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时间:2022-07-28 04:16:20

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摘 要: 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未得到真正落实。作者结合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探讨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局限和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 地理素养 地理信息 学习能力

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逐步得到落实,但是传统的教学思想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那么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如何使新课程理念在地理教学中得到落实?笔者结合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就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一、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传统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难以理解和升华所学的知识,学生只能把视野局限于学校和教科书上,对世界的发展和变革都缺少必要的了解,即使高考的分数很好,最终也会被贴上“高分低能”的标签。

被动地接受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障碍,因此教师只能对其进行强迫式劝学,进而引起心理极度的逆反,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这种教育思想其实浪费的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时间和金钱,还有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自外向内形成完整独立人格、价值观、道德品质等,因此教学的根本目标不再是教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是教学生怎样学习知识,怎样利用知识来提升自身修养,怎样利用知识来认识整个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地理教师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从哪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

1.提取地理信息能力

地理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图片、材料、表格等,尤其是从图片中提取有用的材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因为这需要一些基本的素养。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地图,如海陆分布图、气候图、地形图、人口分布图、工农业分布图、交通图、等值线图等,当学生读图遇到困难获取不了地理信息,那么地理学习的过程将无法进行下去。

提取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需要花一定的时间精力去储备、复习、巩固地理基础知识。教师要花时间对学生细细讲解,同时要督促学生练习巩固。

提取的地理信息大致有最为基础的两类:时间,如我们可以根据某地的风向、气压状况、植被、洋流、河流的特征等来判断季节、月份、昼夜等信息。空间:如根据轮廓、经纬度及一些自然地理的特殊信息判断在哪里或与哪里较相似。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信息,如指导学生做综合题时,让学生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向材料寻找关键的信息。

2.分析地理信息能力

对地理信息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分析其原因要从多方面的角度。教材中的解释主要是人类的破坏植被,当地黄土疏松及夏季多暴雨,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成因呢?为什么黄土比较疏松,为什么夏季多暴雨?人为什么会破坏这里的植被?这里的水土流失与哪些地理要素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水土流失又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地理知识的一次重复、巩固和再加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这样的重复能够“温故而知新”,发掘地理环境内在的秘密,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归纳地理规律的能力

自然规律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地理知识博而杂,但各自又有着一定的规律,如昼夜和季节的变化、气温降水的变化、大气的运动、人口城市的分布、工农业生产的布局等。

在学习了大量感性地理知识之后,通过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判断、逐步推理,最终抽象出来的本质联系就是地理规律,任何地理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符合实际变化过程中每一个状况的特点。如地球公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为由近日点到远日点逐渐减小。可平时不少同学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却总是出现“近日点线速度大,远日点线速度小”的结论,这种结论显然没有概括出地球公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而只是提出最大和最小线速度值出现的空间位置,两个特殊点不能反映出公转轨道上每一个空间位置上地球公转线速度的大小和连续变化的全过程。前面正确的描述是符合公转轨道上各点线速度分布规律的。从实例中可以发现,两种答案有着本质的差异,同时在手法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学们可以从失败的过程中汲取一些有用的经验。

4.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分析判断问题,并弄明白问题的重要性及关键因素。

如在分析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时,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什么?要带领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针对具体的原因找措施,哪些是自然的因素,哪些是认为的因素,哪些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哪些因素是不能改变的但可以有一些预防措施的,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且就某一些可能具有争议的措施让学生辩论,老师从旁指导。

其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由于自身的知识和阅历不足,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答案差异较大,老师要注意对学生得出的结果仔细讲评,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综合的评价,多鼓励,激发学生思考意愿和兴趣。

5.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

高中地理新课程强调“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以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最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问题情境的设置和入题视角比较新颖,突出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考察,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要求颇高。通过教学实践,知识迁移在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对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习技能及综合应用能力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讲解内陆循环时,很多同学往往理解为内陆循环就是陆地内流区的水循环,认为塔里木盆地的水循环是内陆循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循环中不含内陆循环。其实,内陆循环是指降到大陆上的水一部分或全部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再降到陆地上的水循环。陆地内流区的水循环主要是内陆循环,降到内流区的水全部是来自内流区的蒸发而形成的水汽产生的降水;而陆地外流区的水循环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内陆循环,降到外流区的水有一部分是来自陆地本身的蒸发而产生的降水。所以,内陆循环发生在陆地内流区,也发生在陆地外流区,若不搞清地理概念的本质,仅仅从字面理解,很容易导致知识的负迁移,教师在讲解这类问题的时候要带领学生注意区分。

上一篇: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探索 下一篇:论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