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速公路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时间:2022-07-26 08:10:40

我国高速公路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对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不断加大并且逐渐的形成了由政府负责到政府主导再进一步到市场主导的相关投资体制。但是在这种体制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投资建设和运营以及管理等各个环节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体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与办法,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体制管理提供了一定价值。

关键词:高速公路、投资体制、问题、解决方法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大量的高速公路项目正在立项、施工。在发展高速公路时,不得不考虑的就是高速公路的投资体制,因为这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决定着高速公路是否能够如期进行前期规划、按时开工、按照施工进度计划顺利施工和按时完工。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高速公路的投资体制管理。但是在我国当前的高速公路投资体制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弊端留待解决,如各种投融资数据的搜集、资金筹集和管理等均存在着各种隐患,因此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的投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实施方案。

1、我国高速公路的投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投资体制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投资的资金来源具有波动性

在当下的高速公路建设投资资金的筹集中,最主要是依靠各地区成立的各种交通投资企业平台和交通部、地方财政补贴支持等手段进行建设资金的获取。与国外一些经济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速公路投资建设所需资金的来源明显不够稳定,一旦地方财政及交通主管部分的经费吃紧,或者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稍微减弱,就会极大影响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筹集。在一般的高速公路融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以高速公路建成后的通行费作为抵押,向银行等金融部分进行抵押贷款,一旦国家的信贷政策出现变化,就会影响项目建设资金的正常筹措。

1.2、高速公路融资的渠道较窄

在我国高速公路的投资体制管理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融资的渠道较窄,其主要的模式是高速公路建设的BOT模式,即国家相关交通建设部门基于高速公路项目与企业(项目公司)签订一项特许权的协议,授权让协议方去承担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施工建设和后期维护,并且在该协议所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允许相关责任企业通过收取通行费,以清偿贷款的本息,在此基础上回收投资的成本并赚取相应的利润。但是在该模式中,没有较好地利用私营资本或者社会的闲置资金,而主要是以国有资本承担为主,从而限制了高速公路的融资渠道,进而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1.3、存在债务违约的风险

在我国目前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项目的背景下,由于大部分的高速公路项目资金都是通过债务性资金来筹措的。过度依赖各种贷款会导致高速公路建成后的还本息压力较大,一旦管理运营不善就很有可能导致债务违约的风险。

2、我国高速公路投资体制的改进措施

基于高速公路的投资体制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系统性方案对各种弊端进行修正和摒除,从而保证高速公路建设的平稳健康进行。

2.1、要扩大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范围,鼓励各种资本进入

在高速公路的融资过程中,要广泛吸取各种社会闲置资本和民营资本的进入,切实扩大融资的范围,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活水”不断,同时在制定合理的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高速公路的投资、施工、后期维护以及通车运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决策,应当积极听取各方投资者的合理建议,对高速公路的项目前期规划、施工维护以及运营进行不断优化,保证每一个投资者的项目权益。

在各种资本参与到项目中以后,要充分尊重投资者提出的针对高速公路管理的各种建议,如根据交通流量和建造成本,在合适的区域设置高速出入口,从而在综合项目收益与社会公益性的基础上更好地保证高速公路收益与社会公益的均衡性,较好地解决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

2.2、规范高速公路的成本控制和运营价格体系

在高速公路的前期规划和施工以及后期的运营过程中,要通过合理规划、精心施工,加强管理,切实降低高速公路在设计规划、项目施工建设、后期维护等方面的各种成本。通过控制工作人员总数和科学合理的控制员工薪酬总量并且通过减少加班时间的方式使人工成本得到降低;在用水、用电以及用油问题上要合理进行控制并且对不是必须的差旅、会议以及招待费用要进行去除以使企业办公费用得到降低,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成本得到合理控制。

在高速公路的\行过程中,良好的价格体系可以保证高速公路在运营时,既能保证收费合理,减轻交通通行费用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成本的制约,同时也要保证高速公路项目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2.3、做好高速公路投融资的风险防范

要积极拓宽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从银行取得抵押贷款,同时还可以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充分利用庞大的证券金融市场的资金进行高速公路建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实现了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输血和造血。

2.4、创新融资方式,探索PPP等融资模式

在近年来的交通建设领域,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高速公路投资者的认可和信赖,采取PPP融资模式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贷款风险以及分担项目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可抗风险因素的影响(如泥石流、地震、台风、火山喷发等)。在PPP融资模式中,政府要确保提供各种优质的投资服务,切实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同时相关管理方也要积极听取投资者的各种经验建议,提升项目的投资效率,从而缩短项目的投资周期,使PPP融资模式不断成熟,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在投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如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的资金来源波动性较大,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融资渠道较窄,项目施工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债务违约风险等。因此,需要扩大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范围,鼓励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创新融资方式,探索PPP等融资模式,从而降低项目风险,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李兴虎. 高速公路投资管控: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J]. 财会学习, 2016.6(10):181-183.

[2]王琳. 分析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 才智, 2016.9(32):123-123.

[3]冯双雪. 我国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 解决办法研究[J]. 交通世界旬刊, 2017.12(1):12-13.

[4]许静娴. 关于提高我国高速公路资金管理的方法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6.2(20):0012-0012.

[5]郑重, 李智. 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2(13):0014-0014.

上一篇:研究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构建及运行维护操作 下一篇:重构可持续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