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激素是把双刃剑

时间:2022-07-27 10:18:53

人们发现,患类风湿的妇女怀孕后关节疼痛会有所缓解,而分娩后一个月左右疼痛又复发。其原因是孕期妇女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抑制了关节疼痛。1949年亨奇医生报告了用激素治疗类风湿获卓越疗效,不仅开辟了激素治疗类风湿的新方法,还使某些疾病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

大约40%~60%的类风湿患者正在用激素或曾经用过激素。然而,人们对用激素治疗类风湿却褒贬不一,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惧不敢用;有人视为“救命的稻草”,盲目滥用。究竟该用不该用,则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何为激素

我们通常所说的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它是肾上腺分泌的几种类固醇物质的总称。医生处方中的“强的松”“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等均为激素的人工合成物。这些都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能够升高血糖,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以提供热量,并有增强心脏功能、促进食欲、退热和抑制机体免疫过程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哮喘、肾病综合征、垂危患者的抢救、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和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等。

激素治疗,掌握疗程

短期应用,效果不错 几乎所有的类风湿患者用激素治疗后,均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用药数小时内疼痛就能缓解。用药第二天晨僵消失,疼痛进一步减轻。用药一周后关节肿痛明显减轻,活动度增大,皮下结节(较硬的圆形无痛性小结,常位于受摩擦较多部位)变小,巩膜和虹膜睫状体炎消退。大约用药4~8周病情获得最大限度的改善。可惜好景不长,继续用药效果反而倒退。大约至用药的第二年末,相当一部分患者用药所带来的好处,已抵不过激素毒副作用所带来的危害。

长期应用,弊多利少 皮质激素虽能抑制炎症,却不能消除炎症,也不能阻止病情发展。长期应用弊多利少,其毒副作用甚至比原发性疾病本身更为严重。可导致食欲亢进、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糖尿病、高血压,甚至过敏性休克及猝死等严重后果。因此一般不用激素作为长期药物。

人们之所以“谈激色变”,主要是惧怕激素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年轻女性怕长胖。其实,只要应用得恰到好处,这些毒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

见好就收 及时撤停

短期应用者可迅速停药。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起效后要缓慢减量、撤停,以免发生撤药危象或病情反跳、加重。应用激素2~3周以上者,垂体-肾上腺皮质已受抑制,可用递减法撤药,即每周减去日服激素总量的1/18~1/24,约需6~9周撤停;用激素2~3个月以上者,每周减去前次用量的1/10,直至停药,常需半年至1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撤完,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对长期应用激素的激素依赖者,垂体-肾上腺皮质已受到抑制,机能恢复较慢,可服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以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促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对撤停激素十分困难的激素依赖者,可在中药内外兼治疗法的基础上,辅以中药代激素。药用首乌、太子参、山药、甘草、紫河车各等份研末,每次服1.5克,一日3次,多可平稳地撤停激素。

上一篇:遭遇产妇“好声音” 下一篇:十年磨砺,百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