%,大学4%。

1.2方法

1.2.1仪表和身体的外表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人际吸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端庄稳重的外表,平易近人的态度,优雅、训练有素的行为,不仅构成了外表,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病人一个良好的印象。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相反,打扮怪异、不修边幅、蓬头垢面,势必会引起公众的蔑视,导致儿童产生不安全或不信任的感觉。现在很多医院产科和儿科的护士,通常是粉红色的,因为它是温和的,象征着温暖、和谐的色彩,孩子出生后,这种美丽的颜色,有助于平息孩子的情绪。

1.2.2面部表情的应用护士的脸是他仪表和行为的集中体现,对儿童的心理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护士面带微笑的服务,使孩子们有愉快和安全的感觉,从而缩短了护士和患者的距离。孩子住进医院,医院的护士用真诚的微笑,愉快的来往于病房中,孩子们会感受到温暖愉快。而对孩子来说精神慰藉比药物更好、更有效,相反,如果护理过程中,护士始终保持严肃的表情,让孩子感到不适,会造成孩子的恐惧甚至会拒绝治疗,从而延误疾病,不利于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形成[2]。

1.2.3眼神的应用在儿科护理中,由于年龄的差距,护士和孩子的眼睛的接触是很重要的,眼睛是灵魂之窗,他们可以沟通情感,双方表达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进行的。护士表示,通过眼睛的沟通可以理解孩子的病痛并给予同情,让孩子们产生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友好的目光变得更有意义,可以给孩子带来好心情,例如,在儿童注射治疗时,护士肯定和鼓励的眼神可以使孩子感到放松,更好的完成治疗。

1.2.4触摸的应用触摸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补充口头沟通表示关心、关怀、理解、安慰和情感支持的重要途径。如果孩子哭闹和烦躁,触摸可以使孩子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当孩子伤心害怕,触摸可以让其感到特别的温暖和安全。当孩子接受治疗时,抚摸着孩子的头、手等,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关怀和帮助,以消除恐惧和焦虑,对于孩子触摸是一种更有效的沟通形式。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婴儿经常得到温柔的,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更快,而且更加强壮,疾病恢复得也更快。缺乏搂抱和的宝宝会患上皮肤饥饿症,不仅健康不佳,而且情绪烦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1.2.5手势非语言沟通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无声的语言。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虽然他仍然不理解或无法理解你的话,不能明白你的意思。但他已经能够理解你的姿势。此时手势对跨越语言障碍沟通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表现出色的孩子,护士竖起大拇指,对其称赞。影响他人时,孩子们大声喧哗时,用手指压唇的手势比斥责、批评更容易被接受。这些小的动作将缩小和儿童的距离,让孩子们体会到护士给予的衷心爱护,所以就有一种安全感。护士也可以通过孩子们的手势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例如,用手指指向食品或者他们想要的东西。高兴地拍手。

1.2.6选择适当的语言沟通方式语言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信息传递工具,“良言一句三春暖”,语言是否表达的准确,会直接影响到语言的沟通效果。护士在儿童和他们的家人产生不良情绪是适当给予安慰和鼓励,它可以打动孩子和家长的心,对问题的解释和分析,能够让儿童和家长减少焦虑,提高他们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对于年幼的孩子,还可以添加一些非语言的沟通,如:外表、触摸、倾听等。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增强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沟通。

2结果

患者从医院出院之后,护士请求由他们的父母填写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家庭对于医院儿童护理技术的满意度为90.7%,满意的服务态度91.4%,满意度平均达到了90%。因此,大多数的家庭对于非语言沟通的儿童护理措施都表示了积极肯定的意见。

3讨论

在新形势下的人文关怀中,心理护理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在儿科临床护理的工作中是独一无二的,使儿科护理教学越来越难。因此,我们专注于护士与病人的护理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培训,使护士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为提升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需要提高护士的自身修养

3.1.1思想上热爱自己的工作,喜欢照顾孩子,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修养水平。对于这一特殊群体儿童的健康、疾病、保健等相关知识,应该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与急性患病儿童的体重、危险、疾病的发展,以及治疗及预后要十分的熟悉,而且应该有一个更强的可预见性。保持优雅的外形,优美的动作,以及对孩子的关注和自然的态度和亲切的表达,总是面带微笑的对待孩子,让孩子们接受治疗,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孩子,带给孩子一种信任感,始终是做一个好老师,例如儿童需要接受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护士应避免针头在孩子面前晃来晃去,让孩子们有强烈的恐惧感,并最终产生逆反心理,使治疗不能成功完成。

3.1.2行动上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应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把他们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当中去。要仔细看,仔细听,这是特别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婴幼儿而言,因为婴幼儿的疾病,其表现往往不够用言语来表达。婴幼儿的发病率高,病变的速度快,但婴幼儿不能告诉医护人员他们的感受,只能用哭,哭所以往往成为疾病和病变的早期迹象的形式表达。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娴熟的技术是儿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要求,儿科护士能够仔细看,仔细听,及早发现疾病的变化。如新生儿疾病往往是通过新生儿的吸入乳汁的精神反应的情况,以及哭闹,皮肤颜色,尿,睡等显示出来。儿科护士应善于观察,从细微的变化中发现问题,将其病理表现及时告知医生,并尽快能够帮助医生做出诊断,给予适当的治疗。

3.2良好的非语言性沟通能增加临床实践操作机会儿童与非语言沟通是一些护理专业学生实施护理操作中并不擅长也并不容易学习的:不注重儿童和他们家庭的心理状况,表情严肃,行为谨慎,穿着随便,动作缺少轻柔感。因此,患者或家属不愿接受实习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护理操作,所以减少实习生的技能培训机会。

3.3有效的非语言性沟通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非语言沟通可以跨越不同的语言障碍,可以使在一个特定的文化里,让人们能够理解和接受,他们往往比语言信息能够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感情,而且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护士将重点放在语言沟通技巧,而忽略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使用,从而影响护患沟通的效果,导致护理服务欠佳等投诉。近年来,护理在医疗纠纷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沟通是一门艺术,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在儿科护理实践中,护士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可以使护士发现病人的情况和问题,帮助护士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由于儿科护理的对象比较特殊,护士由于年龄的差异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有许多障碍。尤其是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一旦生病的话,父母都特别紧张,因为爱的渴望,常常表现出的情感,导致护士和患者之间出现了紧张的关系。护士与患儿的父母在沟通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沟通方式和手段,促进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缓和护士和患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

参考文献

[1]任峰.非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门诊学杂志,2006,6(22:492.

[2]唐晓丽,刘娅萍.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5:123.

[3]季爱琴,徐玲芬,谢波,等.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ICU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4:209.

上一篇:阻生牙拔除的护理配合分析 下一篇: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出血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