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

时间:2022-07-26 08:44:54

【摘要】目的观察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治疗效果。方法临床选取90例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其中45例进行徒手旋转胎头术(观察组),45例未进行徒手旋转胎头术(对照组)。观察两组难产产妇顺产率、产后出血率、产伤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产后出血率、产伤率分别为182.22%、6.67%、2.22%,对照组则为42.22%、22.22%、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徒手旋转胎头术;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07-02头位难产在产科工作中较为常见,其中以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最为多见。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如不进行相应处理,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较大,有研究显示,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实施徒手旋转胎头术,能够及时了解胎头位置,早期进行估算,达到缩短产程、减少手术生产率的目的[1]。我科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实施徒手旋转胎头术,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90例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待产的产妇。根据生产过程中有无进行徒手旋转胎头术进行临床分组,观察组分娩过程中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对照组分娩过程中未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每组45例。观察组:初产妇38例,经产妇7例;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13±4.57)岁;产妇孕周36-43周,平均孕周(42.57±2.45)周.对照组:初产妇39例,经产妇6例;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7.06±4.53)岁;产妇孕周36-43周,平均孕周(42.55±2.39)周;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大体一致(P>0.05)。

1.2处理方法对照组:产妇经诊断为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后,不进行特殊处理,但需注意观察产妇产程,保持有效的宫缩,顺产程自然旋转。观察组:实施徒手旋转胎头术,常规外阴消毒及铺巾,首先对胎儿的位置、大小进行了解。产妇宫缩良好后,于宫缩间歇将右手的食指与中指伸入产妇阴道内,并紧贴胎头。①若产妇为左枕横位或枕后位,操作者将手心朝上,握稳胎头,同时轻轻上推,使得胎头松动,然后慢慢向逆时针方向旋转45°-90°,直到右前位时中止旋转。②若产妇为右枕横位或枕后位,操作者将手心朝下,同时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45°-90°,直到枕左前位中止。胎位调整成功后,将胎头固定到枕前位,并进行胎头下降的引导。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难产产妇顺产率、产后出血率、产伤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Apgar满分为10分,正常:8-10分;轻度窒息:3-7分;重度窒息:小于3分。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产妇顺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产伤率分析观察组顺产率、产后出血率、产伤率分别为82.22%、6.67%、2.22%,对照组则为42.22%、22.22%、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研究就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中的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首先,我们对比了两者患者顺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产伤率等指标。结果显示,通过徒手旋转胎头术,绝大多数观察组胎儿的头位异常情况均得到了改善,从而顺产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此外,由于难产情况得到缓解,产妇相关并发症,如产后出血率以及产伤率亦有明显的改善。新生儿窒息是难产最常见到的一种新生儿损害,在对两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分析时,能够发现观察组新生儿Apgar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提高顺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劲松,勾显跃.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异常268例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15):70-71.

[2]叶秀枝.手抱膝位配合徒手旋转胎头术纠正头位异常的效果[J].护理研究,2010,24(4):324-325.

[3]黄秀丽,刘爱荣.徒手旋转胎头术矫正持续性枕后位200例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4):123-124.

上一篇:老年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 下一篇: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