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分析

时间:2022-07-25 08:25:50

对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分析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养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牢固的掌握并灵活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如何科学的制定教学方案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已成为中学教师在新课改下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现已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主要内容。众所周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平台就是日常的课堂教学,因此,为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必须要不断地提高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为新课改下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我国的基础教育一般都忽略了“学”,只注重“教”,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实施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为了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在开展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全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不仅包括良好的文化环境,还包括良好的物质环境[1]。其中,良好的文化环是指教师在授课之前要拟定好本次课堂的主题,并且还要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他们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工作的相关操作,最后可以灵活的运用。而良好的物质文化指的是计算机的配套设备,确保没人都有一台电脑。其次,教师要发挥好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实景教学,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自己设定的情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将教学目标与课堂的各环节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信息技术课操作部分的时候,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控制台向学生操作演示时,可以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之后再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控制台进行操作演练,教师对于学生在演练过程中的错误之处要给与及时的纠正,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的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还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新课改背景下,开展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要想有效的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要在遵循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综合的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来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培养他们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其教学大多是在机房里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就要采取听、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重视语言的组织,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最后通过讨论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沟通、交流以及分工合作,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谓的任务驱动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下达若干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任务,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和探索,这样学生不仅能很快的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任务中学会怎样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设定任务时一定要经过反复的斟酌才能下达给学生,并且在任务的设定时要注重任务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合作性和生活性。总而言之,教师只有不断地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完善课堂纪律,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由于中学生还不成熟,所以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学生喜欢坐在下面聊天,特别是在让学生讨论问题时,总会有学生不忘抓住时机窃窃私语[3]。这种情况是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定会遇到的,所以,为了强化课堂纪律,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要设计一些有趣的话题导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中要尽量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学会用老师教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以致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完善了课堂的纪律,提高了学生课堂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中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只有一边实践一边创新,在摸索中前进。在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方式,积极的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并将新课改的理念和信息技术教学联系起来,通过: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②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③完善课堂纪律,提高学生课堂效率等方式来开展教学实践工作,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时代竞争力的新型人才,为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边琦,田振清. 关于改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5)

[2]余池.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教法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5)

[3]赵志星. “掌握学习”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上一篇:谈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途径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研究