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主任关爱留守学生的有效方法

时间:2022-07-25 09:45:59

农村小学班主任关爱留守学生的有效方法

由于留守学生这个群体大多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因此学校有责任给留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这其中班主任又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农村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关爱留守学生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了解存在的问题

要关爱留守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情况。由于父母一方甚至是双方常年在外打工,使得这些学生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中。亲情的缺失、社会的冷落、同学的歧视使得他们经常生活在孤独无助的环境之中。他们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学习无人管理。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无人帮助和指导,造成对学习无兴趣,成绩普遍较差。②心理脆弱。情绪波动大,比较任性、自卑、敏感,叛逆心理严重。③行为习惯差。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往往是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长辈,这些长辈对他们或不敢管、或管不了,无形中助长了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如好逸恶劳、消费无节制、行为自由散漫等。

2.建立帮助渠道

针对留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要及时跟学生的家长联系,互相沟通配合,共同关心和帮助这些学生。首先,班主任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给每个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和联系卡。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其次,要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

3.在师生间搭建心桥

由于学生家长不在身边,因此帮助留守学生的工作更多的需要班主任亲自去做。留守学生平时通常不爱说话、不合群、不自信、遇事胆怯。这就要求班主任要通过多种途径主动与留守学生进行接触和交流。班主任只有跟留守学生交朋友,跟他们亲密接触,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才能在双方间搭建心桥。

4.用激情点燃生活热情

留守学生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内心常常感到寂寞无助,这对他们的成长容易产生不利影响。对此,班主任应用激情点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也能充满热情地面对各种挑战。我经常通过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专题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体谅父母的辛苦,从而让留守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同时,我也在课外尽量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演讲活动、文艺晚会等,给留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班主任要努力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的诱惑;通过感受集体的温暖,让他们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5.多方配合齐抓共管

作为班主任,要照顾好班级中众多的留守学生,光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的。为此,应寻求多方支持,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工作中,除了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我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寻求支持。首先,寻求学校支持。班主任要经常与学校领导沟通,把自己对留守学生教育的一些思考、准备开展的一些活动等向学校领导汇报,争取获得他们的精神支持和经费支持。同时积极争取任课教师参与到帮助留守学生的工作中来,让他们认识到此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留守学生“学业有教、生活有帮、困难有助”。其次,寻求社会支持。班主任在校内做好留守学生的工作,也应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留守学生的帮助和支持,如可以为留守特困学生争取乡镇政府的物质资助,可以联系企事业单位帮扶品学兼优的困难留守学生,可以联合综合治理、司法、公安、交警等部门进校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等等。尽量呼吁社会各界、各单位发挥自身的优势,从不同侧面关注留守学生这个群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行动,为留守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能够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作者单位:浦北县张黄镇米埠小学,广西 浦北,535319)

上一篇:让快乐与规则同在 下一篇:清明花语 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