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便利店发展的市场条件与前景展望

时间:2022-07-26 10:32:43

我国便利店发展的市场条件与前景展望

内容摘要:便利店作为继超级市场之后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新兴零售业态,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在我国,虽然消费者整体收入水平不高,但部分地区已具备便利店的发展条件。同时由于我国诸多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发展便利店应充分考虑其可行性,有选择、有计划地发展。

关键词:便利店 零售业态 发展空间

便利店迅速发展原因

便利店作为一种零售业态,最初起源于美国,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在超级市场步入大型化与郊外化后,给购物者带来在距离、时间、商品、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不便;郊区居民需驾车前往超市购物;超级市场卖场面积大,商品品种多,购物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挑选商品,且还需忍受排长队结帐的麻烦。上述种种原因都使得那些想购买少量商品或满足即时所需的购物者深感不便。由此,促成了便利店的产生。日本便利店是60年代末从美国引进的,经营便利店最为成功,由于迅速增长的就业妇女、迅速增长单身家庭、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在餐桌上使用预煮食品、经济收入的提高以及娱乐活动的增加等原因,使人们更加追求购物的便利性,为便利店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从总体上来看,便利店是超级市场发展到相对较为成熟的阶段后,从超级市场中分化出来的一种零售业态:一方面,超市的发展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障碍,即“购物的不便利”;另一方面,超市的发展为便利店提供了先进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便利店之所以能够出现并迅速发展,其原因还在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对“购物便利”的强烈需求,便利店正是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零售业态。

便利店目前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便利店处于起步期。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住房改革步伐的加快,使我国城市住宅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引进中小超市、便利店入住社区,为居民提供一体化、品牌化的零售服务成了日益强烈的行业需求。入世前后国际连锁巨头纷纷抢滩大陆零售业,在大型超市的白热化竞争引起毛利率下降后,把眼光瞄准了毛利率较高的便利店业态。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如北京、上海、深圳)及有关部门,已认识到便利店将成为继超市后发展最为迅速也是最有前景的零售业态,已纷纷出台有关支持性政策措施,加速便利店业态的发展。

尽管我国内地便利店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1995年1月上海牛奶公司开设的可的食品便利店,以及其后相继出现的深圳7-11,华联罗森便利店为中国第一批出现的便利店。经过短短8年的光景,便利店在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已成燎原之势。其中,上海的便利店发展最为成熟。据最新资料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上海已有24小时便利店3500家。目前,一些大的便利店巨头仍在加速发展,如“联华快客”现有门店800多家,“可的”门店700多家,“21世纪”门店600多家,并且意欲2003年再开500家,“好德”门店500多家,且还在以每天一家的速度向前推进。

便利店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每一种零售业态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生存利基,有其特定的市场细分层。便利店也不例外。便利店的市场细分建立在对原有超市主体目标顾客深层细分的基础之上,其生存利基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有密切联系。有关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便利店开始起步;当人均GDP跃至6000美元时,便利店便开始了充分的发展。根据我国目前城市发展状况,便利店还处于市场导入期,便利店所赖以生存的市场利基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便利店发展的条件还不成熟。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大城市,已经具备了发展便利店的充分条件,便利店在这些城市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原因如下:

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的较充分发育为便利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便利店是超级市场较充分发展后的继起的业态,在我国大多数发达城市,经过近几年国内外零售商的激烈竞争,对超级市场的发育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目前超级市场的运作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顾客群,为便利店进行进一步的市场细分创造了条件。同时,连锁经营在我国已有了较成熟的运作经验,在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管理诸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可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便利店的目标顾客群已经形成。便利店的目标顾客有两大族群。一类追求娱乐、享受、习惯“夜生活”,以12-25岁年轻人、单身一族、网民、青年学生、夜间上班族为主;一类是迫于快节奏生活而习惯快速购物或急需购物,以职业妇女家庭、老年人群、旅途应急人群为主。在发达城市,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已使得这两类族群已有可观规模,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城市规划及房地产业的发展为社区消费者的相对集中创造了条件。我们常说的便利店一般指的是建立在居民社区里的小型商店,可以弥补超级市场的不足。但便利店由于营业面积小,商圈不大,一般在500米以内、顾客步行十分钟以内可到达的范围,为保持便利店的营业额,必须有相对集中的收入水平达到便利店消费底线的居民区作为选址目标。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进行的大规模新城区规划与老城区改造,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为收入水平相当的消费者进行相对集中居住创造了条件。这使得便利店能够从中选择符合自己目标顾客条件的社区作为选址目标。

“土便利”的广泛分布为便利店集团开展加盟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便利连锁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大是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毛利率的必要条件,而特许连锁加盟是便利店连锁总部进行规模扩张的最主要方式。中国发达城市的商业街、弄堂口等人丁兴旺之处到处分布着“土便利”;便利店由于规模小,前期投入少,进入门槛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给了中国的中小资本极大的想象空间。这些为便利店连锁总部开展加盟业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但是,零售企业在这些经济发达城市开设便利店时,也会遇到诸多的障碍,其发展空间受到许多限制,表现如下:

处于行业幼稚期的便利店,在被人们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之前,必然要经过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这一期间也意味着较少的顾客和较少的营业额。因而,在初次进入便利店空白城市时,应逐步推进,待消费者回应较好时再扩张便利店数量。

在有些发达城市,虽然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已达到标准,但由于其他零售业态的充分发育,零售店铺过于密集,或店面租金过高,都会限制便利店的扩张。

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还没有形成。在一些城市,尤其是北方和西部城市,夜生活习惯尚未养成,便利店的加长营业时间不能取得相应的效益。从而不能充分显示便利店竞争优势。

在我国大多数城市,现代物流的发展尚不充分,不能为便利店连锁经营提供相应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例如北京的物流配送在结构上倾向于为大卖场、大超市等集中性大规模送货,还不能适应为便利店零散的小规模送货。这种硬性的结构性制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无法解决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便利店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业态,在中国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决不能忽视我国现有的一些限制条件,盲目上马,一拥而上,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目标客户的分布状况、其他零售业态的发展情况等条件,有选择、有步骤地发展。

上一篇:“油才”比油贵 下一篇:企业分销渠道适度控制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