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老年人就医状况

时间:2022-07-27 07:43:09

提升乡村老年人就医状况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社会问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慢性病患病情况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在这些研究中多以城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农村老人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济宁市农村老年人疾病谱、医疗卫生保障状况、卫生需求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了解农村老年人口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医疗卫生保障状况,发现目前农村卫生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开展相关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济宁市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选择济宁市4个县,每个县抽取2个乡,每个乡抽取2个村,共选取了16个村作为调查区域。选择在本地区居住时间1年以上,年满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共601名人。获得有效问卷575份,有效率为95.67%,其中男性281人,占48.87%;女性294人,占51.13%。最低年龄65岁,最高年龄92岁。

1.2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农村老年人疾病谱、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情况、就医状况及卫生需求调查四个方面;经统一培训调查员后,采用一对一的问卷调查。

1.3统计处理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农村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情况

2.1.1农村老年人各系统慢性疾病患病率调查本次调查的575名农村老年人中患有慢性疾病的有416人,慢性疾病患病率为72.35%,高于2008年卫生部统计的数据52.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9.58,P<0.01)。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最高(38.61%),为运动系统疾病(31.65%)、呼吸系统疾病(20.00%),结果详见表1。

2.1.2农村老年人各病种慢性病患病率调查本次研究显示,农村老年人慢性疾病疾病谱中,高血压患病率位于首位(26.26%),其次为关节炎(20.17%)、胃溃疡(14.26%),各疾病患病率详见表2。

2.1.3不同性别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显示,农村男性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25.59%),其次为胃溃疡(16.73%)、慢性支气管炎(15.66%);而女性中关节炎发病率最高(32.28%),其次为高血压(26.90%)、胃溃疡(11.90%)和慢性支气管炎(11.90%)。统计学分析显示女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患病率高于男性;男性冠心病、肺气肿、肺心病、脑血管意外患病率高于女性;其他慢性疾病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详见表2。

2.2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情况及卫生需求2.2.1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情况及对日常医疗费用支付情况通过本次调查显示有31.30%的农村老年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参加医疗保险者占9.22%,参加合作医疗者占54.56%,参加其他商业保险者占4.52%。有24.35%的农村老年人对日常医疗费用没有支付能力,只有9.22%的老年人完全有支付能力。

2.2.2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供给状况分析显示调查对象中有5.04%表示目前就医不方便,有23.48%表示一般,有71.48%表示比较方便;有90.61%的人表示完全没有或者很少有机会获得免费查体。

2.2.3农村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及需求情况调查显示,有50.43%的老年人表示对老年保健径知识根本不了解,37.39%的老年人表示了解较少;在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中,有42.26%的农村老年人表示希望获得老年保健知识,但还有54.96%的持有无所谓态度。

2.2.4农村老年人获取和希望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途径在农村老年人获取知识途径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广播电视(56.35%),其次为邻居朋友家人(31.48%)和医务人员(20.00%);在希望获取知识的途中,51.48%的老年人希望通过医务人员获取,其次为广播电视(47.13%)。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各类老年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增高,慢性病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到老年人的生存与健康状况,尤其体现在卫生、医疗等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较差的农村。本次研究也显示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患病率为72.35%,明显高于我国52.39%的平均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农村老年人慢性病疾病谱中,排在前两位的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这与宋晓飞等的调查一致[2]。通过单病种慢性病疾病谱可知,目前农村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位于首位(26.26%),其次为关节炎(20.17%)、胃溃疡(14.26%),这与尹尚菁[3]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这提示我们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应有侧重点的加强高发、常见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

性别不同农村老年人的患病情况也有所差异。农村老年女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患病率高于男性,这可能由于女性的特殊生理结构,承压能力小,在负重时易引起关节损伤;另一方面也与农业劳动的劳动方式及农村的生活、风俗习惯有关。而农村老年男性冠心病、肺气肿、肺心病、脑血管意外患病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饮酒、吸烟等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同时也提示在广大农村对疾病的预防与监控应该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的就医看病问题,但是通过本次研究显示:尚有31.30%的老年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且多数老年人无独立支付医疗费用的经济能力,患病后无法及时就医和进行持续有效的治疗,从而可能造成延误慢性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并积累罹患多种慢性病。由于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经济水平相对较差,造成其医疗保健意识缺乏,对可利用医疗资源的认知水平较差,医疗服务的利用率较低。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为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的主要形式,但在宣传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农村老年人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政府应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改善农村老年人的思想意识,扩大新农合的参保面,使农民老有所医,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水平[4]。

知识是改变行为方式,提高健康状况主要的手段,但本次调查显示有87.82%的老年人对老年保健知识根本不了解或了解较少;另外仅有42.26%的农村老年人希望获得老年保健知识。有研究证明:农村老年人比城市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农村老年人的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城市老年人[5]。因此了解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增强其保健意识,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卫生知识宣教是提高人群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行为认知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农村的宣教应该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不同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得群众积极参与。调查显示老年人在获取知识途径中排列第一位的是广播电视;在希望获取知识途径中第一位为医务人员,其次为广播电视。毛晓群等研究发现,老年人对营养、运动、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保健知识需求很高[6],因此建议卫生部门及卫生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特点,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风俗民情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及慢性病防治的宣传,为其提供免费的健康查体,帮他们解决一些疾病困扰,确实解决农村居民健康需求,确实提高农村老年的健康状况。

上一篇:乡村医疗卫生组织成效监管 下一篇:乡村医疗卫生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