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6 02:47:46

手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3月在我院手术治疗21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个月平均骨气导差为(22.4±5.7)dB,术后1年平均骨气导差15dB。术后11耳(52.4%)获得满意的鼓室腔。结论 粘连性中耳炎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必须仔细选择手术适应症,才能有望取得较好的听力效果。

[关键词] 粘连性中耳炎;手术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8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31-02

粘连性中耳炎是中耳内纤维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是既往中耳炎症的结果。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因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均不确切,所以治疗上有较大的难度[1]。2009年3月――2010年3月本文笔者对我院收治的21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以探讨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方法以及选择正确的适应症,并进行随访分析其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21耳)粘连性中耳炎中男9例(9耳)、女12例(12耳);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5岁。双侧病变,鼓膜完整的患者选择听力较差的一侧手术;术前所有患者均行纯音测听、声导抗、颞骨CT、鼻内镜检查鼻咽部;声导抗检查均为B型曲线,CT检查除外鼓窦、乳突病变。其中15例患者有明确病因,6例患者病因不明。术前平均骨气导差为(42.7±3.3)dB。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鼓室成形术。在原发病治疗半年后(如腺样体摘除术、鼻息肉切除术),内镜确定鼻部、鼻咽部没有活动性病变后进行鼓室成形术。采用全身麻醉,取侧头平卧位;耳内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将乳突骨面充分暴露,识别外耳道后上棘。用电钻研磨扩大外耳道口,然后掀开松弛部鼓膜,将上鼓室打开,检查听骨链的情况。若上鼓室内无明显病变只是内陷,则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若上鼓室内锤骨头被瘫痕粘连包裹,则必须进行上鼓室开放,切断并去除锤骨头。然后探查砧骨情况,并用金刚钻研磨开放鼓窦直到砧骨短脚。掀开鼓膜,若鼓膜与鼓室粘连明显,应切除内侧已经发生粘连的鼓膜,并尽量保留鼓索神经。开放下鼓室,尽量仔细地去除橙骨周围的粘连组织;但不要开放内耳。探查咽鼓管,若咽鼓管开口有膜性闭锁或肉芽封闭,需要仔细地去除膜性闭锁以及肉芽组织。术中尽量保留中耳的茹膜以便今后的功能恢复。取l条耳屏软骨去除两侧的软骨膜,这样软骨会自动变成弯曲的拱状;放在残余鼓膜的前下面,可起支撑作用,以保证咽鼓管的通畅。用其余耳屏软骨重建鼓膜,因软骨的凸面保留软骨膜,应朝向外耳道;软骨的凹面要去掉软骨膜,应朝向鼓室。用生物陶瓷或钦钢的听小骨鹰复物重建听骨链。术腔用明胶海绵、碘仿纱条填塞;于2周后将填塞物取出。

2 结 果

术后1个月,21耳平均骨气导差为(22.4±5.7)dB,听力平均提高20dB。均获随访1年,术后1

年听力检查结果:平均骨气导差为(26.1±8.8);其中10耳(47.6%)术后听力恢复满意,骨气导差15dB。6(28.6%)耳听力没有明显改善,其中有4耳抽出术腔填塞物时,平均骨气导差

3 讨 论

粘连性中耳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往往造成严重的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尤其对儿童的智力和言语发育造成严重的损伤。其形成原因除咽鼓管功能障碍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鼓膜损伤,因失去固有的网状结构和弹性,老化松驰,抗张力下降,因不能抵抗吸引力而发生内陷;这也是造成鼓室成形术疗效欠佳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使鼓膜重新具有足够的张力,必须切除已经与鼓室发生粘连的鼓膜,并用抗张力强的材料,如软骨进行鼓膜重建[2]。

粘连性中耳炎手术治疗效果比其他类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差,其主要原因是咽鼓管功能障碍很难得到控制,故应慎重选择手术适应症。如有腺样体肥大、鼻息肉等一期手术首先治疗原发病,一期手术成功,半年后可进行鼓室成形术并加强鼓膜。手术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去除粘连组织,使中耳腔有足够的通气并且加固鼓膜[3]。双侧粘连性中耳炎选择听力较差的一侧手术;单侧粘连性中耳炎若听力损失较小,骨气导差

本组术后1年平均骨气导差15dB。术后11耳(52.4%)获得满意的鼓室腔;由此说明,粘连性中耳炎只要选择好手术适应症,可取得较好的听力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东辉,梁敏志,陈声伟.鼓室炎症对自体骨听骨链重建术后听力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2):143-145.

[2] 李志林.粘连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医药产业资讯,2005.8,2(12):29-30.

[3] 余力生,齐振民.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39(1):40-43.

上一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下一篇:阑尾炎术后非腹腔引流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