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探索新的学习方法

时间:2022-07-28 12:29:24

让学生探索新的学习方法

【摘 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共同关注并研究的问题。多年来,有不少的语文界前辈致力于此,并提出自己的实践真知及宝贵经验。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的语文教学方式的出现为我们指明了课堂改革的道路。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方法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复杂的双边活动。所谓课堂教学结构,指的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诸多要素在课堂教学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相对稳定的组合方式及活动序列。

对课堂教学这一复杂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传统的做法更多的只是从时间延续和活动内容连接方面去考虑,没能从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个系统着眼,妥善地处理教师与学生、目标与手段、手段与效果等各种复杂交织的矛盾,使之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就必须真正明确它们的内涵:

第一,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

第二,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

第三,探究。就是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同样,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人物、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主要包括:导入激趣――自主创造――合作互动――引探释疑――迁移实践等五个环节。

第一,导入激趣。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把图、文、声、像有机组合,使抽象的内涵转化成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理解,营造一个语文教学的互动新空间,有如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以这些真切生动的情景既可以启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活跃他们的思维,同时还可以培养提升个人的情操,养成真善美的体验,造就独立的人格,这无疑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第二,自主创造。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给予学生上网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结合老师的要求进行独立网上学习。可以先以教材为例子进行模仿学习,而后进行更新创造。要求学生“像学者一样认真阅读,像作者一样创新写作,像书法家一样端正书写,像工程师一样灵活运用……”加强自主独立性的培养,增添学习的成功感。

第三,合作互动。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力主“教师与学生合作互动”、“学生与学生合作互动”,目的在于利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及网上资源,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争论、相互启发、分工合作及取长补短,进行思维碰撞,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课文,有时可以让学生从网上下载连环图片,而后再给这些连环图片配上动情的音乐,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复述故事比赛。这不仅改变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只是录音机播放示范朗读录音的固有形式,还积极力求在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对“说”的能力切实地加强了训练,务求做到“促学生想说,教学生会说”。

第四,引探释疑。引探释疑的过程是以问答思考题为教学主线,学生先学先探,教师后讲后帮,把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好新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由于充分保证了学生自主读书探究的时间,在交流汇报时,很多学生有话可说,连平时不常发言的学生都提出了一些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指导,解决了学生自主探究不自主或流于形式或自主不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第五,迁移实践。书上的知识只是一个例子,能学得更多的知识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语文课上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像有的学生善于文字处理,有的学生善于绘画,有的学生擅长网页制作。可以让他们设计一张电子书签,或者设计一次自由命题的电子手抄报,或者创作一则电子寓言,或者设计一则广告词……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让学习的语文知识得到了灵活的运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公平竞争、谦虚好学、乐于助人、求新求精、超越自我的好品质。

这里并不是说,这种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一成不变,一定要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和怎么讲。模式中提到的各个环节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并非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在教学实际中灵活把握,才能使教学有声有色。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学习的不单单是课堂教学外在的形式,更要把握好新课程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走进语文学习的乐趣之中。只要真正理解什么是自主,并摆正教师在学生自主中的引导位置,让学生有效的合作,实实在在的进行有价值的探究,在学习中有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于课堂上采取何种形式就可根据课型灵活掌握了,而不必拘泥于形式,束缚自己的手脚,戴着脚镣跳舞。

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也注定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只要我们把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质,灵活的运用各种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为我所用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收到实效的方法,才能称之为好方法。

上一篇:小学作文教学 下一篇:小议“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