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程现场管理 保证施工质量

时间:2022-07-28 12:44:17

加强工程现场管理 保证施工质量

摘 要 所谓施工现场管理,就是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对现场各个要素进行合理有序的组织和安排,使得施工组织变得有序和高效,有利于实现文明生产和文明施工,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因此,本文针对现场施工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旨在为今后工程施工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 现场施工 施工管理 质量

一般来讲,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十分明显,因为施工现场对一项项目工程来说,是工程建设的起点,也是工程建设最为直接的场所。所有施工人员运用相关技术手段,结合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完成某项工程的场地。然而,施工现场不仅仅是施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管理,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工程成本。对于施工现场来说,只要有施工必然会有施工现场,只要有现场,必须有科学的现场管理,这样才能提升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因此,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取得成功、建筑质量优异的有力保证。

现场施工管理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关这方面的要求诸多。从个人的观点来看,在工程施工中,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技术问题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就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出来,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特别是对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长及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洞悉具体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了然于心,以便做好各方面突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技术交底,可以使施工技术工人、工长熟悉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材料特性,共同提高技术操作、施工水平,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再次,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仅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作出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而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质检手段都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所以,必须做好技术储备,针对每一工序、每一施工工艺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质量验收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

二、材料问题

针对材料的问题,必须解决好材料的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材料供应。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二是材料采购。面对品种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三是材料分类堆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甲方、设计单位。把材料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四是材料发放。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

三、施工的问题

施工的关键是进度和质量。对于进度,原则上按原施工组织计划执行,但作为一个项目而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如,材料供应、设计变更等所难免,绝对不能模式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安排。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工序,严禁偷工减料,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检、联检。通过层层的检查,验收后方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四、人员管理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出来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怎样才能将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有机地结合成战斗力呢?首先,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职责分明但不失亲和力,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大家庭中的一员。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对工人要奖罚分明,多鼓励、多举办各类生产竞赛活动,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培养员工的凝聚力。其次,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一支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面对工期紧迫,技术复杂的工程,只有坚决服从指挥,才能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再次,针对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经济杠杆的手段,对人员管理必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五、资料管理的问题

一个项目的管理,除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区别,还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任何项目的验收,都必须有竣工资料这一项。竣工资料包含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等,都要求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归类存档。如有遗漏,将给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有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六、提高现场管理和安全意识

一是对所有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考试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考试,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能保护好自己。

二是工种交底及施工方案的交底,安全性工器具的防护要细致。所有的施工队人员经常使用的安全性器具,要求每个人都要具备,这样可以更好地妥善保护好相关的工具。

三是要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确立安全责任制、方案编制审查制度、安全考核制度等。

四是施工单位项目部要记录好安全检查,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制定一定的措施。

五是对临时用电、施工机械等进行验收记录,这样可以较好地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七、结束语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必须明白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物的组合,所以必须加强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专业及工种和岗位复杂众多,造成现场管理复杂,而施工现场的一切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人员去实现,所以要依靠现场的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参与管理,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上一篇:探析CLJE型超声波流量计在油田中的应用 下一篇:粉煤灰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