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专业实践教学分析

时间:2022-07-26 11:14:55

物管专业实践教学分析

1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国家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部署,也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1]。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取得长远发展,在软件和硬件上均有质的飞跃。以校企合作推动和促进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导向,校企合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载体和平台。校企合作模式推行以来,经过许多高职院校的探索和实践,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成为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战略路径选择。但应该看到,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势不容乐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有限,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造成学校单方面热衷的局面。学校是知识和智慧的中心,能为企业提供的是人力资源和长远利益,而企业是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利益群体,企业可能更看重于短期和实际利益。当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深刻认识到企业形象、品牌价值的重要性,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学校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与企业是校企合作参与的主体,两者利益的平衡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物流管理专业于2003年设置,200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经过7年的建设,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探索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教学企业模式,为培养高端技能型物流人才奠定了基础。

2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教育部专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历史不是很长,但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中,有二十余所学校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现阶段,物流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亟需人力资源作为战略支撑。校企合作成为主流趋势,并逐步走向深化。

2.1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多样化,特色明显

近年来,许多地方的政府、学校、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比如,天津市推出的“校企一体、产学相融”的校企合作模式,山东省总结出了“学校自办产业型、校企合一型、校企契约型、工学交替型”四种校企合作模式[2]。校企合作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制的《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对照表》[3],校企合作形式有:(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2)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3)企业为教学提供实践机会;(4)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5)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6)企业与学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7)企业委托学校进行职工培训;(8)企业向学校提供教育培训经费;(9)校企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校企合作内容涉及培养技能人才全过程的9个方面,即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习教学、教学评价、研究开发、学生管理,多以学生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为主。许多学校和企业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展的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符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和企业的需要,如开展的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特种物流等领域的合作,特色优势非常明显,定位非常清晰,校企合作已向更深层次发展。

2.2校企合作模式缺乏利益平衡和长效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独特的模式,是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在优势方面的结合[4]。因此,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人才,但目前基本都局限于工学结合模式,如校办企业模式、企业命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半工半读模式、顶岗实习模式等,或在企业设立教学实训基地和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上述模式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给予重视。校企合作长期以来基本上还停留在职业学校与企业双方自愿结合的层面上,大部分属于自发的、短期的和不规范的,甚至是靠关系维系的较低层次的合作,始终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行动自觉的整体行为,更没有上升到政府行为。从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成果经验来看,我国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学校、企业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使得校企合作难以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成熟合作机制,校企合作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浅层次的、松散型的状态。对学校和企业来说,联系并不紧密,学校更多的有求于企业,合作的主动权在企业,而企业参与广度和深度却很有限。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基础薄弱。

3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较早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依托现代物流产业优势和特点,注重精细化、专业化领域,物流管理专业构建了“以岗位为点,以物流运作过程为主线,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与实践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强化专业核心能力和工作能力培养,体现“技能专长+可持续发展”。目前,已与3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实施校企一体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建设,通过企业化、市场化的教学实践运作,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促进学生优质就业和顺利创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教学企业模式。现代物流服务中心由院系领导、物流管理教研室负责建设和运营,社会企业参与,通过经营管理市场化、教学实践企业化形式,构筑点、线、面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3.1校企合作共建南方物流学院

优势互补,与有影响力的物流企业创办产学研基地。2004年11月,物流管理专业与南方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方面迈出更坚实的步伐,进行高层次新模式的探索-建立南方物流学院。南方物流学院是中国首家校企联办的高等职业物流专业学院。南方物流学院的成立,是物流行业实现产、经、学相结合的一次创举。南方物流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的各自优势:南方物流的品牌、管理模式、实习场地、设备、资金,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教学场地、设施,将成为有一定深度、集专业研讨和行业建设发展规划于一身的科研基地,成为培养物流行业精英的基地、理论研讨的中心,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发展成为本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基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联合办学教育模式,南方物流学院将重点为社会及物流界培养大批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并实现物流人才链的无缝链接。

3.2校企合作共建智能物流研发中心

“筑巢引凤”,引企入校建立实训科研中心。物流管理专业与广州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双方共投资人民币400多万元,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研发中心。现代物流研发中心有两大功能模块: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和现代物流模拟仿真中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提供现代物流研发中心所需的场地、师资、部分建设资金;速投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最新研究开发成果、技术骨干队伍、最新物流应用技术与成果、研发资金。通过校企共建现代物流研发中心,将其建设成为广东省重要的集物流研究、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示范性物流基地。制定产学研合作计划,通过双方的科研攻关、技术示范与推广、实践教学、就业指导与人才招聘等方式,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在广东轻院与速组建的校企研究团队中,聘请学校教师成为企业项目工程师,参与公司软件的研发,不断推出最新的智能物流成果。同时,利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优势(广州校区和南海校区)和优质教学资源,邀请广佛地区广大中小型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到现代物流研发中心参观学习,示范性推广共同开发的技术成果。

3.3校企合作共担项目物流

主动出击,与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开展项目化物流合作。很多物流企业承担某些特定项目的物流组织与管理,如交易展览会、体育赛事、工程项目等物流活动,短时需要大量物流专业人才补充。具体做法是:物流企业采用人力资源外包方式,将物流业务外包给学校;企业负责学生的岗前培训和业务指导,接受学生的各项咨询,派出熟练岗位人员指导和引领学生进行工作和总结;学校制定实习方案,委派专业老师协调指导,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跟进项目管理。项目收益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利润分成,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获取一定的实习工资。2010年与南方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承担亚运物流项目,安排物流管理专业2008级149名学生实习,主要负责竞赛场地物资的调拨、运动员、竞赛官员行李的接送、亚运会赞助商物资的押运等艰巨任务,实现了亚运会物流服务的零差错、零事故、零失误,得到了亚组委以及亚运会、亚残运会综合物流独家供应商南方物流集团的一致好评。2011年与深圳市海格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承担第26届大运会物流项目,安排物流管理专业2009级、2010级共110名学生为大运会赛事人员提供行李运输服务。企业高度赞扬我校师生表现出的优秀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并为10名学生颁发“优秀行李服务生”荣誉证书。这种组织形式的难点在于项目组织难度较大,需要多方配合。学校与企业签订物流项目协议后,及早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方案,对突发事件有预案。主要措施有:(1)人员选拔严格化。在学生人员选拔上严格按照企业招聘流程操作,确保学生人员素质高、政治思想觉悟好,能在岗位上发挥关键作用。(2)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化。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渗透在学生工作动态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排除隐患,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3)过程指导全程化。指导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在服务第一线多次开会讨论实习计划和实习岗位工作安排问题,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实习困难和现实要求。(4)后勤保障及时化。指导老师负责与企业的协调,将学生的要求及时反馈给企业领导,及时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确保学生工作无后顾之忧。

3.4校企合作创办快递代办点模式

整合资源,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将快递行业先进的操作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开展经营性的快递服务。具体做法是:与佛山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联合创办快递代办点,采用“企业管理+学校经营+学生实习”的运营模式构建校园快递服务平台。学校提供必要的场地,顺丰公司提供相应课程的培训师,对快递代办点实习学生进行专业及实践方面的授课,进行岗前劳动纪律、安全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知识的教育,选派素质好、业务精的员工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快递代办点业务范围:(1)快递服务:接收快递公司进入学校的快件,统一地点,统一时间段派件;在校老师的快件可以送至本人手上,做到“门到人”服务;接收所有校园内需要外发的快件并代收快递费;对货到付款的快件,代收货款和快递费。(2)送货上门服务:可根据学生需求,对不同时间、贵重物品和特殊要求的物品提供价格折扣和送货上门服务。(3)传单服务:承接商家广告宣传业务,为商家提供校园各类广告、宣传单等宣传资料的派发。(4)个性化服务:根据师生不同的需求,量身打造相应的业务,如提供个性化包装,代购生活用品、药品、书籍,代送鲜花、礼物至指定人或指定地点等。设置岗位有:(1)经理;(2)值班经理;(3)收派员;(4)客服员。经理由指导老师或企业委派,负责制定快递运营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快递店经营,跟踪反馈工作事宜,突发事件的处理。其他岗位全部由学生来承担,学生负责快递代办点的日常运作与管理,市场推广与客户关系管理等工作任务。财务收支:(1)财务收入。校园快递收件、派件业务费用提成;提成费用包含每件快递固定收取费用+运费折扣+单件快递续重额外计费收入;其他业务收取费用。(2)财务支出。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费用和水电费用;学生顶岗实习工资和劳务支出;指导老师实训指导费用。绩效机制:(1)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对快递运营部所有工作人员实行绩效考核;(2)对工作人员实行业务提成制度,具体收件、派件业务提成方案由现代商务服务中心董事会制定财务制度确定。(3)制定奖惩制度,对认真负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工作业绩差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处分,直至除名;(4)定期开会总结,学期末评选优秀“实习员工”,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

4结束语

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涵的深化。通过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中心,以“优势互补、筑巢引凤、主动出击,整合资源”的策略,达到了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师资建设、服务企业、创业教育与孵化等五大功能的高度统一,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友好合作、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建设工程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下一篇:物管实践教学体系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