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及建议

时间:2022-07-27 11:28:07

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及建议

摘要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对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本文阐述了低碳旅游的内涵,通过中外低碳旅游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对比分析,提出了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和建议:完善低碳旅游政策制度,加强低碳旅游教育与宣传,加大低碳能源材料的开发与运用,建设低碳旅游示范区,打造低碳旅游产业链,培养低碳旅游者。

关键词 低碳旅游 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 。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2009年11月1日, 我国首次在深圳 “2009·旅游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出了“发展低碳旅游”的口号,鼓励旅游行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二、文献综述

我国对低碳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多以宏观定性分析为主,而国外则综合采用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低碳旅游的内涵实质。NataliaTabatchnaia-Tamirisa (1997)在夏威夷用投入-产出的方法对旅游者的能源需求进行了评估,探索了能源利用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联系。Susanne Becken(2002—2003)从利用模式、能源利用与交通方式等多个角度,对旅游能源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Sabine Perch-Nielse 等(2009)构建了测算瑞士旅游温室气体密度的体系,为衡量国家旅游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新参考。近几年,低碳理念持续升温,开始出现从不同角度针对旅游业碳排放的研究,同时出现了Susanne Becken 等代表人物。

三、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完善低碳旅游政策制度。

发展低碳旅游是一项系统的、关联性极强的工程,为了保证低碳旅游的顺利发展,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首先,建立健全低碳旅游法律法规,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完善低碳旅游金融与投资政策,制定融资信贷政策,为旅游企业发展低碳旅游解决融资难问题。第三,建立完善发展低碳旅游的行政政策与制度,如政府可以在能源税的基础上开征碳税。第四,建立健全低碳认证制度与优先发展和项目准入政策,作为各政策制度的重要补充。

(二)加强低碳能源、材料的开发与运用。

要适应低碳旅游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在低碳能源与材料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成就。应该做到加大低碳科研经费投入,开发新能源,为低碳旅游提供“动力”支持。其次,要加大对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同时还要吸收引进国外相关的先进技术,促进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

(三)建设低碳旅游实验示范区(点)。

低碳旅游示范区对于全国景区和相关企业具有示范效应,能够很好的宣传和引导低碳旅游,进而达到“先示范,后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广”的效果。建设区域性的低碳旅游试验示范区主要应该在以下三个区域开展:一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二是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三是消费者低碳消费意识强烈的地区。” 此外,还应建设行业性的低碳旅游示范点,如低碳旅游酒店、低碳旅行社等。

(四)加强低碳旅游的教育与宣传。

宣传不仅能够让低碳旅游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首先是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人数众多,成分复杂,从一定意义上说,提高旅游者的低碳意识是使低碳旅游得以推广发展的关键。其次是对旅游相关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的宣传教育,因为管理者的低碳素质直接关系到低碳旅游服务质量与低碳旅游产品寿命。

(五)打造低碳旅游产业链。

旅游产业链包括旅游交通、景区、旅行社、旅游酒店,为实现旅游业的低碳化,低碳旅游产业链的打造至关重要。第一,建设低碳旅游交通,旅行社采用包车或包机直达的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代替自驾车。第二,旅游景区合理限制客流量,科学规划景区,加大低碳旅游项目的开发与推广。第三,建设低碳旅行社,制定低碳旅游线路,宣传咨询业务实施电子化,培养具备低碳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导游。第四,建设低碳旅游酒店,酒店使用新型能源,选择环保建材,减少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提供绿色食品等。

(六)培养低碳旅游者。

旅游者的低碳化是实现低碳旅游的核心内容。旅游者应该树立了低碳意识,将旅游享受与低碳环保紧紧结合,尝试接受新兴的低碳旅游方式。其次,改变出行方式,尽量采用绿色环保出行方式,以徒步、自行车、电动车等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取代自驾车、航空等高碳交通方式,主动参与体验低碳旅游活动,推广低碳旅游。第三,主动参与体验低碳旅游活动,尽量使用耐用环保物品,不使用酒店的一次性用品,避免奢侈消费。

四、小结

发展低碳旅游是一项综合而漫长的建设过程,各地方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发展低碳旅游的障碍因素。然后应当从全局出发,综合把握各方利益,合理规划发展低碳旅游的策略及措施。建设和发展低碳旅游必将改变我国传统的旅游方式,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注释:

刘啸. 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中国集体经济,2009, (13) : 81 - 82.

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商业研究,2010.09.

[2]刘传江.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与中国低碳道路的选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

[3]钟玉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生产力研究,2010,7.

上一篇:武汉会展经济的SWOT分析 下一篇:公益到市场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