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真谛和关键

时间:2022-07-25 08:30:21

改革开放的真谛和关键

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已成为这一主旋律的最强音,放眼世界、立足中国,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如何在推动科学发展这个我党新时期执政第一要务中深刻领悟改革开放的真谛、准确把握改革开放的关键,对于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更好更快地推动科学发展,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的真谛

一、世界不断运动变化和普遍联系的特质。决定了改革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有的本源驱动性和不可或缺性,进而决定了改革开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贯穿性和世界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更由世界本身显示,世界的一切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无一不在运动着,无时不在变化发展着;与此同时,宇宙中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马克思说:“世界上一切都在运动着……生活在变化着,生产力在增长着,旧关系在破坏着……永恒的运动与永恒的破坏和创造,――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唯物辩证法以揭示世界的本质为己任,恩格斯精辟阐释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由此可见,运动变化和普遍联系是世界最根本的特质。这就要求,务必适应运动变化的特质不断推进改革,适应普遍联系的特质不断扩大开放,才能适应世界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因为,唯有改革,才能抓住“生活的本质”。在不断革故鼎新中积极推进“永恒的运动与永恒的破坏和创造”;唯有开放,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和世界万事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更好地疏通、密切、加强、利用世界本身内在的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联系,推动世界更好更快地发展,,反之,不改革,就会一切照旧,就无以适应、更谈不上推进运动、变化和发展:不开放,就不能广泛打通和建立对内对外的各种联系,就无以适应、更谈不上推进和利用世界的普遍联系,社会就会在各自闭关自守中衰微。这已成为世界之共识,将改革开放贯穿历史进程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二、改革的真谛,就是适应经济社会、特别是人不断发展进步的要求。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对矛盾各方及其相互关系不断进行部分的或整体的革故鼎新,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和人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求、提高人的幸福指数。

改革,就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阻碍束缚发展的部分,革除更新为适应和促进发展的新构成新力量,这是人与社会为主体的主要在人类社会中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在社会领域进行改革,首先必须找准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矛盾运动的主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是生产方式及其所决定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的基本矛盾还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改革的对象和内容,主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自以及相互之间落后的、不适应自身和整体发展新要求的主体或客体及其相关部分广义而言,广泛而深刻的改革,涉及一切主体、客体和相关部分。首先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次是作为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根本决定力量的生产力,二者都是最活跃、最革命、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根本要素,既是改革的主体,又是改革的客体。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这二者的改革行动中及其推动、促进下,成为改革的客体或主体、对象或内容,在这“一个社会主体”、“两对基本矛盾”中,五者都既必须自身进行革新提高,又必须在各种相互关系以及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配合其它方面共同革故鼎新,所有这些,构成改革的主体和客体、内涵和外延。改革的过程和目的,都决不能容许某些集团私自去满足少数、个别主体在经济上、政治上或其它什么方面的利益需求,而必须是为了实现整个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最终为了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及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的幸福指数。

三、开放的真谛,就是适应世界普遍联系的特质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本质,在更广的国内国际范围进行交流、合作与竞争,推动区域、国家乃至世界在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中实现优势整合、互补互助和互利共赢。

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宇宙间任何事物、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同其他事物或人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离开了这种普遍联系,任何事物、任何人就无法很好地维系和发展,甚至就不可能存在。但是,由于时空的阻隔、认识的局限、国家和社会的限定、历史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制约,事物之间、人际之间的普遍联系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建立和密切起来,甚至会由于各种原因、被各种因素所孤立、破坏和扭曲。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打破封闭、消除阻隔,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洞开门户、全面开放。使事物之间、人际之间本来内在的应有的普遍联系得以显现、建立、疏通、密切和加强。这是开放最本源的需要、最基本的依据、最根本的意义。在国家层面和社会领域,就要打破各种封闭、封锁、壁垒和阻隔,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互通有无,互帮互助,互惠互利,互相学习借鉴,互相竞争激励,形成优势互补集聚,实现共同发展提高。

四、中国改革开放的真谛,就是克服被改革客体乃至改革主体本身过分肯定、过度安于既存事物和现有作为的历史惰性,根治闭关自守、排外拒学的历史痼疾。用科学发展思想和全球战略思维寻求更具开拓创新性、科学先进性、世界先导性的发展之道。

中国的改革开放历来是在各种力量的对立和斗争、交锋与较量中萌发、启动和推进的。力主改革开放与反对改革开放的焦点和核心问题是,对现存的事物及其主体、权益关系及其总格局,是肯定、保持、维系,还是否定、革除、创新;是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还是洞开门户。历史上的中国,层出改革开放之先驱,屡现改革开放之辉煌。但毋庸讳言,在历史长河中更多的是处于保守、封闭的状态,有不少力主力行改革开放者最后都没有好下场,甚至被视之为异端仇敌、斥之为乱政卖国而残酷迫害之,根本原因是中国国家与社会的体量及其惯性过大,既得利益者及其集团的权势过强。在当今中国,务必克服各种惰性力量对改革开放的阻遏,以摧枯拉朽、开天辟地之势强力推进改革开放,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使改革开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行其道、大展鸿图。

改革开放的关键

改革开放是向社会未知领域探索前进的庞大复杂的开拓性社会系统工程,具有相当高的难度和风险,弄不好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导致否定整个体制和制度、甚至危及国家与社会的命运和前途。所以,务必既积极又慎重。尤须正确把握、妥善解决好改革开放全过程的所有关键问题。

关键之一――深入总结古今中外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结合当今国情世情,开辟具有中国特色、跻身世界先进的社会主

义改革开放新路径。

历史是最佳的老师、最好的镜子。探求社会发展的规律、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最基本的依据和基础就是研究已经存在和正在发展的社会历史。进而“鉴往知来”、“继往开来”。所以,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新的改革开放,就非常需要深入研究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获得历史启迪。不仅研究中国历史上、而且研究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借鉴意义的改革开放范例,学习成功之道。避免重蹈覆辙。与此同时,特别注重把历史经验与当今国情世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辟出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要求的改革开放新路径。

关键之二――形成高举改革开放大旗、正确设计指导改革开放的领导者(包括领袖、领导集体和集团核心力量),凝聚坚定支持并奋力投身改革开放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诚然,同任何重大的社会创造性活动和历史创举一样,改革开放都是由其历史的内在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所决定的。但是,有没有敏锐、高明的先驱者、特别是领导型的先驱者去发掘这种历史的需求,集成人民的意愿,去发起、启动、组织、引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创举,至关重要。有了杰出的先驱者、特别是领导型的先驱者,整个改革开放就在旗帜、方向、道路、战略、总体设计、抓住历史机遇等方面有了重要的保证,因为这些都是改革创新型、外向开放型杰出领导者所必需也必然会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如果没有杰出的领导者,这些重大问题就很难得到很好的解决,就难免发生重大错误和失误,致使整个改革开放遭受挫折和失败。广义的领导者既包括杰出的领袖人物,也包括领导集体及领导阶级、阶层和集团。在拥立胜任历史使命的领导者的同时,还要拥有和凝聚迫切期望改革开放、积极支持并奋力投身改革开放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历史证明,改革开放仅有少数人、个别政党、集团、阶层的发起、组织和推动,而没有社会重要支撑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难以成功的。改革开放要依靠什么样的力量才能顺利推进、获得成功呢?这个力量就是社会中最具革命性、最富改革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部分,它不是狭隘地仅仅为本身谋利,而是能代表多数人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并且有能力推进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先进阶级、阶层和群体。它的代表面越广,依靠者越众,得到的支持越多,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当代中国,这一力量的政治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

关键之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正确掌握客观规律和驾驭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推出符合客观规律、体现人民意愿、引领推动发展的改革开放新政。

在当代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是在我党执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历史上的中国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既有共同、相通之处,又有性质、内容、目标、路线等方面的原则区别。我们既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和我国历史上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又要从当今中国国情、人民意愿及与中国密切相关的世情出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在这个大前提和总要求下,首先要大力解放思想,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这是适应世界运动变化的特质、推进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同时要正确把握好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标准和目标,定位、落实于实事求是和科学发展,做到正确掌握客观规律、驾驭发展大势,摒弃“过”与“不及”等脱离客观实际、违背客观规律、与实事求是和科学发展相悖的所谓“改革开放”。

关键之四――坚持以人为本,把为大多数人、特别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造福作为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切防止以改革开放之名标榜自己、趁改革开放之机谋取私利,对广大人民群众却口惠而实不至。

改革开放能否顺利推进和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正确。如果是出于少数人、个别利益集团利益之所需,即使鼓动起来。其行定将不远,其果定将不妙。有的从社会基本矛盾的层面,把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对的。但从以人为本的新视角来看,这种定位并不十分全面、到位。改革开放并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为开放而开放,也不仅仅是为了生产力的提高、社会财富的增长而改革开放,更不是为了领导改革开放者个人名垂青史而改革开放。必须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根本观念和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造福的原则立场,从而把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好,把支持改革开放的社会基础打牢。

关键之五――在善于谋势的同时,正确选择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全力打好围绕体制机制等深层次根本性问题进行的攻坚战,确保首战告捷、主战必胜,并进而巩固扩大战果,抓好持续跟进和配套推进。

改革开放如同下棋一样,要善于造势开局、蓄势待发、谋势而动、顺势而为。否则,如果谋势无方,人们没有思想准备和心理预期,不了解、不理解所要进行的改革开放,整个社会就难以认同和响应。改革开放又如同打仗一样,要善于制定总战略,选准突破口,打好攻坚战,确保首战告捷、主战必胜。突破口的选择,应审时度势,相机而定。所突破的方面和进行的突破应确保足以启动推进改革开放,必将产生振动但不会引起过激反应而遏阻改革开放。在难度较大、难以毕功于一役的情况下,应先找准“藤头”。然后采取“抓住藤头、顺藤摸瓜”的延伸渐进式推进办法。同时注意抓好持续跟进、配套推进。

关键之六――正确处理、统筹兼顾各方面的权益关系,特别是既得利益原格局与利益调整新格局的关系,使改革开放形成的权益关系新格局既能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大多涉及各种权益主体的权益关系,要采取的举措基本都要涉及甚至大幅调整全部或部分权益关系,这会引起普遍反应,甚至引起部分权益主体的激烈反应。这就首先需要高度重视、极为审慎地对待改革开放必然涉及的既有和必将产生的权益关系,以及权益各方可能会引起的强烈反应。一方面,为整个经济社会和人更好更快更全面发展所必需进行的利益调整,务必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不为各种反对和干扰所动摇和改变。另一方面,应采取灵活的权益关系调整策略,或者区别对待、分别调整,或者根据轻重缓急和承受程度分步调整。尽可能不因权益关系调整的不当、实施步骤的不妥等原因,使整个改革开放不能顺利推进,甚至遭受挫折和重创。要通过统筹兼顾、正确调整各方面的权益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权益主体的积极性。

关键之七――坚持既积极又稳健的方针,把量变与质变、渐变与突变、单项突破与整体推进有机结合起来,使改革开放的力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及相关主客体可承受的程度相适应。

同经济社会领域其他一些重大历史创举和社会系统工程一样,改革开放既要正确确立总任务、总目标、总战略和总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讲究策略,有时须果决行事,一步到位;有时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有时须勇于突破,敢于进行突变;有时须小步慢走,谨慎进行量变,潜移默化地发生渐变;有时须单刀直入,进行单项突破;有时须组合联动,整体推进。不能单向单项孤立考虑经济的支撑和社会的支持,而要综合权衡相关主客体对自身利益及相互权益关系被改革开放调整后所能承受的程度。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所以上述这些方面都很难预先设定,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审时度势,相机而行。

关键之八――将改革开放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一起筹谋、一并制定、一道实施,同时增强改革开放的刚性要求和可操作性。

改革开放必须以经济社会为基础和平台,经济社会必须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但在现实中,经济社会多年来业已制定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执行计划,任务和要求具体明确,大多有硬指标,可以遵照执行,并予以统计和考核。而改革开放虽然在上述方面也有所涉及,但并未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和统筹规划,所提要求大多比较笼统抽象,软性、弹性比较大,缺乏刚性和实际操作性。这是有些方面的改革开放旷日持久、相互掣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既牵制了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和总进程,也直接间接地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改革开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应是,把改革开放的任务也尽可能实起来、硬起来,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视、一并考虑,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时,将其和经济社会一起筹谋、一并规划,尽可能提出具体的任务、目标和指标,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一道付诸实施。

关键之九――加强对改革开放的研究论证和规划设计。变初始摸索阶段“摸着石头过河”为深入完善阶段“照着蓝图施工”,把改革开放由感性认识和典型经验上升扩展为理性认识和普遍行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在这一全新事业之中进行的改革开放更是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照搬照套,所以必须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必须经过的阶段和采用的方法。但是从改革开放的战略性而言,它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对其自始至终都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特别是到了中高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提高和完善,越来越需要加强对改革开放的研究论证和规划设计。组织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特别是党委和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及其他一些高层次的智囊机构,汇集这些方面的广大研究工作者,同时动员广大党政干部,共同加强对改革开放的研究,把改革开放从感性化阶段提高到理性化阶段,变初始阶段的“摸着石头过河”为深入完善阶段的“照着蓝图施工”。从而确保改革开放更加科学理性,更加积极稳健,更加富有成效。

关键之十――对领导改革开放制定目标任务和政绩考核标准。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领导水平和推进效能,不断扩增改革开放的实际成效和总体效应。

我国目前的国情和体制,决定了各级党政领导在改革开放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如何确立和充分发挥各级党政领导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按照目前在我国政界通行且十分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各级党政领导确定领导改革开放的任务、目标,并将领导改革开放的成效与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一道,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作为评判领导水平、能力的重要方面和是否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总之,我们要深刻领悟改革开放的真谛,抓准把好改革开放的关键,由此更加自觉、更加有效地推进改革开放。

上一篇: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下一篇:以特色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