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学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时间:2022-07-27 05:05:17

浅谈美学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当我们在灯下阅读文学作品,当我们在影院观看电影,当我们凝目注视一幅绘画,当我们聆听一首歌曲,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明明是同一部文艺创作,但是读者(观众、听众)的感受与评判是不一样的。人们时时为作品的主题、内涵、艺术风格乃至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出五彩缤纷的争执与歧见。这就说明文艺创作由于接受者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评判。

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研究重点的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了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要靠读者通过阅读理解活动来实现,即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最终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将“接受美学”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发现:作为课文的文学作品的娱乐、教育和审美作用,无不需要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强调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改变那种枯燥乏味的、封闭的、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而且能够切实地变课堂教学单向信息灌输为多向信息传递,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悟性思维能力。依本人之见,应用“接受美学”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着重认识以下几个方面,并将之导入教学各环节。

1.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对象(即文学作品)是开放性的

文章不是无情物,真正的文学作品更是以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拨动读者的心弦。编入现行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经典名作往往蕴涵着作者强烈、深刻、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都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性和审美价值。这些作品也很难用单一的主题或写作特色来概括,只是许多时候教师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突出地讲解一下重点与难点,侧重对某一思想、某一艺术特色作比较详细的分析或探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课堂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只是课文的重点之一而已,决不能以此来代替课文的所有内涵。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施教过程中意识不到这种特性,那么就会将语文教学简单化,不仅失去课文的生命力,更严重的是会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摧残他们思维的火花与文学审美的创新能力。另外由于学生的心理结构,审美趣味,性格爱好的差异而造成的阅读体验也会大有不同。语文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任课教师事先做了细致的备课工作,搜集了大量资料,查阅了许多文献,预先设想了学生可能提到的些许问题,以为成竹在胸,课堂教学效果一定很好。殊不知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会对教师的分析提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因此,阅读活动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不把教参捧作圣经来教学生,让开放的课堂飞扬学生开放的思维。经常这样让学生在充满质疑的氛围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越来越宽阔。当然,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在进行阅读活动时也不可一味胡乱联想,东拉西扯,信口开河,离题万里;而是要基于课文,基于事实本身来分析问题和理解作品。

2.“接受美学”理论还认为文学作品中留有“空白”,可以允许读者发挥想象力来“填充”

可以这么说有多少种不同的理解,就有多少个空白点。关于这一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为什么经典名著具有永久不衰的思想艺术魅力。人们对《红楼梦》、《金庸全传》等的阐释和研究几乎从作品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多少人已经停止了对它们的研究或公开宣称已经穷尽了对它们的研究。由此我们应该得到启发: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给学生填补“空白点”的过程。课文中的“空白点”化而小之就是学生产生的疑问,也就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强化其中的“空白点”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再创造的欲望,师生共同来填充这些“空白点”,真正意义上获得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体验。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做好学生思维的导向性引导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自我寻找到文学作品中的关键要害的“空白点”。

总之,应用“接受美学”于初中期语文阅读教学,强调了学生的接受和再创造,承认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肯定和提高,这与当前语文教学中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是一致的,这对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也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收稿日期:2013-04-10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 下一篇:浅析学校体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