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代沟问题的价值论评价视野

时间:2022-07-26 10:49:51

师生代沟问题的价值论评价视野

摘要:高校的师生关系问题已成为高教系统中的一个共性问题。师生之间在年龄、角色、阅历等方面的不同,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多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和分歧,亦即代沟。师生代沟的存在,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拟从价值论的评价视角对高校师生代沟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评价,以期正确认识师生代沟问题,并为探讨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师生关系 代沟 价值论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36-02

2008年初,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帆事件”曾在高教界引起轩然大波。虽然,此事件已经过去,但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还很多,我们有必要继续客观地对这个问题加以审视,譬如,该怎样评价当今大学里的师生关系?“代沟”是否是不可逾越的?谁应该为此做些什么?

一、对师生代沟问题的价值论评价

有关“代沟”(Generation gap)的含义,无论是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和青年学等都曾给出过许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提出的。她认为,不同辈份的人,包括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和子女,也包括社会上的年老一代和年轻一代,由于历史时代、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在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心理状态、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容易引起分歧和冲突。人们普遍的观点认为,代沟的存在都是负功能,引发了不必要的内耗、冲突和对立。但价值论的观点则认为,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1]。代沟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性质应根据相互差别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态度等具体内容予以具体分析。也就是说,差别无所谓好与坏,并不单纯对这种差别予以否定,而是认为应该具体分析影响一个社会中代沟存在的多方面因素。对个别系统如企业、学校、团体乃至整个社会运行而言,则应该注重把握把代沟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才能既有效率地保持这种必要的张力与活力,又不会妨碍系统和社会的良性运行。

本文所探讨的“师生代沟”,主要是指由于年龄、角色、地位、立场、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大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理想信念等方面出现差异和分歧的一种社会现象。具体地说,就是在课堂内外,大学生追求标新立异,比较激进,而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则比较重传统、重纲常、偏于保守;大学生思维敏锐,富于批判和创造性,独立性强,同时依赖性也强,而教师则以深刻、含蓄、辩证、全面见长;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喜欢先入为主,但普遍心理较为脆弱、 耐挫力较差,教师沉稳、持重,往往以自己的知识、阅历、经验为重,但观念转变有时不及时。教师与学生的这种差距,客观上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价值观念落差,如果平时没有其他渠道更好地沟通,势必造成师生间难以互相理解,在一些偶然因素的刺激下,就会爆发较为严重的观念和价值冲突。而冲突一旦爆发,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难以做到全身而退,甚至引发时间更持久、范围更广泛的对立。譬如,当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念与学生的价值观念对立时,教师认为,他的天职就是为学生尽到教育的义务,职责所限强调其必须要正面引导甚至“灌输”,加之,中国自古以来的“师道尊严”,使教师处于一个“主动”的地位,因此,教师总是力求使学生遵从自己的教育。而现在的大学生毕竟在成长环境方面与父辈有很大不同,即使在多数同学都压抑了自己的价值观表达并认可教师的既定教育方式的同时,还是有极少数同学们敢于背上一个“不敬”的罪名去挑战这种既定的“秩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虽然表面上是主动的,但其实也不轻松,他既要遵从、维持与组织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又不得不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表示出某种宽容与理解。协调好了,体制和学生可能都满意,但个别教师却可能在自身方面由于心口不一而产生心理压力甚至痛苦,如果协调不好,引发了冲突,则使得体制和学生都不满意,对教师自身的伤害也会更大。其实,有些学生在冲突发生后反思过程中也承认,自己有时都分不清自己反抗的是教师的地位、还是教师教学的方式,或者是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本身,抑或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因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此必须要慎重地加以分析,对学生的反抗行为作出恰如其分的事实和价值判断,如果简单笼统地冠以“代沟”二字,必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二、对师生关系问题的价值论分析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曾说过:“价值判断就是关于经验对象的条件与结果的判断。”[2]他认为,价值既非主观经验亦非绝对客观存在,而是一种关系。师生“代沟”作为一种特殊的代际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必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譬如,我们以前往往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但其实同时也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成熟者与未成熟者、有知者与无知者、长辈与晚辈、成人与准成人的多重角色关系。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敬,促进教育的效果,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而这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师生的社会角色作为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通过对方才能得到满足,教师的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通过学生的发展与成功才能获得满足;学生的发展、提高的需要也只有通过教师的努力才能得到满足,这就构成了师生关系中互补性的特点。

在此基础之上,又必须考虑师生的“代际关系”。因为毕竟师生之间由于两代人心理发展的差异,两代人角色地位的差异,两代人对待时代影响的态度差异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两代人之间存在着心理距离上的代沟。譬如,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例,湖南省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2 241人中,31―50岁的中青年教师占68.8%[3]。其他省份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也都在40岁左右。这意味着50后、60后、70后要教育比自己晚生10―30年的80后、90后。我们都知道,一个时代的发展速度越快,变化越剧烈,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标准变化的频率就越快。相同时间间隔内,人的差异就会比过去大,所以代沟不但代代存在,现在还有间隔缩小的特点。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现代社会已经与传统中国非常不同,原有的生产、消费、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习惯分歧、尊重差异的话,极有可能在上课时造成自说自话,你讲你的,我听我的,意见不同而又不能理性表达的尴尬局面。

三、对话――代沟弥合的有效方式

面对高校师生间事实存在的代沟,如果教师不愿意承认它或产生各种企图消除它的想法,都是不科学的。事实上,代沟现象在它显示出矛盾、隔阂和冲突的同时,也预示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应该看到,它的存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原动力之一。正是有新一代对前辈的价值观念的不断超越,才有不断完善的各种价值认识和价值趋同。正是师生之间的差异、争论乃至冲突,才整合了我们对教育知识、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的那无限丰富的实践创新过程。只有承认代沟的客观存在,才能真正建立起代际沟通的桥梁,为跨越和弥合代沟提供可能。

现在多数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依然秉承那种师生单向传递的教学关系,教师以自己是知识的占有者、课堂的控制者、学生学习的评价者、标准答案的制定者自居,刻意突出与维护那种居高临下、发号施令、不可侵犯的师道尊严,从而导致师生地位的不平等。而事实上,那种学生仅仅作为教师命令的服从者和接受者,对教师传递信息的集体无意识的全盘接受,并不是教育的最佳精神体现。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就曾说过: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4] 。在高等教育中,无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主体关系,每个人都是主体,不存在纯粹的客体,每个主体都有和其他交往者交往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并应把它作为对话、理解、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当代教育的价值追求,只有在平等的视界中进行主体性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依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争取通过若干年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笔者在近十年的教学工作中,也深深地体会到,对话是弥合代沟的最有效方式,没有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大学生不可能真心喜爱我们“灌输”的东西。但强调师生对话、师生平等,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者与主导者的地位,是指师生双方在人格上的平等。平等的态度容易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和逆反心理,为思想交流与心灵沟通铺平道路[5] 。大学生并非不愿意与自己的老师对话和交流,如果不愿主动交流,关键还在于教师。譬如,我们是不是已经习惯把自己的准则灌输给他们;是不是平时压根不聆听他们的想法;他们即使有所表达,是不是也会马上用自己的价值观对他们进行斥责。学生的表达如果每每受挫,久而久之,自然觉得和老师说了也白搭,无法交流。之后我们又怎么能够奢望他们主动表露心迹呢?因此,教师必须要勇于、善于直面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回答大学生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学生最忌讳的是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教师要主动和大学生一起开展讨论,解疑释惑,寓教育于师生的平等交流、对话互动之中。

结语

教师作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对教师的关注和期望较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我们对此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浑浑噩噩、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人呢?对我们的学生则更要有这个信心、这份耐心和责任,大学里师生的所谓“代沟”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反躬自问:自己是否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热情,是否充满了爱心?自己的学识和教育艺术是否已精益求精?是否给了学生广开言路的渠道?我们唯有不断地完善自身,才能以精深的学识去引领学生、以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收稿日期:2011-07-04

作者简介:王淑芳(1971-),女,黑龙江鸡西人,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德顺.价值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72.

[2] 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5.

[3] 蒋建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大学生终身受益[EB/OL].湖南教育政务网政务动态.

[4]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2-3.

[5] 王淑芳.平等、平常与平实[J].思想理论教育,2008,(5):56.

上一篇:必须把人文关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本 下一篇: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