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麻醉中应用异丙酚联合不同剂量地佐辛效果观察

时间:2022-07-26 02:39:25

PPH麻醉中应用异丙酚联合不同剂量地佐辛效果观察

摘 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PPH麻醉中采用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本次所收治64例PPH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16例。甲组: 100Lg/kg;乙组:150Lg/kg;丙组:200Lg/kg;丁组:使用芬太尼2Lg/kg。分别给这四组采用2Lg/ml异丙酚进行靶控持续输注。术中监测患者血压(BP)、心率(HP)、血氧饱和度(SpO2)等。同时还需对患者苏醒后VAS等评分及所发生烦躁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术中,丙、丁两组镇痛效果与甲、乙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两者(P

关键词:地佐辛;异丙酚;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麻醉

地佐辛是一种新型混合受体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其具有k受体激动及u受体拮抗作用[1]。由于地佐辛在临床上使用时间较短,因此对于其最佳使用剂量还不很清楚。PPH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主要是利用吻合器环形对患者直肠下端黏膜切除,主要用于治疗III、IV度内痔及混合痔[2]。我院本次采用不同剂量地佐辛及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进行PPH麻醉,探讨和分析在PPH麻醉中采用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的临床应用效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64例PPH患者,收治时间:2011年10月~2014年5月。男40例,女24例;年龄25~70岁,平均为(46.0±1.0)岁。ASA分级I~II级。身体状况良好,无严重性心肺疾病和药物过敏情况;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16例。比较4组患者年龄等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30min采用100mg鲁米那钠和0.3mg东莨菪碱肌肉注射。患者入手术室后,监测患者脉搏和血压及心电图等。采用麻醉机面罩给氧,氧气流量:3L/min。患者处膀胱截石位,并开放静脉通道,给患者输注乳酸钠林格液,使用量:15~20ml(kg.h)。开放静脉通路后,使用三通连接静脉延长管到靶控输注泵。

地佐辛使用量:甲组: 100Lg/kg;乙组:150Lg/kg;丙组:200Lg/kg;丁组:芬太尼2Lg/kg。分别给这四组采用2Lg/ml异丙酚进行靶控持续输注。术中监测患者血压(BP)、心率(HP)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同时还需对患者苏醒后VAS等评分及所发生烦躁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A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或t检验,P

2结果

2.1 4组患者置入扩肛器前后MAP、HR比较(表1)

表1 4组患者置入扩肛器前后MAP、HR比较(x±s)

注:与丁组进行比较,P

2.2四组患者苏醒时间、苏醒即刻VAS、Ram say评分(表2)

表2 四组患者苏醒时间、苏醒即刻VAS、Ram say评分(x±s)

注:与甲乙丙组进行比较,P

2.3不良反应

甲组:瘙痒1例;乙组:瘙痒1例;丙组:头痛、头晕1例,瘙痒1例;丁组:呼吸抑制1例、呕吐1例、头晕1例,瘙痒1例。丁组与甲乙丙组进行比较,其发生的不良反应几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

3讨论

地佐辛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受体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其具有k受体激动以及u受体拮抗作用[3]。但其不会产生典型u受体依赖,其镇痛效果要明显强于吗啡等药物[4]。此外,其不会导致患者发生明显性的呼吸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不良反应,在治疗肾绞痛等方面具有非常好效果[5]。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采用200Lg/kg地佐辛复合异丙酚进行PPH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能够保持稳定且具有非常好的镇痛效果。术后患者镇痛间隔时间要长。此外,患者术中及术后所发生呼吸抑制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几率明显减少。与芬太尼进行比较,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Ramsay评分不具有明显性的差异。在手术中,丙丁两组的镇痛效果与甲乙进行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两者。此外,丙组所发生的呼吸抑制几率明显要比丁组低;并且术后,丁组要求进行镇痛的时间间隔明显短于其他三组,但是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要明显高于甲乙丙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在临床PPH麻醉中,采用200Lg/kg的地佐辛复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其具有非常好的麻醉效果,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姜爱华,金瑾,辛德乾,等.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PPH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6):107-108.

[2]陈文豪.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异丙酚用于宫腔镜手术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8):71-72.

[3]陈勇,洪道先,许远征.不同剂量地佐辛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14.

[4]王左锋,刘庆.地佐辛的临床应用进展[J].北方药学,2014,11(4):70-71.

[5]赵琳,王建芳,赵金石.不同剂量地佐辛与罗哌卡因联合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2013,19(6):1141-1143.

上一篇:大黄与硫酸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对比 下一篇: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