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思想引入美专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时间:2022-07-27 11:55:58

创新教育思想引入美专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让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竞争,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才,就必须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育。

俞国良在《创造力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创造力是一种智力品质即主要是思想品质,而创造性思维中形象又占主要地位,且常以直觉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美术正是一门以视觉形象直接感受的艺术。因此美术课在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美术大专课没有升学压力,这反而解放了教师和学生,可以放开手脚紧跟时代的步伐,大胆实践和探索创新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从课程内容美感的吸引,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改革评价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创新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一、课程内容美感的吸引

美术课应该是一门以提高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和创造美能力的课程。美术课的内容应该充分突出美感教学,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美感的内容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进而主动选择美。例如:在上手工课时我首先拿出一些以往学生比较出色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同时给学生展示名家名作,让学生体验手工作品带来的美感,体味美的创作,使学生产生想要去创作表现的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形成创新意识。这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出来了,因此创新教学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另外,我从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挖掘德育素材,将积极健康的人文思想和德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观和荣辱观。

二、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和创造性思维

石涛曾经说过,“可贵者胆。”意思是说创作并不难,难的是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这就是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发展和鼓励学生个性特征并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巨大的创新能力。但是这种可贵的灵光,需要教师的发现与保护。在一次装饰创作课上,有一位学生跟我说他想用眼睛来装饰花瓣,并想用手作花形。当时我并没有否认他的想法。后来看到他的作品,色彩和形体视觉冲击力很强烈,效果很好。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敢于创新。

只有创新的勇气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讲《抽象画创作》时,先给学生听两段音乐,一段是钢琴曲,一段是的士高,引导启发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旋律、节奏与绘画所产生的共鸣,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与绘画中美的节奏旋律,再用不同的绘画因素表达出来,有效的开发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三、评价方法改革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的差异,一堂课下来学生的作品一定会良莠不齐,但不同的作品又反映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不同的处理方法,同时艺术更需要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巩固和加深学习的内容,在交流当中学生会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也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并且我也改变了仅用分数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采用评语法,特别是富有感彩的评语特受学生们的欢迎。

四、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未来的社会中,只有学生合作,才能取得更大范围内竞争的优势,才能够适应信息社会高效发展的需求。在美术课上我采取了优势互补的合作能力训练。如在《动物组合泥塑》中,在布置练习的要求里说明:“可以有几个同学共同合作”,发挥每个同学的特点,分为构思、制作、配色、组合等角色,这样既发挥了每个同学的优势,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应有的技法。因此,只有教师认清现代美术教育要求,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才能从行动上进行新形式的创新教学。

上一篇:对企业文化课教学之思考 下一篇:高校第一学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