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盛会 史海探索

时间:2022-07-27 09:41:34

学科盛会 史海探索

2014年11月14―17日,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八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颁奖大会在宁波大学艺术学院举行。此次年会由中国音乐史学会、宁波大学艺术学院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名从事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宣读论文达百余篇。会议开始前的12―14日,中国音乐史学会在宁波大学进行了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比终评阶段的评审,该项评选由中国音乐史学会、文化部教育科技司、《音乐研究》编辑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主办,评委会成员由戴嘉枋、王子初、修海林、郑祖襄、洛秦、陈荃有、郑锦扬、冯长春、明言、喻辉和王清雷组成;评委分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两个组,对进入终评阶段的参赛论文按博士、硕士和学士三个组别共评选出47篇获奖篇目。

11月15日上午举行的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史学会秘书长修海林教授主持,宁波大学副校长邵千钧、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戴嘉枋和宁波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喻辉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特约代表刘再生教授和蒲方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刘再生教授在题为《时代与学术》的发言中,针对五四时期和抗战时期中国的教育体制以及学者的精神追求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大师辈出的时代成因,认为以“过去一现在一未来”之探讨与研究为使命的历史学,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或许在21世纪下半叶会再次出现大师辈出的盛景;期望在座的青年学者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承担起责任,成为时代的精英、希望和曙光。在题为《对汪毓和2012版的认识及思考》的主题发言中,蒲方教授结合这本体现了汗毓和先生数十年史学研究的最后成果,提出了自己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如何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接触”和“融合”,如何把握20世纪中国音乐“迅猛变化”的历史现象,以及音乐史教学的实质等三个问题的思考。随后,学会公布了第八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获奖名单并进行了颁奖仪式;学会副会长郑祖襄和冯长春分别对此次获奖的学生论文按古代史组和近现代史组两部分进行了点评。

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与会代表在古代音乐史和近现代音乐史两个分会场宣读交流自己的论文。这些论文同前几届年会提交的论文相比,在研究内容和方法方面都有新的拓展,集中体现了近年来中国音乐史研究以及教学方面的新成果。

在音乐考古学方面,王子初在《音乐考古学中的类型学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要重视音乐考古学研究的类型学方法论的问题,认为目前一些音乐考古研究者往往只关注类型学作为一种考古学方法论的手段,并没有重视其要实现的目标,类型学方法论的应用在中国音乐考古学研究中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王清雷的《古埙简史述论》从考古实物的角度出发,结合音乐文献,从形制纹饰、音乐性能、演奏方式等方面对七千年来古埙的发展简史做了初步探讨,对个别埙的真伪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音乐考古的实物和对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和限制,此次会议上陈秉义的《铣琴、渤海琴之寻踪》、孔义龙的《关于中国古代青铜钟一钟单音及双音的设置与应用问题》、别志安的《测音数据映证羊角钮钟非双音钟》、李清的《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出土乐器的音乐学研究》,以及王秀萍的《甲骨文音乐史料初步整理与研究》等文章分别利用作者的地域优势,对作者单位所在地区的音乐考古对象进行整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在考古对象与音乐实际的联系方面,吴修文的《瑟之调弦与柱位》结合考古出土瑟柱及其他相关文献,对文献中瑟调弦、瑟柱进行了论述。操知箴、王清雷的《唐代乐俑述论》则提出通过唐代乐俑了解唐代音乐生活的新思路。

“中国音乐史料研究”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此次会议宣读论文数量最多的一个领域。这部分的论文基本可分为四方面:第一是对中国古代音乐史料的研究。杨善武《从郑译乐议等三段文献的内在联系看史料的系统解读》试图以郑译乐议的解读为突破口,找到古代史籍所载郑译乐议、笛上三调与蔡元定燕乐调三段涉及两种音阶观念文献的内在联系,认为从这三段文献的内在联系可以看到我国音乐史上两种音阶观念的普遍存在。康瑞军《“全宋诗”中的音乐资料与相关理论问题探讨》以72册《全宋诗》中的音乐资料为素材,分析其类别、比例及其对宋代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可以对其中音乐文献进行“写实”、“言事”、“写意”的初步划分。黄艺鸥《中国音乐编年史的理论思考――北宋音乐编年史研究的个案》认为,编年史的叙事方式与史学视角作用于音乐史学研究的意义并非仅仅是史料的挖掘与整理,而是对音乐史的叙事与重构。石林昆《〈乐律表微〉的理论律学初探》对《乐律表微》(度律、审音)进行了校勘,并对其内容进行解读。陈伊笛《〈列子〉音乐言说论释》通过列子《冲虚经》中大量言说研究了列子的音乐观点。罗冬芹《乐府歌诗题名初考》对《乐府诗集》中乐府歌诗题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并从乐府歌诗题名的概况、乐府歌诗题名研究的变迁,以及乐府歌诗题名释义三个不同视角,对“歌、行、曲、乐、谣、舞、操、引、章、调、弄”等十一个题名进行了论述。陈怡静《初识晚明才女叶小纨及其〈鸳鸯梦〉的音乐学价值》,对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最早有杂剧剧本流传于世的女性剧作家叶小纨及其创作的杂剧《鸳鸯梦》进行了研究。荆建华《“和”、“穆”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整理了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学者们围绕《淮南子・天文训》中“和、穆”而起的各种观点。丁同俊的《“葭灰占律”只是迷信吗?》通过古人运用候气之法来获得求律的标准这一现象,提出我国古代有没有标准律高的问题。尹蕾《换个角度看“黄钟”和“大吕”――〈周礼〉中两段文献的非乐学解读》研究了十二律使用顺序中明显的“阴阳”对应关系。

“中国音乐史料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料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中国音乐史料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此次会议提交的论文数量不多,仅有潘林紫《少数民族音乐史料的特点及应用》和刘宇统《浅论少数民族音乐史料的发掘和整理》两篇。

第三个方面是对近现代音乐史料的研究。此次会议在这方面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重要成果:骆支丽《音乐传播的历史印迹――20世纪30年代音乐期刊出版及其特征》,研究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杂志出版史上出现的“杂志年”,认为这一时期音乐刊物的出版引人注目,在整个音乐刊物出版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袁耀龙《近代北京六份老报纸中的新音乐史料研究》以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阅览室辑藏的六份近代(1905―1949)北京(北平)的老报纸《顺天时报》、《京报》、《晨报》、《世界日报》、《华北日报》、《益世报》为研究对象,对其记载的相关“新音乐史料”进行挖掘、整理、归纳分析,试图“还原”近代北京真正的大众音乐文化生活。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音乐活动,一直是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发展史研究的关注热点,此次会议中有三篇论文对这一时期的史料进行了挖掘整理:刘红梅《20世纪20、30年代旅沪西方音乐家的演出活动及其历史意义研究》一文通过梳理及分析此期旅沪音乐家演出活动的史料,论述了二三十年代旅沪西方音乐家演出活动的历史意义,并进一步阐释了西方影响下的近代和当下中国音乐文化的生态面貌及相应对策。陈晶《上海沪江大学器乐音乐社团研究》介绍了美国浸会创办的沪江大学器乐音乐社团对中西乐器以及器乐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其对中西音乐文化交流所产生的积极意义。王艳莉《上海“孤岛”时期的音乐生活――以(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中的“读者之声”为史料》通过对这两份外文报刊的翻译、整理,将其中的“读者之声”专栏进一步分类,为研究特殊战争时期上海城市娱乐文化,梳理战争、政治、革命和音乐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史料。这两篇文章视野独特,展现了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未能充分发掘的新视野。

上一篇:字谜故事四则 下一篇:基于复杂网络的沪深300股票重要节点的评估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