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英语教学中认知隐喻的输入模式

时间:2022-07-27 10:38:42

秘书英语教学中认知隐喻的输入模式

摘 要 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并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秘书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秘书英语语言中蕴含不计其数的隐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巧妙输入隐喻,以达到学习这门课的趣味性为知识增长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 隐喻 隐喻教学 输入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Input Mode of Cognitive Metaphor in the Secretary English Teaching

XIAO Yaoyao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The metaphor is a fundamental way of human cognitive things, there are a lot in life, and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multiplicity of the Secretary of the role of the Secret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ontains numerous metaphors. In this paper,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eachers in teaching how clever input metaphor, to get interesting in learning this cour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knowledge.

Key words metaphor; metaphor teaching; input mode

0 引言

“隐喻狂热”在国际学术界出现在上世纪70 年代,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受到波及。尽管隐喻一直被传统修辞学视为语言现象,由于不断深入的语言研究,认知隐喻学已将这一术语引入其范畴。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认为隐喻是“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莱考夫和约翰逊也指出: 我们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秘书扮演的角色纷繁复杂,且人们在定义和形容秘书角色时使用的语言往往是隐喻性的。如形容秘书角色时常用“4M”,即 like a mother , a manager,a maid and a model 。秘书是“母亲、管理者、女仆和模特”,像母亲一样照顾好上司,像管理者一样管理好上司的日常时间和工作,像女仆一样随传随到,衣着举止像模特一样得体。①于是,隐喻思维参与了人们对秘书角色意识的构建,这使得专门为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秘书英语课中隐喻也具有多样性。那么,教师教学中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隐喻教学法则成为创新点和难点。

1 隐喻教学法

隐喻作为极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认知、思维关系密切。Randal Holme②的《隐喻、语言学习与情感》中提到隐喻这种学习机制使得我们通过类推已有知识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隐喻教学法的本质是通过对两种事物感知交融来实现对未知的认识,在新旧事物间通过相似联想,把两种不同范畴的事物相提并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授新知识、新事物时,只有通过隐喻已经建立起了联系的新旧知识,我们才能更容易接受。莱考夫和约翰逊得出统计,70%的英语都来源于隐喻。理查兹③认为,“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Friqueguon说过 :“知识就是使用隐喻”;④由于目前影响深远的隐喻认知理论,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提出要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并将这种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并列为三大能力,即将“隐喻能力”单独列出来。⑤教育学中有隐喻认知理论的运用,也是近30年的事情。而开展外语教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隐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和行动上也亟须更新观念并付诸实践。虽许多教育专家和外语教师在解读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上,付出了艰辛努力,但主要探讨的是隐喻教学法与英语词汇、习语、精读、阅读、写作教学及文化思维能力培养等之间的关系,尚未有学者对秘书英语教学中隐喻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专门研究。因此,本文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秘书英语教学中认知隐喻输入模式

秘书英语教学过程中隐喻输入模式,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历,总结为两大类,即课内输入与课外输入。

2.1 课内输入

秘书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知识学习是主要的语言输入形式。秘书英语隐喻习得的主体是课内隐喻输入与认知。课内隐喻输入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三,即教师教学用语与隐喻结合;媒体教学中隐喻与语言输入结合;教材中的隐喻表达。

学生习得隐喻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教师课堂用语。比如教师经常会对迟到的学生说:“You are a late bird.”在鼓励学生到教室进行英语晨读时说:“Early birds get early worms.”这样的隐喻表达既能快速引起学生的好奇,又给人深刻印象,与直接向学生下命令相比,这样的方法更高效。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多种形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有着积极作用。秘书英语课上,教师常常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视频听写、音频听力、图像、讲义等教学材料,而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的视听语言隐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宽广的途径。用视频、图像、多媒体讲义进行秘书英语教学中,教师讲到怎样才是秘书接待客人的正确眼神、仪容和面部表情等时,教师会给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人物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秘书知识去猜测和区分各个图片代表的含义。不同的图片都具有隐含意义,如见客时眼球向上表示“傲慢”,眼球向下表示“屈服”,眼球居中表示“客观”。音频听力中隐喻也比比皆是,如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涉外秘书英语实训教程》中的听力材料中有这样的句子:

Mr. Stone is engaging now.(working)

Mr. Stone is expecting you now.(waiting for)

秘书英语教材是对与秘书角色密切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讲述。由于人们在给秘书角色定位时使用的语言向来就是隐喻性的,这就决定了秘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也富含隐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教材中这一语言特色,更谈不上利用现有资源中的隐喻精华,在学生知识学习中进行有效输入。如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涉外秘书英语实训教程》中:

Etiquette may be wielded as a social weapon.(making the social relation harmonious)

Poor telephone etiquette equals lost revenue.(something can’t be won back)

有研究者认为输入必须能够被注意,才能发挥作用( Wynne Wong,2007: 28)。⑥Schmidt 也认为,输入的语言特征只有在能够被学习者意识到时才是有价值的( Schmidt,1990,1993) 。教师作为语言输入载体,必须仔细钻研教材,善于发现并灵活输入隐喻于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对隐喻语言的敏感度,才能为学生对目标语树立更好隐喻思维起促进作用。

2.2 课外输入

秘书英语中隐喻的课外输入主要是通过秘书这一角色在社会行为规范中的言行举止而习得。秘书的角色是多姿多彩的。秘书像管理者,与领导相处时,必须要做到领导在下达命令前,或即使领导不直接下达命令,也要能揣测到领导的所思所想。秘书衣着举止像模特一样得体,这决定了秘书的形象代表公司的品牌,公司来访者和业务往来者由秘书的第一印象会判断值不值得与对方做生意。秘书合理得体的身势语也是隐喻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与人谈话中,提到人名时即使不指明地位上孰重谁轻,最先被谈及的总是最重要的人。见面握手时,隐含规则一般是男士先向女士伸手。此外,秘书不同的着装、坐姿、手势、表情等身势语都传达着不同的隐喻含义,只有将不同的隐含意义弄清楚,才能胜任秘书角色。总之,由于课外隐喻语料多具现时性,对于语言学习者课堂外隐喻意识的培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 结语

总之,隐喻认知需要从一个心理认知空间转换到另一个心理认知空间。秘书英语教学中,应用隐喻的认知功能指导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既要善于发现隐喻,又要能够将隐喻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之中。由于有了隐喻教学法的参与,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相似联系上则更加水到渠成,新旧知识间的过渡更加自然,学生学起来不仅更加容易,而且也感受到了隐喻语言的魅力,同时使他们逐步培养起隐喻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此外,秘书英语中隐喻教学法的应用是教师教学中的创新点,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法上再创新法。

注释

① 朱欣文.“秘书角色定位之我见” [J].职业圈,2007(9).

② 朱晓琴.隐喻认知理论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运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1).

③ Richards, 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④⑤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⑥ Wynne Wong.Input enhancement[M].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2007.

上一篇:基于民航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习探讨 下一篇:探析创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